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年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综合练习(一)
生 物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大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胚芽将发育为幼苗的 ( )
A.茎和叶 B.茎和根
C.叶和根 D.茎和根之间的连接部分
2.如图中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损伤(阴影部位),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定不会萌发的是
3.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
A.表皮 B.气孔 C.叶脉 D.保卫细胞
4.红薯在家中储存一个冬天后,甜度会减少,其原因是 ( )
A.无机物分解 B.有机物被分解 C.水分流失 D.细胞死亡
5.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自家蔬菜大棚里采摘蔬菜,虽然进入深秋,但是大棚里却十分温暖,生长着各种蔬菜,大棚中空气比较湿润,塑料薄膜内壁上也有许多水珠,这主要是因为蔬菜具有
(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6.蒜黄和蒜苗都是大蒜瓣培育成的。蒜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叶片呈黄色;蒜苗是露天生长的,叶片呈绿色。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 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C.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合成 D.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7.我国专门用来保存种子的地方叫做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简称种质库。如果让你保存一批水稻种子,下列保存条件中比较理想的是 ( )
A.潮湿、高温、空气充足 B.潮湿、低温、隔绝空气
C.干燥、高温、空气充足 D.干燥、低温、隔绝空气
8.“梭梭树”生长于沙丘、荒漠等地,耐旱、耐寒性强,其根系非常发达,主根可以深入地下9米,侧根可以延伸到10米之外,在固沙方面有显著作用。梭梭树的根能不断生长主要依赖的结构是 ( )
A.成熟区和根冠 B.伸长区和分生区
C.成熟区和伸长区 D.分生区和根冠
9.春暖花开,柳树也抽出了新的枝条,这些枝条是由 发育而来 ( )
A.花芽 B.芽 C.树皮 D.胚芽
10.小明学习“植株的生长”时走神了,下列笔记中错误的是 ( )
A.根尖伸长最快的部位是分生区
B.幼根的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
C.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D.植株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1.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描述了海红豆树春天萌发新枝的现象。芽的结构中能发育成茎的是 ( )
A.生长点 B.幼叶 C.芽轴 D.芽原基
12.竹子长成后的茎与刚钻出地面时的竹笋几乎一样粗,而银杏的茎能逐年加粗,造成两者茎的区别是银杏的茎比竹子多了 ( )
A.表皮 B.形成层 C.韧皮部 D.胚轴
13.小宇同学把新摘的向日葵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叶片表面产生许多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
A.叶片上表皮的气孔多 B.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C.叶片下表面叶绿体多 D.叶片下表面线粒体少
14.春耕播种时,农民伯伯一般会用塑料薄膜将土地覆盖,主要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
A.强烈的光照 B.适宜的温度 C.适量的水 D.充足的氧气
15.有这样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其中的“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花生的 ( )
A.种皮、果实、胚 B.果皮、种皮、胚
C.果皮、种皮、种子 D.种皮、胚、种子
16.园林工作者给新移栽的树木“输液”以提高成活率,营养液的成分是( )
A.无机盐和葡萄糖 B.水和葡萄糖
C.水和无机盐 D.水、无机盐和葡萄糖
17.农民伯伯播种水稻种子前,通常要把种子放在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并把漂浮在水面的干瘪的种子捞出,干瘪的种子不能用来播种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种子已经死亡 B.种子储存的水分少
C.果皮发育不全 D.胚乳储存的营养物质少
18.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智能豆芽机,放入豆种后,只要3~3.5天就可采获豆芽,且不受季节影响。豆芽机不需提供的条件是 ( )
A.适宜的温度 B.适量的水 C.适量的无机盐 D.充足的氧气
19.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和部位分别是 ( )
A.只在黑夜,所有的活细胞 B.白天和黑夜,所有的活细胞
C.只在黑夜,有叶绿体的部位 D.只在白天,有叶绿体的部位
20.如果农民伯伯种的油菜只开花不结果,你推测油菜可能缺少的无机盐是 ( )
A.铁 B.氮 C.磷 D.硼
21.果农经常用环剥来提高苹果的产量,如图为环剥后的树皮形成节瘤的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导管运输有机物受阻 B.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受阻
C.环剥影响了有机物的运输 D.“输液”的针头应该插入果树的筛管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初夏荷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开花时,同一朵花中的雄蕊和雌蕊成熟时间不同。由此推测,荷花的传粉方式及媒介分别为 ( )
A.自花传粉 风力 B.自花传粉 昆虫
C.异花传粉 风力 D.异花传粉 昆虫
23.绿地的草坪边缘往往设置有一些提示语标牌,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草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小草无法吸收无机盐,影响生长 B.叶片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C.小草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D.土壤缺少氧气,影响草根部呼吸
24.若要提高“家庭小小植物工厂”的蔬菜产量,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
A.合理使用营养液 B.适度增加光照
C.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D.保持棚内低温
25.我国北方乡村地区的人们会在地窖中储存大量蔬菜来度过寒冷的冬天。若地窖密封时间较长,人进入前需要先通风,这是因为地窖中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 (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26.春天到了,城市绿化需要对树木进行移栽,其中错误的方法是 ( )
A.剪去部分枝叶 B.阳光明媚的中午移栽
C.根部带土移栽 D.在阴天或傍晚移栽
27.小明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后,随机取一片绿叶,按下图所示做处理并进行光照4小时,再隔水加热除去叶绿素后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B区变蓝 B. A区变蓝
C. B区有水 D. A区缺水
28.黄瓜、南瓜等植株上的一些花并不结果实,菜农把它们称为“谎花”。这些“谎花”不结果实的原因是 ( )
A.雌蕊未受精 B.子房未发育
C.这些花是雄花 D.胚珠未发育
29.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30.如图是制作叶的横切临时切片的步骤,下列有关操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 B.步骤②培养皿中需要放少量清水
C.步骤①挑选较厚的一片进行观察 D.步骤④用两个双面刀片迅速切割叶片
31.如图是杨树的某个枝条上的芽的示意图,按着生位置划分,图中的②是
( )
A.花芽 B.顶芽
C.叶芽 D.侧芽
