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第三单元 共价键 共价晶体
第二课时 共价键键能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共价晶体
学习目标:1.熟知共价键键能、键长的概念,掌握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过程中能 量变化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共价晶体的概念及结构特点判断晶体类型,会分析推测 其物理性质。
第*页
研习任务一 共价键键能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教材 认知
1. 键能
(1)概念
在101 kPa、298 K条件下,1 mol气态AB分子生成 A原子和B原子的过程中 所 的能量,称为AB间共价键的键能。键能的单位是 。
(2)应用
①判断分子的稳定性
键能是衡量共价键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键能越大,即形成共价键时放出的热量越 多,共价键越稳定,物质越稳定。
气态
吸收
kJ·mol-1
②化学键与反应热的关系
a.定性关系
化学反应中发生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如果旧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 量大于新化学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则该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该化学反应 为放热反应。
b.定量关系
能量变化=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特别注意,键能是指共价键,其 他化学键的能量不能叫做键能)。
2. 键长
(1)概念
两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 间的平均间距。
(2)应用
键长是衡量共价键稳定性的另一个参数。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大,表明共价键越稳 定。键能和键长共同决定键的稳定性和分子的性质。
(3)共价键的强弱判断
①由原子半径和共用电子对数判断: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共用电子对数越多, 则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共价键的分子越稳定。
②由键能判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破坏共价键消耗的能量越多。
③由键长判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破坏共价键消耗的能量越多。
两原子核
×
×
×
×
×
问题 探讨
键 N—N N≡N
键能/(kJ·mol-1) 159 418 946
1. 氮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氮气分子化学性质为什么不活泼?
提示:由于N2分子中存在N≡N键,氮氮三键键能大,不易拆开,所以化学性质 不活泼。
2. 由上表数据可知N2分子中,1个σ键和两个π键的键能各是多少?
提示:σ键:159 kJ·mol-1;2个π键的键能分别为259 kJ·mol-1和528 kJ·mol-1
3. 共价键的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怎样?
提示:Δ H =反应物分子中的键能总和-生成物分子中的键能总和。
应用 体验
A. 键长是形成共价键两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
B. 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
C. 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共价化合物越稳定
D. 键能的大小也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有关
解析: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化合物越稳定,C项错误。
A. 1 264 kJ·mol-1 B. 632 kJ·mol-1
C. 316 kJ·mol-1 D. 1 624 kJ·mol-1
C
B
A. 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但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 卤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 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反应
D. O元素的电负性大于Cl,但Cl2比O2活动性强
C
4. 下表为某些化学键的键能(kJ·mol-1):
键 Cl—Cl Br—Br I—I H—Cl H—Br H—I H—H
键能 243 193 151 431 366 298 436
(1)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 HCl B. HBr C. HI D. HF
(2)1 mol H2(g)在1 mol Cl2(g)中燃烧,生成2 mol HCl气体,放出热 量 kJ。
D
183
(3)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若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 气时,放出或吸收热量最多的是 。推测1 mol H2在足量F2中燃烧比在足量Cl2中 燃烧放热 (填“多”或“少”)。
Cl2
多
第*页
研习任务二 共价晶体
教材 认知
1. 共价晶体
(1)共价晶体的概念
相邻原子间以 键相互结合形成 结构的晶体叫做共价晶体。
(2)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
共价
空间网状
(3)常见的共价晶体
(4)共价晶体的物理性质
①共价晶体一般有很高的 、 和很大的 。
②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沸点 ,硬度就 。
熔点
沸点
硬度
越高
越大
2. 常见的共价晶体
(1)金刚石晶体
金刚石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金刚石晶胞
①金刚石晶体中所有的C—C键键能、键长相等,键角相等(均为109°28')。每个C 与四个相邻的C形成 。
②晶体中最小的碳环由 个碳组成且不在同一平面内。
④每个碳原子为 个六元环所共有。
⑤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分摊 个碳原子。
正四面体
6
1∶2
2 NA
12
8
(2)二氧化硅晶体
a.SiO2晶体结构
b.SiO2晶胞示意图
①每个硅原子都以 个共价单键与 个氧原子结合,每个氧原子与 个硅 原子结合,向空间扩展,构成空间网状结构。
4
4
2
②晶体中最小的环为 个硅原子、 个氧原子组成的 元环。晶体中硅、 氧原子个数比为 ,Si原子与Si—O键的个数比为 。
③每个二氧化硅晶胞中含有 个硅原子和 个氧原子。
6
6
12
1∶2
1∶4
8
16
自我 排查
正误判断
√
问题 探讨
1. 金刚石晶体中有没有分子?晶体中碳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是什么?
提示:金刚石晶体中不存在分子,存在的是碳原子。晶体中碳原子之间以共价键(σ 键)结合。
2. 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与几个碳原子相结合?这些碳原子之间形成的空间结构是 什么?
提示: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与相邻的4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它们形成的 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
3. 为什么金刚石的熔点高,硬度大?
