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汇编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汇编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浙江省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汇编
专题4 实验探究题2
一、实验探究题
1.(2023六下·温州期末)物质的变化
右图甲、乙两个杯子中装有无色透明的液体,一杯是水,一杯是酷,A、B两个盆子中装有白色粉末状物质,一盆是小苏打,一盆是面粉。小科做了如下实验,请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小科刚把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就发现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据此,可以判断甲杯中的液体是   ,乙杯中的液体是   ,A盆中的白色粉末是   ,B盆中的白色粉末是   。
(2)将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这种变化是   ,因为该变化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
(3)将乙杯中的液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产生气泡,这种变化是   ,因为该变化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
(4)小科利用小苏打和白醋吹气球,在饮料瓶中加入300毫升白醋,在气球中用漏斗加入100克小苏打,然后将气球口套在瓶口上,保证瓶口的密封。将气球倒置,气球中的小苏打会进入饮料瓶中。此实验中,让气球变大的动力来自(  )。
A.白醋 B.小苏打
C.新生成的气体 D.空气
(5)气球会一直变大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2.(2024六下·浙江期末)上课时,老师出示了一枚表面有红褐色物质的铁钉,让大家猜测该红褐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乐小新说““是铁锈。”
(1)根据以上信息,我们   (填“能”或“不能”)准确判断出该物质是什么。
(2)乐小新想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老师为他提供了三种液体:白醋、水、小苏打溶液,但没有贴上标签,请帮助他完成鉴别。
①用闻的方式能区分出来的是   。
②)乐小新用以上材料鉴别剩下的两种液体,他在一种液体内加入白醋后发现有气泡生成,推测该液体是   。
(3)鉴别完成后,他们将崭新的铁钉放置在试管中(如图)。
①10分钟后观察铁钉,可以观察到的现象:试管中的铁钉   。
②一周以后将铁钉取出,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在这个实验中,铁钉发生的是   变化。
3.(2024六下·乐清期末)体验草木染
早在新石器时代,智慧的祖先就发现植物的汁液具有颜色,可以用来对面料进行染色,这种技术称之为“草木染”。小科尝试利用黑枸杞体验草木染的魅力。
(1)小科将黑枸杞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水变成了紫色,这是因为黑枸杞中的花青素溶于水虫。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为了得到不同颜色的染液,小科将黑枸杞分别浸泡入以下的液体中。
序号 物体 液体 颜色
1 枸杞 白醋 粉红色
2 柠檬酸 红色
3 小苏打 浅蓝色
4 食用碱 深蓝色
你认为黑枸杞浸泡在这四种液体中,发生了什么类型的变化 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   
(3)小清在尝试“草木染”时,发现紫甘蓝也可以用来染色。以下描述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紫甘蓝被切碎后,颜色变得更加鲜艳
B.染色棉布经过多次洗涤,颜色略微变浅
C.用紫甘蓝染成蓝色的棉布,不小心碰到白醋变成红色
(4)与化学染料相比,你认为用“草木染”有哪些优缺点
4.(2024六下·浙江期末)我们在课堂上做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及建模活动,请根据你的学习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的日食和月食模拟实验过程中,此时甲同学可以看到   现象。
(2)在图2的太阳系示意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选填图中字母)
(3)图3是北斗七星的模型,通过这个建模研究,我们知道在实际天空中(  )。
A.同一星座中的星星距离地球的远近是差不多的
B.同一个星座中的星星是属于同一个星系的
C.同一个星座中的星星之间是没有什么联系的
5.(2024六下·乐清期末)生物大搜索,六年级同学对学校的“中医药百草园”进行了生物大搜索,并绘制了百草园生物分布图。
(1)调查百草园中的生物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只需要记录认识的生物
B.通过粪便或脚印推测并记录生物
C.把想要观察的生物带回教室进一步观察
(2)请你利用二歧分类法对以下三种植物进行分类。
(3)本草种植地3的动物偏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4)在百草园找到的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有   (填序号)
(5)小科发现同一株薄荷上的叶片形状和大小都不太相同,这体现了生物的   (填“遗传”或“变异”,下同)现象,然而,它们的基本叶形是一样的,这是   现象的体现。
6.(2023六下·温州期末)工程设计
下学期要举行校园运动会,学校想利用暑假时间在操场上建造一个塔台。要求高1.5米,带有护栏的台面不小于1平方米,方便体育老师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且成本不超过5000元。学校发布了召集令,最终以竞标的形式确定建塔资格。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此次竞标.....
(1) 下列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造中的限制条件的是____。(多选)
A.塔台高度 B.塔台形状 C.占地面积 D.建造材料
E.建造成本
(2)塔台的建造需要经历以下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制作一个模型②明确要解决的问题③实施建设④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⑤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③①⑤ C.②①④⑤③ D.②①④③⑤
(3)有三组同学率先展示了塔台模型,以下是学校对三个组塔台模型的评价表。
根据评价表,我们可以发现第   组建造的塔台稳定性存在不足。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至少写2点)
(4)参考上面的评价表,你想搭建什么样的塔台呢 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你的设计图,要求图文结合(包括结构、规格、功能等),并至少写出该设计的2处优点。
7.(2024六下·乐清期末)探索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宏大的星系,以太阳为中心,其周边的天体都在一定的轨道上稳定运行。
资料一、2024年5月,太阳连续爆发了多次X级强耀斑。太阳耀斑是太阳上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会影响近地空间及地面人造设施,尤其对卫星、航天器安全,以及航空、通信、导航等领域产生影响和危害。
资料二、中国研究团队测定嫦娥五号带回的玄武岩形成于20亿年,将月球火山活动的结束时间推迟了约8亿年。月球玄武岩是月幔部分的岩浆经过火山喷发至月表冷却结晶形成的岩石。
资料三、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并于4日,成功将携带有月球背面月壤样品的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这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使中国航天技术的一大步,为全球太空探索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根据所给的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制作太阳系位置关系模型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是(  )。
A.行星的大小
B.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C.行星颜色的选择
(2)科学家可以通过日食来了解太阳的结构、化学成分等,此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排列关系是(  )。
