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东征西征破坏当地文化,扩张希腊文化、促东西交流殖民扩张破坏封建文化,扩张西方文化一战二战破坏西方文化,兴民族文化人类交往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也多种多样,战争——最激烈、最直接的交往方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战争是不同文化的碰撞,是文化的暴力交流。每一次惨烈的战争,虽然可能造成局部文化的衰退,却常常成为促进人类整体文化进步的契机,体现了自然法规的优胜劣汰。——摘编自《战争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用》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促进【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原始社会:为争夺自然条件优越的生活区域而战,被称“史前战争”;奴隶社会和封建时代:开疆扩土,建立区域性的大帝国古代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奴隶社会的大帝国封建社会的大帝国知识回顾:古代战争古埃及、赫梯帝国衰落波斯帝国衰落,古希腊兴盛古典希腊衰落罗马共和国成地中海霸主衰教会劫中亚的十字军东征古代著名战争:埃及第十九王朝VS赫梯帝国希腊诸城邦VS波斯帝国斯巴达为首的联盟VS雅典为首联盟灭波斯帝国,造就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东征马其顿VS波斯帝国罗马共和国VS迦太基共和国西欧封建领主、骑士VS穆斯林知识回顾:古代战争起“黄祸”,促进东西方交流蒙古西征英法的灾难,建专制王权国家第一次全欧大战,诞生国际法英国成海上霸主;间接引发北美独立战争;对东西文化交流影响较大的是:亚历山大东征和蒙古西征…蒙古军队VS亚欧诸国英国VS法国天主教联盟VS新教联盟英普VS法奥俄古代著名战争:知识回顾:古代战争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材料:亚历山大的成长与马其顿的迅速崛起同步而行。他亲眼看到,马其顿国家是如何在腓力二世的手中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腓力二世创建的常备军是如何纵横捭阖,所向披靡,享受着征服者的胜利和荣耀,因此他对父王的功业羡慕不已。据说,每当他听到腓力二世胜利的消息时,常常愁眉紧锁,唯恐自己没有机会去享有征服世界的光荣。少年时代的亚历山大暗自下定决心,要做世界之王,做“万王之王”,主观上树立起了这样的朦胧信念。 ---宋慧娟《评亚历山大》材料中所说的“朦胧信念“指的是什么?征服世界1.远征与统治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1.远征与统治(1)概况: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公元前330,灭亡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思考:指出亚历山大远征的概况,对征服区采取的统治措施及特点,远征产生的影响?一、亚历山大远征开启了“希腊化时代”(2)统治措施:文化: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政治:①在埃及:亚历山大自称法老之子。②在波斯:以正统继承人自居,沿用波斯帝国制度(中央:君主专制,君权神授;地方:行省制),任用波斯人为官员(任用马其顿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习俗:穿波斯服装,推广波斯礼仪;军事: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穿着波斯服饰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之女结婚头戴传统法老王冠的托勒密埃及的统治者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1.远征与统治(3)特点:措施多样、因俗而治、加强专制、笼络当地贵族、推行希腊文化。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1.远征与统治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①希腊城市底比斯被夷为平地②腓尼基名城推罗大屠杀③波斯古城波斯波利斯遭到劫掠,波斯王国被烧毁④在中亚,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到亚历山大建立的城中。材料:攻下底比斯后,亚历山大纵容部下屠城为乐,城市夷为平地,居民一概为奴。如此残酷之手段,令其他城邦不寒而栗……——刘景华《人类六千年》《亚历山大大帝和波鲁斯》(油画)波斯波利斯①破坏性: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被征服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②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稳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希腊化时代”到来。(4)远征的影响:合作探究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2.“希腊化时代”(1)含义:①“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空间) 。②“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 公元前4世纪晚期--公元前3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时间)。材料:亚历山大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著,董仲瑜等译《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公元前275年左右的希腊化世界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前334年前323年前30年亚历山大远征时期“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世界”时期2.“希腊化时代”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内容,归纳希腊化时代的表现。①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②希腊文化的重心逐渐东移③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④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2.“希腊化时代”公元前218年5月5日,一个希腊人与一个埃及妇女发生冲突。后者把尿倒在希腊人身上,而且拒绝道歉。这个希腊人写信给托勒密埃及的国王控告说:国王啊,我请求你,如果你同意,就请不要坐视一个埃及女人这样无理地侮辱我,我是一个希腊人,一个外地人。——摘译自《恩泰克塞伊斯莎草纸文献》英文版【学思之窗】这本是一场平常的民间纠纷,但这个希腊人为什么特别强调自己的希腊人和对方的埃及人身份 (1)在希腊化世界中,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2)这个人强调自己是希腊人,对方是埃及人,意在强调自己是统治者,对方是被统治者,试图获国王的有利判决。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2.