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文化精神03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25_2_10更新)热点素材剖析材料: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非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脉。非遗传承人,是这根脉上最活跃的细胞。2024年是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非遗从一个陌生的外来概念变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词,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在全国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角度1: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备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价值、基本内容,非遗工作进入依法保护新阶段。全国31个省(区、市)出台非遗保护条例,一些市、县出台地方性法规,非遗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开展。(精要剖析划线句:全面依法治国)角度2:找到非遗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古老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河南等地举办非遗传(精要剖析划线句:文化创新)承人“黄河岸边话非遗”系列活动,网络播放量700万次,奏响沿黄九省区非遗保护“大合唱”;浙江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全国试点,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和群众就业增收;陕西榆林依托榆林古城、陕北民歌博物馆等热点景区,探索打造“非遗+节庆”“非遗+演艺”“非遗+研学”等文旅创新项目……角度3:众多非遗,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中国色彩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精要剖析划线句: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多样性)多角度设问解读1.(说明)结合角度1,请你谈谈“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备”说明了什么?【答案】(1)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非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不断完善保护非遗的制度体系。2.(意义)结合角度2,请你分析“古老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的时代价值。【答案】(1)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有利于人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3)有利于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形式,提高非遗的影响力和传播力。(4)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建设文化强国。3.(意义)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取得的成就有何重要影响?【答案】(1)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4)有利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感悟)结合角度3,“众多非遗,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中国色彩”,对此,你有哪些感悟?【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2)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3)中国非遗保护为维护世界文化样性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5.(建议)助力中国非遗走向海外,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情怀?【答案】(1)要有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非遗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开放胸怀,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6.(开放类)为助力中国非遗走向海外,请选择一项你熟悉的非遗文化向外国民众推介,并撰写推介词。【答案】(1)京剧: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瑰宝,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璀璨明珠。它以独特的唱、念、做、打表演形式,融合了各地的民间艺术精华,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2)剪纸:指尖上的非遗,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便能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奇妙世界,这就是剪纸——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热点试题演练1.近年来,包括国粹艺术、非遗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成热潮。“故宫跑”、京剧“潮”、敦煌美、诗词热……诸多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形态活跃在各大平台,不仅越来越有时代风尚,而且获得了许多国外友人的喜爱。这说明(D)①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②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③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④我们应当延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①说法错误,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③“最优秀”说法太过绝对2.近年来,在各短视频平台上,不乏年轻人用巧手匠心制作的非遗“爆款”内容,历久弥新的非遗也成为直播间的网红。这有利于(C)①保护文化遗产,全面传承中华文化②创新非遗传承形式,提高非遗文化影响力③激发大众兴趣,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④让传承非遗成为每个青年的价值追求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①说法错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说法太过绝对3.实时远程监控、高精度三维模型、深度学习算法……北京先后开展120余项长城保护工程,成立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启动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长城形变与残损监测项目等,越来越多数字技术被应用到长城保护和研究中。这有利于(B)①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②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②题干中未提及其他文明④题干中并未涉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随着文创产业蓬勃发展,人们用文创讲故事,“文创+”新业态正在打开文化传播新空间。★甘肃省博物馆以“马踏飞燕”为原型,推出憨萌的解压玩偶,风靡社交媒体;三星堆博物馆将铜人文物原型与蜀地品茶、棋牌等生活场景结合,推出文物盲盒,让文物有了烟火气。别在头发上的福建簪花、拿在手中的扬州漆扇等非遗文创,都是在对接现实生活的审美或实用需求中,实现了创意的广泛传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飘带》数字科技体验馆运用人工智能交互、巨型LED、三维声场等技术,在虚拟世界里再现长征之路;西安城墙景区的新春灯会,利用人工智能多模态内容生成技术,让游客“在城墙上用AI作诗”。★巴黎奥运会上,把敢想敢拼的孙悟空形象与敦煌壁画中的运动场景结合,用富有文化味儿的“TEAMCHINA”创意产品为中国运动健儿加油鼓劲。(1)结合材料,概括上述文创是如何讲述中国故事的?