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上古史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476年中古史(中世纪史)1640年近代史1917年现代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世界史分期:世界史的定义:古代史世界史,一般是指有人类以来地球上历史的总和。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崩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俄国十月革命欧洲古代史分为上古史和中古史两个部分。上古史自人类文明诞生时开始至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为止。中古史也叫中世纪史,即封建时代。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始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欧洲上古史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欧洲(封建时代)1500年前后大航海时代开始近代欧洲主线: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宗教体系日耳曼蛮族逻辑中世纪欧洲的三大元素中世纪时期,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国家政权四分五裂,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七课(1)了解基督教兴起的原因与过程,理解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和法兰克王国时期的地位与作用。(2)通过《5—6世纪的法兰克王国形势图》和教材内容,获取有效信息,了解法兰克王国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3)认识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学习目标目录贰法兰克王国壹基督教的兴起肆查理曼帝国叁封君与封臣壹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亚洲)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到来。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4世纪末,成为罗马国教,促进基督教的传播。时间:地点:背景:创始人:教义:传播:耶稣史料 早期基督教是穷人的宗教,遭到长期迫害,史称“三百年教难”。随着罗马帝国陷入危机,不少有地位的人,总督和皇族等都改信了基督教。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具有合法地位。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态度宽容政策保护和利用的政策确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大帝“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镇压迫害“三百年教难”统治阶级改信基督教狄奥多西一世你知道基督教的节日有哪些?圣诞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为庆祝耶稣诞生,定于每年的12月25日;复活节:为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感恩节:感恩节为美国基督教的习俗节日,起源于1921年,初为迁就美洲的清教徒庆祝丰收的节日。1941年起定为11月第四个星期四举行。贰法兰克王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蛮族王国蛮族王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 。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逐渐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王国。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公元前27年395年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建立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蛮族王国”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大小不同王国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拜占庭帝国“黄金时代”西欧奴隶社会结束,进入封建社会建立者 克洛维西方民族的“多米诺骨牌”东汉匈奴“蛮族”西罗马克洛维宗教措施土地政策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作用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作用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教权与王权相结合推动了西欧封建化进程2.克洛维的统治莱茵河以东高卢南部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克洛维死后,法兰克王国的领土平均分配给了他的四个儿子。分裂导致国力衰落,其继承者们软弱无能,此时国家的大权落入负责宫廷事务的宫相查理·马特手中。查理·马特3.版图4.查理·马特的困境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执政时出现了这样一幕。查理·马特先生们,气势汹汹的敌人正在威胁我们国家,我希望接受了赏赐土地的人可以随我一起出征。领主呵呵!我虽然受赐了土地,但我没有义务为了你而战斗。以上对话反映出法兰克王国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国家受到威胁,受封土地的领主却不愿为国家而战斗。你们这群白嫖怪!我要改变这种局面!无偿赐地有偿赐地封君与封臣叁莱茵河以东高卢南部克洛维的土地政策无条件赏赐土地国王占有的土地财产相对减少经济:削弱了王权政治:造成封建割据必须进行土地政策改革,以加强王权!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1.背景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封臣必须为赐地的封君提供兵役服务无偿赏赐有条件赏赐11世纪,以土地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2.实施过程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西欧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封臣效忠、服兵役、提供金钱赐予土地、提供保护纽带:土地的封赐概括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①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②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帝王大封建主给予土地和保护小封建主给予土地和保护农民提供农耕土地帝王效忠并提供军队大封建主效忠和服兵役小封建主农民服劳役和耕种以封君封臣制为核心的封建等级示意图3.具体内容4.关系的结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封臣脱帽、下跪,解下所佩带武器,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接着,封臣起立,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之后,封君将其拉起,亲吻他的脸颊,宣誓保护封臣,并将信物交给封臣。