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汇编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汇编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浙江省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汇编
专题4 实验探究题
一、实验探究题
1.(2024六下·长兴期末) 小小工程师
经过对塔台建造过程的学习,小科决定和同伴共同建造一座“桥”。要求能跨越30cm的“峡谷”, 桥面宽度≥10cm, 至少能承重200克。
(1)小组合作设计制作桥梁,有五个环节:①明确任务;②共同设计方案;③改进设计方案;④交流初步想法;⑤制作桥梁。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④③⑤ B.①⑤②④③ C.①④②⑤③ D.①④⑤③②
(2)小科发现当初在设计时,桥面的宽度刚好设计为10cm,而其实宽度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小科提出了他的问题为(  ),并进行了对比实验。
A.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跨度有关
B.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桥面宽度有关
C.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桥面长度有关
D.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桥面材料有关
(3)上述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为   、   ,不变的条件为   等。
(4)下图为小科组第一次设计的“桥”结构图,他们将质量为200克的小车放置桥面上,看看是否能达到要求,这个过程叫作   。结果发现,该桥并不能承载200克的小车,因此小组需要进行   ,直到达到要求。
(5)经过改进,桥面宽度加宽后,能够承载 200 克的小车,小科针对研究的问题,因此得出结论:   。
2.(2024六下·长兴期末)物质的变化研究
寒假期间,小科宅家自制美食,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1)小科想做一份糖醋排骨,就先把白糖放入锅里进行加热,发现固态白糖先变成   (填状态)的糖,然后颜色逐渐加深,这时要及时放入排骨进行翻炒,不然,继续加热白糖就会变成   (填颜色)的物质。
(2)小科不小心将鸡蛋壳掉进了装有白醋的杯子里,发现有气泡产生, “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呢 ”他询问爸爸。爸爸提供了下表资料,小科对照资料后对爸爸说:我认为肯定不是二氧化氮和氯气。你认为小科推测的理由是   。
气体名称 特 点
二氧化氮 比空气重, 棕红色, 有刺激性气味,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比空气重, 无色, 不支持燃烧
氧气 比空气重,无色, 支持燃烧
氯气 比空气重, 黄绿色, 有强刺激性, 支持燃烧
氮气 比空气略轻, 无色, 常用作保护气体, 不支持燃烧
氢气 气体中最轻,无色, 可燃, 易爆
(3)小科和爸爸继续探究
探究一:他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杯子中,看到木条立即熄灭。
探究二:他把产生的气体倒入如右图处于平衡状态的简易天平的B端,发现B端下沉。
①根据探究一,小科判断所产生的气体肯定不是剩下气体中的   和   。
②根据探究二,小科判断所产生的气体肯定不是剩下气体中的   ,理由是   。
(4) 小科又将一些白色粉末倒进一个气球内,并在一个透明玻璃瓶内装入一定量带有酸味的无色液体,然后把气球嘴套在玻璃瓶上,最后将气球内的粉末抖落到瓶中,气球竟慢慢“吹”大了。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白色粉末可能是   ,无色液体可能是   ,这种变化属于   ,此时气球里面的气体判断最有可能是   ,取下气球并扎紧口子,放手后气球会   (填“往上飞”或“往下落”),理由是   。
3.(2024六下·瑞安期末)美食 DIY
小学学习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将举行一次毕业晚会,需要每个同学做一种美食!同学们做了各种各样的美食,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美食中的奥秘吧!
(1)小科想做一份焦糖布丁,具体操作如下,以下操作中物质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①敲开蛋壳,将鸡蛋倒入碗中。
②加入白糖和牛奶并搅拌,直至白糖全部溶解,形成均匀蛋液。
③将蛋液倒入模具,并放入烤箱200℃烤20分钟,让蛋液变成布丁状。
④在布丁表面均匀撒上白糖,并用喷火枪加热形成焦糖。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继续加热白糖,小科发现可以观察白糖颜色逐渐变成棕色的焦糖,并能闻到一股焦糖的香气,至此焦糖布丁就完成了,这样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呢 并写出理由。
   。
(3)小科在制作美食过程中不小心将小苏打和面粉的袋子标签碰掉了,请你利用厨房里的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并写出具体的鉴别方法。
选用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
(4)在烹饪美食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①虾煮熟 ②煎蛋 ③水烧开 ④煮米饭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5)小明在做凉拌紫甘蓝时加入了一些白醋,发现紫甘蓝变成了 (  )。
A.绿色 B.蓝色 C.红色 D.黄色
(6)小科在制作酸奶时用到了乳酸菌,他想用显微镜观察乳酸菌,显微镜使用步骤正确的是(  ) 。
A.d→b→a→c B.c→a→b→d C.c→d→a→b D.d→b→c→a
4.(2024六下·瑞安期末)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加入我们”,意在呼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中,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小科对瑞安市明镜公园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他观察记录生物的种类和特征,绘制生物分布图。
(1)小科在进行生物调查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公园里的生物种类很多,我们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法来绘制
B.用拍照或画图的形式把不知名的生物记录下来
C.从粪便、毛发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
D.公园里生物种类太多,图中写不下,那就填写一些主要的生物,不必全部填写
(2)公园里动物种类很多,分类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和麻雀属于同一类的是(  )。
A.鸽子和蝙蝠 B.蜻蜓和鸭子 C.鸽子和企鹅 D.猫和兔
(3)小科发现在同一株金边黄杨的不同枝条上发现叶子已经没有金边的特点说明了植物具有(  ).