A. B. C.
(3)根据资料,下面现象是由太阳耀斑直接造成的影响是(  )。
A.干扰无线电波,导致无线电通讯中断
B.引发强烈的太阳风。
C.产生强烈的X射线和紫外线辐射
(4)根据成因判断,月球玄武岩属于以下哪类岩石。(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5)公众对美国登月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面对这些言论,我们应该(  )。
A.人云亦云,轻易相信别人的观点
B.将自己的猜测作为观点
C.查找资料,寻找证据,形成自己的观点
8.(2024六下·乐清期末)制作花架
班级绿化区植物盆栽摆放混乱,老师邀请同学们设计并制作一个稳定性好、不易倾倒、具有一定承重能力、美观且材料节省的花架。根据各小组制作情况,回答问题:
制作花架记录表
组别 小乐组 小清组 小科组
承受花盆数 8 8 6
抗风能力 好 较好 较差
抗震能力 好 较好 较差
花费科学币 9 6 4
(1)设计制作花架需要经历以下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排序:   
①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②制作一个模型③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④实施建设⑤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
(2)同学们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设计时,综合考虑,制定方案。
B.搭建时,随心所欲,任意修改。
C.测试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3)根据记录表,你认为哪个组制作的花架最好 并说明理由。
(4)小科组想要提高花架的抗风能力,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A.优化框架结构 B.增加底部重量 C.增加塔台高度
(5)下面方案中既能提升花架的实用性又能增加其美观性的是(  )。
A.在花架上装上LED灯,以增加夜间观赏性
B.采用可回收材料制作花架,以体现环保理念
C设计可以调节的花架,适应不同植物的生长需要
9.(2024六下·平阳期末)小科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材料时发现装有小苏打、食盐、白醋、面粉和水的容器标签模糊不清,他将这五个容器分别编号为①-⑤并计划通过一些小实验进行分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取出①和②号装有液体的容器,下列方法最方便的是(  )。
A.用筷子分别沾一点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尝一尝味道
B.用滴管分别取两个容器中的液体滴在2个瓶盖中,在两个瓶盖中分别加入等量紫甘蓝汁看是否变红色
C.分别用扇闻的方法闻一闻两个容器中的液体
(2)小科利用上题的方法发现①号容器中的液体为白醋,请你说明他分辨的依据。分辨的依据:   。
(3)他分别取出少量的③④⑤号容器内的物质放在瓶盖中,利用肉眼观察,很快就找到了   (填物体名称),原因是   。
(4)最后两种物质,你觉得可以怎样分辨出来 请你设计分辨方法,并说明判断依据。
10.(2024六下·平湖期末)【物质的变化】
(1)右图是用蜡烛加热勺子中的白糖,白糖的形态发生变化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糊状 ②黑色固体 ③液态 ④白色固体
(2)小科观察勺子的底部,发现勺底被熏黑了,四位同学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小科: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小明:这个现象与蜡烛燃烧实验无关,不用理会
C.小红: 可以查找蜡烛成分资料,进一步探究黑色的物质是什么
D.小刚:可以向老师请教一下,这种黑色物质是什么,如何产生的
(3)右图是古代用的油灯,在油灯里放入植物油,点燃灯芯就可以照明,植物油和蜡烛油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4)小科、小明等同学经过讨论后,决定把蜡烛换成油灯,然后把勺子放到油灯火焰上加热,此时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5)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地沟油为原料,采用新技术生产出来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有效解决了地沟油流入餐桌的问题
B.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C.可以缓解化石能源短缺的问题
D.航空煤油燃烧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11.(2024六下·平湖期末)【宇宙】
下图是学生在学习宇宙单元过程中所制作的作品,请仔细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制作的是   模型,③号位置模拟的是地球,如果要组成地月系,这个模型里还缺少了   。
(2)图乙是在模拟   形成的原因,其中c对应的是图甲中的   。
(3)下列图片与图乙的模拟实验相匹配的是(  )
A. B.
C. D.
(4)宇宙中的大多数天体都十分庞大,小科收集了一些恒星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格中恒星直径接近太阳直径100倍的是(太阳直径为1400000km)(  )
恒星 大概直径 恒星 大概直径
A 室宿二 133 000 000km B 大 角 35 000 000km
C 马腹一 16 800 000km D 天狼星 2 660 000km
(5)小科仔细观察了图甲的模型,认为模型存在一定的问题,请你在下面方框中写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6)回忆《宇宙》单元的学习我们还制作过   模型。2024年4月25日,我国神舟   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贡献。
12.(2024六下·平湖期末)【生物的多样性】
19世纪初,科学家开始对史前动物的骨骼化石进行分类。将蜥龙类恐龙分为主龙类和蜂龙类,其中主龙类包括龟、鳄鱼等,鳞龙类包括喙头蜥等(如下图所示)。在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恐龙与现代的蜥蜴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它们的骨骼中都包括脊柱;都有鳞片。有些恐龙具有与鸟类相似的特征,例如: 有些恐龙长有羽毛和叉骨。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 田鼠 鲫鱼 青蛙 蛇
乙 蝴蝶 蚯蚓 虾
(1)在古代,恐龙和鳄鱼都生活在地球上,科学家发现恐龙和鳄鱼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根据这些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恐龙和鳄鱼都是卵生,所以属于鸟类
B.恐龙和鳄鱼有着相似的特征,可能是遗传自同一个祖先的原因
C.同一种恐龙的体型大小也可能是不同的
D.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恐龙的生存
(2)恐龙和蜥蜴的骨骼中都有脊柱,它们属于   动物。有意思的是虽然两者有很多相同点,但蜥蜴却并非由恐龙演化而来,右图中,跟蜥蜴关系最亲近的是   。
(3)鸟类的典型特征是身体上长有   ”
(4)关于古代生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恐龙这种古代生物已经灭绝了,但蜥蜴与它有一些相似处
B.科学家只能通过化石来研究古代生物
C.可以通过化石来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生存环境等
D.银杏这种古代生物一直生存到现在
(5)湿地是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小科将部分湿地动物分类如右表所示,他分类的依据是(  )
A.是否长有羽毛 B.是否直接生小动物
C.是否有脊柱 D.是否用鳃呼吸
(6)通过短文和图片中获取的信息,你对鸟类与恐龙的关系做怎样的推测 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13.(2024六下·平湖期末)【小小工程师】
未来5 年浙江省计划建设“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项目”,规划面积约67平方公里, 包括航天发射场、 产业配套区。 目前宁波相关企业已中标此项目,将负责发射台、指挥中心及组装测试设施等系列工程的施工和监理。学校“发射塔项目组”同学打算设计一座火箭发射塔模型,来探索它的奥秘。
(1)建造“国际航天发射中心”这项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请在下方□打“ ”
□ 选址问题 □ 安全性 □抗风抗震问题
□人员分工 □承重能力 □成本问题
(2)在制作模型前,项目组对上面问题的考虑,属于工程建设过程中(  )
A.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B.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C.制作模型 D.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
(3)火箭发射时会喷射出高温热流,小科查阅资料发现当温度达到300~400℃时,钢材的强度和弹性均明显下降,因此设计火箭发射塔时要重视(  )
A.通风系统 B.排水系统 C.隔热系统 D.采光系统
(4)项目组针对火箭发射塔模型设计了评价表,请根据评价需要,提出一项评价指标,写在指标三的括号里,并补充具体的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模型结构 结构完整,运用框架结构 结构较完整, 框架结构中缺少三角形 结构不完整, 框架不稳定
指标二: 抗冲击效果 能抵抗3级冲击力 能抵抗2级冲击力 能抵抗|级冲击力
指标三: (   )            
(5)火箭发射塔可用于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要从发射塔底到达上层发射平台,所以要在塔内设计   , 方便航天员通行。
14.(2024六下·浙江期末)日食是一种有趣的天文现象,它是怎么形成的呢?为此,探究小组进行了探究。他们找来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并将它们摆放在一条直线上(如下图1),在甲纸片的中间打一个观察孔。
(1)图1中的丙纸片代表   ,乙 纸片代表   。有观察孔的甲纸片代表   。
(2)从图1观察孔中观察,刚好出现了图2的情况,我们说发生了   现象;若将乙纸片往左或往右移,则都会出现   现象 ;若将乙纸片往往甲纸片方向移,则会出现   现象。(填“日全食”“日偏食”或“日环食”)
(3)从这个实验可知,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当   运行到   和   之间,而且三者刚好(或接近于)成一条   时,月球挡住了   的光,于是就形成了日食。
