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思考:人们迫不及待推倒的是哪一面墙?这面“墙”是为何而建立?又是为何被推倒?从柏林墙的起落看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目标①知道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冷战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历史解释)②通过分析多种类型史料,认识并理解冷战发生的背景(唯物史观、史料实证)③能够利用表格、时间轴归纳冷战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时空观念)④通过学习柏林墙的起落,认识世界格局发展的总体趋势,正确看待“冷战思维”,树立和平发展的意识(家国情怀)一、“墙”的修建——冷战与两极格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墙”的裂缝——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三、“墙”的崩塌——两极格局的瓦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目录1963年,西柏林一对年轻夫妇向身处东柏林的亲人展示自己的孩子1961年正在修建的柏林墙1989年德国拆除柏林墙壹“墙”的修建——冷战与两极格局(20世纪四五十年代)墙的修建——冷战的含义壹冷战: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特点行为时间主体涉及多个国家问题1:何为冷战?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关系?(P110)关系:“冷战”侧重美苏之间的对抗;“两极格局” 侧重于美苏对抗影响下的世界体系和国际关系。冷战 两极格局推动表现形式墙的修建——冷战的背景壹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P111)并结合材料站在己方立场上说明“墙”被修建的缘由(8分)材料一: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沈志华《冷战五书》二战期间美苏士兵相互握手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1、二战结束,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墙的修建——冷战的背景壹材料二: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美国的制度是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1945年杜鲁门国会演讲的表态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1946年2月斯大林在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说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P111)并结合材料站在己方立场上说明“墙”被修建的缘由(8分)美国的制度是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社会制度的差异2、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墙的修建——冷战的背景壹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P111)并结合材料站在己方立场上说明“墙”被修建的缘由(8分)材料三: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只有美国式的民主政体才能创造出一个和平与安全的世界。——1945年杜鲁门国会演讲时的表态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于雅尔塔会议3、美国战后欲称霸世界,在全球进行扩张,将苏联视为最大障碍4、苏联努力扩大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矛盾尖锐全球扩张战略保卫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利益冲突壹问题2:美国视苏联为称霸路上的最大障碍,必想除之而后快,为何两者没有爆发热战?在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人们对战争的恐惧还刻骨铭心之时,发动并无取胜把握的热战毕竟不是时机。在争夺东欧不断失败之后,美国统治阶级内部经过一番争执,最终选定了对苏发动“冷战”。 ——刘笑盈《冷战的兴起与欧洲的重组》双方核导弹上写的是:再怎么也用不了,因为对方会报复,都有核武器,就跟都没有差不多。墙的修建——冷战的爆发美国 经济 工业产量 黄金储备 出口贸易 53.90% 74.90% 32.40% 军事 军队 航空母舰 战略导弹 原子弹1200多万 30艘 1626枚 有政治 控制联合国 苏联 经济 经济总排名占世界第二 军事 军队 作战飞机 战略导弹 原子弹1140万 40000架 1910枚 有政治 控制东欧地区,领土扩张60万平方千米,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二战带来了沉重灾难,人民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墙的修建——两极格局的形成壹问题3:美苏对峙两极格局如何形成?【完成表格】(P11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经济军事地缘政治1947.3“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成立“北约”1955年成立“华约”,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49.9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1949.10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观察表格,美苏对抗措施在时间上有什么规律?为什么?规律:先是美国出击,然后才是苏联应对原因:美国及其盟国总体实力占据优势壹墙的修建——两极格局的形成朝鲜战争(1950-1953)越南战争(1961-1973)材料:……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P113)并结合材料概括两极格局的特点(8分)①是不对称的,美国及其盟国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②是不完全的,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③总体冷战,局部热战。④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的趋势。贰“墙”的裂缝——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墙的裂缝——冷战的发展贰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1958—1961第二次柏林危机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与好莱坞女星玛丽莲梦露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1972年在莫斯科签署《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79年在莫斯科签署《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问题5:两极格局形成以后,冷战继续发展,表现有哪些?