A.遗传的现象 B.变异现象 C.繁殖现象 D.偶然现象
(4)小科听到了树上蝉的叫声,想起来一个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参考成语内容写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5)小科为了让池塘里的生物更加多样化,他打算把自己养的巴西龟放生到明镜湖里,你同意他的做法吗    (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
5.(2024六下·长兴期末)生物的多样性研究
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六(1)班的同学在校园不同的地方搜索到了动、植物及动物留下的痕迹,并在校园平面图上做了记录:
①蒲公英 ②蜜蜂 ③红花橙木 ④蝴蝶 ⑤一支白鹭的羽毛⑥八角金盘 ⑦荷花玉兰 ⑧麻雀 ⑨老鼠 ⑩狗尾草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从校园植物分布图上看,八角金盘和荷花玉兰应该属于   (选填“喜阴”或“喜阳”)植物,红花橙木应该属于   (选填“喜阴”或“喜阳”)植物。
(2)同学们根据茎的特点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了归类,可以把   、   归为一类,它们都是草质茎,把红花橙木、八角金盘、荷花玉兰等为一类,它们的茎都是   茎。
(3)从“一支白鹭的羽毛”可以判断 (  )。
A.白鹭喜欢生活在这
B.只有一只白鹭来过这里
C.白鹭可能来过这里
(4)从上面的记录来看,校园昆虫类动物有   、   等,哺乳类有   等,鸟类有   等。
(5)有一位同学说:红花橙木每年开的花总是那么红,他描述了生物的   现象,另一位同学说: “今年的花开的没有去年那样红”,他描述了生物的   现象。
6.(2024六下·萧山期末)生活中物质的变化
VC泡腾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物品,把泡腾片直接放到水中,会产生大量气泡,喝起来有种喝汽水的感觉。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制作冰糖葫芦一般包括串果、熬糖、蘸糖、冷却四个步骤。
(1)如图所示,把VC泡腾片投入水中,将收集到的气体倒入烧杯,发现下方的蜡烛比上方的蜡烛先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   、   的性质。
(2)根据这种气体的特征进行检索,这种气体最有可能是
物质名称 颜色 气味 可燃性 轻重
二氧化碳 无色 无味 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
氧气 无色 无味 能帮助燃烧 比空气重
氢气 无色 无味 能燃烧 比空气轻
氮气 无色 无味 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轻
(3)V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体与____混合产生的气体有相同的性质。
A.小苏打和水 B.食盐和白醋
C.小苏打和白醋 D.食盐和水
(4)在紫甘蓝上滴加 VC泡腾水,发现它变成了红色,将紫甘蓝浸泡在____中,它也会变红色。
A.清水 B.肥皂水 C.白醋 D.小苏打溶液
(5)制作冰糖葫芦时,把白糖与水倒入锅中,用猛火熬20分钟后,水明显变少,这是因为水变成了____。
A.糖浆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冰
(6)加热白糖会发生一系列变化,____不属于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A.白糖颗粒熔化成液态糖 B.液态白糖变焦黄
C.冒出浓烟· D.勺子里残留黑色物质
(7)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冒出细小密集的气泡,冒泡说明____。
A.有气体产生 B.有氧气产生
C.白糖变成了碳 D.固态的白糖变成了气态
(8)食物进入我们体内,经历复杂但平稳的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7.(2024六下·萧山期末)神秘宇宙大揭秘
科技馆内空间感十足的星球模型唤醒了我们对浩瀚宇宙的无尽畅想,六年级同学准备借助模型对浩瀚神秘的宇宙进行探索。
(1)为了研究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同学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并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如果将长纸带的最左边标记为0,在每个折痕处(包括两条纸带的连接处)依次标记数字,纸带的最右端应标记为   。
(2)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449600万千米,火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 22800.万千米,如果把海王星的位置标记在上述长纸带45的折痕处,那么火星应该标记在____。
A.折痕22 附近 B.折痕23 附近
C.折痕2附近 D.折痕0-1 之间
(3)分析八颗行星在纸带上的位置,我们可以发现____。
A.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均匀
B.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C.地球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D.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近的行星,与邻近行星的距离远
(4)为了研究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大小关系,同学用橡皮泥来制作八大行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是____.
A.地球
B.水星
C.火星
D.木星
(5)如图1所示,当b移动到离a很近的位置,此时模拟的是____的现象。
A.日偏食 B.日全食 C.日环食 D.月全食
(6)如图2所示,当月球运行到   (填序号)位置时,可能出现日食现象。发生日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形的,这可以证明   (填名称)是球形的。
(7)如图3所示,用橡皮泥、米粒、胶水等制作了银河系模型,米粒用来模拟银河系中的____。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8)制作银河系模型时,用胶水将米粒固定,可以使米粒不掉落。那么把这些星星“固定”在银河,系中最主要的力量是____.
A.星星间相互的引力 B.太阳的引力
C.银河系中心巨大的引力 D.河外星系的引力
(9)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还未实现的是____.
A.“嫦娥系列”探月卫星 B.“天宫”空间站
C.“玉兔号”月球车 D.航天员登陆火星
8.(2024六下·萧山期末)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 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1)在国家公园进行生物大搜索时,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
A.禁止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B.对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
C.把不认识的生物画下来或拍照
D.发现不认识的小动物,可以抓来进行研究
(2)对于制作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____。
A.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式绘制
B.只要考察国家公园的一小块区域就可推测所有地方的生物分布
C.绘制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前,一定要实地考察
D.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种类
(3)三江源国家公园里有多种植物,按茎的特点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这种分类方法叫____。
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C.二歧分类法 D.统计分类法
(4)国宝大熊猫以标志性的黑白毛色为人们熟知,后代与亲代都是黑白毛色,这是生物的____现象。
A.遗传 B.变异 C.进化 D.变色
(5)考察国家公园时,发现如图所示的动物牙齿,可推测它是____。
A.植食动物 B.肉食动物 C.杂食动物 D.啮齿动物
(6)穿行在海南热带雨林中,沿途能看到多种奇特的动物,和蚂蚁属于同一类的是____。
A.绯胸鹦鹉 B.金斑喙凤蝶 C.穿山甲 D.长臂猿
(7)如图所示,在国家公园的一片三叶草丛中,发现了一株“四叶草”。据统计大概10万株三叶草中,会有一株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由于____缘故。
A.遗传 B.杂交 C.变异 D.克隆
(8)生物学家在考察国家公园时发现____。
A.古代生物和现在的生物没有什么区别
B.不同时期地球环境不同,生存的生物也不同
C.生物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
D.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精确统计古生物的数量
(9)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建立动物精子库 ③建立植物种子库 ④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有人提出“乱砍滥伐国家公园的树木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你支持这种观点吗 写出你的理由。
    。
9.(2024六下·萧山期末)古代瞭望塔模型制作
如图所示的瞭望塔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古时候用于观察周围敌情、监视天气、传递信息等,六年统同学准备制作一个瞭望塔模型。
(1)瞭望塔模型建造的一般过程是____。
A.设计—制作—测试—评估和改进
B.制作——设计—评估和改进——测试
C.设计—测试—评估和改进——制作
D.测试——评估和改进——设计—制作
(2)在瞭望塔模型的设计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____。
A.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创意与构想
B.既考虑项目的可行性,也考虑安全性
C.将模型的高大、美观作为设计的首要目标
D.每个成员有明确分工和合理的时间安排
(3)建造道望塔撑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____。
A.铁人参观
B.测试设计的可实施性,避免损失
C.工程师的兴趣爱好
D.使竞标讲解更加直观
(4)在建造瞭望塔模型的过程中,合理的说法是____。
A.接口处的胶带越多越好
B.模型的尺寸必须要和喜实的塔台一样赢;
C.建造暗望塔只需要考虑承重X
D.利用框架结构,可以提高模型的牢固程度
(5)瞭望塔镇型的性能可以用什么方法测试,请把相关内容连线。
抗风能力 用尺子测量模型
承重能力 用电风扇吹模型
抗震能力 重物压在模型顶端
塔台高度 用地震模拟器震动模型
(6)要检验避望塔模型是否符合工程要求,下列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
A.设计 B.测试 C.观察 D.评估
(7)如果设计的瞭望塔模型没有通过测试,那么接下来最合适的做法是____.
