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题 目 变幻的自然万物 学时 2学时课标要求 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创作和不同地理风貌的艺术语言,从感性入手进行形式分析,在掌握鉴赏方法的同时转向对美术学科的理解。通过探讨,分析和创设情景对作品进行分析,营造人文意境,进行文化思考,学生围绕情景化主题,经历像美术家一样的创作过程,思考过程。制定学习评价和具体的量化标准,嵌入各阶段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使评价走向真实。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课以“中国古代画家表现自然的主要方式是山水画”为主题,围绕地理风貌与艺术创作、古代中国画家的自然观两个部分展开。山水画是中国自然观的体现,风景画是西方自然观的体现,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自然观影响到美术作品对自然的表现。学情分析 高中生已有较强的探究能力,也能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问题,可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探寻自然风貌和美术作品的关系,体会中国的自然观影响了古代中国画家对自然的表现。而本节课我们要从美术角度结合跨学科知识进行多角度、深入连接。在这个从结果向过程的探寻中学生转向对美术学科的理解,进而表现出具有学科特性的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理风貌对古代中国画家的艺术创作的影响。理解古代中国艺术家表现自然的各种独特手法和观念。能够对山水画作品进行分析并撰写鉴赏报告。 2.运用比较观察法,通过对图像的分解分小组对作品形式进行探究和分析。根据任务单对《鹊华山秋色图》内容的细节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在古代中国画家和自然观的文化理解中形成对作品自然观的自我感悟。 3.体会中国传统山水画独特的自然观,感受到山水画深刻的哲学思维,提升美术学科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习重点 古代中国画家表现自然的不同方式。学习难点 理解古代中国画家的自然观,并上升到文化理解的高度。评价任务 《鹊华秋色图》呈现作者怎样的心境?作品表达的意义内涵是什么?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撰写《溪山行旅图》的鉴赏报告。教 学 安 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提示: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 提示:在问题引领与任务驱动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祈》(《洛神赋图》改编舞蹈)引出顾恺之《洛神赋图》。 教师出示唐代和宋代山水画,与《洛神赋图》从构图形式到历史政治背景等方面进行比较。 分组探究,理解地理风貌与艺术创作 教师出示《溪山行旅图》和《富春山居图》,比较两张画的区别?引导学生从语言形式和地理环境以及南北方人民性格特点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张画的笔墨语言。 深入理解探究中国古代画家的自然观——山水情怀 1.出示倪瓒《渔庄秋霁图》,从章法布局上分为几段?画面给人什么感受?比较中西方山水画和风景画的不同? 2.深入探究中国古代画家的自然观——因心造境《鹊华山秋色图》 分三段展示,出示华不注山。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描绘哪些内容?引发学生兴趣。提示学生小船及人物描绘。 教师出示全图,提出任务单一。 《鹊华秋色图》是一件怎样的作品?这幅画给人怎样的感觉?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我们为画作起个名字吧 ! 进一步深入探究,出示任务单二。《鹊华秋色图》呈现作者怎样的心境?作品表达的意义内涵是什么?作品是对景写生吗?为何要以两座山为主要景物,外加树木、房子、人、小船、水面、草丛等,来表达秋色景致呢?就这样随手画一画,就能够赞颂一个让人思念(留恋)的故乡吗? 知识拓展 出示《鹊华山秋色图》视频 引导学生讨论有无印章提拔的画面如何? 学生观看视频,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列小问题,了解古代中国山水画初期技法和空间上的特点。 学生分组探究,进行初步图像识读,比较不同时期古代中国山水画的不同形式。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背后历史原因,达成初步文化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对两张画进行图像识读,比较分析,通过跨学科连接来完成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 落实目标1 学生分小组讨论,进行诗文以及画面构图分析,比较中西方山水画和风景画的不同,达成图像识读文化理解的学科素养。落实目标1 学生观察,并进行图像识读,分析画面细节。 学生分组探讨,完成任务单并分组汇报。通过图像识读达成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学科素养。 学生分组讨论,对图像进行深度识读,探究画面背后的情感内容,解释艺术家这样表现的意图,并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落实目标2 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落实目标3课堂 小结 山水画源自对自然山川的写生,但又超越具体时空,具有纯粹的、普遍性的美。我们看作品看的是作品的内容、形式、语言,但学到的是艺术家创作的观念,作品不仅是作品外在的显现,更多的是人对生命力量的呈现。 完成评价任务单作业 设计 我们在之前学过的角度和方法中,挑选两到三种,比如山水画的笔法、构图、风格、功能及意义等,对《溪山行旅图》进行鉴赏并形成文字。板书 设计 地理风貌与艺术创作 中国古代画家的山水情怀 中国古代画家的自然观——因心造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