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7.1 自由平等的真谛新课导入单元导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人类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价值追求保证新课导入提示:以上条款侵犯了游客的权益,属于霸王条款,违背了自由平等的原则。旅游:行程改期改线无任何赔偿;购物点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旅行社概不负责;退团一律不退费;旅行社有最终解释权。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条款吗?这些条款合理吗?新课导入商品购买:特价商品,概不退换;未在规定时期内支付尾款预付订金,不予退还;买一赠一,对赠品不实行三包;本店铺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自由、平等,学习7.1《自由平等的真谛》探究:自由的意义思考一 :“甲亢哥”去了哪些地方 上海、北京、郑州、成都、重庆、 深圳、香港等城市。思考二:甲亢哥干了些什么 爬北京长城;喝北京豆汁;在少林寺 拜师学艺;体验川剧变脸;吃湖南槟榔;感受中医把脉针灸;与上海市民合唱歌曲; 请直播间的观众一起欣赏“赛博朋克” 的重庆;与游客合拍视频;与大张伟合唱 《阳光彩虹小白马》 ……探究:自由的意义思考一:从“甲亢哥”中国行的一幕幕场景中,你感受到了哪些自由 出行的自由;美食自由;直播的自由;言论自由;上网的自由;评论的自 由;创作的自由 …....思考二:你向往的自由是怎样的 拥有自由对自己和社会有何意义 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一 、无法治不自由1.自由的意义 ①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能激发个人的活力;(对 个人)②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对社会)探究:如何正确认识自由据悉,“甲亢哥”开启重庆行依旧活力满满,体验坐轻轨时激动得蹦蹦跳 跳,并在轻轨开门时在门口反复上下、 在车厢和站台之间跳来跳去。 一名女乘 客看到后友善提醒“甲亢哥”:"这个 行为有点危险,不要教孩子这样做。" 随后,“甲亢哥”点头表示赞同,称感 谢提醒,并用中文回复“谢谢”。思考:“甲亢哥”的行为,为什么 会被劝阻 ★★★★★一 、无法治不自由2、正确认识自由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 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 混乱与伤害。②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 由。情景剧:都是手机惹的祸第一幕 超神舍友旁白:月光透过阳台洒在凌乱的书桌上,小明瘫坐在宿舍床头,手捧手机津津有味地打着游戏,外放的枪声与队友的脏话此起彼伏。小刚从床上探出头来,黑眼圈明显,呵斥道:小明,你小声点行吗?吵死了!小明:(手指在屏幕上狂点)最后决赛圈!等我这把吃鸡!(突然大吼)右边,树后,右边,快,冲,冲啊小刚愤怒地从床上跃起:你有完没完?信不信老子揍你?(捏着拳头冲向小明揪住他的衣领)第一幕 完情景剧:都是手机惹的祸第二幕 低头惊魂旁白:校门口街道,夕阳西下,学生三三两两结伴回家。小明(低头刷手机,边走边笑)自言自语道:哈哈哈哈,这个博主真搞笑,太逗了,我要把它做成表情包。旁白:不远处,十字路口,绿灯闪烁,外卖电动车疾驰声由远及近,小明沉迷手机浑然不觉。外卖员:小心!让开!小明猛地一抬头,惊慌失措,手机啪的掉在地上,捂住胸口惊愕地叫出声来,天哪,吓死我啦。第二幕 完二、如何认识自由(一)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P99)思考:既然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那么我们依靠什么来限制自由?自由的含义(笔记整理)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P100)遗憾的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一部分人并不能意识到自由是需要限制的,有的人认为自己作为公民有合法的自由言论权,可以随心所欲的在网上发表言论,然而这种行为就产生了很多网络谣言和伤害议学情境2023年8月,在G1234次高铁列车上,乘客王某持二等座车票却强行霸占他人一等座座位。当乘务员前来劝阻时,王某不仅拒绝让座,还大声叫嚣:"我想坐哪就坐哪!这是我的自由!"周围乘客纷纷指责其行为,王某却继续无理取闹,导致列车秩序混乱长达半小时。最终,乘警依法将王某强制带离车厢。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王某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议学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代表展示探究成果。1. 王某声称"这是我的自由",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 霸座行为会带来哪些社会危害?议学提示1. 王某的说法是错误的。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高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乘客必须遵守乘车规则。王某持二等座票强占一等座,既违反了购票合同约定,也扰乱了公共秩序,已经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自由范围。2. 霸座行为会:①破坏公共秩序,影响其他乘客正常乘车;②浪费公共资源,增加列车工作人员管理负担;③可能引发冲突,危害公共安全;④破坏社会诚信体系。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怎样?法眼看平等第二目五、平等的含义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思考:上图体现了平等的哪层含义?城乡同票同权同工同酬教育公平城乡平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保障其受教育权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思考:上图体现了平等的哪层含义?思考:我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了平等的哪层含义?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注意:离开“差别对待”讲平等,平等会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平均”,即弱者与强者的“均等”,这一思想会造成形式的平等,而实质的不平等。平等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思考:平等靠什么保障和实现?笔记:5.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内涵思考: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材料:十四届全国人大会议,在2980名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与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提示: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代表,妇女代表、一线工人、农民代表比例上升,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下降,这些都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探究四:平等的表现思考:《宪法》和《教育法》的规定是如何体现平等的?《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各项权利 监察机关监督执纪:2023年监察机关收到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104.4万件次, 处置问 题线索154万件,谈话函询32.5万件次,立案59.6万件。在处分的59.2万人中,受到党 纪处分48.9万人、政务处分14.9万人。省部级53人,厅局级2450人,县处级2.1万人, 乡科级7.4万人, 一般干部8.3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3万人。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知识点 平等的表现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自由平等的真谛无法治不自由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法眼看平等1.拥有自由的意义?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5.平等的意义?法律上的含义3.自由的内涵及表现?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限制?课堂小结1. 2023年2月7日,黑龙江省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鹤岗市委原书记张恩亮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一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百三十万元。该案例说明(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法律是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法制裁课堂练习A2.对下侧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B.法律只调整执法者的行为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警察拥有超越法律的权限课堂练习C3.某业主因为对小区物业管理有意见,发表了一些负面评价。小区物业公司将其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业主为维护自身权益所作的负面评价未超出必要限度,不构成对物业公司的名誉侵权。这一判决说明( )A.自由是不受限制的B.法律保护弱势群体C.法治是自由的保障D.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课堂练习C4.“追求绝对的自由,和谐感就会受到伤害。”这句话充分说明( )A.追求自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伤害B.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社会混乱C.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自由D.自由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课堂练习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