A.放弃这项设计活动
B.降低设计要求,让自己的设计能通过测试
C.找出问题,修改设计,完善作品
D.放弃原设计,重新设计一个新的方案
(8)中国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默默奉献的科学家,被称为“中国天眼”之父的科学家是____。
A.钟扬 B.马世骏 C.达尔文 D.南仁东
(9)“神舟”飞天,“天问”探火,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国各类工程正在加速建设,请再列举我国的两项重大工程。
   。
10.(2024六下·萧山期末)生活中物质的变化
VC泡腾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物品,把泡腾片直接放到水中,会产生大量气泡,喝起来有种喝汽水的感觉。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制作冰糖葫芦一般包括串果、熬糖、蘸糖、冷却四个步骤。
(1)如图所示,把VC泡腾片投入水中,将收集到的气体倒入烧杯,发现下方的蜡烛比上方的蜡烛先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   、   的性质。
(2)根据这种气体的特征进行检索,这种气体最有可能是
物质名称 颜色 气味 可燃性 轻重
二氧化碳 无色 无味 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
氧气 无色 无味 能帮助燃烧 比空气重
氢气 无色 无味 能燃烧 比空气轻
氮气 无色 无味 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轻
(3)V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体与(  )混合产生的气体有相同的性质。
A.小苏打和水 B.食盐和白醋
C.小苏打和白醋 D.食盐和水
(4)在紫甘蓝上滴加 VC泡腾水,发现它变成了红色,将紫甘蓝浸泡在____中,它也会变红色。
A.清水 B.肥皂水 C.白醋 D.小苏打溶液
(5)制作冰糖葫芦时,把白糖与水倒入锅中,用猛火熬20分钟后,水明显变少,这是因为水变成了____。
A.糖浆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冰
(6)加热白糖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  )不属于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A.白糖颗粒熔化成液态糖 B.液态白糖变焦黄
C.冒出浓烟· D.勺子里残留黑色物质
(7)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冒出细小密集的气泡,冒泡说明____。
A.有气体产生 B.有氧气产生
C.白糖变成了碳 D.固态的白糖变成了气态
(8)食物进入我们体内,经历复杂但平稳的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11.(2024六下·萧山期末)神秘宇宙大揭秘
科技馆内空间感十足的星球模型唤醒了我们对浩瀚宇宙的无尽畅想,六年级同学准备借助模型对浩瀚神秘的宇宙进行探索。
(1)为了研究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同学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并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
①如果将长纸带的最左边标记为0,在每个折痕处(包括两条纸带的连接处)依次标记数字,纸带的最右端应标记为   。
②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449600万千米,火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 22800.万千米,如果把海王星的位置标记在上述长纸带45的折痕处,那么火星应该标记在   。
A. 折痕22 附近 B. 折痕23 附近 C. 折痕2附近 D. 折痕0-1 之间
③分析八颗行星在纸带上的位置,我们可以发现   。
A.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均匀 B.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C.地球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D.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近的行星,与邻近行星的距离远
(2)为了研究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大小关系,同学用橡皮泥来制作八大行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是____.
A.地球
B.水星
C.火星
D.木星
(3)如图1所示,当b移动到离a很近的位置,此时模拟的是____的现象。
A.日偏食 B.日全食 C.日环食 D.月全食
(4)如图2所示,当月球运行到   (填序号)位置时,可能出现日食现象。发生日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形的,这可以证明   (填名称)是球形的。
(5)如图3所示,用橡皮泥、米粒、胶水等制作了银河系模型,米粒用来模拟银河系中的____。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6)制作银河系模型时,用胶水将米粒固定,可以使米粒不掉落。那么把这些星星“固定”在银河,系中最主要的力量是____.
A.星星间相互的引力 B.太阳的引力
C.银河系中心巨大的引力 D.河外星系的引力
(7)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还未实现的是____.
A.“嫦娥系列”探月卫星 B.“天宫”空间站
C.“玉兔号”月球车 D.航天员登陆火星
12.(2024六下·萧山期末)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 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1)在国家公园进行生物大搜索时,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
A.禁止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B.对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
C.把不认识的生物画下来或拍照
D.发现不认识的小动物,可以抓来进行研究
(2)对于制作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____。
A.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式绘制
B.只要考察国家公园的一小块区域就可推测所有地方的生物分布
C.绘制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前,一定要实地考察
D.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种类
(3)三江源国家公园里有多种植物,按茎的特点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这种分类方法叫 . 。
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C.二歧分类法 D.统计分类法
(4)国宝大熊猫以标志性的黑白毛色为人们熟知,后代与亲代都是黑白毛色,这是生物的____现象。
A.遗传 B.变异 C.进化 D.变色
(5)考察国家公园时,发现如图所示的动物牙齿,可推测它是 。
A.植食动物 B.肉食动物 C.杂食动物 D.啮齿动物
(6)穿行在海南热带雨林中,沿途能看到多种奇特的动物,和蚂蚁属于同一类的是____.
A.绯胸鹦鹉 B.金斑喙凤蝶 C.穿山甲 D.长臂猿
(7)如图所示,在国家公园的一片三叶草丛中,发现了一株“四叶草”。据统计大概10万株三叶草中,会有一株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由于 , 缘故。
A.遗传 B.杂交 C.变异 D.克隆
(8)生物学家在考察国家公园时发现 金 。
A.古代生物和现在的生物没有什么区别
B.不同时期地球环境不同,生存的生物也不同
C.生物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
D.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精确统计古生物的数量
(9)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建立动物精子库 ③建立植物种子库 ④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有人提出“乱砍滥伐国家公园的树木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你支持这种观点吗 写出你的理由。
13.(2024六下·萧山期末)古代瞭望塔模型制作
如图所示的瞭望塔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古时候用于观察周围敌情、监视天气、传递信息等,六年统同学准备制作一个瞭望塔模型。
(1)瞭望塔模型建造的一般过程是____.
A.设计—制作—测试—评估和改进
B.制作——设计—评估和改进——测试
C 设计—测试—评估和改进——制作D.测试——评估和改进——设计—制作
(2)在瞭望塔模型的设计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____。
A.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创意与构想
B.既考虑项目的可行性,也考虑安全性
C.将模型的高大、美观作为设计的首要目标
D.每个成员有明确分工和合理的时间安排
(3)建造道望塔撑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
A.铁人参观
B.测试设计的可实施性,避免损失
C.工程师的兴趣爱好
D.使竞标讲解更加直观
(4)在建造瞭望塔模型的过程中,合理的说法是____。
A.接口处的胶带越多越好
B.模型的尺寸必须要和喜实的塔台一样赢;
C.建造暗望塔只需要考虑承重X
D.利用框架结构,可以提高模型的牢固程度
(5)瞭望塔模型的性能可以用什么方法测试,请把相关内容连线。
抗风能力 用尺子测量模型
承重能力 用电风扇吹模型
抗震能力 重物压在模型顶端
塔台高度 用地震模拟器震动模型
(6)要检验瞭望塔模型是否符合工程要求,下列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
A.设计 B.测试 C.观察 D.评估
(7)如果设计的瞭望塔模型没有通过测试,那么接下来最合适的做法是____.