(4)如果要观察日食,那么不能用   直接观察,而应该借助工具或通过护目镜进行观察。
15.(2024六下·浙江期末)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如图)。
(1)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   、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   大桥 。
(2)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当明确了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后,我们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
①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②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③实施建设④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3)大桥建造时遇到了诸多的限制和挑战,但都被我国工程师一一克服和解决了。
限制和挑战 解决办法
①大桥要经过通向香港的唯一航道,桥面高度必须超过80米,桥塔高度超过200米,而香港机场又不允许有超过88米的建筑物出现 在这片水域上修建六七千米长的   和22.9千米长的   大桥
②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 修建   
③建岛的海床上有15至20米深的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 用   围岛
(4)上面是我们列出的建造港珠澳大桥时的限制,一项工程中,限制条件包括   、   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16.(2023六下·三门期末)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随着亚运会的步伐,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关体育场馆的建筑工程吧。
(1)右图是杭州亚运会主场馆“大莲花”,设计灵感来自钱塘江水的动态和丝绸的纹理,整个建设工程历时12年,众多建筑师们进行了多轮优化。场馆采用了高科技的“江水源空调系统”、扩声系统等。由此不能得出(  )
A.一项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各个系统内部协同工作
B.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C.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完成
D.工程只要设计了就能投入建造
(2)2008年,杭州启动奥体中心博览城规划,CCDI 悉地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与美国NBBJ 组成的联合团队的设计方案中标。公司对制作的模型测试时,用米尺测量模型高度,测量时视线要   ;用电风扇等测试模型的   能力,用右图装置可以测试模型的   能力。
(3)如果你是体育场馆的设计师,竞标时应该重点考虑项目的   和   。
(4)小科以后想成为体育馆设计师。为了了解怎样的结构更稳定,他利用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做了右图实验,结果发现   最稳定,他的理由的   。
(5)杭州亚运会间,为了方便观众用伞,体育馆门口需要几个共享雨伞架。根据下框内的要求,请你来设计一个共享雨伞架。
要求: 1.能避免雨伞弄湿地面 2.可以放入至少 8 把长柄和折叠的雨伞 3.易移动 (备注:长柄雨伞高 60cm 左右) 需要的材料: 设计图:
17.(2023六下·三门期末)今年农历五月初五(6月22日)是端午节,小科和爸爸妈妈一起前往仙居公盂村观星。爸爸给小科普及了很多天文知识和中国的航天成就,“问天”飞天、“梦天”展翅、 “句芒”探碳、太空快递、六人在轨、太空会师 一次次飞天逐梦,把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
(1)端午节这一天,地球转到了图中大约哪个位置 (  )
A.a B.b C.c D.d
(2)在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小科发现了一颗巨大而明亮的行星,还能看到它周围四颗亮亮的卫星,这颗行星是太阳系中的   。
(3)小科在夜空中找到了七颗亮星,如右图所示,它是   ;借助这七颗亮星我们可以找到位于   星座的北极星。
(4)前不久,神舟十五号飞船的宇航员返回了地球。在空间站中宇航员不能看见下列哪种天文现象   ,他们看到的北斗七星的形状和在地球上看到的   (填“相同”或“不相同”)
A.星星 B.月食 C.流星雨 D.太阳黑子
(5)我国的探月工程又称为“嫦娥”工程。我们把月球作为宇宙空间探测的第一站,主要原因是月球(  )。
A.昼夜周期较长
B.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C.体积小,容易探测
D.有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的环境
(6)右图为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场,最迟迎来黎明的是(  )。
A.山西太原 B.海南文昌 C.四川西昌 D.甘肃酒泉
18.(2023六下·三门期末)小苏打在生活中有许多妙用。
(1)被蜜蜂蜇伤后,留在人体皮肤中使人发痒发痛的物质是酸性物质,小苏打可以消肿止痛,说明此时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小科利用学过的化学变化知识,制作了一个喷口开关灭火器。如图所示,将装有白色粉末的试管粘在瓶子底部,瓶内装入无色有酸味的液体。使用灭火器时,将瓶子倒转,打开开关,喷口就能喷出灭火气体。
无色液体是厨房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则该无色液体是(  )。
A.白酒 B.白醋 C.水 D.不确定
(3)反应完后,小科发现还有白色粉末与无色液体,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无色液体中有哪些物质 他取一滴反应后的无色液体,滴在玻片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玻片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白色晶体,新的白色晶体可能是(  )。
A.小苏打 B.小苏打和白醋
C.醋酸钠和白醋 D.醋酸钠
(4)小科为进一步验证产生的气体性质,在红色气球中充入了空气,在蓝色气球中充 入了该气体,并向烧杯中倒入该气体,实验现象如右图。说明该气体的性质是   。
(5)小科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原来瓶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用字母表示为:AB+CD=A   +C   。
(6)小苏打在食品制作过程中能起到膨松剂的作用,如加入小苏打的馒头受热后变得膨松,说明该过程可能产生了   (填“固体”、 “液体”或“气体”)。该物质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材料,推测此物质是   。
19.(2023六下·瓯海期末)基建社团。
项目背景:为了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要在操场上建一座塔台,供老师在塔台上指挥各班有序进行锻炼。
项目需求:要有一个可上下通行的通道,平台高度要达到2米以上,占地面积不超过2x2平方米,成本不超过5000元,并且可以移动到任何位置。
(1)(多选)本次塔台建设的限制条件有哪些 请在正确的□里打“√”。
□塔台高度□塔台形状□占地面积□建造材料□建造成本
(2)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你的设计图,要求图文结合(包括材料、尺寸、功能等),并写出该设计的两处优点。
(3)在制作塔台模型中可以按照(  )的顺序搭建。
A.先搭底座→再搭立柱→最后搭顶端
B.先搭立柱→再搭顶端→最后搭底座
C.先搭顶端→再搭立柱→最后搭底座
D.先搭底座→再搭顶端→最后搭立柱
(4)测试塔台模型时,用地震仪测试塔台模型的   能力,用   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
(5)小科发现本组的塔台模型有点倾斜,出现晃动,你的建议是   
20.(2023六下·瓯海期末)生命体中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生命。
(1)图1是模拟人体呼吸的装置,此时模拟的是   ,膈肌   运动。(均选填“呼气”“吸气”“向上”或“向下”)
(2)图2中,食物在人体内经过:口腔→   →胃→   →大肠。
(3)图3是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分别将骨、关节填到模型对应的部分。
(4)阅读图4资料卡,情绪的产生非常复杂,这主要与(  )有关。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季节变化 D.年龄变化
(5)(多选)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善不良情绪。请在正确的□里打“√”。
□体育锻炼□听音乐□大量饮食□多晒太阳□熬夜游戏
21.(2023六下·瓯海期末)化学社团。
小科利用锥形瓶、白醋、小苏打、洗洁精模拟“火山喷发”,研究“火山喷发”与什么因素有关。
(1)这个实验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的变化属于____。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颜色变化 D.状态变化
(2)实验中洗洁精产生大量泡沫是由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____引起的。
A.温度降低 B.产生沉淀 C.产生气泡 D.颜色变化
(3)上面表格中第二组的平均数是   。
(4)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每组实验做三次的目的是   。
(5)小科分析以上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6)在第三组实验中,锥形瓶中留有白色沉淀,这些白色沉淀是   ,你的证明方法
是   
(7)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碳酸饮料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
D.鸡蛋在白醋中产生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
(8)以下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的变化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灯丝发光 B.泥水静置
C.铁生锈 D.烧水
22.(2023六下·瓯海期末)天文社团。
太空探索,从未止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站在地球上,不停地向更远的地方探索...
