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十必修2十选择性必修1十选择性必修2十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2章第2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香菜,学名芫荽,是一种常见的蔬菜。香菜叶片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水中没有出现绿色物质,但当叶片转移到10%的盐酸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溶液迅速变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使莞荽叶片呈绿色的物质存在于液泡中B.莞荽细胞在清水中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C,盐酸破坏了莞荽细胞的生物膜结构,使绿色物质释放D.盐酸导致莞荽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并释放绿色物质2.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会抑制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大豆体内的G基因表达会抑制脯氨酸的合成,使大豆的耐盐能力下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甲基化发生在G基因的启动子位置,会使该基因无法转录B.G基因发生甲基化的过程中不涉及磷酸二酯键的生成与断裂C.部分碱基甲基化不会改变G基因的碱基序列D.G基因甲基化可能使大豆细胞液渗透压降低3.调查物种资源现状可以评估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受威胁状况,这对提出科学合理的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议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种群的数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波动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上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C.可采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D.可用逐个计数法调查鄱阳湖保护区内丹顶鹤的种群数量4.群落是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分为不同类型。在不同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森林群落中生长的植物只有乔木和灌木,没有草本植物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多都具有挖洞和快速奔跑的特点C.荒漠中的沙鼠具有与周围环境一致的沙土色,有利于逃避敌害D.热带雨林中的乔木高大挺直,分支少、叶片大,以利于争夺阳光【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第1页(共6页)】25071B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使莞荽叶片呈绿色的物质为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A错误:莞荽细胞在清水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盐酸破坏了芫荽细胞的生物膜结构,使叶绿体色素释放,C正确,D错误。2.D若甲基化发生在G基因的启动子位置,会使RNA聚合酶无法和启动子结合,导致G基因无法转录,A正确:碱基甲基化的过程中不涉及磷酸二酯键的生成与断裂,也不改变基因的战基序列,B正确,C正确;依题意可知,G基因表达会抑制大豆细胞中脯氨酸的合成,使其耐盐能力下降,G基因甲基化可能使该基因无法表达,从而使大豆细胞中脯氨酸顺利合成,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大,大豆的抗盐能力增强,D错误。3.B季节变化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繁殖、休眠等过程,例如有些植物在春季发芽生长,冬季进人休眠,其种群数量会随者季节变化出现波动,A正确: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不能用样方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B错误: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C正确:鄱阳湖保护区内丹顶鹤的数量少,个体大,可用逐个计数法调查,D正确。4,A森林群落中生长的植物中乔木是优势种,但也有草本植物,只是草本植物不占优势,A错误:草原生物群落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各种耐旱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多数动物有快速奔跑的特点,B正确:荒漠动物如沙鼠等具有与周围环境一致的沙土色,是一种保护色,有利于逃避敌害,C正确: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枝少,树冠通常不大,稀疏,一般有大型的叶片,便于吸收光能,D正确。5.C该西北干早荒漠有土壤条件,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正确:人工林地建成后,生物会不断发生变化,该群落也会继续发生演替,B正确:农田与人工林地组成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错误;农田与片林中的食物链不同,绿色植物为生产者,所处的营养级相同,D正确。6.D碳元素无法在生物群落内部循环,是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A错误:海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其调落物中的碳部分流入浮游细菌,部分以CO2形式进入大气,部分输出到其他生态系统,B错误: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的循环主要以C)2形式进行,碳元素在食物链中以有机物形式传递,C错误:浮游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是水中的有机碳进人大气的主要途径,D正确。7.C蜜蜂通过圆圈舞向同伴传递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大多数是双向传递,B错误;萤火虫发出荧光吸引异性交配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正确:信息传递不一定都依赖食物链和食物树进行,D错误。8.B“赤米不春”可保留稻壳,稻壳的保留并非为了提供菌种,而是为了保护米粒在蒸煮过程中不被破坏,A错误;“蒸饭”既可以将米粒上的微生物杀死,同时淀粉吸收水分更容易分解,有利于淀粉的快速糖化,B正确:米饭蒸熟之后还需要进行冷却,防止温度过高杀死“曲”中的微生物,C错误;“拌曲”后密封,密封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无氧环境,促进酒精发酵,醋酸发酵需要氧气,D错误。9.A通常情况下琼脂可作为凝固剂,但不能作为碳源,A错误:蛋白胨含有丰富的有机化合物,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碳源,氨源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B正确:设置一组未接种的平板倒置培养,若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灭菌彻底,没有杂菌污染,可用于检测培养基的灭菌状况,C正确:理论上讲,平板上长出的一个菌落是由原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繁殖形成的,可代表原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D正确。10.C图中④⑤过程均为再分化过程,使用的是周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需加入琼脂作为凝周剂,A正确:当培养基中生长素比例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当细胞分裂素比例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所以过程④若要促进芽的分化,应提高细胞分裂索的比例,B正确:当原生质体处于等渗溶液中时,细胞内外的水分进出达到平衡,能维持原生质体的正常形态,防止因渗透压差异导致原生质体吸水涨破或失水皱缩,C错误:诱导矮牵牛愈伤组织生芽或生根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11.A植物分生区所含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适宜取材生产脱毒苗,A正确:外植体不能进行灭菌,可用酒精进行消毒,B错误;诱导分生区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一般不需要光照,但需要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C错误:在植物组织培养不同阶段,培养基中加入的植物激素种类和含量并不相同,因此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同阶段使用的培养基种类不同,D错误。12.B经特定抗原免疫小鼠后,可从脾脏中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A正确;将抗体检测呈阳性的【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5071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汕头一中,揭阳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 生物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