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1.能够结合各类海域分布示意图,辨识和理解海洋权益。2.结合实例知道和了解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的意义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布局。3.通过观看新闻视频,查阅史料,让学生了解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对学生进行主权意识教育。4.倡导和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主动参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公益活动。海洋权益01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目录CONTENTE2019湘教版02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03海洋权益1关键词点击此处添加正文关键词点击此处添加正文关键词点击此处添加正文领海12海里领海基线内水24海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200海里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内水: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国家对其拥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 沿海国主权管辖部分,外国船舶和飞机非经许可不得进入领海12海里领海基线内水24海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200海里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属于国家领土,沿海国对其享有主权,及于领海上空、海床、底图 沿海国享有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专属管辖权;海上航行和空中飞行管辖权;海洋科学研究专属权;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管辖权;国防保卫权领海12海里领海基线内水24海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200海里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不是国家领土,国家不享有主权,只在其范围内行使特定管制,但不包括毗连区上空 沿海国可行使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等行政管辖权力领海12海里领海基线内水24海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200海里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不拥有领土主权,只享有公约约定的某些权利(以开发自然资源为目的的)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和建造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及从事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的管辖权力。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领海12海里领海基线内水24海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200海里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大陆架: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不享有领土主权,只享有某些主权 沿海国有在其大陆架上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任何国家未经沿海国同意不得在该沿海国的大陆架上从事开发资源的活动概念 范围 法律地位 享有权利内水 内水是指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一切水域 领海基线以内 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国家对其拥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 沿海国主权管辖部分,外国船舶和飞机非经许可不得进入领海 领海是沿海国陆地及其内海以外邻接的处于其主权之下的一带海域 不超过领海基线外12海里 属于国家领土,沿海国对其享有主权,及于领海上空、海床、底图 沿海国享有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专属管辖权;海上航行和空中飞行管辖权;海洋科学研究专属权;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管辖权;国防保卫权毗连区 毗连区是领海以外邻接领海,沿海国在其中对其特定事项行使必要管制的一带海域 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不是国家领土,国家不享有主权,只在其范围内行使特定管制,但不包括毗连区上空 沿海国可行使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等行政管辖权力专属经济区 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自领海基线量起宽度不超过200海里的海洋区域 自领海基线量起宽度不超过200海里 不拥有领土主权,只享有公约约定的某些权利(以开发自然资源为目的的)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和建造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及从事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的管辖权力。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大陆架 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从领海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缘的距离不超过350海里 不享有领土主权,只享有某些主权 沿海国有在其大陆架上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任何国家未经沿海国同意不得在该沿海国的大陆架上从事开发资源的活动公海 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外的海域 任何国家都无权管辖 公海所有国家都有权对海盗、贩卖奴隶和毒品、非法广播进行制止,包括登临权、紧追权、逮捕权等权利。海洋权益概况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另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1.概念: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2.内容:(一)海洋权益概况海洋权益概况内涵 说明海洋政治权益 包括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海洋经济权益 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等海洋安全利益 将海洋作为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和抵御海上军事冲突海洋科学利益 将海洋作为科学实验基地,以认识海洋自然规律海洋文化利益 包括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内涵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安全利益海洋科学利益海洋文化利益海洋权益范围陆地领土领海基线内水领海(≤12海里)毗连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大陆架公海(200海里 可延伸到350海里)(≤12海里)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 12海里。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海域划分海域划分首先需确定沿海国或群岛国的领海基线。一般采用正常基线法和直线基线法等划分。领海线领海基线陆地海洋ABCDEFG适用于海岸线极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情况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岛屿上选择一些适当点,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办法,形成直线基线。正常基线法: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海岸比较平直的地方适宜采用此方法确定领海基线。直线基线法:我国领海基线以直线基线法确定。权益内容海域名称 相关权益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 济区公海国际海 底区域沿岸国家对内水享有与对领陆同样的主权,非经许可,他国的船只不得驶入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国家主权,包括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关于在该区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如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等其他活动的主权权利对所有国家开放,任何国家不得有效声称将公海的任何部分置于其主权之下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领海②;毗连区③;内水①;专属经济区④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海洋公约距领海基线的距离海底地貌特点历史事实海域归属海洋权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拓展了沿海国在海洋上的管辖范围沿海国可以将管辖海域范围从传统国际海洋法所规定的3海里或12海里,扩大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而且宽大陆架国家还可以主张超出200海里范围的大陆架(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一、海洋权益小组活动2:根据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划定,请同学们根据学案上的材料二和材料三、图4-26(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理位置)进行合作探究,并完成下面任务:1、论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我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哪些重要意义?3、我国自然资源部发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地形地貌调查报告》,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哪些重要意义?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的东北侧,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分布在东经123°20 -124°40 ,北纬25°40 -26°00 之间的海域,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飞屿等岛礁组成,总面积5.69平方千米。