(1)中国空间站的机械臂是由多个关节和机械结构组成的,主要用于舱外作业和对接等任务,其能量最终来自   。
(2)“中国空间站凌月”的原理和日食相同,该现象发生时,空间站的位置应该在下图的(胆法)处。
A.甲 B.乙 C.丙 D.丁
(3)关于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间站中,航天员不能直接对话
B.地球上人们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丙
C.航天员出舱工作需要佩戴无线电设备通话
D.航天员在空间站中一直能看到太阳
(4)2007年,中国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人类选择月球作为深空探测第一站的主要原因是(  )。
A.探索月球的危险性小
B.月球上富含地球上大量稀缺的矿产资源
C.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D.月球上有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环境,这是将来加工工业的理想场所
(5)2020年,我国又向深空探测迈出了一大步,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
①如图是小科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请结合下表的数据,指出该模型的不合理之处:   
②如图是行星相对位置模型,请结合上表数据,以天王星、海王星为例,在纸带上画出地球和火星距离太阳的位置   。(纸带的每一个小格代表10000万千米)
(6)我国发射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标志着我国进入“探日时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
B.太阳活动对地球有着深远的影响
C.太阳探测可以促进我国空间技术和应用水平的提升
D.太阳处于中心位置,是不动的,其他行星、彗星绕着它运动
(7)中国将发射航天望远镜“巡天号”,来获得宇宙的完整景象。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的亮星,绝大部分都是(  )。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8)端午假期,天文社团带着天文望远镜去观星,观星条件最好的地方是(  )。
A.家附近的广场 B.小区楼下
C.郊外的山顶 D.市区公园
(9)小科想观察北极星,可是没带指南针,找不到方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小科找到北方。
   
23.(2023六下·瓯海期末)生物社团。
生物社团的同学对校园内的生物进行深入观察,发现这些平凡的生物都有自己的秘密和故事。
(1)小科在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时,做法正确的是(  )。
A.需要记录校园内的各种生物,不用统计数量
B.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不用记录
C.可以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D.发现动物粪便、毛发等踪迹,但没看到动物本身,不需记录
(2)小科在校园一角发现了以下生物,并用二歧分类法对它们进行了分类。
①关于上图分类1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卵生和胎生进行分类
B.可以根据有无脊柱,将蚂蚁、蜗牛分到A,麻雀、蜜蜂分到B
C.可以根据是否是鸟类,将蚂蚁、蜗牛分到A,蜜蜂、麻雀分到B
D.可以根据是否是昆虫,将蚂蚁、蜜蜂分到A,蜗牛、麻雀分到B
②上图中C是   ,自然界中和C同类的植物还有   ,它们都属于   茎。
(3)小科在校园里发现了两种蜜蜂(见右图),请辨别两者的异同(各写两点)。
①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②小科在观察两只蜜蜂的过程中,操作正确的是   。
A.可以用肉眼观察蜜蜂的身体结构
B.用肉眼观察到蜜蜂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
C.用显微镜观察蜜蜂翅膀时,可以直接把蜜蜂放在显微镜下
D.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很模糊,可以调节反光镜
(4)调查时,同学们发现花坛中蜜蜂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教学楼周围太吵闹
B.在调查时凑巧而已
C.生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
D.在建设校园时,规划了生物生存的区域
(5)小科在博物馆发现了一个中华蜜蜂化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存留在岩石中的蜜蜂遗体,在较短时间内形成
B.化石里的蜜蜂已死亡,没有研究价值
C.古代蜜蜂化石与现代蜜蜂没有相似之处
D.通过该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测其生存环境
(6)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下列方法不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大力开发自然旅游资源 D.建立动物精子库
(7)有资料显示,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的草莓质量有差异,小科想利用大棚种植方式展开研究,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一个大棚内养殖蜜蜂,另一个大棚内进行人工授粉
B.一个大棚内种植牛奶草莓,另一个大棚内种植白草莓
C.从两个对比棚各随机选取1颗草莓进行大小、甜度等检测,确定草莓质量
D.两个大棚的草莓株数可以不考虑,但是要保持土壤、光照等条件相同
(8)小科发现三叶草的叶片都是三片,且叶片形状基本相同。而小海找到一株四叶草,他说:“这株幸运草一定能给我带来好运。”你赞成小海的说法吗 请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角度,说说你的看法:   
(9)有人提出“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再存活4年。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你支持这种观点吗 说说你的理由:
24.(2023六下·温州期末)生物的多样性
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处中亚热带南北亚带分界上,位于浙江省泰顺县西北部,是中国濒临东海最近的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植物215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就祸息于此。
周末,小科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乌岩岭保护区,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
(1)小科在景区人口处靠刷门票进入园内。他想,以后完全可以升级为刷脸认证入园。支持他这一想法的理由是(  )。
A.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B.每个人的体温都是唯一的
C.每个人脸的大小都是唯一的 D.每个人的脸型都是唯一的
(2)兴趣小组成员在乌岩岭保护区开展的这项科学活动,属于(  )。
A.模拟实验 B.参观访问 C.查阅资料 D.实地调查
(3)兴趣小组成员在乌岩岭保护区观察生物时,通常不会见到(  )。
A.黄腹角雉 B.蚂蚁 C.牛筋草 D.虎鲸
(4)乌岩岭保护区内生长着很多的杜鹃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后代杜鹃花的颜色比亲代杜鹃花的颜色浅,是遗传现象
B.后代杜鹃花的花蕊与亲代杜鹃花的花蕊颜色相近,是遗传现象
C.后代杜鹃花的花瓣形状与亲代杜鹃花的不同,是遗传现象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兴趣小组成员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保护区中植物很漂亮,可以挖一棵带回家
B.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对生物进行编号后在相应区域标注
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记录
D.在草丛中找到空的蜗牛壳,可以记录为有蜗牛
(6)右图是小科同学调查保护区内部分生物之间的分类,他第一次分类的依据是   ,第二次分类的依据是   
(7)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植物215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就栖息于此。保护这些濒危物种对泰顺的其他动植物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说说你的想法:   
25.(2023六下·东阳期末)小科今天第一次走进厨房,里面有 6 个没有标签的容器中分别装着面粉、盐、小苏打、碘酒、水、白醋,于是小科分别取样进行实验,他发现:
A.白色颗粒 B.白色粉末 C.白色粉末 D.棕色液体
E.无色液体 F.无色液体
(1)把D分别滴入 A、B、C中,只有C会发生颜色变化;打开 E 时能闻到一股刺鼻的酸味;把E滴入 A、B、C中,在B中发现了气泡;B、C、F 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做成的食物是我们的主食之一。请鉴别容器中物质,重新贴上标签。
