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辽宋夏金元时期年代尺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第一篇章 五胡内迁,民族汇聚 第一篇章 元朝的建立 生长鞍马间,人自习战,自春祖冬,旦旦逐猎,乃其生涯。 ——《蒙枢备录》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 1162年 铁木真出生 1171年 铁木真9岁,父亲被塔塔儿部首领之子札邻不合毒死。 · 铁木真27岁,被拥立为汗。 1189年 1196年 铁木真34岁,协助金朝攻灭塔塔儿部。 1203年 铁木真41岁,打败王汗,兼并了地广人众的克烈部。 1204年 铁木真43岁,征服乃蛮部,其余部落或败或降,草原基本统一。 1206年 铁木真45岁,在斡难河源召开贵族大会,被推戴为全草原的大汗,号成吉思汗,国号为大蒙古国。 · · · · · 成吉思汗建国后,推行千户制、分封子弟贵戚、扩建怯薛(卫队)、编定大扎撒(法律)、创制蒙古文字,初步建立和完善了蒙古国家的各项制度,蒙古高原各部落的人开始以蒙古人自称,逐渐形成新的民族——蒙古族。 ——达力扎布编《蒙古史纲要》 思考:成吉思汗建国后在政治、军事、法律和文化上实行哪些措施? 政治上:推行千户制 军事上:扩建怯薛 法律上:大扎撒 文化上:蒙古文字 · 1218年 灭西辽 · 1227年 灭西夏 成吉思汗去世 1234年 · 灭金 与南宋南北夹击 蒙古与南宋长达 40多年的对峙局面 · 1246年 吐蕃依附蒙古 · 1253年 灭大理国 · 1260年 忽必烈继承汗位 · 1271年 改国号为大元 · 1272年 定都元大都 阅读教材59页,找出忽必烈继承汗位以后的统治措施? 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周易》 第一篇章 五胡内迁,民族汇聚 第二篇章 元朝的统一 · 1276年 南宋灭亡 攻入南宋都城临安 · 1279年 灭南宋残部 完成统一 阴山(今内蒙古中部) 流沙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辽左 (今俄罗斯库页岛地区 海表 (南海诸岛)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如何理解元朝“幅员之广”? 元朝疆域超过汉唐时期,今西北、东南、东北等广大地区和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找一找:结合教材61-62页元朝的统治,补充元朝政治建制示意图的绘制。 (行 政) (军 政) 山东、山西、河北 (监 察) (西藏及宗教)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工部 刑部 西藏 西域 台湾 皇帝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宣 政 院 中 央 政 府 地 方 政 府 最高统治者 中央集权制度 路 府 州 县 行省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北庭都元帅府 澎湖巡检司 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宋濂等《元史》卷九十一《百官志》七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下) 思考:行省制有什么特点? 行省的权力很大,但是受制于中央,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 澎湖巡检司 北庭都元帅府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土司制 地图来源:统编版七下历史教材 东北地区民族成分复杂,除汉族外、蒙古族外,还有契丹、女真、水达达,吉里迷等多种民族或部族,1287年,设辽阳行省,下辖七路一府。北部的合兰府水达达等路,土地空旷,居民分散,各因旧俗,迁徙涉猎,元朝在这里设桃温,胡里改等五个军民万户进行统治。 ——《中国历史》张岂之 思考:元朝在边疆地区统治 有什么特点? 因地制宜 因俗而治 思考:元朝对边疆各族进行军民迁移、鼓励农业生产,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的的影响是什么? 元朝廷 边疆各族 调集大批军民迁移 兴修水利,鼓励农桑,开垦农田,进行屯种。 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人杂居相处, 促进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各族之间的了解与联系,加强中原文化为主的认同,巩固元朝的统治。 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随着蒙古对中亚、西亚的征服,大批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波斯、阿拉伯人移居中国,文献称之为回回人,元朝被定义为伊斯兰教专称,在户籍单列一类,在伊斯兰教的强大整合作用下,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共同体,以元朝回回人为主体,加上进一步融合其他民族中伊斯兰教信徒,最终形成中国的回族。 ——张岂之《中国历史》 第一篇章 五胡内迁,民族汇聚 第三篇章 元朝统一的影响 元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地区:山东、山西、河北等地 元朝的行省: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 妙应寺的白塔 始建于元朝的白塔,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藏式佛塔,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藏式佛塔。 塔身结构: 覆钵式塔身(藏传佛教典型形制,如拉萨白塔); 汉式基座(须弥座雕刻龙凤、莲花纹样,汉族传统符号)。 白塔 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小组合作讨论: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元朝统一的意义。(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 元朝的统一,在政治上,结束长期政权并立的局面,是我国版图最大的朝代,创建行省制,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改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经济上,促进各民族的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从文化上,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从民族上,促进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奠定基础;从统一多民族国家上,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辽宋夏金元时期年代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