钓鱼岛主岛位于该海域的最西端,是该海域面积最大的岛屿。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1958年,我国政府发表领海声明,宣布台湾及其周围各岛属于中国。针对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钓鱼岛所采取的种种侵权行为,我国于199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其明确规定“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属于中国领土。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确立了海岛保护开发和管理制度我国于2012年3月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2012年9月10日,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9月13日,我国政府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的坐标表和海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在历史证据上,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海深/m500100015002000200400600800km上海东海大陆架钓鱼岛冲绳海槽琉球群岛太平洋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钓鱼岛既不是无主岛,也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岛的东北侧,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议一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哪些重要意义?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属的东海大陆架是中国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77万平方千米的海区中应归我国管辖的为54万平方千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维系着国家诸多重大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些利益主要包括: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保卫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的资源安全,维护海洋权益;维护我国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打击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地区海上安全秩序;改善海洋环境,维护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空间的质量等等。21世纪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依赖海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重要意义。海洋强国2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海岛11000余个,岛岸线超过14000千米,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1.党的十八大2.党的十九大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我国首次将海洋发展战略纳入国家战略层面。海洋强国概念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 综合实力的国家。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度提高。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必要性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31.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加强陆海统筹建设,将滨海开发向海洋延伸。发展海洋产业,振兴海洋经济,构建海运大通道。在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既要注重开发能力的提高,又要注重开发格局的优化。要统筹陆海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海港3. 创新海洋科技海洋科技的作用:海洋科技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技术保障,也是增强海洋开发能力的重要支撑。发展措施:奉行科技先行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技术瓶颈。4.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目标: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目标。措施: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各种开发活动限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保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别重要的是控制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5. 维护海洋权益手段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手段,不断提升国家对所属海域的控制能力,使国家海洋权益得到广泛认同和充分保障。6. 全面参与海洋环境的治理方法倡导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海洋规则制定,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活动探究南海亦称南中国海,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的重要航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的分布区。我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非法侵占的南海诸岛,并恢复行使主权。为了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我国于 1947 年审核修订了南海诸岛地理名称,绘制了标绘有南海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并于 1948 年 2 月正式公布,昭告世界。2002 年,为了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议,各方承诺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2012 年 6 月 21 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 我国对于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主要有哪些?2. 解决南海争议问题,我国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3. 分析南海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1. 我国对于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主要有哪些?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包括: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2. 解决南海争议问题,我国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中国表示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提出,“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和平稳定”。在涉海争端问题上明确重申,要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重大方针,坚持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3. 分析南海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南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通道,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 海洋运输仅次于欧洲的地中海居全球第二,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型货轮航经此地;南海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渔业资源种类多、渔获量大,油气资源丰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中国90%以上的对外贸易、60%以上的石油能源依赖海洋运输,为了保障我国海上生命线的安全,急需建设海洋强国。四、课堂小结练习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据此完成1~2题。1.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 )A.12海里 B.15公里C.24海里 D.34公里2.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属于海洋权益的( )A.海洋政治权益B.海洋经济权益C.海洋安全利益D.海洋科学利益练习在新的海洋法制度下,我国的8个海上邻国也扩展了自己的海洋管辖权主张,与我国的主张出现了重叠。受此影响,岛屿主权的争端也更加复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长期以来,我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逐步解决岛屿主权争端和海域划界问题,这体现了( )①我国海域存在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②体现了我国解决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主张③我国愿意与各国维护争议海域的各项权益④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严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练习下图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陆地部分)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兼顾海陆统筹的区域。这里所说的海洋经济是以哪两个海洋为基础的( )A.渤海、东海 B.渤海、黄海C.黄海、东海 D.东海、南海练习下图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陆地部分)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6.山东省唯一一个在“黄”和“蓝”经济区中完全重合的市是( )A.济南市 B.青岛市C.东营市 D.烟台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