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28 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28 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片
——自由平等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八下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1.政治认同: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懂得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道德修养: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
3.法治观念: 崇尚法治精神,增强自由平等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学习目标
高效预习
1.自由的意义/作用? P99
★2.如何正确认识自由/为什么自由要受必要的限制? P99
3.自由的含义及在法律上的体现? P100
★4.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P100
5.平等的意义? P101
★6.平等的含义? P101
★7.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102
0 1
无法治不自由
PART ONE
没有作息时间
——熬夜
没有校规
——校园欺凌
没有《教师法》
——随意体罚
没有班规
——上课玩手机
学 校
没有法律
——人身安全
没有法律
——孤寡老人
没有家规
——近视
没有家规
——身体成长
家 庭
没有轨道
——安全事故
没有交通规则
——交通混乱
没有道德约束
——满地垃圾
没有法律
——杀人抢劫
社 会
清明假期国内出游1.19亿人次:天水旅游订单增长21倍,麻辣烫店“下午三点就没菜了”。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清明假期,新兴旅游目的地成为假期新热点。
文旅部披露的数据显示,游客量涨幅超过50%的目的地城市分别为泰安、淄博、天水、开封、景德镇。其中,近期因麻辣烫火出圈的甘肃天水持续“热辣滚烫”,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1倍。
思考:清明假期的 “旅游自由”带来了什么?
自由对个人及社会的价值
笔记 1.自由对个人及社会的价值
个人: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社会:
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快乐
舒适
发展
繁荣
幸福
美好
自由对个人及社会的价值:
探究 :自由的限制
阅读教材P91 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 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
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的通行。
无法治不自由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
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
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
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思考:从两部法律体会自由和法治的关系
无法治不自由
笔记区:
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②法治是自由的保 障 ,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 非法干涉
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 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无法治不自由
02
法眼看平等
1、平等的意义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法眼看平等
同工同酬
教育公平
男女平等
选举平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平等在法律上的含义: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 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 会。
看《宪法》和《教育法》的规定,这说明了什么
第三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各项权利 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各项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 法
(最新修证本)
中华人民共利国教育法
*
全国人民我数人会常备发结会
理想.主题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基本原则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5.平等的意义
下列情况符合平等原则吗?结合身边的实例,谈谈你对平等的认识。
男女同工同酬
适龄儿童都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
军人优先
老弱病残孕专座
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同工同酬
教育公平
男女平等
选举平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6、平等在法律上的含义:
机会上的平等
法眼看平等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
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结果上的平等
观点辨析——平等的两层含义
VS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思考: 两者是否存在矛盾
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平等≠平均、没有绝对的平等
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权利、义务上
在适用法律上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7.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
自由平等的真谛
无法治
不自由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法眼
看平等
1.拥有自由的意义?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5.平等的意义?法律上的含义
3.自由的内涵及表现?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限制?
课堂小结
1.2024年两会上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最高人民法院收案21081件,结案17855件,同比分别增长54.6%、29.5%。全国各级法院收案4557.4万件,结案4526.8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5.6%、13.4%。你对这一报告内容的正确理解是(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我国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惩治贪污腐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核心④权力至上,权力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并保障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当堂训练
C
2.在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平等。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我国,权利平等仅指政治权利平等和经济权利平等
B.在我国,至今不能实现男女平等
C.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庭出身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
D.在我国公民能否享有权利平等,要依情况而定
3.2023年12月21日,贵阳市乌当区龙广路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警开展巡逻,对广场舞人群进行柔性执法,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噪音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经过专项整治,振华广场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这体现了(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③法律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环境 ④法律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2023年2月7日,黑龙江省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鹤岗市委原书记张恩亮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一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百三十万元。该案例说明(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法律是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法制裁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