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第一节课时跟踪·分层训练考点指引知识点 题号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及区位条件 1.2.3.5.6.12.13.15交通运输需求、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4.7.8.9.10.11.14.15学业考达标练(2024·扬州高一检测)巴西幅员辽阔,国内80%的用电负荷分布在南部和东南部发达地区,而发电中心则位于北部亚马孙河流域,南北跨度超过2 000千米。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我国与巴西联合打造了一条贯穿巴西南北的“电力高速公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巴西打造“电力高速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大规模开发热带雨林B.提高城镇化水平C.合理配置区域的资源D.劳动力就地转移2.巴西“电力高速公路”沿线( )A.电力市场潜力小 B.人口分布较均衡C.设备运送较便利 D.地势起伏变化大【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巴西的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对于热带雨林应加以保护,而非大规模开发;打造“电力高速公路”并不会导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与提高城镇化水平无关;巴西用电中心位于南部和东南部发达地区,发电中心位于北部亚马孙河流域,两地相距较远,为了合理配置区域资源,打造“电力高速公路”;打造“电力高速公路”不会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第2题,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说明巴西“电力高速公路”沿线的电力消费市场状况;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南部发达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图示沿线经过平原和高原,地势起伏较大,设备运送不便利。(2024·内江高一检测)2023年1月16日上午9时许,随着一组崭新的电客车从相官车辆段缓缓开出,滁(安徽滁州)宁(江苏南京)城际铁路正式进入热滑试验,标志着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的联调联试和开通运行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滁宁城际铁路全线全长约55.35 km,设站17座。滁宁城际铁路作为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其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3~4题。3.滁宁城际铁路沿线设置多个站点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运营收入 B.便于居民通勤C.提高运行速度 D.降低运行成本4.滁宁城际铁路通车的意义有( )①推进滁宁交通基础建设互联互通②加强长三角与皖江城市带的联系③促进滁宁两地货运交通④提升滁州城市等级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滁宁城际铁路为电客车,设置多个站点,成本也会增加;滁宁城际铁路为电客车,设置多个站点,可以连接多个居民点;站点增加与速度没有关系;设置多个站点,成本增加。第4题,滁宁城际铁路通车会带动周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推进滁宁交通基础建设互联互通,①正确;连接江苏南京和安徽滁州可以加强长三角与皖江城市带的联系,②正确;滁宁城际铁路为客运线,对货运没有影响,③错误;城市的等级不会提高,④错误。2021年4月16日,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巴在重庆璧山开通(如图)。线路正线全长15.4千米,共设车站15座,均为高架车站。与地铁的大运量不同,云巴长8.3米、宽2.4米,是一种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噪声低、安全性高等优势。据此回答5~6题。5.璧山选择修建云巴的地理条件是( )A.出行人口众多 B.土地资源充足C.丘陵地貌为主 D.旅游资源丰富6.与地铁相比,云巴的优势是( )①连续性好 ②占地面积小 ③建设周期短 ④建设成本低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答案】 5.C 6.C 【解析】 第5题,璧山地处重庆,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地资源不足,所以采用高架轨道交通的运输方式,C正确。第6题,地铁多建于地下,其连续性和占地面积等与云巴差异不大,排除①②。地铁全线几乎都在地下,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相比而言,云巴的建设周期较短,建设成本较低,③④正确。故选C。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四川雅安至西昌的雅西高速公路,长约239千米,限速80千米/时。雅西高速穿越拖乌山等5座高山,跨越多条河流、12条地震断裂带和多个珍稀生物栖息地,共有25条隧道、270座桥,桥隧占比55%。为应对气候变化,每年拖乌山北坡的长坡路段在冬春季节需要限速甚至限行。(1)简述雅西高速桥隧占比高的生态意义。(2)分析雅西高速拖乌山北坡的长坡路段在冬春季节需要限速限行的原因。【答案】 (1)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减少公路对地表的破坏,降低工程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概率。(2)该山山体高大,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多雨雪天气;北坡为阴坡,道路上的冰雪不易融化,路滑;北坡为长坡路段,为保障车辆通行安全,需要限速限行。【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雅西高速所经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且有众多的珍稀动植物。采用桥隧工程,可以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维持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可以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地表的影响,减少工程建设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2)题,根据材料“为应对气候变化,每年拖乌山北坡的长坡路段在冬春季节需要限速甚至限行”可知,该山山体高大,冬春季节多雨雪天气,且北坡为阴坡,温度较低,道路结冰期长,加上北坡为长坡路段,限速限行可以保障车辆通行安全。