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年 级:八年级学 科:初中历史与社会(统编版)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七七事变》归纳七七事变的相关信息,完成表格。时间地点发动者经过结果一、卢沟桥上起怒吼——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北平城南郊的卢沟桥日本借口士兵失踪→要求搜城→遭拒→炮轰防地→反抗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卢沟桥事变”确定发动七七事变,在华北作战先“击破二十九军以解决华北问题”,然后,打击中央军,“摧毁中国的中央政权。”——日本军部制定《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七七事变是偶然发生的吗?日军制造七七事变的目的是什么?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结合《七七事变示意图》,思考卢沟桥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军令: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守卫卢沟桥的29军士兵抵抗日军入侵驻守北平宛平城繁荣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平津保卫战中涌现出的抗日英雄有哪些人?佟麟阁(1892-1937)赵登禹(1898-1937)“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七七事变的影响是什么?1937年7月29日北平失陷1937年7月30日天津失陷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北平、天津失陷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材料三: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根据材料,概括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的抗日态度。共产党呼吁全民族抗战,进行两党合作国民党态度发生转变,做出抗战的决心二、携手御侮赴国难——第二次国共合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决心以及付出的努力,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介石材料三: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根据材料,结合教材P92,归纳国共两党为促进合作分别采取了哪些举措?1.中共促进合作的措施——改编军队改编改编总 指 挥:朱 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军 长 :叶 挺副军长 :项 英叶挺(1896-1946)八路军臂章新四军臂章朱德(1886-1976)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南方八省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4张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1)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2)蒋介石发表讲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2.国民党促进合作的措施《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国共合作宣言》人民网抗战老照片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193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7七七事变1937.9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表明抗战立场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步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小组合作:依据表格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形成标志革命任务建立战线最后结果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打倒军阀,统一全国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合作破裂,国共开始十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抗日救亡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结合教材第15课 北伐战争(P70-74)1924-19271937-1946阅读课文92-93页思考:此时你是《申报》前线负责报道淞沪会战的战地记者,你将如何向全国人民报道此次战争?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三、一寸山河一寸血——淞沪会战事件:时间:地点:日军借口:战役:爱国将领:结果:1937.8.13-1937.11.12上海虹桥机场事件宝山保卫战、四行仓库保卫战姚子青、谢晋元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八一三战役)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全营官兵壮烈牺牲。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初战告捷。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淞沪会战中宝山保卫战——坚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守军——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淞沪会战对抗战初期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1.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2.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1937年11月上海失陷1937年12月1日日军进攻南京1937.12月13日南京沦陷四、紫金山下响悲歌——南京大屠杀日军进入南京《南京大屠杀真实影像》找一找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屠杀对象、屠杀手段、遇难人数。时 间:屠杀对象:屠杀手段:遇难人数:1937.12.13—1938.1300000以上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集体枪杀、焚烧、活埋、刺杀等日军“杀人比赛”的新闻报道日军把南京青年当作刀靶练习刺杀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战火中的南京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张纯如《南京大屠杀》时至今日,日本政府仍对南京大屠杀予以否认,并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其首相也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对此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郞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批准新教科书,蓄意歪曲历史我们的正确认识(启示):(1)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3)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课堂小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日本的滔天罪行永不能忘却的历史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