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63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63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63张PPT)
1.上课备好学习用品,认真听讲,不迟到、不交头接耳打扰课堂秩序、不睡觉
2.课下内化吸收巩固,作业务必保质保量按时交齐!
3.情商>智商,做一个高情商的小可爱,对刺头说NO!
4.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令行禁止
课堂要求: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目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第一课
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课
0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四课
04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课
03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回看走过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坚持自己的路
全书学习主线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宏观把控
理论
实践
发 展
本专题脉络
原始社会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0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0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工人运动的兴起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
1、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
2、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
3、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
进 步
发 展
发 展
脉络:介绍社会形态的更替,论证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脉络:层层递进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由创立、再由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人类漫长的童年——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和我一样,是个宝宝!只不过它的宝宝阶段持续了二三百万年!
01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石器时代属于什么社会形态?
2. 影片中的原始人如何获取食物?主要是以什么食物为主
3. 原始人的生活遭遇哪些困难
4. 在那个时代小伊一个人能生存吗?
3. 在那个时代小伊一个人能生存吗?
1. 影片中的原始人如何获取食物 主要是以什么食物为主 用什么工具?他们生活的在什么时代?
2. 原始人的生活遭遇哪些困难
采摘天然食物 食不裹腹,使用石器,生活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
严寒酷暑、环境恶劣、颠沛流离、 居无定所、野兽出没、常遭袭击、部落战争、经常发生、没有医疗、高死亡率
一个人生存,好难啊!
来吧!我们一起干!
决定
原始社会
生产力低下
共同劳动(劳动方式)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
决定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
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新石器时代,
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知识拓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
知识拓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公有制、私有制)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雇佣剥削、平等互助)
产品的分配关系
(平均分配、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决定
反作用(促进、阻碍)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
①人们共同劳动
②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③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④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一、原始社会
1.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及其简陋。
①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
②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原始畜牧业农业出现,人们由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3.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所有制关系: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等互助)
③产品分配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4.社会管理方式:(上层建筑)
①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 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 ,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 共同讨论决定。
③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 ,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 。
决 定
决 定
一、原始社会
孩儿他妈,我研究出个铜器,用它打出的粮食足够咱一家了!咱俩单飞吧!
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
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5.原始社会解体
注意:
①私有制确立的根本原因:原始社会末期, 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一、原始社会
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生产资料私有→贫富差距加剧→氏族成员地位不平等→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产生
生产工具
土地
原始社会被奴隶社会所取代,是历史的进步。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新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P3探究与分享 “关于私有制和私有观念”
观点一: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观点二: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观点三: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天然合理,会永远存在。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私有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私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当私有制这种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就会被更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所以也不会永远存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私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故观点一正确.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私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重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故观点二错误。
本节小结

原始社会
1.地位
2.生产力水平
3.生产关系特点
4.生活基本单位
5.解体
低下,两个时期
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互助、平均分配
氏族 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氏族事务
决定
最低、最初
解体过程
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一一奴隶社会
我们进入了文明时代!
02
议题:为什么说奴隶社会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从青铜器时代说起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青铜时代属于什么社会形态?是如何演变而来的?有什么特征?
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怎样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的?可以相互交流
青铜器时代
生产工具的改进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资料氏族公有变为酋长私有
贫富差距阶级分化
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产生
奴隶社会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奴隶奴隶主两大对立阶级产生
奴隶社会的特征?
(1)生产力:以金属工具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金属工具、城市、文字的发展、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强制奴隶劳动;产品都归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制的生活资料。
(3)上层建筑:国家的出现、奴隶主专制。
(4)文明时代:金属工具、城市、文字的发展、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表明奴隶社会是对原始社会的进步,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可以相互交流
奴隶社会怎样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的?
二、奴隶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1.阶级的产生:
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P4)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2.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斯巴达克奴隶起义
3.国家的产生
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一一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先有阶级,后有国家。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
(2)阶级和国家都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注意
那么,奴隶社会矛盾如此激化,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步??