A.放弃这项设计活动
B.降低设计要求,让自己的设计能通过测试
C.找出问题,修改设计,完善作品
D.放弃原设计,重新设计一个新的方案
(8)中国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默默奉献的科学家,被称为“中国天眼”之父的科学家是____。
A.钟扬 B.马世骏 C.达尔文 D.南仁东
(9)“神舟”飞天,“天问”探火,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国各类工程正在加速建设,请再列举我国的两项重大工程。
14.(2024六下·平湖期末)宇宙。
下图是学生在学习宇宙单元过程中所制作的作品,请仔细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制作的是   模型,③号位置模拟的是地球,如果要组成地月系,这个模型里还缺少了   。
(2)图乙是在模拟   形成的原因,其中c对应的是图甲中的   。
(3)下列图片与图乙的模拟实验相匹配的是(  )。
A. B.
C. D.
(4)宇宙中的大多数天体都十分庞大,小科收集了一些恒星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格中恒星直径接近太阳直径100倍的是(太阳直径为1400000km)(  )。
恒星 大概直径 恒星 大概直径
A 室宿二 133000000km B 角 35000000km
C 马腹一 16800000km D 天狼星 2660000km
A.A B.B C.C D.D
(5)小科仔细观察了图甲的模型,认为模型存在一定的问题,请你在下面方框中写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6)回忆《宇宙》单元的学习我们还制作过   模型。2024年4月25日,我国神舟   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贡献。
15.(2024六下·海盐期末)【物质的变化】
(1)右图是用蜡烛加热勺子中的白糖,白糖的形态发生变化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糊状 ②黑色固体 ③液态 ④白色固体
(2)小科观察勺子的底部,发现勺底被熏黑了,四位同学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小科: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小明:这个现象与蜡烛燃烧实验无关,不用理会
C.小红:可以查找蜡烛成分资料,进一步探究黑色的物质是什么
D.小刚:可以向老师请教一下,这种黑色物质是什么,如何产生的
(3)右图是古代用的油灯,在油灯里放入植物油,点燃灯芯就可以照明,植物油和蜡烛油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4)小科、小明等同学经过讨论后,决定把蜡烛换成油灯,然后把勺子放到油灯火焰的上加热,此时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5)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地沟油为原料,采用新技术生产出来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有效解决了地沟油流入餐桌的问题
B.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C.可以缓解化石能源短缺的问题
D.航空煤油燃烧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16.(2024六下·海盐期末)【宇宙】
下图是学生在学习宇宙单元过程中所制作的作品,请仔细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制作的是   模型,③号位置模拟的是地球,如果要组成地月系,这个模型里还缺少了   。
(2)图乙是在模拟   形成的原因,其中c对应的是图甲中的   。
(3) 下列图片与图乙的模拟实验相匹配的是(  )
A. B.
C. D.
(4)宇宙中的大多数天体都十分庞大,小科收集了一些恒星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格中恒星直径接近太阳直径100倍的是(太阳直径为1400000km)(  )
恒星 大概直径 恒星 大概直径
A 室宿二 133 000 000km B 大 角 35 000 000km
C 马腹一 16 800 000km D 天狼星 2 660 000km
(5)小科仔细观察了图甲的模型,认为模型存在一定的问题,请你在下面方框中写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6)回忆《宇宙》单元的学习我们还制作过   模型。2024年4月25日,我国神舟   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贡献。
17.(2024六下·海盐期末)【生物的多样性】
19世纪初,科学家开始对史前动物的骨骼化石进行分类。将蜥龙类恐龙分为主龙类和鳞龙类,其中主龙类包括龟、鳄鱼等,鳞龙类包括喙头蜥等(如下图所示)。在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恐龙与现代的蜥蜴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它们的骨骼中都包括脊柱;都有鳞片。有些恐龙具有与鸟类相似的特征,例如:有些恐龙长有羽毛和叉骨。
(1)在古代,恐龙和鳄鱼都生活在地球上,科学家发现恐龙和鳄鱼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根据这些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恐龙和鳄鱼都是卵生,所以属于鸟类
B.恐龙和鳄鱼有着相似的特征,可能是遗传自同一个祖先的原因
C.同一种恐龙的体型大小也可能是不同的
D.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恐龙的生存
(2)恐龙和蜥蜴的骨骼中都有脊柱,它们属于   动物。有意思的是虽然两者有很多相同点,但蜥蜴却并非由恐龙演化而来,右图中,跟蜥蜴关系最亲近的是   。
(3)鸟类的典型特征是身体上长有   。
(4)关于古代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恐龙这种古代生物已经灭绝了,但蜥蜴与它有一些相似处
B.科学家只能通过化石来研究古代生物
C.可以通过化石来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生存环境等
D.银杏这种古代生物一直生存到现在
(5)湿地是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小科将部分湿地动物分类如右表所示,他分类的依据是(  )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 田鼠 鲫鱼 青蛙 蛇
乙 蝴蝶 蚯蚓 虾
A.是否长有羽毛 B.是否直接生小动物
C.是否有脊柱 D.是否用鳃呼吸
(6)通过短文和图片中获取的信息,你对鸟类与恐龙的关系做怎样的推测 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18.(2024六下·海盐期末)【小小工程师】
未来5年浙江省计划建设“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项目”,规划面积约67平方公里,包括航天发射场、产业配套区。目前宁波相关企业已中标此项目,将负责发射台、指挥中心及组装测试设施等系列工程的施工和监理。学校“发射塔项目组”同学打算设计一座火箭发射塔模型,来探索它的奥秘。
(1)建造“国际航天发射中心”这项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请在下方□打“√”
□ 选址问题 □ 安全性 □ 抗风抗震问题
□ 人员分工 □ 承重能力 □ 成本问题
(2)在制作模型前,项目组对上面问题的考虑,属于工程建设过程中(  )
A.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B.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C.制作模型 D.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
(3)火箭发射时会喷射出高温热流,小科查阅资料发现当温度达到300~400℃时,钢材的强度和弹性均明显下降,因此设计火箭发射塔时要重视(  )
A.通风系统 B.排水系统 C.隔热系统 D.采光系统
(4)项目组针对火箭发射塔模型设计了评价表,请根据评价需要,提出一项评价指标,写在指标三的括号里,并补充具体的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模型结构 结构完整, 运用框架结构 结构较完整, 框架结构中缺少三角形 结构不完整, 框架不稳定
指标二: 抗冲击效果 能抵抗3级冲击力 能抵抗2级冲击力 能抵抗1级冲击力
指标三: (  )      
(5)火箭发射塔可用于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要从发射塔底到达上层发射平台,所以要在塔内设计   ,方便航天员通行。
19.(2024六下·瑞安期末)太空探索
北京时间2024年6月2日, “嫦娥六号”成功登录月球背面南极,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预计6月底“嫦娥六号”返回器将携带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这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计划如期完成。
(1) “嫦娥工程”按“绕、落、回”三步进行,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月球车必须自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着陆
B.月球上可以放风筝
C.月球背面没有环形山,所以月球车可以快速行驶
D.月球车不需要进行防锈处理
(2)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项目中,由我国实施的是(  )。
①“祝融号”火星车 ②“神州”系列载人飞船 ③“天宫号”空间站 ④“火星移民”计划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在太空探索中,科学家根据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制作了部分行星位置关系模型,结合数据我们可以判断表示右图星球位置的是(  )。
星体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5800 10800 15000 22800 77800 142700 287000 449600
赤道直径(千米) 4878 12104 12756 6787 142800 120000 51200 48600
A.① B.② C.③ D.④
(4)太阳系大家庭中,火星与地球一样,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进行逆时针自转,并且自转始终保持约25°的倾斜角度,下列在火星上无法观察到的是(  )。
A.有昼夜交替现象 B.太阳西升东落
C.有四季变化 D.不同地方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5)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人类在寻找下一个太空家园的时候,反现了距离右的开普勒22-B,人类若用现有的宇宙飞船飞往开普勒22-B 大约需要2200万年的时间。如果有一天我们到达开普勒22-B,我们观察到的星空跟现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星空一样吗    (“一样”或“不一样”) , 你的理由是   。