选择考提升练(2024·张家口检测)库里蒂巴是首个发展中国家中被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的城市。该城市的道路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并在轴线上设计了三重道路系统一结构轴中心道路为BRT专用车道(公交专用快速车道),两侧为同向的BRT辅助车道,衡区外侧是供小汽车通行的两条大容量单行道。图1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图2为三重道路系统的示意图。完成8~9题。8.与地铁相比,当地地面快速公交的优点有( )①花费时间短 ②建设成本低 ③灵活性较强 ④运载能力强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9.库里蒂巴发展轴两侧( )A.街区呈点状分布 B.功能分区不明显C.居民人均收入高 D.小汽车停车位多【答案】 8.C 9.B【解析】 第8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铁速度比公交速度快,且地面容易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相比地铁,地面快速公交出行花费时间更长,①错误;地面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成本相对于地铁来说较低,地铁需要进行地下隧道挖掘和站台建设,涉及地质勘探、排水、通风等工程,建设成本较高,②正确;地面快速公交系统的灵活性较强,更容易根据城市交通需求和道路情况进行调整,③正确;从运输能力上来说地铁的空间更大,单次运载能力要强于地面快速公交,④错误。故选C。第9题,依据图例可以看出,库里蒂巴发展轴两侧街区沿着交通线路整体呈带状分布,A错误;高密度区以商业区和居住区为主,在单行线的道路两侧存在购物和商业店面,说明库里蒂巴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B正确;库里蒂巴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图文材料没有提及大型的工业区存在,所以推断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常住居民人均收入低,C错误;库里蒂巴以公交站为主,公交车出行率较高,因此,小汽车停车位少,D错误。故选B。(2024·云南文山期末)高铁无轨站是一种公铁联运新模式,指在没有高铁线路经过的城市,设置具有购票、取票、候车、物流等功能的铁路站点,通过开通专线大巴与就近的高铁站无缝对接,实现公路与铁路零距离换乘,保证乘客的快捷出行;高铁无轨站打通铁路服务群众“最后一千米”,进一步满足市民方便快捷乘高铁出行的需求。目前我国云南等省区的偏远山区县市已开通数十个高铁无轨站。据此完成10~11题。10.高铁无轨站选址最适宜( )A.靠近城市中心,客流量大B.靠近高速路出口,方便乘客中转C.利用现有汽车站,降低建设成本D.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11.目前我国高铁无轨站主要分布在云南等省区的偏远山区县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 ②资源开发状况 ③地形地势条件 ④天气状况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10.C 11.A【解析】 第10题,由材料可知,高铁无轨站通过开通专线大巴与就近的高铁站无缝对接,且高铁无轨站设置地区无高铁站点,出行人流量小,故高铁无轨站直接选址现有汽车站,可降低建设成本,C正确。城市中心人流量大,高铁无轨站靠近城市中心布局会加重城市中心的交通拥堵状况,不利于快速到达高铁站点,A错误。偏远山区的高速公路数量较少,有的地方甚至没有高速公路,所以高铁无轨站不适宜设置在高速公路出口处,B错误。城市边缘地价虽然低,但重新建设高铁无轨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不方便人们前往购票和取票等,D错误。故选C。第11题,云南等省区的偏远山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且人口密度较小,出行人流量小,这些地区一般未建设高铁站,交通条件差,为方便这些地区的人们快捷出行,需要建设高铁无轨站,①③正确,A正确。天气状况和资源状况对其分布影响不大,②④错误。故选A。云轨是运行在高架梁上的跨座式单轨列车,是一种新型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系统。巴西萨尔瓦多市位于丘陵广布的半岛沿海平原上,人口约350万,人口稠密,是一个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旅游业发达。2018年5月23日,在萨尔瓦多市连接西莫兹费尔霍市之间的交通建设招标中,我国某公司的跨海云轨线路成功中标。该交通线路总长约20千米,跨越两城市之间的丘陵地带和桑托斯海峡。读图回答12~14题。12.与城轨、高铁相比,云轨交通的优势是( )A.乘坐观景方便B.运行速度快、运输能力强C.建设与运营维护成本低D.技术更加先进13.巴西萨尔瓦多市跨海交通选择中国云轨主要是由于我国( )A.轨道交通发展历史悠久B.跨海大桥和云轨建设技术先进C.市场广阔D.政策支持14.萨尔瓦多市积极建设和发展跨海云轨交通的主要目的是( )①扩大城乡交通运输量 ②治理城市交通拥堵 ③发展城市与海岸旅游 ④降低车辆噪声污染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 12.C 13.B 14.B【解析】 第12题,根据题意可知,云轨是运行在高架梁上的跨座式单轨列车,建设成本低,运营维护成本也低,C正确;乘坐观景方面优势不明显,A错误;速度较高铁慢,B错误;技术没有城轨、高铁先进,D错误。第13题,在修建跨海线路方面,中国的云轨技术比较成熟,具有科技优势;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并不悠久,政策支持是巴西的优势,而市场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选B。第14题,结合材料可知,萨尔瓦多市人口稠密,历史悠久,旅游业发达,当地政府修建连接萨尔瓦多市与西莫兹费尔霍市之间的跨海线路可以带动城市与海岸旅游,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城乡交通运输量、降低车辆噪声污染不是主要目的。故选B。15.(2024·厦门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东北地区是重要能源、大宗原材料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由于缺少出海口,当地货物以往多从营口线(货源地→营口港→宁波港)运往南方地区,但营口线运力有限。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东北地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兴起。内贸货物虽免征关税,但出入境时需耗费较长的装卸时间。2010年,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合作开通内贸货物跨境单向运输线——罗津线(珲春→罗津港(隶属朝鲜)→宁波港)。罗津线开通后,珲春及其周边地区仍有部分货物经营口线外运。