二、奴隶社会
01
所有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02
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03
分配: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二、奴隶社会
4.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P3段2
二、奴隶社会
5.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对奴隶社会的评价: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城市的出现
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甲骨文
青铜工具
古代占卜师
良渚古城遗址
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就被封建制所代替。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则决定了社会的不断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说明??
二、奴隶社会
6.奴隶社会的衰亡:
本节小结
1.阶级的产生
2.主要矛盾
3.国家的产生

奴隶社会
5.迈入文明时代
4.生产关系特点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无情地剥削奴隶
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四个标志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区别 生产资料归属 生产资料氏族全体成员共同所有 (原始公有制) 奴隶和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所有
(私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 共同劳动, 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产品分配方式 平均分配 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政治 氏族议事会 国家产生,城市出现
文化 原始文化 文字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人类摆脱愚昧野蛮,进入文明时代。
相同点 虽然奴隶社会进入青铜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有所提升, 但是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而言都不是特别高。 突破提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异同点
1.原始社会处于靠采集天然食物为生的旧石器时代,没有贫富差距
2.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伴随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大事由氏族全体成员共同决定
3.劳动工具私有标志私有制的确立
4.文字的发明,农耕、畜牧的发明,开始使用金属工具,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5.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6.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矛盾的调节者,是为社会谋利的
7.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奴隶有一定财产和人身自由
快速改错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目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导入新课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工具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经历了以石器为标志的原始社会,以青铜器标志的奴隶社会,以铁器为标志的封建社会和以机器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社会。
这节课我就带领同学们进入铁器时代和机器大工业时代!
人身依附的绳索一一封建社会
01
我自己那点地太少了,只能租地主的地种
我没地,只能给地主当佃农。
思考:根据小故事,结合教材和史实,论述奴隶
社会是如何演进到封建社会的?
一位开明奴隶主新贵族的蝴蝶效应
春秋后期,有一位开明的奴隶主,承蒙先祖受封的上千亩公田,役使奴隶1000,纳贡上千斗,剩余自享受。后来,大胆普及铁器牛耕效率高,千亩公田奴隶300可完成。剩余奴隶700何置?驱之开垦荒地据己有,种植收益不纳贡也归己。于是留奴隶少余耕公田,其余全部去垦荒变私田种植归己有。再后来,他发现将私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允许其自耕收取地租,既能缓和奴隶反抗,还能调动其生产积极性,自己还收租到手软。于是许多开明奴隶主也学习推广,社会出现“公田则迟”“分地则速”。但普天之下皆王土,私田随时可能受惩处,使经济富裕的开明奴隶主新贵诉求政治法律上私田合法;同时,这导致国家受贡少而难运作。此种情况当时各诸侯国普遍存在,何以破之?于是变法革制,如鲁国之初税亩、秦之商鞅变法等。
一、封建社会
从青铜器时代发展到铁器时代,生产力又实现了一次飞跃!大家肯定闻到了一种气息,一种要“变天”的气息!
1.封建社会的形成
铁农具
牛耕
生产力提高
公田
生产关系变革
私田
奴隶集体耕种
农民耕种
奴隶主
地主
社会性质变革
封建社会形成
新聿怀政治 www.