(6)研究月壤发现结构很松散,土壤颗粒较大,结构类似于沙质土,下列表示沙质土的是(  )。
A. B. C.
20.(2024六下·瑞安期末) 我为月球建“基地”
中国在2035年左右打算在月球建设科研基地,由于月球表面处于真空状态、宇宙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哈工大提出了极具创新性的“溶洞计划”方案,充分利用月球溶洞这一独特地貌.将探测基地建设在地下,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扩大探测范围。小科所在学校也进行了“我为月球建基地”活动,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作答。
(1)在完成月球科研基地时,下列工程建设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利用探测器对月球溶洞进行详细调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溶洞作为基地选址。
②根据设计在地球上建设基地模型。
③结合月球溶洞的地质特点,充分考虑月球环境,完成建筑设计。
④测试评价模型,并完善科研基地设计。
⑤建造月球科研基地,测试基地运行情况并投入使用。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②⑤
(2)月球科研基地里需要建设一个信号发射塔,以便与地球进行信息交流,根据月球环境特点,以下是小科设计的高为60cm信号发射塔模型,你能根据它的设计说说它有什么优缺点吗
(1) 优点 (至少两点) :
(2) 结构缺点(至少两点) :
(3) 请根据上述缺点采用图文形式对设计图进行完善。 (至少两处)
(3)以下模型测量结果表格,你觉得小科的设计哪个方面还需要特别加强(  )。
测试内容 (满分 5分) 承重能力 塔高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美观程度 成本统计
信号塔模型 1 5 3 4 4 4
A.承重能力 B.抗震能力 C.美观程度 D.成本
(4)李明认为这个模型不需要测试抗风能力,你认同他的观点吗    (“认同”或“不认同”)。你觉得李明提出这个观点的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1)C
(2)D
(3)桥面宽度;跨度;长度
(4)测试;改进
(5)桥面宽度加宽,桥面的承重能力变大。
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1)小组合作设计制作“桥梁”的步骤是①明确任务;④交流初步想法;②共同设计方案;⑤制作桥梁;③改进设计方案。
(2)小科发现当初在设计时,桥面的宽度刚好设计为10cm,而其实宽度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通过改变桥面宽度进行对比实验,因此提出的问题为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桥面宽度有关,并进行了对比实验。
(3)探究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桥面宽度有关,该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为桥面宽度,不变的条件为跨度、桥面长度等。
(4)桥梁”搭建好后,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试,如图为小科组第一次设计的“桥“结构图,将质量为200克的小车放置桥面上,这个过程叫作测试。结果发现,该桥并不能承载200克的小车,因此小组需要进行改进,直到达到要求。
(5)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桥面宽度有关。桥面宽度加宽,桥面的承重能力变大。
2.(1)液态;黑色
(2)产生的是无色气体
(3)氧气;氢气;氮气;产生的气体比空气重
(4)小苏打;白醋;化学变化;二氧化碳;往下落;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1)把白糖放入锅里进行加热,发现固态白糖先变成液态的糖,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但是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然后颜色逐渐加深,这时要及时放入排骨进行翻炒,不然,继续加热白糖就会变成黑色的物质,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
(2)对照常见气体特征表,推断出产生的气体肯定不是二氧化氮和氣气,因为产生的无色气体。
(3)为了验证气体的类型,继续做了如下探究:探究一:他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杯子中,看到木条立即熄灭,探究二:他把气体倒入简易天平的B端,发现B端下沉。根据探究一,判断所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除去二氧化氮和氣气,氧气助燃,氢气能够燃烧,所以肯定不是剩下气体中的氧气和氢气。②根据探究二,判断所产生的气体比空气中,剩下的气体中,氮气比空气略轻,故排除,所以肯定不是剩下气体中的氮气,因为产生的气体比空气重。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大量气泡。将一些白色粉未倒进一个气球内,并在一个透明玻璃瓶内装入一定量带有酸味的无色液体,然后把气球嘴套在玻璃瓶上,最后将气球内的粉未抖落到瓶中,气球竟慢慢“吹”大了。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这种白色粉未可能是小苏打,无色液体可能是白醋,两者混合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此时气球里面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取下气球并扎紧口子,放手后气球会往下落,理由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3.(1)B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3)白醋;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反应生成气体
(4)B
(5)C
(6)D
(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敲开蛋壳,将鸡蛋倒入碗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加入白糖和牛奶并搅拌,直至白糖全部溶解,形成均匀蛋液属于物理变化;将蛋液倒入模具,并放入烤箱200℃烤20分钟,让蛋液变成布丁状、在布丁表面均匀撒上白糖,并用喷火枪加热形成焦糖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2)继续加热白糖,小科发现可以观察白糖颜色逐渐变成棕色的焦糖,并能闻到一股焦糖的香气,至此焦糖布丁就完成了,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生成。
(3)小科在制作美食过程中不小心将小苏打和面粉的袋子标签碰掉了,请你利用厨房里的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可以利用白醋来鉴别,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在烹饪美食过程中,①虾煮熟、②煎蛋、④煮米饭有新物质生产,属于化学变化;③水烧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5)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醋和紫甘蓝汁混合后会变成红色。故选C。
(6)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记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故选D。
4.(1)D
(2)C
(3)B
(4)树→蝉→螳螂→黄雀
(5)不同意;巴西龟属于明镜湖的外来物种,会破坏生态平衡,对明镜湖环境来说并非好事。
(1)公园里的生物有很多,丰富多样,小科在进行生物调查时,可以用拍照或画图的形式把不知名的生物记录下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公园里的生物种类很多,我们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法来绘制。做法不合适的是公园里生物种类太多,图中写不下,那就填写一些主要的生物,不必全部填写。故选D。
(2)公园里动物种类很多,分类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麻雀属于鸟类,鸽子、鸭子、企鹅都属于鸟类,蝙蝠、猫、兔属于哺乳动物,蜻蜓属于昆虫。故选C。
(3)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小科发现在同一株金边黄杨的不同枝条上发现叶子已经没有金边的特点说明了植物具有变异现象。故选B。
(4)食物是动物生存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小科听到了树上蝉的叫声,想起来一个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参考成语内容写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
(5)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小科为了让池塘里的生物更加多样化,他打算把自己养的巴西龟放生到明镜湖里,这种做法不合理,巴西龟属于明镜湖的外来物种,会破坏生态平衡,对明镜湖环境来说并非好事。
5.(1)喜阴;喜阳
(2)蒲公英;狗尾草;木质
(3)C
(4)蜜蜂;蝴蝶;老鼠;麻雀
(5)遗传;变异
(1)八角金盘和荷花玉兰分布在5层教学楼和3层餐厅附近,一天中这个区域大部分在建筑物的阴影里。由此推测,八角金盘和荷花玉兰属于喜阴植物。红花橙木分布在花坛里,花坛四周没有高大的建筑物,阳光充足,所以红花橙木应该属于喜阳植物。
(2)木质茎:茎秆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草质茎: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蒲公英、狗尾草是草质茎。红花橙木、八角金盘、荷花玉兰的茎属于木质茎。
白鹭栖息于低海拔地区的湖泊、水塘、河口等水域,常集小群活动于浅水或河滩,校园不适合白鹭生活。在学校里发现一支白塆的羽毛,最合理的解释是白鹭可能来过这里。白鹭的羽毛也有可能是学生捡到的羽毛,然后带来学校。
(4)校园里发现的动物有:蜜蜂、蝴蝶、老鼠、麻雀。蜜蜂、蝴蝶属于昆虫类,老鼠属于哺乳类,麻雀属于鸟类。
(5)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红花橙木每年开的花总是那么红,植物的花的颜色很相似,这是描述生物的遗传现象。今年的花好像比去年的更加红了,植物的花的颜色有细微的不同,这是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
6.(1)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
(3)C
(4)C
(5)B
(6)A
(7)A
(8)化学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将收集到的气体倒入烧杯,下方的蜡烛比上方的蜡烛先熄灭,说明该气体比空气重;而且气体倒入烧杯,蜡烛都熄灭了,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
(2)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且比同体积的空气重的一种气体。
(3)V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也是二氧化碳。
