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美术出版社 高中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战争与和平》教学设计学 科 美术 年 级 高二 教学形式 讲授、讨论、实践课题名称 《战争与和平》学情分析 1.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2.美术作品中所展现的战争事例,虽然是历史的事实,但美术课不同于历史课。我们从审美的角度去还原作者创作意图的同时,要深刻的认识到战争所带来的毁灭、破坏和持久的苦难,并能通过美术作品反映和平的愿望。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战争在美术作品中留下的痕迹;2.通过美术作品对战争进行的反思;3.美术作品表现的和平观念。 历史上曾经爆发过无数战争,即使在现实社会中,仍有战争在遥远的地方进行,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但是战争毕竟是人类经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正确地理解战争与和平,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素质。教材以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美术作品为例,引导学生从艺术中探究、体会这些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战争是残酷的,引发出许多无谓的牺牲、死亡和痛苦,但是另一方面,在战争中也能体现出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的精神。因此艺术家在表现战争时就有许多的切入角度,通过了解他所强调的那些方面,就能相对深入地了解他的立场。 这一课首先从抗美援朝《黄继光堵抢眼》入手,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表明战争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战争往往会改变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痛苦,但也会带来新的变化。战争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活动,它还成为人们思想的一部分,许多关于战争的美术作品,都需要从思想与观念的角度去理解。 课本重点选用了毕加索《格尔尼卡》这副作品。表达艺术家对于战争的态度,对战争的反思。 除了炮火连天的战场,还有没有硝烟的战争。通过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的真切感受,请同学们再现自己抗议期间的所闻所见所感,小组合作创作《我的战疫故事》作聘,亲身感受到战争带给人们的影响。教学目标: 美术作品与战争的关系(再现、记录、表达个人情感); 美术作品对战争进行的反思; 3、美术作品表现的和平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作品对战争与和平的不同表现,让学生们知晓战争的残暴与破坏性,以及和平的可贵。 难点: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策略: 1、先根据教学设计,利用网络搜素图片、音频、视频,利用软件剪切需要的视频片段。然后用PPT制作调试完成课件。 2、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影片来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感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播放一段《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纪律片来营造课堂氛围,以战争的故事来渲染战争的残酷,采用讨论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同时允许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评论,避免用一些现成的艺术观点来否定学生的观点,可以让学生做适当的论证。通过用启发式的方法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 3、教学重难点的解决: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深刻的明白战争、战疫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形成对战争正确的认识。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置问题、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一系列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探究、思考、讨论、巩固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内容,完成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环节的呈现方式。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 播放《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纪录片。 老师提问,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1、学生在情景设置中感受战争的毁灭力量。 2、什么是战争? 总结:战争是人类自身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残酷博弈。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换取了祖国的和平,保家卫国。 通过对战争的定义,是学生明白战争都带给人类了什么。 选用再现当时战场真时场景,值此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二、讲授新课 战争与美术 先后展示并赏析《黄继光》堵抢眼,《黄继光肖像》 教师引导:黄继光没有留存于世真实照片,后人根据描述绘制了这副肖像,这副作品有什么意义? 老师提问,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他所处什么环境?表现了什么精神? 总结:为了大部队能够夺取高地,取得胜利,表现了黄继光悲壮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战争题材作品具有再现真实场景、记录当时情况的作用。 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和艺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正义的一方中国的军民,画家用画笔再现战争,同时也在拷问侵略者,发动的战争所带来的毁灭和持久的苦难。反思战争(小组讨论)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一件控诉战争的作品,画面图形象征寓意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抗议。同时通过赏析了解美术创作的方式方法。 请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与评价《格尔尼卡》:1、背景 2、构图3、色彩4、风格 分析画面中:女性、母亲、马、灯、公牛分别都代表了什么? 战争有不同性质,有些战争是正义的,有些是非正义的,这种划分的标准是什么?艺术家是以一种纯粹客观的态度表现战争,还是预先站在一个立场上表现战争?如果艺术家有一个立场,那么又是通过哪些细节来发现他的立场的呢?通过这些问题的展开,激发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找到答案。 从抗日战争到西班牙的内战,艺术家用他的良知向世人揭示战争的本质!祈祷和平(教师示范、学生实践) 赏析并实践: 教师引导同学们近期的生活经历,回忆没有硝烟的战争,展示反映和平祈愿的各类速写漫画表现抗疫战士的作品, 思考讨论:在炮火连天的战争中,人们付出了怎样的牺牲?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人们有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结合近期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对病毒的战疫,表达出学生个人对战争的亲身感受。 根据学生的亲身经历,疫情期间,每一位同学都是战士,我们共同为这场战疫奋战到底,绘制出表达和平的作品。三、小结 1、美术作品与战争的关系——再现、记录、表达个人情感 2、美术作品对战争进行的反思————毁灭、持久的苦难 3、美术作品表现的和平的观念————和平的祈祷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以“我的战‘疫’故事”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或者个人的方式,用自己熟悉的艺术形式,画一幅作品草图,写上创作理念。 巩固所学的社会变革与美术作品的关系:战争与和平。板书设计 第六课 战争与和平 1、美术作品与战争的关系——再现、记录、表达个人情感 2、美术作品对战争进行的反思————毁灭、持久的苦难 3、美术作品表现的和平的观念————和平的祈祷分层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请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与评价《格尔尼卡》:1、背景 2、构图3、色彩4、风格。并请同学们分析毕加索表达的个人态度以及在作品中的反映。 2、课后作业:请同学们以“我的战‘疫’故事”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或者个人的方式,用自己熟悉的艺术形式,画一幅作品草图,写上创作理念。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设计相较于教材内容增加了我国抗日战争的图片,对于我国的抗日战争的正义性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方向。战争的正义与邪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要如何掌握好各个题材的发挥是比较关键的,而呼唤和平则是本课的中心思想,在最后作业的布置也更能让学生对这一主题进行再思考,并且增加了学生的情感发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