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学 科 美 术 年 级 高 二 学时 第三课时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第三课《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单元主题《中国山水画的观看之道——品与评》教学形式 讲授、讨论、探究 单 位教材分析 作为大单元整体课程,本课更加深入的对如何鉴赏美术作品深度探究,起到了承前启后,树立大概念的作用,为后续鉴赏其他单元美术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美术作品的四种方法;2.鉴赏美术作品的四个步骤;3.可以从多角度的鉴赏美术作品。学情分析 1.本课为第一单元第三课,《美术鉴赏》基本鉴赏方法的课程,本课共3课时,为单元系列课程的第三课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有了初步的了解,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本班学生基础较好,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导学单完成课前准备,教师将在课上注重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研究,让学生通过活动深切体会。 3.本班学生有部分对美术有着浓厚兴趣的,可以继续深入探究;但还有部分学生以学习文化课为主,需要设定一定的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欣赏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从多层面与多角度鉴赏美术作品的意能够理解并比较熟练地运用美术欣赏的四种基本方法一感悟式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登、比较式赏来科学地鉴赏美术作品。教学重点 了解美术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学会用科学、系统的鉴赏方法来读取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和文化信息,以达到对美术作品的理解。通过有意义的鉴赏活动,美术作品成了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载体,人们可以从中解读内涵丰富的文化、社会和个人信息,使我们热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和尊重国内外的优秀文化。教学难点 1.如何从多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2.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方法(形式鉴赏、比较式鉴赏、感悟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和四个步骤(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教学过程与方法 利用观察法、合作探究、实践法、情景再现法、拍卖会等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设置问题、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一系列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探究、思考、讨论、巩固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内容,完成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环节的呈现方式教学策略 1.先根据教学设计,利用网络搜素图片、音频、视频,利用软件剪切需要的视频片段。然后用PPT制作调试完成课件。 2.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创设情境,竞聘艺术品鉴师为题贯穿本课。采用讨论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同时允许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通过用启发式的方法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 3.教学重难点的解决: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明白鉴赏艺术作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形成多角度鉴赏美术作品的认识。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一、导入 教学引入: 教师给出本课指引内容活动《令人心动的offer》 由于工作需要,中国书画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现高薪诚聘优秀艺术品鉴师。 工作岗位:艺术品鉴师(美术作品方向) 具体要求:热爱艺术事业,能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品鉴艺术品。 工作内容:根据申请人(艺术收藏所有者)所提供的书画作品的艺术水准,市场综合信息和收藏届评价,对申请的书画作品作出收藏润格认定标准。 尝试了解艺术品鉴师这个职业,并思考艺术品鉴师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创设请将,激发学生兴趣,对本课有更深入的探讨。二、 新授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近些年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过的美术作品——全世界最贵的10位画家的作品。并思考: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图像识读、审美判断) 学生思考并总结: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通过艺术作品的价值与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引出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根据思考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当我们在询问一件美术作品的价格时,从某种角度上讲,我们是在问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值多少钱。(文化理解) 同一事物,观看方法不同,评价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会不同,我们要学会多角度鉴赏美术作品。 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价值判断进行思考和小结。 点出本课重点: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去鉴赏美术作品,对下一步深入学习做铺垫。一、回顾美术鉴赏的四种方法 1.感悟式鉴赏 2.形式鉴赏 3.比较式鉴赏 4.社会学式鉴赏 请同学们回顾四种鉴赏方式并回答。 承前启后,会议上节课所学,并用在本课中。学生实践活动(一)—— 纸上谈兵:依据宋徽宗的考题:“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同学们思考该如何进行创作。(创意实践) 学生根据所给内容和形式,自己尝试创作绘画初稿。 带领同学们从画家的角度出发,进行立意和思考,并充分体会理解画家创作意图)美术鉴赏的四个步骤 描述:陈述在作品中看到的东西,包括画面的内容、色彩、材质、肌理、尺寸等。 分析: 探讨形式关系,包括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等。 解释:推测作品的意义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这种推测要建立在对作品的分析上。 评价: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包括与作者其他作品比较与同时代其他作品比较,与同类型作品比较等。 学生观看并尝试运用四个步骤。 明确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并学会运用。教师出示中国古典美学对美术作品进行了综合审美评价,唐后期朱景玄著《唐朝名画录》提出“神、妙、能、逸”是唐代画评中提出的四个品第,是继“六法”后品评绘画的又一大法。即逸品、神品、妙品、能品。(文化理解) 学生明确判断标准,并在后续拍卖活动中运用。 希望学生能够明确中国绘画作品的品阶,并进行鉴别。画品有四,曰能、妙、神、逸。盖能不及妙,妙不及神,神不及逸。(审美判断) 逸品:画家品格风韵与自然生命本质高度契合,并借助精练的笔墨技巧,自然而然地运化出一种物我合形气相即与超凡脱俗、意境幽远的艺术状态。 神品:精准掌握各种绘画表现方法,并能出神入化、运用自如地表现画家的精神意志与自然物象的灵动状态。 妙品:画家静观生命物象的微妙变化,能够使笔墨流变与自然生命机缘相合、和谐呼应,从而精微巧妙地加以表现。 能品:画家具备熟练掌控各种绘画技巧的能力,并能细致观察和分析各种表现对象,将其惟妙惟肖地充分再现。 学生学习并准确对四品进行判断,明确其中区别。 明确四品的界定学生实践活动(二)—— 小试牛刀(四个鉴赏步骤的运用)出示《踏歌图》,并对此幅作品进行赏鉴。 学生尝试对《踏歌图》进行鉴赏 引导学生独立鉴赏艺术作品三、如何从多角度鉴赏美术作品 组织实施学生实践活动(三) ——实战演练(多角度鉴赏美术作品)举行拍卖会 请各位应聘者参照四种鉴赏方式和鉴赏步骤,对以上四幅作品进行拍卖。 要求:鉴赏作品最准确、能够帮助收藏家用最少的成本拍到最心仪的作品者,为我们今天的优秀竞聘者并最终录用! 能品—王翚《仿古山水图册》 妙品—黄宾虹《山水条幅》 神品—吴昌硕《墨荷中堂图轴》 逸品—朱耷《荷花翠鸟图》 学生作为艺术品鉴师进行拍卖。 通过拍卖会,明确以下作品的品阶,明确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能。作业设计 (综合实践)《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又一旷世杰作。用所学的鉴赏方法分析《千里江山图》长卷的形式,呈现的方式和意境的传达,撰写400字的作品分析。板书设计 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方 法 步骤 形 式 描述 社会学式 分析 感悟式 解释 比较式 评价课后反思 该班级学生思维活跃,建立在前期已经讲过美术鉴赏的四种方法基础之上,本节课侧重于课堂实践练习,是学生深刻掌握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本届课学生参与度高,能够体会创作者的思路,并能初步完成对艺术作品的赏鉴,明确后期学习时的方法和步骤,为下一单元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本课第一节间隔距离时间有些长,学生记忆基础知识还不够,所以有个别环节没能及时跟上教师的思路,下次再上本课时应连续进行,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形成完整学习知识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