2014年,罗津线由单向货运改为往返双向货运,带动了珲春市的发展。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交通运输布局。(1)简述2014年以后罗津线的运营对珲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2)各大自媒体平台争相报道罗津线的开通事件。以下一则报道中存在不少错误。请你仿照示例,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指出另外1处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示例:错误:文中“有极夜现象,营运期较短”。理由:罗津港未在北极圈以内,全年无极夜现象。)罗津线开通后,东北地区各地货物外运时间有望大幅缩短。该线将成为我国“北货南运”的重要运输通道。……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冬季粮食产量低,货物运输需求较少;罗津港纬度较高,有极夜现象,营运期较短,届时罗津线将陷入季节性“无货可运”的窘境。(3)2018年,中国开通扎港线(珲春→扎鲁比诺港→宁波港)内贸货物跨境双向运输线。有人认为,扎港线的开通能够带动罗津线货运量的提高。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答案】 (1)罗津线的开通,为珲春市的货物增加外运通道;带动珲春市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珲春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珲春市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促进珲春市与南方及朝鲜在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等。(2)错误:“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冬季粮食产量低,货物运输需求较少”。理由:东北地区一年一熟,秋季收获,冬季不产粮食;货物运输不只运输粮食,还运输煤炭等货物,货物运输需求没有减少。(3)赞同。理由是扎港线建成后增加东北地区出海口数量,推动东北大宗货物外运,整体的货运量提高,故罗津线运输量同样得到提高。不赞同。理由是扎港线与罗津线同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线,存在竞争关系,可能会分流减少罗津线的货物运输量。【解析】 第(1)题,罗津线的开通将珲春市与朝鲜的罗津港直接连接起来,为珲春市的货物运输提供了更为便捷、快速的通道,有助于推动珲春市的贸易和经济发展;罗津线的双向货运模式带动了珲春市和周边地区的物流运输活动增加,使得该地区的物流产业得以发展壮大,为地方经济增加了新的动力和机遇;罗津线的运营也为珲春市的产业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通过地区间的物流连接,促进了珲春市与朝鲜等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等。第(2)题,文中“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冬季粮食产量低,货物运输需求较少”错误。理由:东北地区一年一熟,秋季收获,冬季不产粮食;货物运输不只运输粮食,还运输煤炭等,货物运输需求没有减少。文中“罗津港纬度较高,冬季封冻时间较长”错误。理由:罗津港为不冻港;文中“有极夜现象,营运期较短,届时罗津线将陷入季节性‘无货可运’的窘境”错误。理由:罗津港不在极圈以内,无极夜现象。罗津港为不冻港,全年可运输。罗津线不会陷入季节性“无货可运”的窘境。第(3)题,赞同的理由是扎港线和罗津线两个线路的运输区域和货物类型具有互补性,会相辅相成,带动整体的货运量提高。不赞同的理由是扎港线的开通能够提供更为便捷、快速的运输通道,使得珲春市和周边地区的货物可以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可能会减少罗津线的货物运输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71张PPT)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标要求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思维导图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理解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目的、原则及变化趋势。2.综合思维:从要素、时空、地方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3.人地协调观:从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区域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情境导学义乌是个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1991年4月义乌民航机场通航,成为我国第二个县级航空港。1993年、2006年和2012年三次扩建。2007年开通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临时航线。2014年8月,成为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第一个县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为什么金华没有民航机场,而其管辖的义乌却有民航机场?是什么原因促使义乌机场不断扩建,并成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提示:义乌建设民航机场主要是由于其产业的发展对运输的需求量大。伴随着义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要素的流动不断增强,其对运输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促使义务机场不断扩建,成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必备知识 自主梳理?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和目的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4.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发展变化(1)新的交通线、站的______。(2)原有交通线、站的______、扩建或废弃。(3)不同运输方式______。(4)适应运输专业化、________而建设的专用线、站等的改善。建设改建衔接快速化1在武汉、重庆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提示:与水运相比,高速公路运输更为快捷;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需修建高速公路加强沿江城市的经济联系。?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2.