A.   B.   C.   
D.   E.   F.   
(2)取一定量的 B和 E 混合能否听到声音    (填“能”或“不能”)。
小科用试管收集了 B和E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再把试管口倾斜地对准燃烧的蜡烛,发现蜡烛熄灭了,说明这种气体   支持燃烧,它还比空气要   。
(3)小科准备写一封无字密信,可以用上述厨房中的某种物质,你认为是   (填字母),假如要让字迹显现,可以用上   (填字母)。
答案解析部分
1.(1)醋;水;小苏打;面粉
(2)化学变化;有
(3)物理变化;没有
(4)C
(5)不会;因为小苏打和白醋的量有限,产生气体的量也是有限的
(1)装有醋、水的杯子和装有小苏打、面粉的盆子,通过肉眼观察和样品混合的表现来判断。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小科刚把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就发现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据此,可以判断甲杯中的液体是醋,乙杯中的液体是水,A盆中的白色粉末是小苏打,B盆中的白色粉末是面粉。
(2)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将A盆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因为该变化有新物质产生。
(3)将乙杯中的液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产生气泡,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因为该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
(4)小科利用小苏打和白醋吹气球,在饮料瓶中加入300毫升白醋,在气球中用漏斗加入100克小苏打,然后将气球口套在瓶口上,保证瓶口的密封。将气球倒置,气球中的小苏打会进入饮料瓶中。此实验中,让气球变大的动力来自新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故选C。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这是装置中让气球变大的动力,但是气球不会一直变大,因为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结束后就不会产生气体了。
2.(1)不能
(2)白醋;小苏打溶液
(3)没有变化;生锈
(4)化学
(1)根据以上信息,我们不能准确判断是什么物质,只能进行猜测。
(2) 乐小新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具体可以通过观察白醋和小苏打溶液混合后的反应来实现。 白醋和小苏打溶液混合后,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这是因为白醋中的乙酸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这个反应是一个化学变化,因为生成了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 。
(3)10分钟后观察铁钉,可以观察到的现象:试管中的铁钉没有变化
一周以后将铁钉取出,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钉生锈。
(4)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在这个实验中,铁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3.(1)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颜色发生改变,有新的物质生成
(3)C
(4)草木染是一种传统技艺,它的优点是天然环保健康,符合现代人的理念,但植物染料大多属于染料分类里的 酸性染料,不容易染色却容易掉色。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就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
(1)将黑构杞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水变成了紫色,这是因为黑枸杞中的花青素溶于水中。产生新的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就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黑构杞浸泡在这四种液体中,发生了化学变化,依据为颜色发生改变,有新的物质生成。
(3)A.紫甘蓝被切碎后,颜色变得更加鲜艳,切碎是物理变化。
B.染色棉布经过多次洗涤,颜色略微变浅,洗涤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C.用紫甘蓝染成蓝色的棉布,不小心碰到白醋变成红色,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4)草木染是一种传统技艺,它的优点是天然环保健康,符合现代人的理念,但植物染料大多属于染料分类里的 酸性染料,不容易染色却容易掉色。
4.(1)日食
(2)F;G
(3)C
(1)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中间时,且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月球是不透光的球体,遮蔽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月球影子落在地球上,从而发生日食现象。从图1可知,如果此时甲同学可以看到日食现象。
(2)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在图2的太阳系示意图中,表示地球的是F,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G火星。
(3)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组成斗状的七颗星其实离我们的距离并不相同,它们分布在离我们有50~~150光年远的宇宙空间里。图3是北斗七星的模型,通过这个建模研究,我们知道在实际天空中同一个星座中的星星之间是没有什么联系的。
5.(1)B
(2)A:麦冬;B:薄荷;C:车前草
(3)本草种植地3靠近操场,人流量比较多。
(4)蚂蚁、蜜蜂、蝴蝶
(5)变异;遗传
观察动植物时,我们要做到:爱护动植物,不伤害破坏它们: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不能要用手直接接触。
(1)A.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时,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
C.在观察生物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都是正确的做法。把想要观察的生物带回教室进一步观察方法不正确,不应该损坏动植物。
故选B。
(2)分类是认识生物的常用方法,其中二歧分类法就是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生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车前草为非禾叶状,无特殊气味;薄荷为非禾叶状,有特殊气味;麦冬为非禾叶状。故A为麦冬,B为薄荷,C为车前草。
(3)本草种植地3靠近操场,人流量比较多,所以动物偏少。
(4)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蚂蚁、蜜蜂、蝴蝶属于昆虫。
(5)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生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同一株薄荷上的叶片形状和大小都不太相同,这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然而,它们的基本叶形是一样的,这是遗传现象的体现。
6.(1)A;B;E
(2)A
(3)2;没有采用镂空结构,导致其抗风能力较弱;没有采用上轻下重的结构,导致其抗震能力较弱
(4)采用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增强抗震能力;采用三角形镂空结构,增强抗风能力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塔台要求高1.5米,带有护栏的台面不小于1平方米,方便体育老师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且成本不超过5000元。因此,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设中的限制条件的是A塔台高度、C占地面积、E建造成本。故选ABE。
(2)建造一座塔台,应该经历的步骤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②④①⑤③符合题意。故选A。
(3)根据评价表,我们可以发现第2组建造的塔台稳定性存在不足,可能的原因包括没有采用镂空结构,导致其抗风能力较弱;没有采用上轻下重的结构,导致其抗震能力较弱。
(4)我想搭建的塔台的设计图是:
该设计采用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增强抗震能力;采用三角形镂空结构,增强抗风能力。
7.(1)B
(2)B
(3)A
(4)A
(5)C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1)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一些现象,在学习“八颗行星"时,制作了一条纸带,它是同学建立的行星位置模型,制作太阳系位置关系模型时,需要重点关注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故选B。
(2)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遮挡住,从而产生日食现象,B符合题意。
(3)太阳上温度比较低的地方就是太阳黑子,比较亮的地方就是耀斑。太阳耀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故选A。
(4)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成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沉积岩有明显的分层,沉积岩是经过一系列的外力作用才形成的。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月球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故选A。
(5)公众对美国登月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面对这些言论,我们应该查找资料,寻找证据,形成自己的观点。故选C。
8.(1)③①②⑤④
(2)B
(3)抗风、抗震能力较好,成本较低
(4)C
(5)B
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1)完成一项工程要经历重要的工作阶段,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再重新设计建立模型,再测试,再改进完善。循环往复,直到设计达到各种限制条件的要求,才开始实施建设,所以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定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出或写出解决方案)、测试该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故正确的排序为③①②⑤④。
(2)A.设计时,综合考虑,制定方案。说法正确,
B.搭建时,不能随心所欲,任意修改。说法错误。
C.测试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说法正确。
故选B。
(3)根据记录表,可以知道小清组制作的花架最好,因为抗风、抗震能力较好,而且成本较低。
(4)为了提高花架的抗风能力,可以优化框架结构,增加底部重量。增加塔台高度做法不合理。故选C。
(5)A.在花架上装上LED灯,以增加夜间观赏性,增加其美观性,但是没有提升花架的实用性;
B.采用可回收材料制作花架,以体现环保理念,比较实用,但是不够美观。
C.设计可以调节的花架,适应不同植物的生长需要,能提升花架的实用性又能增加其美观性。
故选C。
9.(1)C
(2)具有刺鼻气味
(3)面粉;面粉不溶于水
(4)小苏打与白醋会发生化学变化
(1)五种物质中,白醋具有刺鼻气味,我们可以通过扇闻法,先鉴别出白醋来。
(2)五种物质中,白醋具有刺鼻气味,①号容器中液体具有刺鼻气味,说明其是白醋。
(3)剩余物质中,面粉不溶于水,将这些物质分别放入水中,看哪个物质不溶解,它就是面粉。
(4)剩余两种物体,分别加入白醋,看加入白醋后是否会产生气体,产生气体的溶液是小苏打。
10.(1)④③①②
(2)B
(3)液体;可以燃烧。
(4)油灯的火焰是否也会产生黑色物质
(5)D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根据实验可知,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砂糖固体颗粒熔化成液态的糖,颜色逐渐变成淡黄色的糊状物质,发出淡淡的香味,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最后变成焦黑色固体,并会冒出浓浓的烟。
(2)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实验结论会更准确科学,故A正确;
B.小科观察勺子的底部,发现勺底被熏黑了这个现象与蜡烛燃烧实验有关,需要考虑,故B错误;
C.通过查找蜡烛成分资料,进一步探究黑色的物质是什么,是科学合理的做法,故C正确;
D.对实验中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这种黑色物质是什么,如何产生的,故D正确;
(3)植物油和蜡烛油具有的共同特点是:都是液体,狗可以燃烧。
(4)小科、小明等同学决定把蜡烛换成油灯,然后把勺子放到油灯火焰上加热,此时他们研究的问题是:油灯的火焰是否也会产生黑色物质。
(5)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地沟油为原料,采用新技术生产出来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地沟油为原料,给地沟油找到了增值渠道,可以有效解决了地沟油流入餐桌的问题,故A正确;
B.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地沟油为原料,可以使地沟油回收再利用,使得地沟油合理利用,变废为宝,故B正确;
C.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地沟油为原料,可以替代石油提供燃料,可以有效缓解化石能源短缺的问题,故C正确;
D.航空煤油燃烧不但发生了物理变化,更重要是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错误。
11.(1)太阳系;月球
(2)日食;A
(3)A
(4)A
(5)⑥不应该设置成最大的行星;⑤号应该设置成最大的行星。
(6)北斗七星;十八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2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
(1)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矮行星、小天体(彗星、小行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及围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组成。图甲制作的是太阳系模型。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
(2)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遮挡住,从而产生日食现象。图乙是在模拟形成的原因,其中c是太阳,对应的是图甲中的A.