32.十月橘又名“砂糖橘”,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每年农历3~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果树开花后,发育成十月橘的是花结构中的 ( )
A.子房 B.胚珠 C.花药 D.子房壁
33.下图是小花同学设计的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将A、B、C、D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水位下降最显著的是哪支试管(注:凡士林是一种蜡状物质) ( )
.34.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有阳光的玻璃罩内,小鼠不易窒息死亡的原因是 ( )
A.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 B.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
C.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氧气 D.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二氧化碳
35.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石榴果实内含有种子的数目主要取决于 ( )
A.一朵花中有多少雌蕊 B.一个胚珠中含有多少个卵细胞
C.一枚雌蕊中有多少个子房 D.一个子房中有多少个胚珠
36.观察图中植物叶的排列方式,它们的叶有互生、对生、轮生、簇生等不同着生方向,这样排列的意义是 ( )
A.利于释放大量的氧气 B.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
C.利于叶片充分接受光照 D.利于充分释放二氧化碳
37.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雨量充沛,主要原因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能 ( )
A.促进植物体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B.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高温灼伤
C.增加周围大气湿度,提高降雨量
D.促进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38.中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该技术与自然界植物合成淀粉相比,具有步骤少、效率高、速度快等优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是合成淀粉的原料
B.人类生命活动可以不再依赖植物
C.可以有效缓解粮食供给的问题
D.人工合成淀粉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
39.麒麟西瓜圆润、肥大,果瓤沙脆,含糖量高,味道十分甘甜、爽口。麒麟西瓜的糖分来自( )
A.水中的无机盐 B.光合作用的产物
C.土壤所含的肥料 D.空气中的氮元素
40.多种植物比如杏树在春天时先开花,后长叶。并无叶片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的情况下,植物花期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 )
A.从空气中吸收浮尘中的有机物 B.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
C.花瓣和花萼的光合作用 D.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41.运用科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实际问题,例如室内放置花卉,正确的做法是 ( )
A.白天、晚上都放在室内 B.白天放室内,晚上搬出
C.白天搬出,晚上放室内 D.以上均可以
42.下列关于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
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水运输的动力来自光合作用
43.傍晚人们在森林公园游玩,倍感空气清新、凉爽湿润,这是因为植物进行了 ( )
A.蒸腾作用和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44.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新疆瓜果更甜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新疆瓜果比较甜的原因主要是 ( )
A.新疆地区的水甜
B.新疆地区的土壤肥沃
C.昼夜温差大,晚上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
D.纬度比较高,光照时间长,制造的有机物多
45.下列农业生产的方法,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蔬菜低温储存 B.农田适时松土
C.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D.向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46.“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物能“攀附”植物生存的原因是 ( )
①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全部栖息地
②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③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47.为了保护环境,绿化祖国,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 ( )
A.5月1日 B.3月12日 C.6月1日 D.12月 12 日
48.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已逐渐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绿色生态理念家喻户晓。下列各项活动中,不符合以上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围湖造田,扩展用地
C.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49.低碳生活助力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
A.使用一次性餐具 B.践行绿色出行
C.进行垃圾分类 D.注意节约用纸
50.某环保兴趣小组参加“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设计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多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 B.合理搭配树种高低
C.注意植物的生长周期 D.优先选择本地植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51.种子萌发时,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52.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主要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 的、含 的无机盐。
53.春天,毛白杨萌发了许多新枝条。在叶芽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新叶的是 。
54.准备移栽的茄子幼苗和黄瓜幼苗,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带土移栽植物的好处是可以保护 ,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
55.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 引起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 方法来弥补。
56.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细胞围成的空腔。
57. 和 既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又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三、资料分析题(每空1分,共5分)
58.资料一: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近年来仅有23.04%。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过去有些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资料二:温室效应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乎全球环境的重要问题。习近平主席曾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同时,人类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日趋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步升高,促使全球气候变暖。