区域发展差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3.交通运输方式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义乌是浙江省金华市的一个县级市,义乌北距杭州萧山机场只有约120千米,为什么还要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提示:义乌是世界著名的小商品城,经济发达,航空运输需求量大;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可以缓解萧山机场的交通压力。?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交通线、站点的密度和质量地区 需求量 交通线标准 场站规模 场站质量 交通网落后地区 较小 较低 较小 较低 ________发达地区 较大 较高 较大 较______ 密集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交通运输网的完善程度稀疏高3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北起石家庄,南至武汉,是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正线全长840.7千米。该高速铁路的修建多采用高架桥模式,其主要目的(作用)有哪些?提示:减少占用耕地的数量,有利于保护当地宝贵的耕地资源;减少(避免)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相互干扰。1.交通运输布局主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不需要考虑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2.交通运输布局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3.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乡村聚落。( )4.高铁站布局在远郊是为了确保乘坐高铁出行便利。( )5.客、货运输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 )6.公路运输的最大优点是机动灵活。( )【答案】 1.× 2.× 3.× 4.× 5.√ 6.√【提示】 1.交通运输布局需要考虑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建设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2.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影响。3.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不一定必须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乡村聚落,等级较高的交通线一般连接规模较大的城市。4.高铁站布局在远郊主要是为了避免对城市交通产生干扰以及运输便利。5.客、货运输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与转换来实现。6.机动灵活是公路运输的最大优点。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情境启思2023年大兴机场春运人民网北京2月17日电 2月15日,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正式落下帷幕。记者从北京大兴机场获悉,2023年春运,大兴机场共计保障进出港航班2.8万架次,日均704架次,保障进出港旅客共计376.9万人次,日均9.4万人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中国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北距天安门约46千米、北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约67千米、南距雄安新区55千米、西距北京南郊机场约640米(围场距离),为4F级国际机场、世界级航空枢纽、国家发展新动力源。任务一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合作探究问题1.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提示:航空运输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问题2.分析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北京是我国首都、国际性大都市,航空运输需求大,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需求还会大幅增长。问题3.分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预留了较大面积控制用地,原因是什么?提示:主要考虑了未来区域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归纳提升1.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主要原则 具体体现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主要原则 具体体现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布局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 主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线路,应以满足经济需求为主,适当考虑国防建设的需求;主要为国防服务的线路,应以考虑国防为主,适当考虑经济建设的需求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2.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3.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发展变化●知识拓展影响交通运输点建设的区位因素及选址原则比较项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机场)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水深和水域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设备、建筑和布局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平坦开阔、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比较项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机场)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受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选址原则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且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一般建在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势开阔平坦、坡度适当,天气较好,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远且交通便利的地方1.