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从传统到现代这件作品表现了我国的哪个年代?画面中描绘的人物对象是哪些人?《流民图》中国画纸本1943200cm*1202cm作者:蒋兆和中国美术馆与传统人物画相比,这件作品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件作品昭示出了什么?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一时代浪潮中,中国画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1)(2)《常熟田》中国画纸本53.3cm*35.7cm1963作者:钱松嵒中国美术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国画纸本79.5cm*49cm1964作者:李可染北京画院(3)《春雪》中国画 69cm*137cm 时间:1983 作者:吴冠中 中国美术馆欣赏下页中的现代中国山水画作品,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试分析每幅作品侧重在哪一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在括号中填写相应的作品符号。几何性的形体组合,鲜明纯正的色彩,明亮的色调,诗一般的意境。( )借鉴素描与水彩的写实手法,采用中国画 的材料工具和笔墨形式()将革命诗意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融入传统山水,是“山水画推陈出新的样板”。()(1)(2)(3)这一时期,随着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思想得到全面传播和贯彻,一方面,现实主义画风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居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文艺的表现手法呈多样化发展,那美术的表达手法除了国画还有哪些画种?《减租会》(版画13.5cm*20cm1943)(现代)古元 中国美术馆带着审美预判去鉴赏美术作品,其实就是在一定的背景和语境中去认识和验证美术作品,借助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快速把握作品的关键信息,更有效的理解作品的意义。近代以来的中国美术作品或多或少都呈现出受西方影响的面貌,我们可以在同一幅作品中看到西方与中国元素的碰撞。甄别这些元素成为我们鉴赏这一时期美术作品的特别手段,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当时艺术家在时代大潮之中做出的选择,探索中国美术的内在和本质精神。请大家带着“中西融合”这一审美预判学习本课内容,结合课文提示,参考图书和互联网资料,完成下列表格。山水画 人物画 花鸟画 年画 漫画 油画中国元素西方元素创新山水画 人物画 花鸟画 年画 漫画 油画中国元素 笔墨技巧、有些作品采用传统布局(三远法) 笔墨技巧:以线造型西方元素 有些作品采用了西方的空间透视效果、色彩、水彩画技巧、抽象形式美感 写实效果、明暗、立体感创新 以山水画反应现实生活的变化或追求装饰感 以写实性的水墨人物画表现传统题材山水画 人物画 花鸟画 年画 漫画 雕塑中国元素西方元素创新山水画 人物画 花鸟画 年画 漫画 油画中国元素 笔墨技巧、有些作品采用传统布局(三远法) 笔墨技巧:以线造型 笔墨、意境、以线造型、民间美术、瓷绘等 传统材料、创作技巧 题材、传统表现手法 题材、中国民族传统的审美趣味西方元素 有些作品采用了西方的空间透视效果、色彩、水彩技巧、抽象形式美感 写诗效果、明暗、立体感 构图、色彩、水彩画技巧 新材料、新技巧、反映来自西方的生活用品及生活方式 西方的漫画形式、创作手法 写实技巧、人物比例、结构创新 以山水画反应现实生活的变化或追求装饰感 以写实性的水墨人物画表现传统题材(徐悲鸿的《愚公移山》等)或描绘现实生活(蒋兆和的《流民图》等) 中西融合、以写实性,装饰性或西方先帝花鸟(岭南画派作品、林风眠的作品等) 使年画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新的社会生活(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以及解放区的年画) 讽刺近现代社会的丑恶现象 中国的新古典主义画风在传统型中国画的阵营中,除部分画家固守传统样式风格使作品缺少新意外,不少画家在广泛吸收继承古代优秀绘画的精华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发掘题材与内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代表画家有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潘天寿等。在融合型中国画家的阵营中,许多人曾留学国外学习西画或有的在国内受过西洋绘画的教育,他们把欧洲写实技巧,容入中国的传统笔墨之中,使中国画出现了一种新的面貌。其代表画家有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陈之佛、李可染、石鲁、吴冠中等。教学设计题 目 从传统到现代 学时 2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讴歌党、祖国、人民、英雄的精品力作,探究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学什么:20世纪国内的美术变革,代表作品,代表人物。对美术作品的个案分析法。 学到什么程度:学生能够理解并说出我国现代美术变革的原因。主要的美术门类,代表作品、代表人物,变革的方向。能以个案分析法鉴赏美术作品《梨花小鸟》 为什么学: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美术的发展,以及中国成立后讴歌党、祖国、人民、英雄的精品力作,探究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增强同学们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的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提示: 教学内容概述:了解中国与西方艺术从传统到现代蜕变的原因。了解中国美术从传统到现代经历了哪些变化,涌现了哪些代表人物,代表性风格及作品。