一、封建社会
1.封建社会的形成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哞哞叫的工具”,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
材料二: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
比较上述两段材料,说说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封建制生产关系有什么异同。
奴隶社会在鞭子下劳动 封建社会农民自由劳动
一、封建社会
2.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P5段2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区别 生产资料归属 奴隶和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所有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可以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地主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处境有一定改善
产品分配方式 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相同点 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都没有真正的人身自由;尽管农民受剥削的程度比奴隶有所减轻,但他们仍然受着残酷的剥削
铁制工具广泛使用和推广
水利事业较大发展
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
看看我们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3.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
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耕作技术显着进步
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①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4.封建剥削制度
(1)经济上:
②封建社会的剥削方式
a收取地租(主要方式)
b放高利贷
c收缴苛捐杂税
d让农民从事各种徭役
其它方式
4.封建剥削制度
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呵呵
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2)政治上:
(3)思想上:
5.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矛盾外在表现:
小规模:抗租抗税运动;
大规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结果:总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农民起义
封建社会
生产力
1、经济剥削
生产关系特点
剥削制度
基本阶级
主要矛盾
阶级斗争
2、政治统治
5、商业和城市
4、手工业
3、水利事业
2、耕作技术
1、铁制农具
3、思想钳制
本节小结
看不见的锁链一一资本生义社会
04
反正日工资是固定的,可以的话我希望他的工作时间是每天26小时全年366天不间断。越多越好~
结合视频和材料,谈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哪些特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二、资本主义社会
在14、15世纪到18世纪,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圈地的结果,使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只好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无产者,不得不进入生产羊毛制品的手工工场和其他产品的手工工场,成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他们的工资十分低,而每天则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结合视频和材料,谈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哪些特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二、资本主义社会
1.生产关系的特点:P7段1
①所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②关系: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③产品分配: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社会
1.生产关系的特点:P7段1
二、资本主义社会
①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②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需的大量货币当做资本
通过“圈地运动”等实现
通过殖民扩张、掠夺等实现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资产阶级为何推翻封建政权?又是如何推翻封建政权、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二、资本主义社会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
新兴资产阶级
查理一世
痴心妄想!
查理一世(上)和路易十六(下)被送上断头台
呵呵!真的是痴心妄想吗?
路易十六
钱,我有了,而且很多!现在,我想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利!
新聿怀政治 www.
3.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P8段1前两句)
(2)过程:
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P8段1句3)
(3)资产阶级革命积极影响(进步性/评价):
二、资本主义社会
国家是我们的了!生产!生产!
一切为了生产!
新兴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929-1933经济危机
首先爆发于美国,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大危机由此开始。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
亚洲金融风暴
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索罗斯的赚钱秘笈。
思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一般认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2020美股熔断
2020年3月9日,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恐慌情绪引发投资者抛售美股。道指期货开盘下跌1300点,标普500跌超7%触发第一层熔断机制。3月16日,纽约股市大幅低开,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跌超7%,暂停交易15分钟。3月18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早盘大幅低开,午间跌幅扩大并再度触发熔断机制。
二、资本主义社会
(1)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2)表现: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
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
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
生产的社会化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生产资料方面
本应由劳动者共同所有
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
生产过程方面
本应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
却由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和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
产品交换方面
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
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产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
二、资本主义社会
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含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3)实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资产阶级所采取了各种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这会让资本主义避免灭亡的命运吗?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关系
经济危机
基本矛盾
1、特点
2、基本条件
1、基本特征
2、表现
3、原因
1、含义
3、实质
2、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
2、过程
3、积极影响
判断下列材料属于哪一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具体到哪一方面。
①奴隶主可以任意转让、出租奴隶
②古罗马时期的“隶农”要向大庄园主缴纳大量劳动产品作为地租
③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④《吕氏春秋》中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⑤他们不仅要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但他们又有自己的一部分财产
⑥印刷厂的一切机器归厂主所有
⑦农民广泛使用铁制工具
⑧石斧凿洪荒,弓箭穿林莽
⑨富农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奴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封建社会(分配制)
封建社会(所有制)
封建社会(所有制)
封建社会(分配制)
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
封建社会(生产力-劳动工具)
原始社会(生产力-劳动工具)
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关系)
1.封建社会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2.在封建社会,私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封建等级制度
4.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封建迷信,君权神授
5.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6.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于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
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为封建政权的瓦解
8.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快速改错
【总结】封建土地所有制【记笔记到P5末段】
①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根源 ②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
③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核心 ④是导致农民依附于地主的绳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