“希腊化时代”思考:【历史纵横】【史料阅读】反映了什么现象?(1)东方地区人民与希腊人和马其顿人之间相处并不融洽;(2)西亚、北非存在普遍抵制希腊化的现象;(3)希腊文化对普通民众影响不大。下层民众对征服者的厌烦和抵制,两者未能完全实现融合,处在并立但分割状态西亚、北非存在普遍抵制希腊化的现象;希腊文化对普通民众影响不大。【问题探究】罗马人很早就接触到希腊文化,拉丁字母就是他们改造希腊字母的结果。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大约100年后,又征服了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南部,把马其顿和希腊都变成了罗马的行省。但在文化上,罗马人更愿意拜希腊人为师,学习希腊文化。如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被征服的希腊人征服了野蛮的征服者,把艺术带给了粗鄙的拉丁姆。”思考:同样是通过战争,被征服的波斯和埃及等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希腊文化,罗马人本来是胜利者,为什么也甘愿学习希腊文化?查找资料,看看罗马人如何借鉴希腊文化,并谈谈你对贺拉斯这句话的理解。①学习原因:当罗马征服希腊时,希腊人已经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文化,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无不领先于罗马人。罗马人意识到,要真正统治希腊,需要学习希腊的文化。②如何借鉴:从公元前3世纪起,罗马人广泛学习希腊语,并且学习希腊人的哲学、艺术和辩论术,连他们的历史最初都是用希腊文书写的。罗马的雕塑、美术、神话、史诗都有对希腊文化的模仿痕迹。③理解:贺拉斯在强调罗马文化继承和发展了希腊文化的基础上,肯定了罗马文化的崛起,正是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有选择性地吸收才成就了辉煌灿烂的罗马文明。1.亚历山大的远征,开启了大约300年的“希腊化时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个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其中某一中心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该中心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世界史纲》写道:“亚历山大去世以前,尤其是在他去世以后,人们有时间对他进行考虑时,关于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和组织的想法在人们心目中已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概念了。”作者意在说明,亚历山大远征( )A.扩大了希腊文化影响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C.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随堂训练DC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1.蒙古西征原因(13世纪)材料1: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山岭极多,在其他部分,则是平地,但是,实际上它的全部土地都说是由砂砾构成的,土壤不多,几乎都是沙漠...... ——罗马教皇的使者加宾尼《出使蒙古记》材料2: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其职责便在于对内能保证部民的安全,对外则能掠夺更多的财物。成吉思汗是当时最能胜任这两种职责的第一人选。他的理想就是对外征服和掠夺。—纪宗安、李强《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材料3:欧亚大陆各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这对于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发展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需要一种极为强悍的武力来打破这种局面,重新打通亚欧之间的通道,恢复东西方文化交流。蒙古西征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也就决定了蒙古铁骑能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亚欧大陆。—杨峻岭《试析蒙古西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1)自然条件恶劣;(2)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3)东西无强国的有利时机。思考1: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蒙古西征的原因?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2.蒙古西征的过程(13世纪)思考2:指出蒙古三次西征的时间、目标和范围。①第一次(1219-1225):成吉思汗西征,灭花刺子模,蒙古军直抵黑海北岸。③13世纪中叶第三次(1252~1260):旭烈兀西征,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伊利汗国建立。②灭金后第二次(1235-1242):拔都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金帐汗国(钦察汗国)建立。12061271蒙古建立元建立1276南宋灭亡元统一127912271234蒙古灭西夏蒙古灭金1260兴建大都元朝建立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太汗国、伊利汗国,名义上尊元朝为宗主国3.蒙古西征的影响材料1: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所征服的地区无比广大……这是文明社会所经受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激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其后果十分严重。亚洲全部、欧洲大部分和非洲北部的政治组织都被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性,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改变。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中东和东亚了。——[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材料2:“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剌子模,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成吉思汗从不花剌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载:“马可·波罗及其他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 ——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对蒙古:发展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性帝国,形成了四大汗国,改变了亚欧政治版图对世界:①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②蒙古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由东向西(蒙古军队,后来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由西向东(①“色目人”,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族;②波斯人、阿拉伯人、汉、蒙古、畏兀儿(维吾尔)通婚、长期相处、吸收、融合而成的新民族——回回)合作探究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思考3:依据材料分析蒙古西征的影响?