右图是某国环形特色公路,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米,该公路限速30千米/时。据此回答(1)~(2)题。(1)图示环形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 )A.沙特阿拉伯B.日本C.荷兰D.孟加拉国●典例剖析(2)该环形特色公路的设计遵循的原则有( )①节省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②使环形公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④减小线路坡度,保障行车安全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1)B (2)D【解析】 第(1)题,该环形特色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目的是降低线路坡度,说明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特阿拉伯、荷兰和孟加拉国地势起伏小,且沙特阿拉伯境内沙漠广布。故选B。第(2)题,该环形特色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可降低线路坡度,增加行车的安全性,④正确;采用高架桥的设计,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①正确。故选D。●对点训练1.川藏(成都至拉萨)铁路沿线地势起伏很大(如图),地质条件复杂,多年冻土广布,高寒缺氧,崩塌、滑坡、地震、岩爆等地质灾害严重,要跨14条大江大河、21座4 000米以上的雪山,整条线路70%以上需要建桥梁、挖隧道,修建难度大,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据此回答(1)~(2)题。(1)决定川藏铁路建设的因素是( )A.资金、技术B.地形、气候C.地质灾害D.河流、冻土(2)川藏铁路桥梁、隧道的作用主要是( )A.克服高寒缺氧问题B.少占耕地C.克服不利的地形地质条件D.增强抗地震能力【答案】 (1)A (2)C【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川藏铁路修建难度较大,所以决定川藏铁路建设的因素是资金和技术,A正确;地形、气候、地质灾害、河流、冻土都是导致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原因,而不是决定川藏铁路建设的因素。第(2)题,桥梁、隧道不能克服高寒缺氧问题,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区地势起伏较大,耕地较少,B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修建难度较大,采用桥梁、隧道可以克服不利的地形地质条件影响,C正确;桥梁、隧道不能增强抗地震能力,D错误。●情境启思2019年7月26日,我国一次性扩建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高速公路4车道改8车道工程——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济南小许家枢纽以东段正式通车。整个工程路线全长约309千米,起自青岛市朱家官庄附近的新主线收费站,止于济南市大桥路零点互通立交。全线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设计速度维持120千米/小时,全线改扩建25处交互式立交,新建7处。任务二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合作探究问题1.分析影响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的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提示:社会经济因素。随着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加。问题2.分析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新建交互式立交的主要目的。提示:目的主要是联通其他交通线路,形成交通运输网。问题3.分析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主要意义。提示: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加强济南与青岛两大城市的经济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等。●归纳提升交通运输需求及其变化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运输线的标准和场站规模一个地区交通运输线的标准高低和场站规模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需求的影响至关重要。例如,城市和乡镇的交通运输线标准和场站规模不同,具体分析如下:(2)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运输点和线的布局(3)区域发展差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4)交通运输方式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知识拓展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比方式 优点 缺点 运输对象 发展铁路 运量大,运速较快,运价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大宗、笨重、长途货运(如矿石、煤炭、金属等)及客运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高速化方式 优点 缺点 运输对象 发展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长途运输成本高,运费高 短途货运和客运,承担集散转运任务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运价低(尤其是海运)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及客运 历史最悠久,目前国际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大型化、专业化方式 优点 缺点 运输对象 发展航空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以客运为主,货运多轻型、贵重、急需的物品 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管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且只能单向运输,受气温影响较大 长时间向一个方向大量输送气体、液体或粉末状固体 用新材料替代钢管铺设管道●方法归纳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方面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选择,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2.