了解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及其代表性作品。 知识点的划分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国美术 从传统到现代蜕变的原因 中国美术主要门类的蜕变 代表作 代表人物学情分析 心理状态:相对比较激动 已知点:本课所探讨的主要是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上半页中国和西方美术现代化过程。同学们对于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 障碍点:涉及的美术门类、美术流派和美术风格众多,信息量较大。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上可能会存在线索混乱的现象。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上节课程内容,新课案例分析,理解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的主要门类,中国画、油画、素描、版画、年画、漫画如何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及其主要风格、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学习重点 1理解中西方美术“现代化”变革产生的不同原因; 2理解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影响; 3了解中国美术的主要门类如何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及其主要风格、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学习难点 本课涉及的美术门类、美术流派和美术风格众多。信息量较大。评价任务 学生能否完成活动建议一。教 学 安 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视频导入 播放图片《流民图》 提问: “这件作品表现了我国的哪个年代?” “画面中描绘的人物对象属于哪个阶层?” “与传统人物画相比,这件作品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内容回答。 思考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20世纪我国的社会背景,绘画上的创新,美术作品与时代社会的关系。引出新课。涉及核心素养:图像识读、文化理解。提问:“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原因。请同学们完成课本73页,思考与交流。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对作品钱松嵒《常熟田》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吴冠中《春雪》进行鉴赏。完成思考与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同学们探究学习中国山水画在近代的发展变化。初步完成学习目标1、2。进一步攻克学习重点1、2、3和学习难点。培养同学们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在这一时期,随着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思想得到全面传播和贯彻,一方面,现实主义画风适应当时社会需要,居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文艺的表现手法呈多样化发展。 那美术的表现手法都有哪些?代表作品、代表人物有哪些? 同学们阅读教材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思考并回答。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建议二 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建议二设计意图:基本完成学习目标。引导学们经历完整的作品鉴赏过程。在鉴赏过程中帮助同学们掌握对作品的个案分析法。培养同学们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中国美术“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中西融合”,我们试着在美术表现中看看它是如何表现的。请同学们完成“活动建议一” 同学们分组讨论完成作业。小组代表发言,设计意图:完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评价任务。课堂 小结 同学们分组讨论完成活动建议1。小组代表发言,完成课堂总结。 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年画漫画雕塑中国元素笔墨技巧、有些作品采用传统布局(三远法)笔墨技巧:以线造型笔墨、意境、以线造型、民间美术、瓷绘等传统材料、创作技巧题材、传统表现手法题材、传统雕塑材料、雕塑技法西方元素有些作品采用了西方的空间透视效果、色彩、水彩技巧、抽象形式美感写诗效果、明暗、立体感构图、色彩、水彩画技巧新材料、新技巧、反映来自西方的生活用品及生活方式西方的漫画形式、创作手法写实技巧、人物比例、结构、现代雕塑材料创新以山水画反应现实生活的变化或追求装饰感以写实性的水墨人物画表现传统题材(徐悲鸿的《愚公移山》等)或描绘现实生活(蒋兆和的《流民图》等)中西融合、以写实性,装饰性或西方先帝花鸟(岭南画派作品、林风眠的作品等)使年画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新的社会生活(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以及解放区的年画)讽刺近现代社会的丑恶现象表现现实生活、反应革命思想作业 设计 课堂作业临摹林风眠《白莲仕女》,作业展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体会人物画表达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板书 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docx 从传统到现代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