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古代多元的世界文明 课件(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古代多元的世界文明 课件(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古代多元的世界文明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通过识读地图、分析材料,列举古代亚非文明与古代欧洲文明的主要成就,探究上古时期东西方文明的不同特征。
2.通过识读地图、分析材料,列举中古时期人类文明的典型成就,以中国与西欧的封建社会为例,对比中古时期东西方文明在经济、政治、思想、城市方面的异同。
3.通过观察图片、凝练主题并阐释,分析材料,体会古代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材料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约5000年,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的加剧,国家产生了。大约在公约前4千纪后期,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阅读材料,指出两则材料中关于“文明”定义的共性及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文明”
现在国际上的判断标准是,一个文化能不能被称为文明,关键在于是否已经进入国家社会的形态,是否具有一套礼仪系统和统治管理制度,在这点上国际社会已经达成了共识。 ——《申遗成功的良渚古城遗址,因何而特别?》《新京报》2019年7月7日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亚非欧古代文明的发展
中国
古印度
古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希腊
古罗马
学习活动1:上古世界(奴隶社会)
青铜器
甲骨文
种姓制度
佛教
阿拉伯数字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阴历
60进制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象形文字铭文
太阳历
帕特农神庙遗址
奴隶制
民主政治
哲学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
《十二铜表法》
儒略历
(1)观察地图,简述古代亚非文明和古代欧洲文明分别诞生于怎样的
地理环境。
公元前2500年左右亚非文明地图 古代希腊示意图
学习活动1:上古世界(奴隶社会)
大河流域
环海
材料一:古代亚非文明也被称为“大河文明”。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沃野千里,灌溉便。——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以农耕经济为主
工商业经济相对发达
材料一: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摘译自埃及历史铭文
材料二: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材料三:孔雀帝国时期,国王总揽一切大权。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
材料四: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2)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古代亚非文明在政治方面的共性。
王权专制
学习活动1:上古世界(奴隶社会)
材料六: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材料五:在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主席团及主席团主席均由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津贴制度,以保障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诞生了早期民主共和制度
材料: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他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印度和希腊都产生了著名的哲人和思想家,他们对如何治理国家、人与人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这个时期文化和思想上的创造,深刻影响了此后各个文明的发展。
(3)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这一时期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他们的思想主张,并分别简述两者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孔子
核心思想:仁
政治主张:以德治国
教育:有教无类,创办私学
开创儒家学派,促进私学
兴起,促进百家争鸣局面
出现,有利于社会转型。
儒家文化奠基。
苏格拉底
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问题;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系统的问和答;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学习活动1:上古世界(奴隶社会)
项目 文明代表 主要成就 分布区域 地理环境 经济类型 基本特征
东方亚非文明 古埃及 金字塔、象形文字 太阳历 尼罗河流域 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以农耕 经济为主 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
政治:王权专制
思想:儒家思想、佛教文化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阴历、楔形文字 60进制 两河流域 古印度 种姓制度、佛教 阿拉伯数字 印度河流域 中国 甲骨文、青铜器 长江黄河流域 西方欧洲文明 古希腊 奴隶制民主政治 帕特农神庙 哲学 爱琴海地区 环海多山港湾众多 工商业 经济相对发达 经济:工商业与海外贸易发达
政治:诞生早期民主共和制度
思想: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起源
古罗马 《十二铜表法》 儒略历 大竞技场 学习活动1:上古世界(奴隶社会)
学习活动2:中古世界(封建社会)
中国
阿拉伯帝国
西欧
东欧
日本
四大发明



长城
故宫
智慧宫中的翻译者
《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页
思考:故宫古建筑贴金所用金箔厚度薄至0.12微
米……把一块金“疙瘩”打成0.12微米厚的薄片,
需要两名工匠面对面捶打上万次,这说明古代文明成就是 。
古代劳动人民辛劳和智慧的结晶
项目 西欧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
同 经济: 异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城市经济
学习活动2:中古世界(封建社会)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异同,
完成表格填写。
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
材料一:
(1)观察西欧封建
庄园示意图,概括西
欧庄园的性质。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
主导经济。
学习活动2:中古世界(封建社会)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材料二:
学习活动2:中古世界(封建社会)
(2)观察图片,说出
图1所反映的西欧封建
政治制度,结合图2,
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发展
趋势。
图1
图2
封君封臣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材料三:中古前期的西欧,人们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那就是宗教和神学。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学习活动2:中古世界(封建社会)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出西欧和中国封建
社会的主导思想。
基督教
儒家思想
学习活动2:中古世界(封建社会)
(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西欧封建社会城市差异。
材料四:中国的封建城市也出现过工商业的繁荣,但这些城市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受到封建君主或地方官吏的严格控制和监督……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由于中国封建城市的工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必然影响到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的发展。
——赵建民《试论中国与西欧的封建城市问题——剖析中西封建社会解体缓速的主要原因》,《社会科学》1983年04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首先是政治中心,受封建专制影响,城市商品经济有限繁荣。
学习活动2:中古世界(封建社会)
(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西欧封建社会城市差异。
材料五:在西欧,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发展形成的市民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王权庇护下成长壮大的资产阶级,最终成了封建制度的掘墓人。
——赵建民《试论中国与西欧的封建城市问题——剖析中西封建社会解体缓速的主要原因》,《社会科学》1983年04期
西欧封建社会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推动欧洲近代社会转型。
项目 西欧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
同 经济:主要都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异 政治制度 封君封臣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思想文化 基督教神学统治 儒家思想
城市经济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推动欧洲近代社会转型 首先是政治中心,受封建专制影响,商品经济有限繁荣
学习活动2:中古世界(封建社会)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异同,
完成表格填写。
学习活动3:文明交流
(1)请你从材料一的图片中选择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关联的史事,凝练出一个出题,并加以阐释。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学习活动3:文明交流
作答示例
史事: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建立、丝绸之路的开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大化改新、郑和下西洋等
主题:暴力战争与和平交往是推动古代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
阐释: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征战给社会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汉代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唐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日本效仿唐朝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中国始终致力于以和平方式增进与各国的友好往来,暴力战争与和平交往是推动古代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学习活动3:文明交流
作答示例
史事:丝绸之路的开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大化改新、郑和下西洋
主题:中国对推动古代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阐释:汉代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搭建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唐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日本效仿唐朝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中国始终致力于以和平方式增进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对推动人类文明交流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习活动3:文明交流
作答示例
史事: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拜占庭帝国的建立、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主题:古代世界的帝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阐释:在古代,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先后崛起,它们对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汇,加强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与罗马帝国建立了经济文化联系;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文化因素兼收并蓄,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可见,古代世界的帝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学习活动3:文明交流
作答示例
史事: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主题:古代文明交流推动了宗教文化的传播。
阐释: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交往,印度文化、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他们在促进中外交往的同时,都推动了佛教的发展。可见,古代文明交流推动了宗教文化的传播。
历史结论 材料
古代文明具有多元性,文明因交流而互鉴 大约在公约前4千纪后期,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欧亚非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埃及金字塔和希腊柱式建筑对现代建筑有着重要影响;
希腊民主政治思想对现代民主制度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家庭观念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影响
雅典与斯巴达发生冲突,战争延绵十年之久,这场毁灭性战争的结果,使整个希腊世界陷入民穷财尽的困境;
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学习活动3:文明交流
(2)依据下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文明的认识。
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
古代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坚持和平友好往来
课堂小结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图说世界文明史》系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