右图为深圳市交通规划图,图中的西丽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为立体交通网络,提供多种模式的交流空间,形成工作、娱乐、休闲、生活交织融合的城市枢纽,以促进区域产业互联与功能互补。据此回答(1)~(2)题。●典例剖析(1)西丽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教育 B.工业C.商务 D.仓储(2)西丽综合交通枢纽采用垂直布局的设计,有利于(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提高城市等级C.吸引人流聚集 D.完善交通网络【答案】 (1)C (2)A【解析】 第(1)题,读图文材料可知,西丽综合交通枢纽是工作、娱乐、休闲、生活交织融合的城市枢纽,以旅客集散为主,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消费市场广阔,适宜布局商务活动,C正确。西丽综合交通枢纽人口流动量大,不适宜布局教育产业,A错误。工业需要有便利的原料和产品运输,西丽综合交通枢纽是客运,不适宜布局工业,B错误。仓储占地面积大,适宜布局在城区边缘,不适宜在人口集散中心区布局,D错误。第(2)题,西丽综合交通枢纽采用垂直布局的设计,减少了占地面积,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A正确;对提高城市等级影响小;吸引人流聚集和完善交通网络与采用垂直布局的设计关系不大。●对点训练2.(2024·四川遂宁期中)2018年8月31日,穿越群山、河流,把上百摄氏度高温的水泥熟料通过胶带输送机,从20多千米外“空运”至水运码头的“空中运输走廊”项目在浙江省长兴县正式运行。据此完成(1)~(2)题。(1)与“空中运输走廊”项目最为接近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铁路C.管道 D.航空(2)“空中运输走廊”的优点是( )①机动灵活 ②污染小 ③运输效率高 ④建设成本低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空中运输走廊”是全封闭、全架空、耐高温自动化传送带,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但是运行成本较低,运量较大,与“空中运输走廊”项目最为接近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C正确。第(2)题,“空中运输走廊”是固定的,运输方式不灵活,①错误;采用“空中运输走廊”全封闭运输水泥熟料,污染小,②正确;“空中运输走廊”使用自动化传送带,运输效率高,③正确;“空中运输走廊”穿越群山、河流,全封闭、全架空,采用自动化传送带,建设成本高,难度大,④错误,故选B。●情境启思2022年,山东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完成投资2 70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烟台、潍坊、临沂、菏泽为重要节点,其他区市为辅助的“2+4+N”综合交通枢纽布局。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济南与青岛之间继济青北线、南线建成之后,济青中线2023年底全线通车。任务三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合作探究问题1.(综合思维)近几十年来,国家为什么在济青间交通运输建设方面不断投入巨资,不断提升两城市之间的快速通达能力?提示:两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联系日益密切,需要便捷快速的交通运输,且沿线地区经济发达,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实现快速交通建设。问题2.(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济青高铁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效应对青岛地区沿海的盐雾环境,说明了什么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提示:在交通运输建设中,科学技术是保证。问题3.济青高铁建设的意义有哪些?提示: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加强济南与青岛两大城市群的经济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等。●归纳提升1.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直接影响(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交通建设的资金来源及交通布局。发展阶段 资金来源 交通布局工业化初期 外部 建设急需的交通线、站点发展至一定水平 内部 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水平(2)不同地区交通线、站点密度及质量的差异。经济发展 交通线、站点密度 交通线、站点质量经济落后地区 稀疏 较低经济发达地区 密集 较高2.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间接影响●知识拓展不同地区交通线“以桥代路”的目的3.2020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坐着高铁看中国》中提到了四川西部大凉山深处的“小慢车”。平日里很多彝族老乡不仅搭乘“小慢车”走亲访友,还通过“小慢车”将自家种植的农作物、饲养的家禽、采摘的土特产带到县城里出售,换取日常生活用品。还有人采购日用品、副食品带回乡里,开起了小商店。“小慢车”成为当地群众的“赶集车”“致富车”。右图为“小慢车”景观图及该地区盘山公路景观图。据此回答(1)~(3)题。●典例剖析(1)大凉山深处铁路运行密度小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稀少 B.地表崎岖C.冻土广布 D.技术落后(2)图中的公路呈“之”字形,这样建路的目的是( )A.方便居民出行 B.减小建路工程量C.方便采伐森林 D.减缓线路的坡度(3)现在兴建高速公路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节约建设成本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答案】 (1)B (2)D (3)B【解析】 第(1)题,大凉山深处地表崎岖,铁路修建的难度大,铁路线稀疏,B正确。