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综合微评(一)课件(共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综合微评(一)课件(共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
综合微评(一)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⑤⑥
C. ①③④⑧ D. ②④⑤⑧
解析:我国的造纸、火药、炼铁、炼钢都在化学史上对世界做出了贡献,并且在1965 年,我国科学家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作为纳米荧光材料的碳量子点属于胶体
B. 食品脱氧剂使用后,其中的铁粉转化成Fe3O4
C. 人工转化二氧化碳合成的己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 环型碳C10、环型碳C14和金刚石均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解析:纳米荧光材料的碳量子点颗粒大小在胶体的范围内,但是没有分散剂,不能叫 胶体,故A错误;食品脱氧剂使用后,其中的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转化成Fe2O3, 故B错误;己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环型碳C10、 环型碳C14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是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青铜熔点低于纯铜
B. 中华彩瓷第一窑唐代铜官窑的彩瓷是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 成
C. “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可通过 加聚反应合成
D. 我国率先合成的全碳纳米材料石墨炔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石墨炔与石墨烯互为 同素异形体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酸、强碱都会“断路”
B.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
C. 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具有碳酸钠和H2O2的双重性质,可作去污剂、消毒 剂
D. “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制造光导纤维主要原料,能够与氢氧化钠等 强碱反应,遇强碱会“断路”,但是二氧化硅不与除氢氟酸以外的酸起反应,故遇强 酸不会“断路”,故A错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涉及到水产生 的雾气是由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属于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 应,不是碘升华,故B错误;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是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 结合体,所以具有碳酸钠和H2O2的双重性质,可作去污剂、消毒剂,故C正确;“碳 纳米泡沫”与石墨烯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我国新一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使用的是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主要由煤的干馏制 得
B. 固定太空电梯的缆绳材料最有可能是碳纳米管,碳纳米管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 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 x 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D. 利用CO2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
解析:煤油是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由天然石油或人造石油经分馏或裂化而得,A错 误;碳纳米管与C60均为碳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正确;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空气中 的NO x 作为肥料,该过程是含N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是氮气单质转化为氮的化合物 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C错误;脂肪酸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等物质的量的氚(3H)与氘(2H)的核内中子数分别为2 NA和 NA
C. 常温下,17 g N2H3所含中子的数目为10 NA
D. 0.1 mol 14CH4和14NH3的混合物含电子数为 NA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富含氖元素,20Ne和21Ne互为同位素
B. “神舟十五号”返回舱外壳使用酚醛树脂作为烧蚀材料,酚醛树脂属于纯净物
D.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使用钛合金材料制造耐压球壳,钛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水瓶”、冰水混合物都是混合物
B. 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物理变化
D. 磷酸(H3PO4)和一定量的Ca(OH)2溶液反应,可能生成的磷酸盐有两种
解析:“水瓶”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A说法错误;C60与石墨均是由碳组 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B说法正确;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分子 结构发生改变,是化学变化,C说法错误;磷酸是三元酸,和Ca(OH)2反应能生成 三种盐:Ca3(PO4)2、CaHPO4、Ca(H2PO4)2,D说法错误。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黑磷属于化合物
B. 黑磷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C. 黑磷高温下在空气中可以稳定存在
D. 黑磷与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
A. 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B. 1H与D互称同位素
C. 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S2-的结构示意图:
C. 四羟基合铝酸钠的化学式:NaAlO3
D. H216O、H218O互为同位素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稀土元素单质均为不活泼的金属,主要用于电子、激光、军工等行业和领域
B. 月壤中的某活性化合物有催化性能,推测此活性化合物可能含有过渡元素
C. 嫦娥五号采用的纳米陶瓷铝合金是一种合金材料
解析:稀土元素为ⅢB族元素,其单质均为活泼金属,A错误;某些过渡元素的单质 或氧化物(如铁、钒的单质和氧化物)可作催化剂,该活性化合物具有催化性能,因 此推测该化合物中可能含有过渡元素,B正确;纳米陶瓷铝合金是一种复合材料,C 错误;该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D错误。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影片幻想了太阳氦闪,地球将被摧毁。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
B. 电影中由硅、碳、氧、硫等元素经过一系列变化能变成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 固定太空电梯的缆绳材料最有可能是碳纳米管(如图1),碳纳米管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 取 a g偏二甲肼(火箭推进剂)在6.4 g氧气中恰好完全反应,如图2,则偏二甲肼中不含氧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物质,均可以在O2中燃烧生成CO2
B. C60是一种含碳单质,可用作高效能润滑剂
C. K比Na活泼性更强,等质量的K与Na相比,在化学反应中可失去更多的电子
D. 在C60和K3C60中,碳元素分别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存在
解析:C60与石墨、金刚石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在O2中燃烧均生成CO2, A正确;C60是单质,B正确;K、Na在反应中均失1个电子变成+1价,钾的摩尔质量 大于钠,等质量的钾与钠相比,钠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更多,C错误;C60是单 质,K3C60是含碳化合物,D正确。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 
5 
1H、2H、3H 
14C、14N 
14C、16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为 ;中子数之比 为 ;电子数之比为 。
(4)质量相同的H2O和D2O与足量钠反应,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 为 。
23∶34 
2∶3 
11∶16 
10∶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与收集方法。请你 归纳出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发生装置主要考虑的因素: (填序号)。
①反应物的状态 ②生成气体的溶解性 ③反应条件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气 体的密度
解析:(1)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还 是液体以及反应条件,如加热等。