(3)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遮挡住,从而产生日食现象。分析图片可知,A与图乙的模拟实验相匹配。
(4)太阳直径为1400000km。分析图表可知,A室宿二直径接近太阳直径100倍。
(5)太阳系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的行星体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所以⑥号设置成最大的行星错误,⑤号是木星,应该设置成最大的行星。
(6)回忆《宇宙》单元的学习我们还制作过北斗七星的模型。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搭乘着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三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12.(1)A
(2)脊椎;鳞龙类
(3)羽毛
(4)B
(5)C
(6)恐龙具有与鸟类相似的特征,有亲缘关系;有些恐龙长有羽毛和叉骨。
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化石。脊椎动物,是脊索动物中最大和最先进的亚门。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由软体动物进化而来。
(1)A.鸟类是体表有羽毛、有翼、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恐龙和鳄鱼都是卵生,但是不属于鸟类,选项观点错误。
B.恐龙和鳄鱼有着相似的特征,可能是遗传自同一个祖先的原因,选项观点正确。
C.同一种恐龙的体型大小也可能是不同的,选项观点正确。
D.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恐龙的生存,选项观点正确。
(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像猎豹这样,有一根脊柱的动物,科学家把它叫做脊椎动物。恐龙和蜥蜴的骨骼中都有脊柱,它们属于脊椎动物。图中,跟蜥蜴关系最亲近的是鳞龙类。
(3)动物按照有无脊椎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分为: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鸟类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翼、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鸟类的典型特征是身体上长有羽毛。
(4)A.恐龙这种古代生物已经灭绝了,但蜥蜴与它有一些相似处,选项观点正确;
B.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家可以通过古生物化石来研究古生物,观点太绝对,选项观点错误;
C.科学家可以通过化石来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生存环境等,选项观点正确;
D.银杏这种古代生物一直生存到现在,选项观点正确。
(5)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燕子、田鼠、鲫鱼、青蛙、蛇等,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蝴蝶、蚯蚓、虾等。
(6)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推测古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有些恐龙具有与鸟类相似的特征,恐龙骨骼化石与鸟类的骨骼形似,例如:有些恐龙长有羽毛和叉骨,因此我们推测恐龙可能与鸟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13.(1) 选址问题 安全性 抗风抗震问题
人员分工 承重能力 成本问题
(2)A
(3)C
(4)抗震能力;抵御强烈震动;抵御较强震动;抵御轻微震动
(5)专属电梯
工程设计,是根据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
(1)浙江省计划建设“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项目”,建造“国际航天发射中心”这项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有选址问题,安全性,抗风抗震问题,人员分工,承重能力,成本问题。
(2)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能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在制作模型前,项目组对上面问题的考虑,属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3)一项工程需要由多个系统组成。火箭发射时会喷射出高温热流,当温度达到300~400℃时,钢材的强度和弹性均明显下降,因此设计火箭发射塔时要重视隔热系统。
(4)火箭发射塔模型的评价指标还包括抗震能力。抵御强烈震动是优秀,抵御较强震动是合格,抵御轻微震动是待改进。
(5)火箭发射塔可用于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要从发射塔底到达上层发射平台,所以要在塔内设计专属电梯,方便航天员通行。
14.(1)阳;月球;地球
(2)日环食;日偏食;日全食
(3)月球;太阳;地球;直线;太阳
(4)眼睛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1)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图1中的丙纸片代表太阳,乙纸片代表月球,有观察孔的甲纸片代表地球。
(2)从图1观察孔中观察,刚好出现了图2的情况,月球没有完全遮住太阳,留下了一个圆环的光,我们说发生了日环食现象若将乙纸片往左或往右移,则都会出现日偏食现象;若将乙纸片往甲纸片方向移,则会出现月球完全遮住太阳的日全食现象。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而且三者刚好。
(3)从这个实验可知,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同时,(或接近于) 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于是形成了日食。
(4)如果要观察日食,那么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而应该借助工具或通过护目镜进行观察,以免造成伤害。
15.(1)桥;跨海
(2)B
(3)海底隧道;跨海;人工岛;圆钢管
(4)时间;费用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其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
(1)港珠澳大桥飞跨伶仃洋,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随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2)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步骤排序: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画或写解决方案)、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
(3)工程设计要面临的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建造更是如此,大桥要经过通向香港的唯一航道,桥面高度必须超过80米,桥塔高度超过200米,解决方法是在这片水域上修建六七千米长的海底隧道和22.9千米长的跨海大桥,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采用修建人工岛的方法解决,建岛的海床上有15到20米深的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就用圆钢筒围岛的方法解决。
(4)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面临的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16.(1)D
(2)平视;抗风;抗震
(3)成本;安全
(4)甲;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最稳定
(5)需要的材料|设计图:图文结合
(1)A:一项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各个系统内部协同工作,正确;
B: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正确;
C: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完成,正确;
D:工程只要设计了就能投入建造,错误;工程设计之后还要建立模型进行评估验证,等到改进评估达到标准后,才能够投入建造。
(2)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测试“抗风能力”是使用电风扇三挡风力吹动塔台;塔台模型的高度是指从桌面到塔台模型平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中间位置的高度,我们用米尺来测试塔高检测塔台模型高度是否达标,测量时视线要平视;将相同重物均匀放在塔台上来测试塔台的承重能力;使用专业地震模拟仪器,测试三挡强度的抗震情况来测试塔台的抗震能力。
(3)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4)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由于这些特点,框架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能力都很好。甲结构上小下大,上轻下重,这样最稳定。
(5)根据题干要求画出设计图即可。画设计图的时候,尺寸的标注需要注意正确,尺寸必须注写齐全,不遗漏,不重复;尺寸注写布局整齐、清晰,便于读图;合理,尺寸注写方式符合加工要求。
17.(1)B
(2)木星
(3)北斗七星;小熊
(4)C;不相同
(5)B
(6)D
(1)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在夏季,所以端午节这一天,地球转到了图中的b位置。
(2)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超过地球的一千倍,质量超过太阳系中其他八颗行星质量的总和。因为木星相当巨大而又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认出。用双筒望远镜观察,它看起来像小圆盘。另外,还有可能看到它的四颗最亮的卫星。
(3)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北极星的位置几乎是不变的,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借助它辨认方向。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北斗七星勺口的两星向勺口方向延长线的5倍距离位置就是小熊星座的北极星的所在。
