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卡尔·本茨(1844-1929)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思德《世界近代史》
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巩固和发展(19世纪五六十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政治前提
经济基础
技术支持
科学研究成果
物理学方面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学方面
德国植物学家施菜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化学方面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
圆盘发电机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二、主要领域及代表性成果---电的应用
2、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
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大量用电器:
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
留声机
白炽灯和蓄电池
爱迪生和发电站
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电影摄影机
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力系统,共6台发电机点燃了9000个15瓦的灯泡,从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民用照明系统。
3、爱迪生还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4、电力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最显著成就。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1876年贝尔获
得发明电话专利
有轨电车
无轨电车
1871年的英国
伦敦电报总局
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2、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
3、德国工程师迪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二、主要领域及代表性成果---内燃机的发明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二、主要领域及代表性成果---汽车的发明
1、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二、主要领域及代表性成果---流水线生产
福特公司以惊人的速度和产量生产T型小汽车,1924年以后每年售出200万辆以上,福特一生制造了1500万辆小汽车
1909年价格为950美元,此后逐年降价,1924年为290美元,汽车由富人的玩物变成了穷人的仆人。福特成了“廉价小汽车大王”
1、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试验飞机成功
二、主要领域及代表性成果---飞机的发明
2、1909年,“冯如1号”试飞。冯如驾机迎着强风起飞,升至4.5米高,环绕一个小山丘飞行,飞行了约800米,显示了他的飞机有良好的性能。
二、主要领域及代表性成果---飞机的发明
1、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学工业产生。
二、主要领域及代表性成果---化学工业
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成无烟炸药。
二、主要领域及代表性成果---化学工业
1、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2、1884年, 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
二、主要领域及代表性成果---新材料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突出)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时,除英国和美国北部已完成、法国接近于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其他国家有的正处于它的高潮期,如……德国和俄国,有的则刚刚起步,如远东的日本和中国。因此,对一些后进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2)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美、德领先;
(3)有些国家(如日本、俄国)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4)重心在重工业部门;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2:1870年—1913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年份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32 10 23 13
1913年 14 6 38 16
时间 煤产量(万吨) 生铁产量(万吨) 钢产量(万吨)
1870年 18910 1203 52
1913年 112670 7915 7635
材料1:1870年和1913年世界煤炭、钢铁产量比较表
1、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进入“电气时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生产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3、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4:从1876年到1914年,列强掠取了将近2500万平方公里领土,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3已沦为殖民地,总人口的56%已沦于殖民压迫之下。
钢铁之城匹兹堡
废气排放
雾霾
汽车尾气
材料:从1860年到1910年的半个世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成长起来……商人、经纪人、律师、银行家、制造商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城市财富,他们为了逃避城市中心区域的喧嚣、嘈杂和脏乱,搬进坐落于富人区的宽敞住宅,穷人住宅区内到处堆满垃圾。
——原祖杰《相遇在城市:19世纪美国城市问题探源》
4、消极影响:
造成了新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贫富分化和环境污染。
主要成就 人物 发明
电的应用 美国爱迪生 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放映机;建成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
内燃机和 新的交通工具 德国戴姆勒 汽车内燃机
德国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德国本茨 制造配有汽车发动机的汽车
美国福特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轮船、飞机 化学工业 和新材料 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
瑞典诺贝尔 炸药
美国海厄特 赛璐珞
法国夏尔多内 人造纤维
课堂小结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科技的同时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要走科技强国之路;
启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启示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领先国家
主要标志
动力机器
新能源
交通工具及发明者
主要发明
进入时代
生产组织
18世纪60年代
英国
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
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
美德
电气时代
蒸汽机
煤炭
火车——斯蒂芬森(英)
电动机、内燃机
电力和石油
汽车——卡尔本茨(德)
飞机----莱特兄弟(美)
珍妮机、蒸汽机、火车等
电灯、内燃机、汽车、飞机等
机器大工厂
垄断组织
电力的广泛应用
资本主义 发展阶段
世界市场
影响 启示 对中国的影响

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初步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①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②发展经济同时保护环境
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自由资本主义
爆发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开放,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战争,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