①③ 
16. (14分)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请用该方法 解决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探究课上,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做了如图实验(从左向右依次 是他所做实验及现象)。
通过实验,小明同学可得出氨气的三点性质,分别是:
① ;
② ;
③ 。
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极易溶于水
氨气能跟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2)根据实验可知,气体是由上到下充满试管的,充满氨气的试管能形成喷 泉且形成的溶液使酚酞显红色,从而得出氨气的三点性质: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 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能跟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在获得氨气的主要性质后,小明决定自己来制取氨气,他先查阅了有关资料, 知道可通过多种反应得到NH3,他准备分别用以下两种化学反应来制备氨气,请结合 所学知识帮助他完成氨气的实验制备方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若选择反应①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需要用图中装置的 作为NH3发 生装置,若用D装置来收集氨气,气体由 端进入。若选择反应②作为实验室制 取NH3的反应原理,需要用图中装置的 作为NH3发生装置。
解析:(3)反应①需要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则选取A作为发生装置;氨气的密 度比空气小,则用D装置收集时,气体由e端进入;若选择反应②作为实验室制取NH3 的反应原理,则应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即B或C。
A 
e 
B或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7. (15分)(2024·保定高二统考期末)深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与其性质之间的 相互关系有利于揭示物质的奥秘。
(1)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N2通常条件下很稳定的原因是氮分子中氮氮三键的键能大
B. 根据石墨易传热、能导电的性质,可以推测出石墨属于金属单质
C. 分子中具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与乙烯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乙醇能与钠发生反应,故乙醇为电解质
AC 
解析:(1)N2通常条件下很稳定的原因是氮分子中氮氮 三键的键能大,故A项正确;石墨易传热、能导电,但 是石墨属于非金属单质,故B项错误;分子中具有碳碳双 键的物质与乙烯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C项正确;乙醇 和钠反应,但乙醇是非电解质,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原子结构模型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1803年实心球模型→1904年“葡萄干面 包”模型→1911年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913年轨道模型→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原子结 构模型。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 (填标号)。
A. 玻尔 B. 汤姆生
C. 卢瑟福 D. 道尔顿
C 
解析:(2)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卢 瑟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
其中“ ”表示质子或电子,“ ”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 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的核素
B. 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C. 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D. 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A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3)根据示意图不难看出①②③分别是H、D、T 原子:首先明确核素的定义,不同的原子即不同的核 素,氕、氘、氚明显是三种不同的核素,A项正确;质 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氕、氘、氚的质量数分别为1、 2、3,B项错误;氕、氘、氚互为同位素,C项正确;同 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一样,物理性质有差别,D项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 是 。
A. 分子数 B. 原子数
C. 体积 D. 电子数
BD 
解析:(4)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H2的相对分子质量 为2,等质量的H3和H2,其分子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成反 比,即2∶3,A项错误;不管是H3还是H2,都是由氢原 子构成的,因此等质量的H3和H2必然是由等量的氢原子 构成的,B项正确;虽然在相同条件下,但是二者的分子 数不同,因此体积不同,C项错误;同B项,二者都是由 等量的氢原子构成的,因此二者所含的电子数也是相等 的,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由元素周期律推测酸性强弱:HClO4>HBrO4,属于 (填“归纳范 式”或“演绎范式”,下同)的应用。由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获得金属活动 性顺序,属于 的应用。
解析:(5)由元素周期律推测酸性强弱:HClO4> HBrO4,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属于演绎范式 的应用。由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获得金属活 动性顺序,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属于归纳范 式的应用。
演绎范式 
归纳范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A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E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
(1)A为Al,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失去3个电子后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E 为O,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2周期ⅥA族。
 
第2周期ⅥA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用电子式表示C的氧化物的形成过程: 。
(2)C的氧化物为H2O,为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C的氧化物的形成过程 为 。
 
(3)B、D、E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3)B、D、E分别为N、S、O,简单氢化物(为分子晶体)的沸点一般由分子的相 对分子质量决定,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但是HF、H2O、NH3的沸点比同族 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原因是这些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故N、S、O的简单氢化物的沸 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H2O>NH3>H2S。
H2O>NH3>H2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OH)3↓+NH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化学家鲍林在研究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时,提出了一个定性规则:含氧酸分子中 的非羟基(注:羟基是—OH)氧原子数与酸性强弱有关。设含氧酸化学式为H n RO m ,则非羟基氧原子数为 m - n ,其数值越大,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鲍林认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与非羟基氧原子数( m - n )有如下关系:
m - n 0 1 2 3
含氧酸强度 弱 中强 强 很强
实例 HClO H3PO4 HNO3 HClO4
①根据规则判断H2CrO4、HMnO4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HMnO4>H2Cr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②As为ⅤA族元素,H3AsO3为弱酸,H3PO3为中强酸,试推断H3AsO3分子的结构简式 为 ,H3PO3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①H2CrO4的非羟基氧原子有2个,HMnO4的非羟基氧原子有3个,所以酸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为HMnO4>H2CrO4;②因为H3AsO3为弱酸,所以其分子中不存在非羟基 氧原子,故其分子的结构简式应为 ;由于H3PO3为中强酸,由题表可 知其非羟基氧原子有一个,而分子中却有三个氢原子,说明必有一个氢原子是直接与 P原子结合,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