两极对抗又展现出怎样的特点?(P113)表现:①1958—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②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特点: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一)冷战的发展H-bomb:迄今为止威力最大的人造爆炸装置(1亿吨TNT当量氢弹)(一)冷战的发展漫画信息特点在谈判桌上博弈具有自我控制机制赫鲁晓夫在博弈中更显吃力实力不对称最大的人造爆炸装置军备竞赛激烈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贰问题6:从漫画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P114)墙的裂缝——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西方阵营的分化西欧一体化日本的腾飞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中苏关系破裂东欧反对苏联的控制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中国“两弹一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1961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第三世界的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亚非拉国家不结盟运动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多极并起冲击 两极强调: 不结盟运动:保持中立,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不结盟和非集团化原则。孕育着多极化趋势(二)多极力量的增长墙的裂缝——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贰问题7:根据教材(P114)梳理多极力量的成长表现在哪里?叁“墙”的倒塌——两极格局的瓦解(20世纪八九十年代)20世纪70年代美苏对抗20世纪80年代美苏缓和①1979入侵阿富汗,标志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②美国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①对话: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裁军: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③苏联战略收缩: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徳统一。80年代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主要是以苏联的妥协和退让为前提的。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1989年苏军撤离阿富汗美苏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叁“墙”的崩塌——两极格局的瓦解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国旗在克林姆林宫降下(一)美苏关系的演变1963年,西柏林一对年轻夫妇向身处东柏林的亲人展示自己的孩子1961年正在修建的柏林墙1989年德国拆除柏林墙积极:①美苏势均力敌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在相对和平的情况下,不同制度的国家共存,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墙”的崩塌——两极格局的瓦解叁(二)两极格局的瓦解合作探究3:通过柏林墙的建立与拆除,分两方辩论两极格局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消极:①造成了民族国家分裂;②引发了局部热战;③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三)冷战余音美苏争霸结束了,美俄关系依然紧张,中美贸易领域风云突变;冷战结束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世界仍不太平……叁“墙”的崩塌——两极格局的瓦解俄乌冲突背景:北约东扩冷战产物依旧威胁和平中美贸易争端背景:经济竞争冷战思维依旧阻碍发展(三)冷战余音叁“墙”的崩塌——两极格局的瓦解问题8:结合本课所学思考,未来如何真正让冷战平息?“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2023年习总书记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我们不能停留在冷战思维的老框框内。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习近平“核平”the destroyer of worlds.零和博弈 vs 合作共赢阵营对抗 vs 加强对话军备竞赛 vs 追求和平“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课堂小结:战后美苏站两端,冷战铁幕陡然掀。北约华约两边建,两极格局界限严。柏林一堵墙中现,欧洲分裂心难安。古巴导弹危机悬,美苏军备竞相攀。苏联解体大厦坍,冷战落幕风云散。一超多强局面诞,世界逐浪多极盼。摒弃冷战思维束,共筑乾坤命运联。(2024·全国甲卷·35)1943—1944年,美国发行了几部电影,赞扬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态度与行动。到40年代末,这些电影又成为批判对象,剧本撰写人及主演被纳入黑名单或遭遇审查。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国际局势的变动影响价值取向C.雅尔塔体系已崩溃 D.美国对苏遏制集中于文化领域链接高考(2023·江苏高考·15) 1960年9月,民主德国对西柏林通道实施无限期边界管制,联邦德国随即宣布暂时中止两国之间的贸易、服务协定。后经过不断协商,到12月底双方重新恢复协定,民主德国废除了对西柏林的限制措施。这一事件的解决( )A.导致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B.凸显了双方政策的务实性C.助推美苏关系全面缓和 D.有利于战后欧洲经济复苏链接高考课后作业:“假如我是冷战决策者”角色扮演小论文 (12分)选择冷战中的一个关键时刻,如柏林墙修建时、古巴 导弹危机爆发时等,想象自己是美国总统或苏联领导人,写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面临的困境、决策思路以及期望达成的目标。要求论述内容要贴合历史背景,能展现出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双方利益博弈,字数300-400 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