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16课第一幕传播和平——郑和下西洋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下西洋概况一、郑和下西洋1、时间:3、支持者:4、主要目的:2、人物:15世纪初(明朝)郑和明成祖提高了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同时推动中外贸易发展。要求:结合视频内容阅读课本91页,归纳概括以下知识点,并做勾画人物 郑 和时间 1405—1433次数 先后7次船数 200多艘人数 2.7—2.8万人船只大小 长151.8米、宽61.8米到达 范围 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原姓马,小名三宝,云南昆明人,从小就和父亲熟悉海洋,向往航海。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12岁成为太监,14岁被送往侍奉燕王朱棣。他知识丰富,熟悉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在朱棣争夺帝位中有勇有谋,屡建奇功,被赐“郑”姓,世称“三保(宝)太监。人物扫描2、想一想:郑和和他的船队在航行中可能会 遇到哪些困难 (1)缺少淡水、食物、药品等物资,语言不通,疾病(2)巨大的风浪,迷失方向,恶劣的海上天气(3)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海盗等)(4)郑和杰出领导才能,吃苦 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1、郑和成功下西洋所具备的前提条件 (2)明成祖的鼓励和支持(1)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 是世界强国(根本原因)(3)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地理知识的丰富要求:结合课本91、92页相关史事,思考以下问题动动脑文莱郑和下西洋线路图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何为西洋?意义1: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时间早、历时久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和平交往中外航海比较:无无货物多意义2: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海航史上的空前壮举泰国 三宝公寺云南 郑和公园印尼 三宝庙三宝庙(印尼爪哇岛)结合课本96页课后活动1,并观察图片,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意义:郑和所到之处得到当地人的爱戴和敬仰,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郑和受到榜葛剌的热烈欢迎,并把长颈鹿赠送给了郑和。郑和到了阿拉伯,把我们国家的丝绸和瓷器送给了当地的人民,传达了我们的友谊。捍卫和平——戚继光抗倭第二幕1、“倭寇”是指什么?沿海人民为什么要抗倭?2、戚继光主抗倭概况 为什么能取得胜利?3、如何评价戚继光的抗倭战争?4、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二、戚继光抗倭动动脑: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倭寇日本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倭患戚继光抗倭概况(1)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2)1561年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3)入福建、广东与其他抗倭将领带领军民抗倭,消灭了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鸳鸯阵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1、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2、戚继光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3、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4、得到沿海人民的支持。抗倭战争戚继光戚继光抗倭的意义(评价)==反侵略的战争(战争性质)民族英雄(1)戚继光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中华民族的正义利益,因此我们称他为民族英雄(2)他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第三幕 援朝战争明朝万历年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明朝应朝鲜请求,两次出兵援助,都取得了胜利。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日本的政治军事势力,明朝的国力因此也受到削弱。这场战争对东亚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第四幕葡萄牙攫(jue)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从( )世纪开始,一些( )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2、( )年,( )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 )的居住权。16欧洲1553葡萄牙广东澳门冲突交往课堂小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明朝中期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国力衰落历史结论:只有国力强盛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明朝对外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统治稳固统治危机1、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 宣扬明朝的国威C.陪皇帝到国外去考察 D.寻找失踪的建文帝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东南亚各地 B.地中海东岸 C.阿拉伯海沿岸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A.海外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的应用 D.造船技术高超BD习题巩固B4.电影《苏禄国王 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时代,当时的中国皇帝应该是 ( )A.宋太祖 B.元世祖C.明成祖 D.明太祖5.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CB习题巩固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 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C.戚继光 D.邓世昌C7、苏州枫桥铁铃关建于明嘉靖三二六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岳飞抗金 B.郑成功收复台湾C.威继光抗倭 D.左宗棠收复新疆C习题巩固8、下面是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BD9、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是( )A、荷兰殖民者 B、西班牙殖民者C、英国殖民者 D、葡萄牙殖民者习题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