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人美版第二单元课题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的主题二《抒情与写意--文人画》,本课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什么是文人画;二是文人画的特征。本节重点是文人画的概念和发展脉络,难点是通过赏析作品识读不同表现语言的文人画作品,理解文人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审美趣味。本节课与主题一《中国传统绘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传统绘画是文人画的基础,文人画是传统绘画的凝练和升华,他们都是五千年中国传统文明智慧的结晶。本课与主题一和本单元主题三、四的西方绘画共同组成了浩瀚的中西方的绘画艺术。为第六单元中国现代美术的鉴赏打下基础和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在第一单元已经了解了美术鉴赏的意义以及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加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对学生美育的培养,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一些美术作品还是有一定的基础,个别学生去参观过一些博物馆、美术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美术课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学习本课时鉴赏文人画这一课时,学生可能会对一些中国传统绘画分不清、记不牢,出现“走马观花”的效果,尤其对笔墨意趣的理解上会有困难。学习目标确定1、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探究中国文人画的程式和意蕴,学生能够表述中国文人画的概念和文人画的发展脉络。(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 2、在穿越演绎的真实情境下,通过图像解构、分组探究等形式总结出文人画的四个特征,能够评述文人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趣味;初步运用鉴赏文人画的基本方法,以点带面,赏析代表作品。(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文人画艺术有所认知,了解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脉络,以及不同作品的艺术风貌。 教学难点:能够评述文人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趣味;初步运用鉴赏文人画的基本方法,以点带面,赏析代表作品。学习评价设计1、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并能表述中国文人画的概念和文人画的发展脉络。(对应学习目标1) 2、学生能够在赏析作品中总结提炼出文人画的四个特征;能够初步运用鉴赏文人画的基本方法,评述文人画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趣味。(对应学习目标2)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导入之问题引领与溯源教师活动 请两位同学带上王维和苏轼的头像,走进教室进行自我介绍,古代文人墨客注重修身养性,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望远、对酒当歌,为什么?---只为抒情达意 赏析王冕的《墨梅图》,学生探究出文人画的概念。 要真正了解文人画我们要追本溯源,请王维和苏轼来梳理一下他们在文人画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出文人画的发展脉络。 学生活动1 学生通过王维和苏轼两位诗人的介绍总结出古人吟诗作画的目的,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情境。 学生通过赏析作品探究出文人画概念中的两个关键点:1是由什么人而画2是文人画的特点。 通过两位同学模仿王维和苏轼让学生共同背诵两位诗人的经典语句,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同时了解文人画的发展脉络。 活动意图说明: 新课导入时通过学生扮演王维和苏轼进行自我介绍,抓住学生眼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抒情与写意课题。 通过对《墨梅图》品画、咏诗、思考,引发学生对文人画的思考,自然导出文人画的概念。通过学生模仿王维、苏轼,让学生做老师,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在诵读经典诗句中了解文人画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达到了学科融合、叙事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避免了教师枯燥的讲解。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学习目标1。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创设情境,穿越演绎: 分三小组探究徐渭的《墨葡萄图》问题1、请同学们仔细观赏画面,首先看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你能看懂作者在表达什么吗?(描述) 试着说说画面构图有何特征?再看画面用笔技巧和墨色处理。(分析) 徐渭的经历对作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释) 简要说说笔墨在文人画的审美趣味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评价) 朱耷的《荷石水禽图》 画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描述)2、分析这幅画的笔墨意趣(分析)3、结合画家生平说说画家问什么要这样画?(解释) 4、从这幅画中你从哪里体会和理解文人画追求意境、笔墨情趣的写意手法和审美趣味的? 梁楷的《泼墨仙人图》 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描述) 这幅画的比例符合常规吗?这幅画画的像吗 (分析) 3画家这样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解释) 4评价你对这幅作品的感受。(评价) 通过三幅作品赏析总结出文人画的四个特征。学生活动2 学生穿越、演绎徐渭、朱耷、梁楷三位画家及分享代表作品的创作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等,在分享中感悟文人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趣味,从而自主探究出文人画的四个特征。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学生分小组穿越、演绎三位画家及代表作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课标中“像艺术家一样去思考”,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初步运用鉴赏文人画的基本方法,评述文人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趣味,在自主探究中总结出文人画的特征。完成目标2.环节三:课堂体验再创作教师活动3 弹幕游戏 (文采好的学生):对今天的画家们说点什么,可以是赞美他们的画,可以是吐槽一下他们的人生。 (绘画基础好的学生):借物抒情用简单的绘画表达情感,学习借鉴朱耷和梁楷。 学生活动3 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几句话和小幅小创作在短时间内快速回顾本节课内容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是对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提炼与概括。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弹幕游戏和借物抒情的画法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文人画的特征。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根据本课所学尝试临摹一幅文人画,复习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课后说课反思本节课采用单元式教学,通过确立主题--开展鉴赏活动---学习绘画技法---主题下构思、创作---开展展评活动,让学生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更好的发展了学生的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