(4)紫甘蓝试剂里有一种独特的物质:花色素,它遇到碱会变成绿色,遇到酸会变成红色。在紫甘蓝上滴加VC泡腾水,发现它变成了红色,说明VC泡腾水是酸性物质;白醋也是酸性物质,所以将紫甘蓝浸泡在白醋中,它也会变红色。
(5)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在这个过程中,水从液态变成气态。制作冰糖葫芦时,把白糖与水倒入锅中,用猛火熬20分钟后,水明显变少,这是因为水吸热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6)加热白糖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液态白糖变焦黄、冒出浓烟、勺子里残留黑色物质都属于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白糖颗粒熔化成液态糖属于物理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7)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冒出细小密集的气泡,冒泡说明有气体产生。
(8)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我们人体中也会发生化学变化,比如食物的消化等。食物被我们吃进体内后,并不是像燃烧那么简单地释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经历更复杂、更平稳的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
7.(1)47
(2)C
(3)B
(4)D
(5)B
(6)D;地球
(7)A
(8)C
(9)D
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本系统。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每颗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1) 为了研究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同学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并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如果将长纸带的最左边标记为0,在每个折痕处(包括两条纸带的连接处)依次标记数字,纸带的最右端应标记为47
(2)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449600万千米,火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 22800.万千米,如果把海王星的位置标记在上述长纸带45的折痕处,那么火星应该标记在折痕2附近。
(3)分析八颗行星在纸带上的位置,我们可以发现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4)太阳系中的行星体积最大的是木星。为了研究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大小关系,同学用橡皮泥来制作八大行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5)如图1所示,当b移动到离a很近的位置,此时模拟的是日全食的现象。
(6)如图2所示,当月球运行到D位置时,可能出现日食现象。发生日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形的,这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7)天空中发光的星星绝大部分都是恒星。如图3所示,用橡皮泥、米粒、胶水等制作了银河系模型,米粒用来模拟银河系中的恒星。
(8)制作银河系模型时,用胶水将米粒固定,可以使米粒不掉落。那么把这些星星“固定”在银河,系中最主要的力量是银河系中心巨大的引力。
(9)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还未实现的是航天员登陆火星。
8.(1)D
(2)B
(3)C
(4)A
(5)A
(6)B
(7)C
(8)B
(9)D
(10)支持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养料等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我们要自觉行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使生物多样性
的持续利用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地球成为人类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1)A.禁止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正确;
B.把不认识的生物画下来或拍照,正确;
C.对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正确;
D.发现不认识的小动物,可以抓来进行研究,错误;发现不认识的小动物,我们可以画下来或拍照,但是不能捕捉它们。
(2)A.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式绘制,正确;
B.只要考察国家公园的一小块区域就可推测所有地方的生物分布,错误;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要分区域进行考察;
C.绘制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前,一定要实地考察,正确;
D.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种类,正确。
(3)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所以三江源国家公园里有多种植物,按茎的特点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这种分类方法叫二歧分类法。
(4)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大熊猫后代与亲代都是黑白毛色,这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5)食草动物牙齿平整,食肉动物牙齿尖锐锋利。图中的动物牙齿平整,所以可推测它是植食动物。
(6)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蚂蚁和金斑喙风蝶属于昆虫,绯胸鹦鹉属于鸟类,穿山甲和长臂猿属于哺乳动物。
(7)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大概10万株三叶草中,会有一株长出四片叶子,这是变异现象。
(8)A.古代生物和现在的生物没有什么区别,错误;古代生物和现在的生物差异很大;
B.不同时期地球环境不同,生存的生物也不同,正确;
C.生物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错误;生物进化与遗传和变异有关,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
D.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精确统计古生物的数量,错误;通过化石只能推测数量,不能精确统计古生物的数量。
(9)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都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0)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植物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养料等,所以乱砍滥伐国家公园的树木会影响动物,从而破坏生物多样性。
9.(1)A
(2)C
(3)B
(4)D
(5)
(6)B
(7)C
(8)B
(9)小浪底工程、西电东送工程、西气东输工程、长兴岛造船基地、杭州湾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等。
(1)制作塔台模型的一般流程是明确要求、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改进。故选A。
(2)在瞭望塔模型的设计过程中,既考虑项目的可行性,也考虑安全性,设计图用正视图和侧视图等多视角展示,有明确的人员分工和清晰的时间安排。
(3)建造道望塔撑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测试设计的可实施性,避免损失。
(4)在固定接口的时候,除了要确定牢固之外,还要节省成本,胶带数量不能过多,故A说法错误。
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允许工程师以较小规模测试设计而无需直接构建全尺寸的结构,故B说法错误;
建造塔台时不仅要考虑承重能力,还要考虑其他多个因素。如结构稳定性、功能性、耐久性、安全、美观性等,故C说法错误。
利用框架结构,可以提高模型的牢固程度,故D说法正确。
(5)塔台的抗风能力可以通过电风扇吹来测试,承重能力可以通过用重物压在模型顶端来测试,抗震能力可以通过用地震模拟器振动来测试,塔台高度可以通过用尺子测量模型。
(6)改革开放后兴建的一些重大工程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如目前还在建和已经建成的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我国还兴建了和完成了 小浪底工程、西电东送工程、西气东输工程、长兴岛造船基地、杭州湾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等。
10.(1)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
(3)C
(4)C
(5)B
(6)A
(7)A
(8)化学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将收集到的气体倒入烧杯,下方的蜡烛比上方的蜡烛先熄灭,说明该气体比空气重;而且气体倒入烧杯,蜡烛都熄灭了,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
(2)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且比同体积的空气重的一种气体。
(3)V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也是二氧化碳。
(4)紫甘蓝试剂里有一种独特的物质:花色素,它遇到碱会变成绿色,遇到酸会变成红色。在紫甘蓝上滴加VC泡腾水,发现它变成了红色,说明VC泡腾水是酸性物质;白醋也是酸性物质,所以将紫甘蓝浸泡在白醋中,它也会变红色。
(5)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在这个过程中,水从液态变成气态。制作冰糖葫芦时,把白糖与水倒入锅中,用猛火熬20分钟后,水明显变少,这是因为水吸热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6)加热白糖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液态白糖变焦黄、冒出浓烟、勺子里残留黑色物质都属于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白糖颗粒熔化成液态糖属于物理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7)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冒出细小密集的气泡,冒泡说明有气体产生。
