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36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36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伐木英雄和植树模范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角色为什么会融合在马永顺身上?
我国发展战略转变对保障生态安全有什么意义?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的马永顺曾经是伐木英雄,在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手工年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记录,相当于1个人完成6个人的工作量。马永顺算过一笔账一-这么多年, 他大约采伐了36 000多棵树。马永顺下决心还上这笔“砍伐账”。至2000年去世前,他带领全家义务植树5万多棵,成为植树模范。
思考: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 学习目标
1. 结合区域的地理背景,分析生态退化的表现、原因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 说出生态修复的类型及重要的生态修复工程。
3. 结合实例,了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结构,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态退化的原因
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生态系统的主要行为:地面硬化、湖滨石岸化、河道渠化、侵占海岸线、围垦湖泊与湿地、滥垦滥发森林草原、大规模修建水坝等。
随着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不断加强
大规模的围垦,使大量的自然滩涂丧失
滥垦盗伐
2.生态退化的区域差异
3.生态退化的影响
(1)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降低:会导致干早、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等后果。
(2)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降低:会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数量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
(3)生态退化的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一旦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活动●分析我国的土壤侵蚀问题
土壤侵蚀是我国生态退化问题的突出表现。图3.18显示了我国土壤侵蚀的分布情况。
1.说出我国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范围。
2.你所在省区存在哪类土壤侵蚀问题?强度如何?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3.结合所在省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提出解决土壤侵蚀问题的建议。
类型 分布 原因 影响 措施
水力 侵蚀 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第二级阶梯的山区,东部丘陵地区,东北的山前地带 降水多且集中;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 土层变薄、河流含沙量增加、淤塞河道、洪涝灾害频发 修建梯田(或“坡面蓄水工程、截流防冲工程”),减轻水土流失;
修建小型水利工程(如“蓄水池、转山渠、引洪漫地”等);
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
采用生物覆盖、免耕或少耕等措施
风力 侵蚀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地 区、准噶尔盆地中部等西北干旱地区 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 土壤沙化、土地更加贫瘠、引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减少对当地天然植被的破坏;
因地制宜,选择耐早的植物植树造林,减缓风速;
改进耕作方式,条播、等高带播、垄作及留残茬;
采用保护地面的柴草席、碎片、卵石等工程措施;
水平梯田、等高种植、增设覆盖层等方式增加土壤水分
冻融 侵蚀 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和东北高纬度地区 气温变化导致土 壤中水分冻融;含水量;坡度 土层变薄、引发滑坡、泥石流 加强监测;减少人类活动干预
我国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分布、原因、影响和相应措施
二、实施生态修复
1.生态修复的概念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
抚矿集团西露天矿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前后实景对比照片
2.生态修复的分类
自然恢复主要是通过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
(1)自然修复
江西省宜黄县生态公益林场西源分场封山育林保生态建设
(2)人工修复
人工修复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 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其中,工程治理措施见效快、成效好,是很多国家治理生态退化的主要方式。
(2)人工修复
扎赉诺尔生态修复实景对比图
扎赉诺尔生态修复实景对比图
3.我国的生态修复工程
▋案例●“林都”伊春的觉醒
位于小兴安岭的黑龙江省伊春市素有“红松故乡”之称(图3.22),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由于长期忽视森林生态价值及自然更新规律合理采伐超过了森林最大更新能力。伊春
市原始红松林遭到严重破坏,仅
残存于丰林等自然保护区内。由
于森林资源大量减少,森林生态
系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
土等功能下降严重,区域内旱涝、
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案例●“林都”伊春的觉醒
20世纪80年代未以后,伊春林区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所属林区的17个林业局中有12个无林可采,影响国家木材资源安全。林区49万人需要转岗安置,工资、养老保险、医疗费等拖欠现象一度十分严重,社会稳定面临考验。
伊春是我国森林生态退化和资源枯竭的缩影。直到我国采取“天保”工程等森林保护措施,伊春等林区森林退化问题才得到有效抑制。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伊春经历了从限伐到全面禁伐的过程,采取了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林场撒并和生态程民等生态修复措施。伊春的森林覆盖率和木村蓄积量大幅提高,森林涵养水源、防治土壤侵蚀、改善大气质量等生态效益日益显著。伊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等多种措施,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实现了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
“天保”工程等森林保护措施,有效地抑制了我国森林退化问题。但我国木村进口规模迅速扩大,国家木材资源安全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面临新的挑战。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