(1)资料一中过度放牧导致的结果是 。
(2)由资料二可知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 。同时,人类的一些破坏性的活动如人类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减少,也加剧了温室效应。
(3)为了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大量植树造林,这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4)为了早日实现碳中和,除植树造林,请你从自我做起,写出一条自己的行动方案吧。
四、识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20分)
59.如图为水从土壤中进到根内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④是 ,起到 的作用。
(2)根能向下生长,离不开图中[ ] 细胞不断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3)图中[ ] 是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6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图是桃花及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桃花的①②⑦构成了 ,④⑤构成了 ,它们是花中最主要的结构。
(2)[④] 里的花粉成熟后散放出来落在[ ] 上的过程,叫作传粉。
(3)花粉中的精子和[ ] 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61.如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叶片由[②、④] 、[ ] 和[③] 三部分组成。
(2)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就是因为③内含有大量的 ,是叶片进行 作用的场所。
(3)夜幕降临时,[⑤]气孔多数呈 (填“A”或“B”)状态。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5 分)
6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时,选取5个干净的锥形瓶进行编号,在编号为甲、乙、丙、丁的四个瓶中,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玉米种子,戊瓶中放入20粒煮熟后并冷却的玉米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图),放置一段时间后,你认为:
(1)以上装置中种子能萌发的是 瓶。
(2)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的装置是 。
(3)丁瓶中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戊瓶中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 。
63.某同学想要验证“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于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设计盛蒸馏水试管的目的是 。
(2)通过观察可知 瓶试管中的幼苗长势强。
(3)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4.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生物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步骤①中,天竺葵需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目的是为了 。
(2)步骤④中,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将小烧杯置于水浴锅中加热,使叶片中含有的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
(3)步骤⑥中,在叶片上滴加碘液,可观察到叶片的遮光部分 (填“会”或“不会”)呈现蓝色。这说明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65.课外实践活动课上,生物学社团的同学们开展了对植物呼吸作用的探究。请你一起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选择种子作为实验材料,探究呼吸作用过程中是否释放了能量。同学们挑选了1000颗饱满的黄豆种子,按如图甲、乙进行操作(两个温度计的初始示数相同),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12小时后再次读取两个温度计的示数。
(1)同学们将甲瓶和乙瓶分别插入温度计。一段时间后,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说明种子呼吸时释放出 。
实验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甲瓶装有萌发的黄豆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煮熟的黄豆种子。将如图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天后,往漏斗中注入清水,打开阀门,水将瓶内的气体挤入试管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2)装置放到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将阀门打开,气体进入澄清的石灰水,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装置,说明黄豆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实验三: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
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现象如下图。
(3)根据实验的现象,甲瓶中蜡烛熄灭,乙瓶中蜡烛照常燃烧,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了 。
2024-2025年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综合练习(一)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 A 2. D 3. B 4. B 5. B 6. C 7. D 8. B 9. B 10. A 11. C 12. B 13. B14. B 15. B 16. C 17. D 18. C 19. B 20. D 21. C 22. D 23. D 24. D 25. A26. B 27. B 28. C 29. B 30. C 31. D 32. A 33. A 34. C 35. D 36. C 37. C38. B 39. B 40. D 41. B 42. D 43. D 44. C 45. B 46. C 47. B 48. B 49. A50.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51.胚根 52.钾 磷(顺序可颠倒) 53.幼叶 54.幼根和根毛(或根毛)
55.传粉不足 人工授粉 56.保卫 57.有机物 氧气
三、资料分析题(每空1分,共5分)
58.(1)草场退化、沙化(或荒漠化,合理即可)
(2)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3)光合 碳氧
(4)骑自行车上学(低碳出行、节约用水、用电等,合理即可)
四、识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20分)
59.(1)根冠 保护 (2)③ 分生区 (3)① 成熟区
60.(1)雌蕊 雄蕊 (2)花药 ① 柱头 (3)⑥ 胚珠
61.(1)表皮 ① 叶脉 叶肉 (2)叶绿体 光合 (3)B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62.(1)乙 (2)甲和乙 (3)充足的空气 胚已死亡
63.(1)形成对照 (2)B (3)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合理即可)
64.(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或有机物)运走、耗尽(合理即可)
(2)叶绿素 (3)不会 光
65.(1)甲瓶 热量(或能量、热能) (2)甲 (3)氧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