第(2)题,公路呈“之”字形,目的是减缓线路的坡度,降低修建的难度,D正确。第(3)题,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可以挖隧道、建桥等,以提高运输效率,①③正确;挖隧道、建桥会增加建设成本,山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修建与汽车性能无关,②④错误。故选B。●对点训练3.展线是一种用于爬坡的铁路线路。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关角展线群是我国现存展线最密集的地方。新关角隧道开通后,关角展线群被取代。右图示意关角展线群及新关角隧道。读图,回答(1)~(2)题。(1)关角展线群成为我国展线最密集的地方,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地质C.经济 D.技术(2)新关角隧道的开通,主要得益于( )A.地质灾害的减轻B.机车牵引技术的发展C.经济水平的提高D.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关角展线群主要跨越山脉,地势落差较大,因此需要展线爬坡,A正确;材料未体现地质、经济、技术对交通线的影响。第(2)题,新关角隧道相对于关角展线而言,直接穿越了山脉,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主要是工程技术水平提升引起的改变,D正确;地质灾害并没有明显的变化,A错误;机车牵引技术与新关角隧道的开通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经济水平提高不会改变交通线的修建方式,C错误。课堂小结课堂达标 巩固训练为适应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国家规划在北京南部新建北京新机场,按2040年年客流吞吐量1亿人次、飞机起降量80万架次的规模,建设七条跑道和约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新机场于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入运营。下图为北京新机场位置与北京主要交通枢纽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北京市地面交通枢纽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 )A.政治职能 B.居民出行C.历史背景 D.地价高低2.北京新机场的设计标准体现了交通运输布局的______原则( )A.因地制宜 B.适度超前C.适应国防需要 D.尽量少占土地3.北京新机场的建成,将(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极大地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 ③形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机场协同作业新格局 ④使首都的核心商贸区南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1.B 2.B 3.A 【解析】 第1题,北京市地面交通枢纽主要布局在城市环路以内,市内交通首先要考虑的是居民出行,B正确。第2题,北京新机场的建设是为了适应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考虑了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体现了适度超前原则,B正确。第3题,北京新机场的建成,提高了北京市的航空运输能力,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正确;机场建设对北京城市内部交通运输没有影响,②错误;北京新机场的建成,提高了北京市的航空运输能力,形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机场协同作业新格局,将形成北京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③正确;核心商贸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地方,新机场的建成不会使首都的核心商贸区南移,④错误。故选A。延崇高速(北京延庆到张家口崇礼)金家庄隧道(见图)为左右行车道分离式特长隧道,左右线分别长4 228米和4 104米,通过螺旋展线实现原地抬升约112米,曲线半径为860米,是世界最长螺旋隧道。据此回答4~5题。4.与直线隧道相比,金家庄隧道设计为螺旋形的优点是( )A.通行时间短 B.路面坡度小C.建设成本低 D.工程进度快5.金家庄隧道采用较大曲线半径和左右行车道分离是为了克服螺旋隧道( )A.采光较差 B.地质复杂C.视野狭窄 D.通风不良【答案】 4.B 5.C 【解析】 第4题,与直线隧道相比,螺旋形隧道可降低高速路面坡度,B正确;增加了线路长度,导致通行时间较长,A错误;增加了建设成本,C错误;使工程进度相对变慢,D错误。第5题,隧道一般取直线,利于行车安全;螺旋隧道视野狭窄,为提高高速行车安全性,该螺旋隧道采用较大曲线半径和左右行车道分离的方式建造,C正确;采光较差,可通过增设照明装置改善,A错误;通风不良,可设置风扇、通气孔洞等改善,D错误;沿线地质复杂,更应缩短半径,以减少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B错误。(2024·浙江绍兴期末)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经济落后,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航空运输是尼泊尔的主要运输方式,但机场规模一般较小,目前只有加德满都一个国际机场。下图示意尼泊尔机场分布。据此完成6~7题。6.尼泊尔的交通运输方式以航空运输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A.地质地貌复杂,陆路交通建设难度大B.深居内陆,交通运输流量较小C.自给自足经济为主,运输需求量小D.晴朗天气为主,航空运输条件好7.尼泊尔机场规模较小的社会经济原因有( )①资金短缺,技术水平较低 ②经济落后,运输需求量小 ③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 ④机场建设难度较大,工期较长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答案】 6.A 7.C【解析】 第6题,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尼泊尔多高山峡谷,地质地貌复杂,陆路交通的建设难度大于机场,故尼泊尔交通运输方式以航空运输为主。A正确。第7题,尼泊尔国内外的客流量较小,运输需求量小,并且经济落后,资金短缺,技术水平较低,缺少修建大型机场的实力。C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4章第1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练习含答案(教师用).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4章第1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