臣服礼(委身式)授职礼仪式严肃且神圣,意味着互有权利和义务的上下级关系正式缔结。(有一定的契约意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建制度的异同。共同点 不同点西周分封制西欧封建制度权利和义务交织;等级森严纽带:以血缘关系为主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民众都服从周天子纽带:土地封君不可越级统领,国王不能直接统治民众材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材料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查理曼帝国肆1.帝国建立(1)时间:8世纪 查理曼国王(2)扩张:四处征战,800年前后,版图拓展到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查尔斯大帝又称为查理曼、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建立者矮子丕平之子(751年,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在他执政的46年间(768-814年),励精图治,使法兰克王国达于鼎盛。公元800年由教皇为之加冕称帝。在位时,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武力扩张,形成庞大的查理曼帝国。2.帝国的统治措施材料:6世纪,教会利用 《圣经》 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此税。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王国居民的义务……(所征实物)分为大什一税 (粮食)、小什一税 (蔬菜、水果)、血什一税(牲畜) 等,税额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1/10,负担主要落在农民身上。(1)措施(2)影响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①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越来越大。②为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埋下了隐患。3.查理称帝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教皇为查理加冕政教结合4.帝国分裂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锥形。查理曼去世后,其子路易即位,因其昏庸被子嗣逼迫退位。路易去世后,长子罗退尔继位,弟弟路易、查理挑起内战,三兄弟签订《凡尔登条约》,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496年克洛维皈依基督教8世纪前期封君封臣制建立11世纪封建制度在欧洲普及800年查理曼帝国建立814年查理曼去世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1世纪耶稣创立基督教卡诺莎之辱11世纪初,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趁德国国内内乱局势未稳之际,命令亨利四世放弃任命德国境内各教会主教的权利,宣布教皇的地位高于一切世俗政权,甚至可以罢免皇帝。德皇亨利四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教皇随即宣布开除亨利四世教籍,并策动德国贵族反叛。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亨利四世被迫妥协,于1077年1月,决定冒着严寒前往卡诺莎觐见教皇,恳求他撤回开除教籍的敕令。据说一直在雪地站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同意亨利四世进来见他。拓展:基督教的发展克洛维接受基督教洗礼教皇为查理加冕卡诺莎之辱从中可以看出基督教会和宗教贵族在西欧居于怎样的地位?是与世俗贵族并驾齐驱的权力实体,与世俗王权相互制衡政教二元制拓展:基督教的地位课堂小结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基督教的兴起时间:创立者:教义:法兰克王国1世纪耶稣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建立:巩固:扩张:481年;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六世纪中期,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封君封臣制度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以土地为纽带查理曼帝国继位: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十一税”巩固:分裂: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特点:等级森严、具有契约性、以土地为纽带的权利与义务交织伍巩固练习1.提取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看到“巴勒斯坦”“耶稣”“罗马国教”等关键词,有利于我们了解( )A.犹太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2.800年,教皇在罗马为他举行了加冕礼,称之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人是( )A.查理大帝 B.凯撒大帝C.亚历山大大帝 D.查士丁尼一世3.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奠定的欧洲国家雏形有( )A.英吉利、德意志、意大利 B.法兰西、美利坚、意大利C.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 D.英吉利、德意志、法兰西4.小李同学在复习某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时,制作了如图年代尺,据此可判断这个国家是( )A.奥斯曼帝国 B.法兰克王国C.拜占庭帝国 D.罗马共和国5.中世纪欧洲的制度,其实就是把放大的个人(希腊)放小一点,把放大的国家(罗马)也放小一点,但把部落的习惯、家族血缘的习俗放大了,变成了一种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指的是( )A.西欧奴隶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C.封君封臣制度 D.民主政治制度6.根据下图可判断,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 )A.权利和义务相交织B.君臣关系随意松散C.不同等级界限淡化D.血缘关系成为纽带7.封君封臣制度之下,封君在封臣背信弃义时可抛弃封臣;封臣以服兵役等方式效忠封君,服兵役一般情况下每年是40天,超过时间封臣则有权离开。这体现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是( )A.层层分封 B.自由平等C.双向契约 D.绝对服从8.中古时期的欧洲,国王把土地封赐给公爵或伯爵,成为其领主;公爵、伯爵作为大封建主,将其中一部分土地分封给男爵或子爵。成为这层关系中的领主;男爵或子爵又可划出一部分土地分给骑士阶层,骑士阶层则成为其附庸。由此可知,该制度( )A.稳定了西欧各国的社会秩序B.推动了西欧城市工商业的发展C.强化了西欧社会的封建等级秩序D.壮大了西欧教会和教皇的统治力量感谢参与第四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