提示:金刚石晶体中C—C共价键的键能很大,熔化时需破坏共价键,故金刚石的熔 点高,硬度大。
4. 具有共价键的晶体都是共价晶体吗?
提示:不一定是共价晶体,有些离子晶体中也存在共价键。
5. 怎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理解金刚石、硅和锗的熔点和硬度依次下降?
提示:由于金刚石、硅和锗都是共价晶体,原子间的作用力都是共价键。碳、硅、锗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的键长依次增大,共价键键能依次减弱, 所以金刚石、硅、锗的熔点和硬度依次下降。
共价晶体 金刚石 氮化硼 碳化硅 石英 硅 锗
熔点/℃ 3 900 3 000 2 600 1 710 1 415 1 211
摩氏硬度 10 9 9 7 7 6
①构成共价晶体的原子种类越多,晶体的熔点越高
②构成共价晶体的原子间的共价键键能越大,晶体的熔点越高
③构成共价晶体的原子半径越大,晶体的硬度越大
④构成共价晶体的原子半径越小,晶体的硬度越大
D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共价晶体的熔、沸点和硬度等物理性质取决于晶体内的共价键,构成共价晶体 的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对应共价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A. 共价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B. 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 共价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 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解析:在共价晶体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所以共价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A正 确;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所以晶体中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 子,B错误;不同金属晶体的熔点差别很大,有的熔点很高,如钨,所以共价晶体的 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C错误;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共价 键,如氢氧化钠属于离子晶体,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错误。
A
A. C3N4晶体中微粒间通过共价键结合
B. C3N4晶体中,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C—C 键的键长要长
C. C3N4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4个N原子,而每个N原子连接4个 C原子
D. 由化学式可知,C3N4晶体中碳元素显-4价,氮元素显+3价
A
解析:根据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可推知C3N4与金刚石一样都是共价晶 体,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A正确。由于N原子的半径比C原子的半径小,所以C— N键的键长比C—C键短,从而导致C—N键的键能比C—C键大,所以C3N4晶体具有比 金刚石更大的硬度,B错误。题图说明C3N4晶体中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则可推知晶 体中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即每个碳原子与4个氮原子成 键,每个氮原子与3个碳原子成键,C错误。由于氮元素的电负性比碳元素的电负性 大,所以碳显+4价,氮显-3 价,D错误。
A. 每个晶胞包含4个B原子和4个N原子
B. 每个N原子周围有4个B原子,每个B原子周围有2个N原子
C. 立方氮化硼硬度很大与B—N共价键强度很大有关
D. 常被用作磨料和刀具材料
B
5. (1)氮化碳和氮化硅晶体结构相似,是新型非金属高温陶瓷材料,它们的硬度 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
②已知氮化硅的晶体结构中,原子间都以单键相连,且氮原子与氮原子不直接相连、 硅原子与硅原子不直接相连,同时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氮化硅的 化学式 。
小于
氮化硅
和氮化碳均为共价晶体,氮化硅中N—Si键的键长比氮化碳中C—N键的键长长,键能
小
Si3N4
解析:(1)①氮化硅和氮化碳均为共价晶体。氮化硅中N—Si键的键长比氮化碳中 C—N键的键长长,键能小,所以氮化硅的硬度比氮化碳的小。②由题意知,氮化硅 晶体中每个Si原子连接4个N原子,每个N原子连接3个Si原子,Si和N原子均达到8电 子稳定结构,其化学式为Si3N4。
①在GaN晶体中,每个Ga原子与 个N原子相连,与同一个Ga原子相连的N原子 构成的空间结构为 ,GaN属于 晶体。
②三种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解析:(2)①GaN与单晶硅结构相似,所以每个Ga原子与4个N原子形成共价键,每 个N原子与4个Ga原子形成共价键。与同一个Ga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结构为 正四面体结构,GaN与晶体硅都是共价晶体。
②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晶体的熔点越高。
4
正四面体
共价
GaN>GaP>GaAs
(2)ⅢA、ⅤA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aN、GaP、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 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
共价晶体
(1)共价晶体的化学式不代表物质的实际组成,只表示组成原子的个数比。
(2)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不一定是共价晶体,如由稀有气体组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 体,共价晶体中不存在范德华力。
(3)在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中,最小的环为六元环。
(5)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二氧化硅等共价晶体中的成键数目:①金刚石(或 晶体硅)中,1 mol C(或Si)形成2 mol C—C键(或Si—Si键);②碳化硅晶体中,1 mol碳或1 mol硅均形成4 mol C—Si 键;③SiO2晶体中,1 mol SiO2晶体中有4 mol Si— O键。
(4)比较不同共价晶体熔、沸点高低时,可依据共价键键长的大小进行比较,键长 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比较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的熔点高低,键 长:C—C<Si—C<Si—Si。故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第*页
课时作业
A. 微溶于水,硬度小,熔点-56.6 ℃,固体或液体不导电
B. 熔点3 140 ℃,电的良导体,加压可变形
C. 熔点3 530 ℃,不导电,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硬度大
D. 熔点801 ℃,易溶于水,熔化时导电