(8)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我们人体中也会发生化学变化,比如食物的消化等。食物被我们吃进体内后,并不是像燃烧那么简单地释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经历更复杂、更平稳的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
11.(1)48;C;B
(2)D
(3)B
(4)D;月球
(5)A
(6)C
(7)D
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本系统。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每颗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1) 为了研究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同学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并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如果将长纸带的最左边标记为0,在每个折痕处(包括两条纸带的连接处)依次标记数字,纸带的最右端应标记为47
(2)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449600万千米,火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 22800.万千米,如果把海王星的位置标记在上述长纸带45的折痕处,那么火星应该标记在折痕2附近。
(3)分析八颗行星在纸带上的位置,我们可以发现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4)太阳系中的行星体积最大的是木星。为了研究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大小关系,同学用橡皮泥来制作八大行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5)如图1所示,当b移动到离a很近的位置,此时模拟的是日全食的现象。
(6)如图2所示,当月球运行到D位置时,可能出现日食现象。发生日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形的,这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7)天空中发光的星星绝大部分都是恒星。如图3所示,用橡皮泥、米粒、胶水等制作了银河系模型,米粒用来模拟银河系中的恒星。
(8)制作银河系模型时,用胶水将米粒固定,可以使米粒不掉落。那么把这些星星“固定”在银河,系中最主要的力量是银河系中心巨大的引力。
(9)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还未实现的是航天员登陆火星。
12.(1)D
(2)B
(3)C
(4)A
(5)B
(6)B
(7)C
(8)B
(9)D
(10)支持,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养料等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我们要自觉行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使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地球成为人类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完、
(1)A.禁止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正确;
B.把不认识的生物画下来或拍照,正确;
C.对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正确;
D.发现不认识的小动物,可以抓来进行研究,错误;发现不认识的小动物,我们可以画下来或拍照,但是不能捕捉它们。
(2)A.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式绘制,正确;
B.只要考察国家公园的一小块区域就可推测所有地方的生物分布,错误;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要分区域进行考察;
C:绘制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前,一定要实地考察,正确;
D.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种类,正确。
(3)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所以三江源国家公园里有多种植物,按茎的特点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这种分类方法叫二歧分类法。
(4)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大能猫后代与亲代都是黑白毛色,这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5)食草动物牙齿平整,食肉动物牙齿尖锐锋利。图中的动物牙齿平整,所以可推测它是植食动物。(6)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蚂蚁和金斑喙风蝶属于昆虫,绯胸鹦鹉属于鸟类,穿山甲和长臂猿属于哺乳动物。
(7)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大概10万株三叶草中,会有一株长出四片叶子,这是变异现象。
(8)A.古代生物和现在的生物没有什么区别,错误;古代生物和现在的生物差异很大;
B.不同时期地球环境不同,生存的生物也不同,正确;
C.生物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错误;生物进化与遗传和变异有关,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
D.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精确统计古生物的数量,错误;通过化石只能推测数量,不能精确统计古生物的数量。
(9)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0)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植物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养料等,所以乱砍滥伐国家公园的树木会影响动物,从而破坏生物多样性。
13.(1)A
(2)C
(3)B
(4)D
(5)
(6)B
(7)C
(8)D
(9)嫦娥探月工程、玉兔号月球车
(1)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所以瞭望塔模型建造一般流程是:设计——制作——测试——评估和改进。
(2)A.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创意与构想,做法正确。
B.既考虑项目的可行性,也考虑安全性,做法正确。
C、将模型的高大、美观作为设计的首要目标,做法错误,瞭望塔要能够让人站在上面,说明承重性、高度和安全性是项目的重要要求。
D.每个成员有明确分工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做法正确。
(3)制作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制作模型来测试设计的可实施性,避免损失,它对于学生体验技术设计的完整过程,实现设计从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4)A.接口处的胶带越多越好,说法不合理,在固定接口的时候,除了要确定牢固之外,还要节省成本,胶带数量不能过多。
B.模型的尺寸必须要和真实的塔台一样高,说法不合理,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允许工程师以较小规模测试设计而无需直接构建全尺寸的结构。
C、建造瞭望塔只需要考虑承重,说法不合理,建造塔台时不仅要考虑承重能力,还要考虑其他多个因素。如结构稳定性、功能性、耐久性、 安全、美观性等。
D.利用框架结构,可以提高模型的牢固程度,说法合理。
(5)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抗风能力用电风扇吹模型;承重能力重物压在模型顶瑞;抗震能力用地震模拟器震动模型;塔台高度用尺子测量模型.
(6)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要检验望塔模型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最有效的方法是测试。
(7)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如果设计的瞭望塔模型没有通过测试,那么接下来最合适的做法是发现问题,修改设计,完善作品。
(8)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由南仁东先生等科学家们主持设计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坐落于我国贵州省。
(9)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工程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每项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如:嫦娥探月工程,玉兔号月球车等。
14.(1)太阳系;月球
(2)日食;A
(3)A
(4)A
(5)星球的大小不对;星球之间的距离关系不对;少了月球、小行星带、彗星等;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少了星环;根据星球直径大小数据,按比例缩小制作;根据星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数据,按比例缩小制作;在模型中添加月球、小行星带、彗星的模型;给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模型上添加星环
(6)银河系;十八
15.(1)④③①②
(2)B
(3)都是液体;都能燃烧等
(4)油灯与蜡烛谁放出的热量更多 油灯(植物油)燃烧时会产生黑色物质吗
(5)D
物质的变化可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物理变化没有。
(1)用蜡烛加热勺子历的白糖,白糖会由白色固体融化成液态,持续加热会变成糊状最终成为黑色的固体,所以顺序为④③①②。
(2)A.勺底被熏黑了可能是偶然性的,需要反复实验观察现象,故A合理;
B.这个现象与蜡烛燃烧实验无关不用理会错误,实验中任意现象都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故B不合理;
C.可以查找蜡烛成分资料,进一步探究黑色的物质是什么,科学中需要探究精神,故C合理;
D.可以向老师请教一下,这种黑色物质是什么,科学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求助,故D合理。
(3)蜡烛油和植物灯油的共同点有:都是液体、都可以燃烧、燃烧都需要灯芯等。
(4)把蜡烛换成油灯,然后把勺子放到油灯火焰的上加热,变量是两种不同的燃烧物,他们可以研究油灯与蜡烛谁放出的热量更多 油灯(植物油)燃烧时会产生黑色物质吗 等问题。
(5)A.地沟油可以用作燃料可以解决了地沟油流入餐桌的问题,故A正确;
B.地沟油本身没有用处现在用作燃料可以变废为宝,故B正确;
C.地沟油作为燃料可以缓解化石能源短缺问题,故C正确;
D.航空煤油燃烧会发生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16.(1)太阳系;月球
(2)日食;A
(3)A
(4)A