(4)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从不同角度观察星座,看到的图像不同。目前的星座是从地球这个角度所看到的图像,如果从宇宙中其他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它们的图像也会不相同。所以他们看到的北斗七星的形状和在地球上看到的不相同。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冲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地球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这样的天体称为流星,在空间站中宇航员在地球外,所以不能看见流星。
(5)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距地球约38.4万千米,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所以我们把月球作为宇宙空间探测的第一站。
(6)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四大航天发射场中,甘肃酒泉在最西边,最后迎来黎明。
18.(1)化学变化
(2)B
(3)D
(4)比空气重
(5)D;B
(6)气体;二氧化碳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被蜜蜂重伤后,留在人体皮肤中使人发痒发痛的物质是酸性物质,涂抹小苏打可以酸碱,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说明此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2)小苏打能够与白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判断制造灭火器的无色液体是厨房中常见的白醋。白酒和水与小苏打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3)小苏打能够与白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醋酸钠。加热反应后的无色液体一段时间后,发现玻片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白色晶体,这就是醋酸钠。
(4)根据题干可知,低处的蜡烛会比高处的蜡烛先熄灭,说明该气体比空气重。
(5)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交换的为相同种类的离子,并且交换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可用字母表示为:AB+CD=AD+CB。
(6)小苏打在食品制作过程中能起到膨松剂的作用,如加入小苏打的馒头受热后变得膨松,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促使面团体积膨胀,使制作出来的面食松软可口。
19.(1)五个方框都打“√”
(2)答案不唯一,例如:优点:①采用框架结构,节省材料;②采用三角形结构,增加稳固性(合理即可)
(3)A
(4)抗震;电风扇
(5)加强塔台模型中间吸管的稳定性,多制作三角形结构,全面提高稳定性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塔台要求有一个可上下通行的通道,平台高度要达到2米以上,占地面积不超过2×2平方米,成本不超过5000元,并且可以移动到任何位置。因此,属于本次塔台建设的限制条件是塔台高度、占地面积、建造成本。
(2)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由于这些特点,框架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能力都很好。所以设计塔台时,底部比顶部面积大,是为了提高塔台的稳固性。多用三角形结构,是为了提高塔台的稳定性。
(3)制作塔台模型,一般按照一定顺序建造。塔台搭建的顺序是:先搭底座、再搭立柱、最后搭顶端。
(4)塔台模型测试主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等。测试塔台模型时,用地震仪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震能力,用电风扇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
(5)本组的塔台模型有点倾斜,出现晃动,可以加强塔台模型中间吸管的稳定性,多制作三角形结构,全面提高稳定性。
20.(1)吸气;向下
(2)食道;小肠
(3)(从上到下)骨、关节
(4)B
(5) 体育锻炼 听音乐 多晒太阳
(1)在这个模拟肺呼吸过程的实验中,饮料瓶模拟人体的胸腔;气球模拟人体的肺;橡皮膜模拟人体的膈肌;Y形玻璃管模拟人体气管。图1是模拟人体呼吸的装置,此时模拟的是吸气过程,膈肌向下运动,肺泡扩大,体外的空气进入体内。
(2)图2中,口腔是食物进入人体的开始的消化器官,然后经过食道送入胃,食物在胃内初步消化,变成食糜进入小肠,小肠是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最后排入大肠。因此,食物在人体内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3)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筷子对应骨骼,橡皮筋对应肌肉,连接的部分对应关节。
(4)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我们人体中也会发生化学变化,比如情绪变化。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有时候我们会开心,有时候我们会难过甚至愤怒。情绪的产生非常复杂,但也与化学变化有关。
(5)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善不良情绪,体育锻炼、听音乐、多晒太阳。
21.(1)B
(2)C
(3)2.1
(4)小苏打的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避免偶然性
(5)小苏打的量越多,洗洁精的泡沫喷发高度越高
(6)小苏打;取少量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白醋,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是小苏打
(7)D
(8)C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产生。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验中洗洁精产生大量泡沫是由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产生的气体引起的。
(3)实验中采取重复实验的方法,采取取平均数的方法获得数据,可以提高准确性,上面表格中第二组的平均数是:(2.2+2.1+2.0)÷3=2.1(厘米)。
(4)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小苏打的量,白醋的量是100毫升保持不变。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同理每组实验做三次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避免偶然性。
(5)根据题干可知,小苏打的量越多,洗洁精的泡沫喷发高度越高。
(6)在第三组实验中,锥形瓶中留有白色沉淀,这些白色沉淀是小苏打,是没有完全反应完的药品。可以证明白色沉淀是小苏打,证明方法是取少量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白醋,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是小苏打。
(7)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正确;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
C:碳酸饮料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正确;
D:鸡蛋在白醋中产生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错误;鸡蛋在白醋中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8)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灯丝发光、泥水静止、烧水都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2.(1)太阳
(2)B
(3)C
(4)C
(5)火星的赤道直径比金星的赤道直径大;
(6)D
(7)B
(8)C
(9)找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像一个巨大的勺子,在晴朗的夜空是很容易被找到的,从勺子前端两颗星连线向外延长5倍处,有一颗较亮的星星就是北极星,即人正北方。
(1)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任何工作也无法开展。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运行在太空中国空间站通过太阳能转换器来获得电量,所以其能量最终也是来自太阳能。
(2)“中国空间站凌月”的原理和日食相同,该现象发生时,空间站的位置应该在如图中的乙处,地球、中国空间站、月球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中国空间站位于地球和月球中间位置。
(3)A:在空间站中,航天员不能直接对话,错误;在空间站中,也有空气,航天员能直接对话;
B:地球上人们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错误;空间站处于空气极其稀薄的太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地球上人们听到航天员的声音不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而是靠电波传播;
C:航天员出舱工作需要佩戴无线电设备通话,正确;
D:航天员在空间站中一直能看到太阳,错误;航天员在空间站中有的时间段也会被地球遮挡太阳光,并不是一直都能看到太阳。
(4)2007年,中国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人类选择月球作为深空探测第一站的主要原因是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比较容易到达。太空探索需要高科技和巨大的投资,探索月球的危险性并不小;人类探索月球并不是因为富含地球上大量稀缺的矿产资源,探月之前,月球上有什么样的矿产资源人们也并不知道;人类探索月球是为了了解月球,认识宇宙,不是为了将来将加工工业迁移到月球上去。
(5)①结合下表的数据可知,金星的赤道直径是12104千米,火星的赤道直径是6787千米,可以图2中小科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火星的体积大于金星的体积,这是该模型的不合理之处。
②如图3所示,纸带的每一个小格代表10000万千米,地球距离15000万千米,火星距离太阳22800万千米,在纸带上地球的位置是:15000万千米÷10000万千米=1.5,因此,地球位于1格到2格中间位置;火星距离太阳的位置是:22800万千米÷10000万千米=2.28,因此,火星位于2格到3格之间位置。