【思考点】: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对中亚和西亚:①伊斯兰文明受到战争的沉重打击,不过后来又逐渐恢复了。②一批蒙古人(主要是军队)移居至此,使该地区受到了蒙古文化的影响,但他们的后裔逐渐被当地的文化和民族同化。对中国:①大批中西亚移民来华,色目人形成,其后裔与汉人融合,促进民族交融。②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元朝灭亡后,基督教的影响基本消失,但伊斯兰教的影响得到部分延续;③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西方的了解有明显进步。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中东和东亚了。——《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合作探究: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的相同特点、影响及不同点,谈谈自己的认识。材料二 成吉思汗西征过程中显示了他极其残酷的一面,在战争过程中有极其野蛮的屠杀屠城行为,但在宗教政策上极为宽容,“在成吉思汗统治下,我们见到了在整个亚洲大陆上建立的最为彻底的宗教宽容”。成吉思汗每攻占一城一池总是搜索当地的工匠、科学家、天文家等并将其带回蒙古帝国,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尤其是火药、罗盘、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入欧洲,打破了汉唐以来欧亚各国封闭壁垒,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他建立了庞大的驿站传递系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联络线、运输线。海上丝绸之路也在宋元时期继续发展,泉州成为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窗口。——摘编自王雪娜《历史的跨越——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材料一 在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坚决镇压了那些顽强抵抗地区的人。……这种政策起到震慑的作用。而在一些民族意识浓厚的地区,他则不以征服者和称霸者的姿态出现,而是采取温和的政策,尤其是对宗教采取宽容和利用政策。他鼓励东西方民族通婚,并且按照当地传统习俗举行婚礼。他远征时“随行的人员很完备,包括自然科学家、测量学家、历史艺术家等”。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在一些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上建立了许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新城,这些新城不但是他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苏振兴《论亚历山大远征》(1)相同特点:①武力侵略,手段残暴②政策灵活③宗教政策宽容④重视科技⑤传播先进文化(2)相同影响:①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②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产生新的民族③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④带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东西商业的交流与发展⑤对被征服地区的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当地文明的延续(3)认识:①文化的征服才是最持久的征服②在文化竞争中落后文化要被先进文化淘汰③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不同点:①蒙古西征是单纯的武力征服,而且最终被征服者的文化征服;②亚历山大远征不仅是武力的征服还有文化的输出。随堂训练1.随着蒙古军队西征,大批汉人进入中亚、西亚以至欧洲各地。而随着蒙古军队东归,又有大批西亚人、中亚人、俄罗斯人和钦察人东来,被分置于蒙、汉各地。这一现象( )A.加剧了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 B.引发了欧亚大陆的人口迁徙C.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2.“15世纪欧洲的传奇,充满着马可·波罗的故事里的名字,如契丹、汗八里之类,他们从游记中所看到的东方的富庶,又成为驱动西人东来的巨大诱惑。据说,哥伦布就是读其书而有志于东行者。”以下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马可·波罗行纪》荒诞不经 B.《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东方的富庶C.《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D.哥伦布是马可·波罗的崇拜者3.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蒙古西征客观上加强了文化交流 B.蒙古西征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C.蒙古西征引发了民族迁徙 D.蒙古西征引发了宗教改革BCD战争东西方交流亚历山大远征蒙古三次西征希腊化时代①奠定了基本版图;②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③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④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⑤内陆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①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②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并成为统治阶级;③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出现新的希腊文化中心;④文学、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文 化 交 锋本课小结你可能认为人类文明会因为战争退回黑暗时代,但无论如何残酷,一个尴尬的事实是,战争是人类历史变革的巨大推动力。——安德鲁 马尔《世界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