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质朴与率真-浓郁乡情的视觉呈现》教学设计章节名称 质朴与率真-浓郁乡情的视觉呈现 学时 1课时课标要求 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创作观念及文化内涵,并能将其综合运用于鉴赏过程中。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课继续讨论民间美术独特的造型意识,分五个议题展开说明,包括造型特征、表现方式、画面结构、色彩搭配和保护与传承。学习重点 民间美术的形象思维、比例尺度、时空观念、配色方法等造型问题。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突破写实艺术的惯性思维,形成对民间美术的合理认识。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启发学生回忆在以往美术课中学习的相关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及其特征,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的意识,突破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学目标 1.了解与认知民间美术基本的造型法则与造型手段知道其基本造型原理。 2.通过对具体作品中的事物形象、造型比例、用料用色的比较分析和讨论,理解民间美术造型体系的独特性。 3.认识传承与保护民间美术对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守护民族文化遗产。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回忆学过的相关民间美术的知识。学习策略 探究讨论、演示教学、重点讲授、学生创作练习。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导入 新课 知识点讲授 视频导入“不打草稿画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民间画”。 你知道民间美术有哪些种吗?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质朴与率真-浓郁乡情的视觉呈现的中国民间美术 出示课题: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1.民间美术的造型常用变形与夸张 了解民间美术中的门神 (视频、讲解) 民间美术中的事物的呈现视角是怎样的? 3.民间美术中的画面结构经常是多时空交叉的 4.民间美术的色彩是如何搭配的 5.保护与传承民间美术 直观视频画面,感受画面的用笔用色,回忆学过的民间美术,进入民间美术的学习状态。 学习了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 比较民间美术作品中事物的形象与比例的探讨。 -变形与夸张 激发学习兴趣 分析比较学习民间美术的观察方法-多方位视角 分析比较民间美术作品中的时空观念-多时空交叉 通过具体作品分析、比较,探讨民间美术的用色原理-多用原色、对比色 保护与传承,怎样做? 在生活中继续应用 走进美术馆、博物馆 开发商业化 绘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民间艺术”引入本课内容。 学习民间美术的形象思维、比例尺度、时空观念、配色方法等造型问题。学习本课学习重点。通过探究讨论解决本课难点。 思考加深对民间美术的认识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守护民族文化遗产。拓展 来自草原的民间美术 你知道吗? 学生欣赏当地的民间美术作品,拓宽视野,丰富灵感。 了解当地的民间美术加深对民间美术的认识理解。艺术实践 同学们一起动手画门神(注意门神的形象特征、色彩的运用) 学生动手创作绘制自己喜欢的门神作品。 实践操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感受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课堂小结 民间美术中的古老哲学思想与神秘的原始宗教气息在时空转换后,变得新潮而又前卫,可以给当代的艺术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民间美术将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在艺术的百花园中生存和发展。板 书 设 计 民间美术 造型特征 表现方式 画面结构 色彩搭配课后反思 本课是关于民间美术的一节课,依据课标课程设计的主线清晰,教学重难点完成得很好,并结合当地的实际生活学习当地的民间美术,充分体现了传承与保护的宗旨,整体效果好。 不足之处,是课堂在时间安排上再紧凑些会更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