解析:共价晶体的硬度很大,熔点很高,描述与共价晶体不符,故A不选;共价晶体 大多不导电,硬度、强度很大,不易加压变形,描述与共价晶体不符,故B不选;共 价晶体的熔点很高,硬度很大,大多不导电,不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描述与共价晶 体性质相符,故C选;共价晶体难溶于水,且熔化时不能导电,描述与共价晶体不 符,故D不选。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SiO2晶体结构中,每个Si原子与2个O原子直接相连
B. 通常状况下,60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 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环上有6个碳原子
D. 1 mol金刚石中含有4 NA个C—C键(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SiO2晶体结构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直接相连,每个O原子与2个Si原子直 接相连,故A错误;SiO2晶体是共价晶体,不存在分子,故B错误;金刚石是共价晶 体,在共价晶体里,原子间以共价键相互结合,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 环上有6个碳原子,故C正确;一个碳原子平均含有2个C—C键,所以1 mol金刚石含2 mol C—C键,故D错误。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该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B. 该晶体中C和Si均为sp3杂化
C. SiC晶体的熔点比金刚石高
D. 该晶体中最小的环为六元杂环
解析: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故A正确;该晶体中C和Si均形成4个σ键,为sp3杂化,故B 正确;C—Si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SiC晶体的熔点比金刚石低,故C错误;该 晶体中最小的环为3个C和3个Si原子连成的六元杂环,故D正确。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哈尔滨高二期末)已知反应: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Δ H1=2( a + d - b - c ) kJ/mol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该晶体与金刚石结构相似,都是原子间以非极性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B. 该晶体的熔点比金刚石高
C. 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D. 该晶体属于共价晶体,其化学键比金刚石中的C—C键更牢固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C3N4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只含极性 共价键,不含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则C3N4晶 体为共价晶体,其化学键更牢固,则该晶体的熔点比金刚石高,B正确;碳原子最外 层4个电子,氮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则C3N4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氮原子,每个 氮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C正确;C3N4晶体为共价晶体,其化学键比金刚石更牢固,D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石英晶体中每个Si原子通过Si—O极性键与4个O原子作用
B. 每个O原子也通过Si—O极性键与2个Si原子作用
C. 晶体中Si原子与O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1∶2,可用“SiO2”作为石 英晶体的分子式
D. SiO2晶体中所有键的键长都相同
解析:根据石英晶体的结构图可知,石英晶体中每个Si原子通过Si—O极性键与4个O 原子作用,A正确;每个O原子通过Si—O极性键与2个Si原子作用,B正确;石英中并 不存在分子,故“SiO2”只能称之为石英的化学式而不是分子式,C错误;SiO2晶体 中只有Si—O极性键,所以键长都相等,D正确。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每个氮原子的配位数为3
B. 该晶体属于共价晶体
C. 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作炸药
D. 在高压下,氮气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从N原子结构结合晶体结构模型分析,高聚氮晶体中每个N原子和另外3个N原 子相连形成空间网状结构,配位数为3,故A正确;晶体内部全部都是由共价键构 成,属于共价晶体,故B正确;由于高聚氮晶体中大量的N—N键,并且N—N的键能 比N≡N的低得多,易破坏,所以高聚氮可能成为炸药,故C正确;高聚氮转变成氮气 会释放大量能量,所以高压下氮气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T-碳晶胞中含16个碳原子
B. T-碳与石墨、金刚石互为同分异构体
C. T-碳晶体和金刚石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不同
D. T-碳晶体与金刚石晶体类似,熔点高、硬度大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该晶体属于共价晶体,熔点比金刚石高
B. C位于Si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
D. 金刚砂中C原子周围等距且最近的C原子数为6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正四面体形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A B C D
性质或 结构信 息 单质在常温下为 固体,难溶于 水,易溶于CS2, 能形成两种二元 含氧酸 原子的M层有1 个未成对的p电 子,核外p电子 总数大于7 单质曾被称为 “银色的金 子”。与锂形成 的合金常用于制 造航天飞行器。 单质能溶于强酸 和强碱 原子核外电子层上s 电子总数比p电子 总数少2。单质和 氧化物均为空间网 状结构,具有很高 的熔、沸点
(1)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D原子核外共有 个电子。
3s23p4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A、B两种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键能较小的是 (填化学式);分子较稳 定的是 (填化学式)。
3H2↑
H2S
HCl
共价
键
SiC>S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难溶于水,易溶于CS2,能形成两种二元含氧酸的元素 是硫。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核外p电子总数大于7,其核外电子排布式应 是1s22s22p63s23p5,则B是氯元素。单质能溶于强酸和强碱的元素是铝。原子核外电子 层上s电子总数比p电子总数少2,再结合D的其他信息,可知其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2,D为硅元素。因为Si—C键的键长小于Si—Si键,所以熔、沸点:碳 化硅>晶体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