(5)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星球的大小不对; 星球之间的距离关系不对: 少了月球/小行星带/彗星等: 土显、天王星和海王星少了星环 根据星球直径大小数据, 按比例综小制作: 根据星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数据, 按比例缩小制作 在模型中添加月球/小行星带/彗星的模型: 拾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模型上添加星环
(6)银河系;十八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1)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所以图甲制作的是太阳系模型,如果要组成地月系,这个模型里还缺少地球的卫星月球。
(2)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图乙是在模拟日食形成的原因,c对应的是图甲中的太阳即A。
(3)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故选A。
(4)太阳直径为1400000km,表格中恒星直径接近太阳直径100倍的是A室宿二,其大概直径为133000000km。故选A。
(5)模型中存在的问题有:星球的大小不对;星球之间的距离关系不对;少了月球、小行星带、彗星等;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少了星环。改进方法是:根据星球直径大小数据,按比例缩小制作;根据星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数据,按比例缩小制作;在模型中添加月球、小行星带、彗星的模型;给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模型上添加星环。
(6)在《宇宙》单元的学习我们还制作过银河系模型。2024年4月25日,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贡献。
17.(1)A
(2)脊椎;蛇
(3)羽毛
(4)B
(5)C
(6)鸟类可能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亲缘关系) 因为鸟的身上有跟恐龙相似的特征,如羽毛、叉骨 ,在图片中,鸟类被包含在恐龙内,说明两者关系亲近每个问题2分,共4分,合理即可给分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根据文字资料和图片我们得出:恐龙和鳄鱼有着相似的特征,可能是遗传自同一个祖先的原因,同一种恐龙的体型大小也可能是不同的,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恐龙的生存。这些都是确定的题干表述;恐龙和鳄鱼都是卵生,但卵生的不一定是鸟类,爬行动物也是卵生,故选A。
(2)恐龙和蜥蜴的骨骼中都有脊柱,它们属于脊椎动物。根据图片,跟蜥蜴关系最亲近的是蛇,它们在同一个小圆圈里。
(3)鸟类的典型特征是身体上长有羽毛,并且羽毛是中空的。
(4)恐龙这种古代生物已经灭绝了,但蜥蜴与它有一些相似处,题干正确;可以通过化石来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生存环境等,题干正确;银杏这种古代生物一直生存到现在,题干正确;科学家可以通过化石、录像、图片、文字记载等多种资料和途径来研究古代生物,题干不正确,故选B。
(5)脊椎动物是指有脊柱的动物,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脊椎动物是由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的。脊椎动物一般体形左右对称,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个部分,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六大类。小科将部分湿地动物分类如下表所示,他分类的依据是是否有脊柱,故选C。
(6)根据短文和图片我猜测:鸟类可能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亲缘关系)。因为鸟的身上有跟恐龙相似的特征,如羽毛、叉骨,在图片中,鸟类被包含在恐龙内,说明两者关系亲近。
18.(1) 选址问题 安全性 抗风抗震问题
人员分工 承重能力 成本问题
(2)B
(3)C
(4)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抗灾能力 绕抵御3级(大又量)只吹 经抵御2级(中风量) 风吹 能抵御1级 (小风量)又吹
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低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高
抗震能力 枪抵狮3级 (颈) 震动 能抵御2级(校级)震功 能抵御1级 (轻微)震劝
关观 外形灵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最高水平 外形较力关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 外形扭随, 或在所有小11宁设差(低等水个)
(5)电梯
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是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设计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最后实施建设。
(1)为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发射塔,这项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有抗风抗震、选址、安全性、人员分二
工、承重能力、成本、承重性、高度等。
(2)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是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设计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最后实施建设。在制作模型前,项目组对上面问题的考虑,属于工程建设的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3)箭发射时会喷射出高温热流,高温热流影响到钢材的强度和弹性,因此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如
何避免这样的影响,做好隔热系统,故选C。
(4)明确测试标准,以火箭发射塔模型评价表为依据从设计图及文字说明、抗冲击效果、材料成
本统计、模型结构、美观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指标三可以定为美观方面,则优秀的模型外形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最高水平,合格的模型外形较为美观,或在所有小组
且中处于中等水平,待改进的模型外形粗糙,或在所有小组中最差(低等水平)。
(5)载人飞船的高度相当可观,航天员要进入则必须要借助电梯或楼梯,所以要设计电梯通道方便通行。
19.(1)D
(2)C
(3)D
(4)C
(5)不一样;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
(6)A
(1)“嫦娥工程”按“绕、落、回”三步进行,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水,所以月球车不能使用降落伞,也不可以放风筝,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月球上不会生锈,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所以月球车不可以快速行驶。故选D。
(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艰辛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探索宇宙的方式也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的了解也不断加深。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包括:“祝融号”火星车、“神州”系列载人飞船、“天宫号”空间站等,“火星移民”计划是美国宇宙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总裁兼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首次对媒体透露出的、移民火星并在火星建社区的计划。故选C。
(3)图中所示为土星,在太空探索中,科学家根据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制作了部分行星位置关系模型,结合数据我们可以判断表示右图星球位置的是④。故选D。
(4)太阳系大家庭中,火星与地球一样,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进行逆时针自转,并且自转始终保持约25°的倾斜角度,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所以在火星上我们能看到有昼夜交替现象、太阳西升东落、不同地方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地球的公转带来了四季的更替,所以在火星上我们无法看到有四季变化。故选C。
(5)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人类在寻找下一个太空家园的时候,反现了距离右的开普勒22-B,人类若用现有的宇宙飞船飞往开普勒22-B 大约需要2200万年的时间。如果有一天我们到达开普勒22-B,我们观察到的星空跟现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星空不一样。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
(6)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故选A。
20.(1)B
(2)优点为:①运用了耐辐射涂层,②使用了耐温变新型材料。
缺点为:承重能力差、抗震能力差、稳定性差等。
①加大底部面积或加大底座质量,在基地底部加入弹簧,提高减震能力,②在底部加入滚珠,提高避震能力等。图略。
(3)A
(4)认同;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月球上没有空气,不会形成风。
(1)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在完成月球科研基地时,下列工程建设顺序正确的是①利用探测器对月球溶洞进行详细调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溶洞作为基地选址。③结合月球溶洞的地质特点,充分考虑月球环境,完成建筑设计。②根据设计在地球上建设基地模型。④测试评价模型,并完善科研基地设计。⑤建造月球科研基地,测试基地运行情况并投入使用。故选B。
(2)月球科研基地里需要建设一个信号发射塔,以便与地球进行信息交流,根据月球环境特点,以下是小科设计的高为60cm信号发射塔模型,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大,辐射强,所以其设计模型的优点为:①运用了耐辐射涂层,②使用了耐温变新型材料。研究表明月球表面地震活跃,缺点为:承重能力差、抗震能力差、稳定性差等。可以①加大底部面积或加大底座质量,在基地底部加入弹簧,提高减震能力,②在底部加入滚珠,提高避震能力等进行改进。
(3)根据模型测量结果表格,我们发现信号塔模型的承重能力得分较低,所以小科的设计的承重能力还需要特别加强。故选A。
(4)李明认为这个模型不需要测试抗风能力,我认同他的观点。我觉得李明提出这个观点的理由是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月球上没有空气,不会形成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