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新课导入
单元导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人类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
法治
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
价值追求
保证
新课导入
提示:以上条款侵犯了游客的权益,属于霸王条款,违背了自由平等的原则。
旅游:
行程改期改线无任何赔偿;
购物点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旅行社概不负责;
退团一律不退费;
旅行社有最终解释权。
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条款吗?这些条款合理吗?
新课导入
商品购买:
特价商品,概不退换;
未在规定时期内支付尾款预付订金,不予退还;
买一赠一,对赠品不实行三包;
本店铺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自由、平等,学习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探究:自由的意义
思考一 :“甲亢哥”去了哪些地方
上海、北京、郑州、成都、重庆、 深圳、香港等城市。
思考二:甲亢哥干了些什么
爬北京长城;喝北京豆汁;在少林寺 拜师学艺;体验川剧变脸;吃湖南槟榔;
感受中医把脉针灸;与上海市民合唱歌曲; 请直播间的观众一起欣赏“赛博朋克” 的重庆;与游客合拍视频;与大张伟合唱 《阳光彩虹小白马》 ……
探究:自由的意义
思考一:从“甲亢哥”中国行的一
幕幕场景中,你感受到了哪些自由
出行的自由;美食自由;直播的自
由;言论自由;上网的自由;评论的自 由;创作的自由 …....
思考二:你向往的自由是怎样的 拥
有自由对自己和社会有何意义
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每个人的
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
一 、无法治不自由
1.自由的意义
①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能激发个人的活力;(对 个人)
②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对社会)
探究:如何正确认识自由
据悉,“甲亢哥”开启重庆行依旧
活力满满,体验坐轻轨时激动得蹦蹦跳 跳,并在轻轨开门时在门口反复上下、 在车厢和站台之间跳来跳去。 一名女乘 客看到后友善提醒“甲亢哥”:"这个 行为有点危险,不要教孩子这样做。" 随后,“甲亢哥”点头表示赞同,称感 谢提醒,并用中文回复“谢谢”。
思考:“甲亢哥”的行为,为什么 会被劝阻
★★★★★
一 、无法治不自由
2、正确认识自由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 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 混乱与伤害。
②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 由。
情景剧:都是手机惹的祸
第一幕 超神舍友
旁白:月光透过阳台洒在凌乱的书桌上,小明瘫坐在宿舍床头,手捧手机津津有味地打着游戏,外放的枪声与队友的脏话此起彼伏。
小刚从床上探出头来,黑眼圈明显,呵斥道:小明,你小声点行吗?吵死了!
小明:(手指在屏幕上狂点)最后决赛圈!等我这把吃鸡!(突然大吼)右边,树后,右边,快,冲,冲啊
小刚愤怒地从床上跃起:你有完没完?信不信老子揍你?(捏着拳头冲向小明揪住他的衣领)
第一幕 完
情景剧:都是手机惹的祸
第二幕 低头惊魂
旁白:校门口街道,夕阳西下,学生三三两两结伴回家。
小明(低头刷手机,边走边笑)自言自语道:哈哈哈哈,这个博主真搞笑,太逗了,我要把它做成表情包。
旁白:不远处,十字路口,绿灯闪烁,外卖电动车疾驰声由远及近,小明沉迷手机浑然不觉。
外卖员:小心!让开!
小明猛地一抬头,惊慌失措,手机啪的掉在地上,捂住胸口惊愕地叫出声来,天哪,吓死我啦。
第二幕 完
二、如何认识自由
(一)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P99)
思考:既然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那么我们依靠什么来限制自由?
自由的含义(笔记整理)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P100)
遗憾的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一部分人并不能意识到自由是需要限制的,有的人认为自己作为公民有合法的自由言论权,可以随心所欲的在网上发表言论,然而这种行为就产生了很多网络谣言和伤害
议学情境
2023年8月,在G1234次高铁列车上,乘客王某持二等座车票却强行霸占他人一等座座位。当乘务员前来劝阻时,王某不仅拒绝让座,还大声叫嚣:"我想坐哪就坐哪!这是我的自由!"周围乘客纷纷指责其行为,王某却继续无理取闹,导致列车秩序混乱长达半小时。最终,乘警依法将王某强制带离车厢。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王某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议学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1. 王某声称"这是我的自由",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 霸座行为会带来哪些社会危害?
议学提示
1. 王某的说法是错误的。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高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乘客必须遵守乘车规则。王某持二等座票强占一等座,既违反了购票合同约定,也扰乱了公共秩序,已经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自由范围。
2. 霸座行为会:①破坏公共秩序,影响其他乘客正常乘车;②浪费公共资源,增加列车工作人员管理负担;③可能引发冲突,危害公共安全;④破坏社会诚信体系。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怎样?
法眼看平等
第二目
五、平等的含义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思考:上图体现了平等的哪层含义?
城乡同票同权
同工同酬
教育公平
城乡平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保障其受教育权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
思考:上图体现了平等的哪层含义?
思考:我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了平等的哪层含义?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注意:离开“差别对待”讲平等,平等会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平均”,即弱者与强者的“均等”,这一思想会造成形式的平等,而实质的不平等。平等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思考:平等靠什么保障和实现?
笔记:5.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内涵
思考: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材料:十四届全国人大会议,在2980名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与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
提示: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代表,妇女代表、一线工人、农民代表比例上升,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下降,这些都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探究四:平等的表现
思考:《宪法》和《教育法》的规定是如何体现平等的?
《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各项权利
监察机关监督执纪:2023年监察机关收到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104.4万件次, 处置问 题线索154万件,谈话函询32.5万件次,立案59.6万件。在处分的59.2万人中,受到党 纪处分48.9万人、政务处分14.9万人。省部级53人,厅局级2450人,县处级2.1万人, 乡科级7.4万人, 一般干部8.3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3万人。
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知识点 平等的表现
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
自由平等的真谛
无法治
不自由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法眼
看平等
1.拥有自由的意义?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5.平等的意义?法律上的含义
3.自由的内涵及表现?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限制?
课堂小结
1. 2023年2月7日,黑龙江省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鹤岗市委原书记张恩亮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一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百三十万元。该案例说明(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法律是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法制裁
课堂练习
A
2.对下侧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B.法律只调整执法者的行为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警察拥有超越法律的权限
课堂练习
C
3.某业主因为对小区物业管理有意见,发表了一些负面评价。小区物业公司将其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业主为维护自身权益所作的负面评价未超出必要限度,不构成对物业公司的名誉侵权。这一判决说明( )
A.自由是不受限制的
B.法律保护弱势群体
C.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D.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课堂练习
C
4.“追求绝对的自由,和谐感就会受到伤害。”这句话充分说明( )
A.追求自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伤害
B.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社会混乱
C.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自由
D.自由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课堂练习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