(6分)【答案】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结合现实生活需求,形成独具风格的内容表达。②运用数字技术,让人们沉浸式体验。③创新产品设计,赋予潮流趋势与市场定位等要素,打造不拘一格的产品。(6分)(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用文创讲故事对传承中华文化有哪些意义?(8分)【答案】①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国。③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④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⑤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繁荣发展。(8分)5.近年来,多地积极开展村史馆建设和更新工作。四川石堰村,自古盛产竹子,其竹纸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村史馆建设中,场馆以当地传统竹编工艺结合现代设计和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装饰,系统展示了石堰村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样态。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的村史馆,设计强调以村民为主体,以农耕历史为展示脉络,以村民日常生活为展示内容,其展陈注重体现朴拙之美。(1)结合材料,从“延续文化血脉”的角度,分析村史馆设计中注重当地特色文化的价值。(6分)【答案】①村史馆设计中注重体现当地特色文化,有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乡土特色文化;②有助于展示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留住乡情乡愁;③有助于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文化建设;④有助于激发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等。(6分)(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创新村史馆设计,应注意哪些事项?(6分)【答案】①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新技术、新理念等完善、健全村史馆设置;②与乡土特色文化相融,凸显村史馆独特的地方性与时代性特点;③紧扣乡村实际,着眼发展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④融入艺术之美,以艺术语言阐释其独特性,实现以美育人等。(6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文化精神03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25_2_10更新)热点素材剖析材料: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非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脉。非遗传承人,是这根脉上最活跃的细胞。2024年是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非遗从一个陌生的外来概念变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词,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在全国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角度1: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备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价值、基本内容,非遗工作进入依法保护新阶段。全国31个省(区、市)出台非遗保护条例,一些市、县出台地方性法规,非遗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开展。(精要剖析划线句:全面依法治国)角度2:找到非遗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古老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河南等地举办非遗传(精要剖析划线句:文化创新)承人“黄河岸边话非遗”系列活动,网络播放量700万次,奏响沿黄九省区非遗保护“大合唱”;浙江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全国试点,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和群众就业增收;陕西榆林依托榆林古城、陕北民歌博物馆等热点景区,探索打造“非遗+节庆”“非遗+演艺”“非遗+研学”等文旅创新项目……角度3:众多非遗,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中国色彩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精要剖析划线句: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多样性)多角度设问解读1.(说明)结合角度1,请你谈谈“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备”说明了什么?【答案】(1)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非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不断完善保护非遗的制度体系。2.(意义)结合角度2,请你分析“古老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的时代价值。【答案】(1)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有利于人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3)有利于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形式,提高非遗的影响力和传播力。(4)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建设文化强国。3.(意义)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取得的成就有何重要影响?【答案】(1)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4)有利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感悟)结合角度3,“众多非遗,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中国色彩”,对此,你有哪些感悟?【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2)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3)中国非遗保护为维护世界文化样性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5.(建议)助力中国非遗走向海外,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情怀?【答案】(1)要有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非遗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开放胸怀,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6.(开放类)为助力中国非遗走向海外,请选择一项你熟悉的非遗文化向外国民众推介,并撰写推介词。【答案】(1)京剧: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瑰宝,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璀璨明珠。它以独特的唱、念、做、打表演形式,融合了各地的民间艺术精华,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2)剪纸:指尖上的非遗,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便能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奇妙世界,这就是剪纸——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热点试题演练1.近年来,包括国粹艺术、非遗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成热潮。“故宫跑”、京剧“潮”、敦煌美、诗词热……诸多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形态活跃在各大平台,不仅越来越有时代风尚,而且获得了许多国外友人的喜爱。