(6)A: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正确;
B:太阳活动对地球有着深远的影响,正确;
C:太阳探测可以促进我国空间技术和应用水平的提升,正确;
D:太阳处于中心位置,是不动的,其他行星、彗星绕着它运动,错误;太阳处于中心位置,太阳也是运动的,其他行星、彗星绕着太阳运动的同时,也随着太阳一起运动。
(7)天空中发光发热的星叫恒星,宇宙星体主要由恒星和星云组成的。中国将发射航天望远镜“巡天号”,来获得宇宙的完整景象。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的亮星,绝大部分都是恒星。
(8)端午假期,天文社团带着天文望远镜去观星,观星条件最好的地方是郊外的山顶,视野开阔,没有人类的灯光干扰。家附近的广场、小区楼下、市区公园等环境,不但有灯光干扰,也会有高大建筑物遮挡,不利于观察星星。
(9)北极星位于正北方向,可以帮助人们在野外判断方向。夜晚寻找北极星的方法是:首先找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像一个巨大的勺子,在晴朗的夜空是很容易被找到的,从勺子前端两颗星连线向外延长5倍处,有一颗较亮的星就是北极星,即正北方。
23.(1)C
(2)D;凤仙花;狗尾草;草质
(3)都属于昆虫,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1号蜂的体形比2号蜂大,2号蜂的腹部没有黄色环带;A
(4)C
(5)D
(6)C
(7)A
(8)答案不唯一,例如:不赞同。四叶草是三叶草同一叶柄上出现四片小叶的变异植株(合理即可)
(9)答案不唯一,例如:不支持。并不是所有植物都靠蜜蜂授粉,如小麦借助风力授粉(合理即可)
(1)A:需要记录校园内的各种生物,不用统计数量,错误;在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时,需要记录校园内的各种生物,也要统计生物数量;
B: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不用记录,错误;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拍照或画图记录,也需要记录;
C:可以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正确;
D:发现动物粪便、毛发等踪迹,但没看到动物本身,不需记录,错误;发现动物粪便、毛发等踪迹,但是没看到动物本身,也要记录。
(2)①A.可以根据卵生和胎生进行分类,错误;图甲中的动物有蚂蚁、蜗牛、蜜蜂、麻雀都是卵生动物,不可以根据卵生和胎生进行分类;
B.可以根据有无脊柱机械分类,错误;蚂蚁、蜗牛、蜜蜂都属于无脊椎动物,麻雀属于有脊椎动物;
C.可以根据是否是鸟类进行分类,错误;蚂蚁、蜗牛、蜜蜂、麻雀四种动物中,麻雀是鸟类,蚂蚁、蜗牛、蜜蜂都不属于鸟类;
D.可以根据是否是昆虫机芯分类,错误;蚂蚁和蜜蜂属于昆虫,蜗牛是软体动物,麻雀属于鸟类,可以根据是否是昆虫,将蚂蚁、蜜蜂分到A,蜗牛、麻雀分到B。
②图甲中桂花树、三叶草、茶花树、凤仙花,分为两类,一类有三叶草、C,另一类有桂花树、D,由此判断C是凤仙花,自然界中和C凤仙花同类的植物还有狗尾草,它们都属于草质茎。D应该是茶花树,属于木质茎。
(3)①图中两只蜜蜂都属于昆虫,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图中两只蜜蜂的不同之处:1号蜂的体形比2号蜂大,2号蜂的腹部没有黄色环带。
②A.可以用肉眼观察蜜蜂的身体结构,正确;
B.用肉眼观察到蜜蜂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错误;蜜蜂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但是用肉眼是不能观察到的;
C.用显微镜观察蜜蜂翅膀时,可以直接把蜜蜂放在显微镜下,错误;需要制作玻片标本观察;
D.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很模糊,可以调节反光镜,错误;需要调节准焦螺旋,可以看到清晰的图像,不能调节反光镜。
(4)生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花坛鲜花多,吸引蜜蜂采蜜、采花粉,因此花坛中蜜蜂较多。
(5)A:这是存留在岩石中的蜜蜂遗体,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错误;化石的形成需要成千上万年,甚至上百万年,不是较短时间内就能形成;
B:化石里的蜜蜂已死亡,没有研究价值,错误;化石里的蜜蜂虽已死亡,但是仍有科研价值,可以研究地质年代蜜蜂的身体结构和生活环境特;
C:古代蜜蜂化石与现代蜜蜂没有相似之处,错误;古代蜜蜂化石与现代蜜蜂一定会有相似之处;
D:通过该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测其生存环境,正确。
(6)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等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力开发自然旅游资源,会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不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7)有资料显示,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的草莓质量有差异,小科想利用大棚种植方式展开研究,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小科想研究“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的草莓质量是否有差异”的对比实验,控制的变量是传粉方式,其他条件完全一致,一个大棚内养殖蜜蜂,另一个大棚内进行人工授粉。故A选项正确。
(8)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角度分析,小海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我不赞同。根据生物变异规律,四叶草是三叶草同一叶柄上出现四片小叶的变异植株。
(9)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我不支持这种观点,因为并不是所有植物都靠蜜蜂授粉,如小麦借助风力授粉。
24.(1)A
(2)D
(3)D
(4)B
(5)A
(6)植物和动物;有无脊椎
(7)保护濒危物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合理即可)
(1)A.刷脸认证的依据是每个人的相貌,因为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A正确;
B.正常条件下,人的体温基本都是一致的,差异很小,所以每个人的体温并不是唯一的,B错误;
C.人脸的大小不是区别他人的主要原因,每个人脸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C错误;
D.脸型是指人的面部的轮廓,人们把脸型分为方形脸、圆形脸、瓜子脸等几种类型,所以每个人的脸型不是唯一的,D错误。故选A。
(2)小科同学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来到乌岩岭保护区,用科学课上学过的方法,对该地部分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研究,属于实地调查研究活动,不属于模拟实验,不属于查阅资料,更不是参观访问游玩活动。故选D。
(3)小科和同学们在乌岩岭保护区观察生物时,可以见到黄腹角雉、蚂蚁、牛筋草等陆生生物,通常不会见到虎鲸这种海洋生物。故选D。
(4)动物后代和亲代十分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动物后代和亲代也有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变异。后代杜鹃花的颜色比亲代杜鹃花的颜色浅,这是变异现象,不是遗传现象;后代杜鹃花的花蕊与亲代杜鹃花的花蕊颜色相近,这是遗传现象。后代杜鹃花的花瓣形状与亲代杜鹃花的不同,这是变异现象。故选B。
(5)A.保护区中植物很漂亮,也不可以挖一棵带回家,保护区的动植物是严谨认为干预的,A正确;
B.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对生物进行编号后在相应区域标注,是合理的做法,B错误;
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记录,是合理的做法,C错误;
D.在草丛中找到空的蜗牛壳,可以记录为有蜗牛,是正确的做法,D错误;故选A。
(6)二歧分类法是依据事物的某一特征确定一个标准,将这些事物分为两类,再在每一类下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分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图中第一次分类把蜗牛、蚯蚓、猴子、蛇分一类,山茶花分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植物和动物;第二次分类把蜗牛和蚯蚓分为一类,猴子和蛇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有无脊椎。
(7)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濒临灭绝,这对于生物多样性是不利的。很多动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和竞争关系,保护这些濒危物种对泰顺的其他动植物有重要作用和影响,保护濒危物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
25.(1)盐;小苏打;面粉;碘酒;白醋;水
(2)能;不;重
(3)C;D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1)分析白醋、水、面粉、碘酒、盐、小苏打可知,面粉、小苏打都是白色粉未,碘酒是棕黄色液体,白醋、水是无色液体,面粉和碘酒相遇会变蓝紫色。把D分别滴入A、B、C中,只有C会发生颜色变化,说明C是面粉,D是碘酒;打开E时能闻到一股刺鼻的酸味,说明E是白醋;把E白醋滴入A、B、C中在B中发现了气泡,说明B是小苏打。小苏打与白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B小苏打、C面粉、F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做成的食物是我们的主食之一.说明F是水。因此,给容器中物质重新贴上标签:A盐、B小苏打、C面粉、D碘酒、E白醋、F水。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是小苏打,E是白醋,取一定量的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听到“嗤嗤”的声音。小科用试管收集了B和E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再把试管口倾斜地对准燃烧的蜡烛,发现蜡烛熄灭了,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它还比空气要重,可以像倒水一样倾倒氧化碳气体。
(3)因为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小科准备写一封无字密信,可以用上述厨房中的C面粉,假如要让字迹显现,可以用上D碘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