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主义艺术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主义艺术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
学科:美术 授课年级 高一
讲课题目:_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主义
章节名称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主义艺术 学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并感受印象派绘画时期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 2、初步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高中美术鉴赏第7课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了解19世纪绘画起承前启后作用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作品的学习。即通过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了解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艺术特色。
学习难点 理解印象主义在绘画史的历史地位。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加之印象主义孕育了深厚地文化成分。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些文化基础和美术鉴赏常识,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对于深入理解还相当有限,所以我会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交流探究、评价感悟等环节,归纳出印象派艺术特点,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古典艺术魅力。
学习目标 1、了解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从而体味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2、通过讨论、欣赏、情感体验等方式,掌握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 3、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养成对美术浓郁的热爱之情。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学生收集印象主义的相关资料
学习策略 观看图片视频,讲解,比较,讨论自助探究等方法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授课之初,我以情景再现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情景。引起学生兴趣,有身临其境之感。导入新课。播放莫奈作品《印象·日出》视频短片,画面中旭日东升,渔船缓缓驶出,天水交融,大家看了作品后有什么感受 (烟雾迷蒙,瞬息即逝)顺势导入课题——《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1.印象派名称的由来 导入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由此切入主题。师:画面中的作品就是著名画家莫奈的《印象·日出》,提问:说说什么是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的由来 师:接下来,老师做一个实验,大家仔细观察。 2.印象派追求什么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简单做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光色变化。问:这是什么颜色 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 红色的。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 蓝色的。 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使得学生对印象派作品有更直观了认识。 出示莫奈组画作品《卢昂大教堂》。仔细观看。提出问题: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 。 而后,针对这节课的重点,我将这一时期代表人物还有谁,有什么艺术主张 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大胆发言!印象派还有哪些美术家?对作品进行讲解,讨论! 3.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师:印象派画家过分注重外光下直接描绘景物,从而忽略了物象基本的形体,这时出现了一个与印象派绘画风格不同的流派——后印象主义。 出示作品《玩纸牌的人》。画面中的主体是两个下棋的人,初看之给你什么感受 你认为后印象主义有什么特点呢 又是谁的作品呢 教师总结:高更的作品。画面中两人专心打牌,画家并不关心人物是形态结构,着重表现画家对他们主观感受。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出示著名绘画作品《向日葵》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是谁的画 很多同学非常熟悉凡高的作品,为什么 对,他的画曾经是世界的最高价。一说起凡高我们就想到向日葵,凡高在自己在一生中画过11幅《向日葵》,它体现了凡高的什么样的性格 凡高为什么要反复画向日葵 教师总结:狂喜/爱的最强光 《向日葵》表现出了画家什么样的情绪 (对生命的热爱) (三)回忆重点 小结作业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印象派时期各大师的成就以及艺术特色进行归纳和梳理。 学生观赏画面,产生好奇心,激发对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的兴趣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通过有趣的活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让学生进行总结结论,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黎明、中午、黄昏。) 大胆发言,说出自己对作品的见解 学生认真观察感受并回答 大胆发言,说出自己对作品的见解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认真听讲,赏析画的同时感悟真理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通过欣赏“印象·日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问答教学法,使学生在情境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学习 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产生好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活动一 出示莫奈组画作品《卢昂大教堂》。提出问题: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 。将这一时期代表人物还有谁,有什么艺术主张 进行讨论。 结合历史知识学生针对问题谈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了解这张作品是谁的代表作?什么艺术特色?
活动二 出示作品《玩纸牌的人》。画面中的主体是两个下棋的人,初看之给你什么感受 你认为后印象主义有什么特点呢 又是谁的作品呢 学生以个别回答和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 分析印象派作品跟后印象派有哪些不同?
活动三 出示著名绘画作品《向日葵》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是谁的画 很多同学非常熟悉凡高的作品,为什么 学生结合问题欣赏图片, 学生以个别回答和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 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达标 检测 从审美意义上分析印象派各画家的艺术特色?
板书 设计 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主义 1 印象派绘画的由来 2 代表人 艺术风格 3历史地位 意义
导学工具单
学科:美术 年级:高一 题目:印象主义
【学习目标】我该学什么?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艺术风格和影响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印象主义在绘画史的历史地位。
【学法提示】
观看图片视频,讲解,比较,讨论自助探究等方法
【学习材料】
我把这节课的内容设置了四个任务。
任务1了解印象主义艺术的由来?
任务2了解印象派有哪些大师?
任务3了解印象主义艺术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讲授新课
授课之初,我以情景再现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情景。引起学生兴趣,有身临其境之感。导入新课。播放莫奈作品《印象·日出》视频短片,画面中旭日东升,渔船缓缓驶出,天水交融,大家看了作品后有什么感受 (烟雾迷蒙,瞬息即逝)顺势导入课题——《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二)新课教学
1.印象派名称的由来
导入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由此切入主题。师:画面中的作品就是著名画家莫奈的《印象·日出》,提问:说说什么是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的由来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师:接下来,老师做一个实验,大家仔细观察。
2.印象派追求什么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简单做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光色变化。问:这是什么颜色 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 红色的。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 蓝色的。
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使得学生对印象派作品有更直观了认识。
出示莫奈组画作品《卢昂大教堂》。仔细观看。提出问题: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黎明、中午、黄昏。)
而后,针对这节课的重点,我将这一时期代表人物还有谁,有什么艺术主张 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大胆发言!印象派还有哪些美术家?对作品进行讲解,讨论!
3.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师:印象派画家过分注重外光下直接描绘景物,从而忽略了物象基本的形体,这时出现了一个与印象派绘画风格不同的流派——后印象主义。
出示作品《玩纸牌的人》。画面中的主体是两个下棋的人,初看之给你什么感受 你认为后印象主义有什么特点呢 又是谁的作品呢
学生认真观察感受并回答。教师总结:高更的作品。画面中两人专心打牌,画家并不关心人物是形态结构,着重表现画家对他们主观感受。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出示著名绘画作品《向日葵》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是谁的画 很多同学非常熟悉凡高的作品,为什么 对,他的画曾经是世界的最高价。一说起凡高我们就想到向日葵,凡高在自己在一生中画过11幅《向日葵》,它体现了凡高的什么样的性格 凡高为什么要反复画向日葵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狂喜/爱的最强光
《向日葵》表现出了画家什么样的情绪 (对生命的热爱)
(三)回忆重点 小结作业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达标检测】
从审美意义上分析印象派各画家的艺术特色?
【拓展延伸】
印象派绘画的主要功绩和它们的局限性。- 4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