这说明(D)①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②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③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④我们应当延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①说法错误,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③“最优秀”说法太过绝对2.近年来,在各短视频平台上,不乏年轻人用巧手匠心制作的非遗“爆款”内容,历久弥新的非遗也成为直播间的网红。这有利于(C)①保护文化遗产,全面传承中华文化②创新非遗传承形式,提高非遗文化影响力③激发大众兴趣,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④让传承非遗成为每个青年的价值追求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①说法错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说法太过绝对3.实时远程监控、高精度三维模型、深度学习算法……北京先后开展120余项长城保护工程,成立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启动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长城形变与残损监测项目等,越来越多数字技术被应用到长城保护和研究中。这有利于(B)①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②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②题干中未提及其他文明④题干中并未涉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随着文创产业蓬勃发展,人们用文创讲故事,“文创+”新业态正在打开文化传播新空间。★甘肃省博物馆以“马踏飞燕”为原型,推出憨萌的解压玩偶,风靡社交媒体;三星堆博物馆将铜人文物原型与蜀地品茶、棋牌等生活场景结合,推出文物盲盒,让文物有了烟火气。别在头发上的福建簪花、拿在手中的扬州漆扇等非遗文创,都是在对接现实生活的审美或实用需求中,实现了创意的广泛传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飘带》数字科技体验馆运用人工智能交互、巨型LED、三维声场等技术,在虚拟世界里再现长征之路;西安城墙景区的新春灯会,利用人工智能多模态内容生成技术,让游客“在城墙上用AI作诗”。★巴黎奥运会上,把敢想敢拼的孙悟空形象与敦煌壁画中的运动场景结合,用富有文化味儿的“TEAMCHINA”创意产品为中国运动健儿加油鼓劲。(1)结合材料,概括上述文创是如何讲述中国故事的?(6分)【答案】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结合现实生活需求,形成独具风格的内容表达。②运用数字技术,让人们沉浸式体验。③创新产品设计,赋予潮流趋势与市场定位等要素,打造不拘一格的产品。(6分)(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用文创讲故事对传承中华文化有哪些意义?(8分)【答案】①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国。③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④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⑤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繁荣发展。(8分)5.近年来,多地积极开展村史馆建设和更新工作。四川石堰村,自古盛产竹子,其竹纸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村史馆建设中,场馆以当地传统竹编工艺结合现代设计和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装饰,系统展示了石堰村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样态。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的村史馆,设计强调以村民为主体,以农耕历史为展示脉络,以村民日常生活为展示内容,其展陈注重体现朴拙之美。(1)结合材料,从“延续文化血脉”的角度,分析村史馆设计中注重当地特色文化的价值。(6分)【答案】①村史馆设计中注重体现当地特色文化,有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乡土特色文化;②有助于展示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留住乡情乡愁;③有助于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文化建设;④有助于激发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等。(6分)(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创新村史馆设计,应注意哪些事项?(6分)【答案】①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新技术、新理念等完善、健全村史馆设置;②与乡土特色文化相融,凸显村史馆独特的地方性与时代性特点;③紧扣乡村实际,着眼发展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④融入艺术之美,以艺术语言阐释其独特性,实现以美育人等。(6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中考道法二轮复习课件统编版2025年中考道法 二轮复习 时政热点专题 解读与演练03 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第六篇 文化与精神多角度设问解读热点试题演练13热点素材剖析2材料: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 非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脉。非遗传承人,是这根脉上最活跃的细胞。2024年是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非遗从一个陌生的外来概念变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词,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在全国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热点素材剖析角度1: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备 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价值、基本内容,非遗工作进入依法保护新阶段。全国31个省(区、市)出台非遗保护条例,一些市、县出台地方性法规,非遗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开展。全面依法治国角度2:找到非遗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古老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河南等地举办非遗传承人“黄河岸边话非遗”系列活动,网络播放量700万次,奏响沿黄九省区非遗保护“大合唱”;浙江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全国试点,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和群众就业增收;陕西榆林依托榆林古城、陕北民歌博物馆等热点景区,探索打造“非遗+节庆”“非遗+演艺”“非遗+研学”等文旅创新项目……文化创新角度3:众多非遗,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中国色彩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多样性多角度设问解读1.(说明)结合角度1,请你谈谈“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备”说明了什么?【答案】(1)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非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不断完善保护非遗的制度体系。2.(意义)结合角度2,请你分析“古老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的时代价值。【答案】(1)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有利于人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3)有利于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形式,提高非遗的影响力和传播力。