1.自然保护区概念与分类
(1)概念: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福建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2)分类: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2.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
①对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或破坏,使其继续保持自然状态。
②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将人为干扰降到最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或次生的稳定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3.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
4.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布
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为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3个类别9个类型(表3.2)。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建 立自然保护区2 750处,约覆盖我国陆地面积的1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3个。
5.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1)自然保护区涵盖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东湛江高桥红树林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湿地
(2)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
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厦门文昌鱼保护区
(3)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
怒江州特有珍贵野生花木——鸡冠滇丁香人工驯化种苗繁育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商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普馆
▋案例●丰林国家自然保护区
始建于1958年的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属小兴安岭山地丘陵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区。丰林自然保护区保存着东北地区仅存的完整原始红松林,是亚欧大陆东北亚地区北温带特有的最古老、最丰富、生物最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中有鸟、兽、鱼、昆虫以及两栖类等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近1500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10种。
保护区在其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分别执行相应的保护标准,并采取绝对保护、生态监测与研究、母树林管理维护、发展生态旅游等措施,对红松林生态系统进行有效保护。
丰林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保存了完整原始红松林,为东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丰富的天然物种资源基因库;改善了其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净化环境等调节服务能力。
森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生态监测与研究工作,为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持,促进了森林资源整体恢复进程。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实施生态修复
建立自然保护区
概述
生态退化的区域差异
生态退化的影响
概念
分类
我国生态修复
自然保护区的划分
自然保护区的分布
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1.2000~2020年该地生态安全状况变化正确的是( )
A.安全区的区县数量增加 B.不安全区域总体面积减少
C.预警区的区县数量减少 D.非常不安全区域面积减少
2.该区域关停部分油水井,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①维护生态安全 ②利于粮食安全 ③保障能源安全 ④保障水资源安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0年位于黄河三角洲湿地的300口油水井生产设施完成关停拆除,为生态环境保护让路。下图示意2000年和2020年黄河三角洲部分县、区湿地生态安全状况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B
C
3.毛乌素沙漠黄沙漫天,寸草不生是由( )引起的。
A.洪涝灾害 B.干旱灾害 C.台风灾害 D.寒潮灾害
4.下列治理毛乌素沙漠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开垦荒地,大量放牧
③采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固沙 ④建立防护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20年国庆档《我和我的家乡》电影中《回乡之路》单元,故事发生在陕西的毛乌素沙漠,一个曾经寸草不生,如今已绿树葱葱的地方。假富豪乔树林不顾一切回到家乡,号召、出资改变了这个曾经寸草不生,黄沙满天的地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B
5.鄱阳湖区在冬季成为候鸟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我国的鄱阳湖区是亚洲最大的候鸟栖息地,每年10月,从西伯利亚、蒙古及我国东北等地区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翌年4月离去。有关部门在鄱阳湖区候鸟最集中的地区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候鸟越冬栖息地的必要条件包括:适当的水深;充足的食物,主要为鱼、昆虫和沉水植物等;安全的环境,即白天觅食、夜间栖息的地点。江西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水利工程,调节鄱阳湖区水位。读鄱阳湖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A
6.修建鄱阳湖水利工程对自然保护区内候鸟的影响有( )
A.水域面积减小,栖息地减少 B.生物量更丰富,食物更充足
C.候鸟活动的栖息地发生变化 D.候鸟在鄱阳湖活动时期延长
C
我国的鄱阳湖区是亚洲最大的候鸟栖息地,每年10月,从西伯利亚、蒙古及我国东北等地区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翌年4月离去。有关部门在鄱阳湖区候鸟最集中的地区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候鸟越冬栖息地的必要条件包括:适当的水深;充足的食物,主要为鱼、昆虫和沉水植物等;安全的环境,即白天觅食、夜间栖息的地点。江西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水利工程,调节鄱阳湖区水位。读鄱阳湖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