(4)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建设文化强国。3.(意义)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取得的成就有何重要影响?【答案】(1)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4)有利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感悟)结合角度3,“众多非遗,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中国色彩”,对此,你有哪些感悟?【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2)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3)中国非遗保护为维护世界文化样性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5.(建议)助力中国非遗走向海外,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情怀?【答案】(1)要有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非遗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开放胸怀,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答案】(1)京剧: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瑰宝,是 中国传统戏曲的璀璨明珠。它以独特的唱、念、做、打表演形式,融合了各地的民间艺术精华,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2)剪纸:指尖上的非遗,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便能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奇妙世界,这就是剪纸——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6.(开放类)为助力中国非遗走向海外,请选择一项你熟悉的非遗文化向外国民众推介,并撰写推介词。1.近年来,包括国粹艺术、非遗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成热潮。“故宫跑”、京剧“潮”、敦煌美、诗词热……诸多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形态活跃在各大平台,不仅越来越有时代风尚,而且获得了许多国外友人的喜爱。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②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③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④我们应当延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热点试题演练③“最优秀”说法太过绝对①说法错误,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2.近年来,在各短视频平台上,不乏年轻人用巧手匠心制作的非遗“爆款”内容,历久弥新的非遗也成为直播间的网红。这有利于( )①保护文化遗产,全面传承中华文化②创新非遗传承形式,提高非遗文化影响力③激发大众兴趣,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④让传承非遗成为每个青年的价值追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C④说法太过绝对①说法错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实时远程监控、高精度三维模型、深度学习算法……北京先后开展120余项长城保护工程,成立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启动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长城形变与残损监测项目等,越来越多数字技术被应用到长城保护和研究中。这有利于( )①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②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②题干中未提及其他文明④题干中并未涉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着文创产业蓬勃发展,人们用文创讲故事,“文创+”新业态正在打开文化传播新空间。★甘肃省博物馆以“马踏飞燕”为原型,推出憨萌的解压玩偶,风靡社交媒体;三星堆博物馆将铜人文物原型与蜀地品茶、棋牌等生活场景结合,推出文物盲盒,让文物有了烟火气。别在头发上的福建簪花、拿在手中的扬州漆扇等非遗文创,都是在对接现实生活的审美或实用需求中,实现了创意的广泛传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飘带》数字科技体验馆运用人工智能交互、巨型LED、三维声场等技术,在虚拟世界里再现长征之路;西安城墙景区的新春灯会,利用人工智能多模态内容生成技术,让游客“在城墙上用AI作诗”。★巴黎奥运会上,把敢想敢拼的孙悟空形象与敦煌壁画中的运动场景结合,用富有文化味儿的“TEAM CHINA”创意产品为中国运动健儿加油鼓劲。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概括上述文创是如何讲述中国故事的?(6分)【答案】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结合现实生活需求,形成独具风格的内容表达。②运用数字技术,让人们沉浸式体验。③创新产品设计,赋予潮流趋势与市场定位等要素,打造不拘一格的产品。(6分)(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用文创讲故事对传承中华文化有哪些意义?(8分)【答案】①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国。③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④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⑤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繁荣发展。(8分)5.近年来,多地积极开展村史馆建设和更新工作。四川石堰村,自古盛产竹子,其竹纸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村史馆建设中,场馆以当地传统竹编工艺结合现代设计和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装饰,系统展示了石堰村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样态。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的村史馆,设计强调以村民为主体,以农耕历史为展示脉络,以村民日常生活为展示内容,其展陈注重体现朴拙之美。【答案】①村史馆设计中注重体现当地特色文化,有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乡土特色文化;②有助于展示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留住乡情乡愁;③有助于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文化建设;④有助于激发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等。(6分)(1)结合材料,从“延续文化血脉”的角度,分析村史馆设计中注重当地特色文化的价值。(6分)(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创新村史馆设计,应注意哪些事项?(6分)【答案】①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新技术、新理念等完善、健全村史馆设置;②与乡土特色文化相融,凸显村史馆独特的地方性与时代性特点;③紧扣乡村实际,着眼发展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④融入艺术之美,以艺术语言阐释其独特性,实现以美育人等。(6分)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文化精神03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25.2.10更新).pptx 【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文化精神03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原卷版).docx 【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文化精神03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