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心理健康下册《勤于动脑》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 《勤于动脑》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四年级版本 北师大 册别 下册1.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以 "勤于动脑" 为主题,通过历史典故、思维训练活动和生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掌握科学用脑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教材通过徐文长智取水、文彦博灌水取球等经典故事,结合 "九连点"" 黄豆排列 " 等思维训练题,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建立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具备初步推理能力但易受思维定式影响。通过前期调研发现,68% 的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存在畏难情绪,42% 的学生习惯直接求助而非独立思考。本课通过生动案例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用脑观念,培养主动思考习惯。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 "情境导入 - 案例探究 - 思维训练 - 实践应用" 四步教学法,结合多媒体动画、实物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融入《最强大脑》等学生熟悉的综艺元素,增强课堂吸引力。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认知目标:理解 "流水不腐" 的用脑原理,掌握 3 种科学用脑方法 能力目标:能运用发散思维解决 2 个生活问题,完成 1 项创造性任务 3. 情感目标:建立 "越动脑越聪明" 的积极认知,培养主动思考习惯 课堂问答(20%)+ 思维导图绘制(30%) 活动任务单(40%)+ 创意作品展示(10%) 学习态度观察记录(20%)+ 亲子反馈表(10%)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学习重点:掌握 "多角度思考"" 逆向思维 ""实践验证" 三种用脑策略学习难点:突破 "经验依赖"" 常规思维 " 等认知局限 1.创设 "农夫卖竹" 情境辩论,引导学生发现思维定式弊端 2.开展 "水杯创意用途" 头脑风暴,结合 AI 辅助展示创新案例 3.设计 "黄豆摆阵" 实物操作,通过失败 - 调整 - 成功的体验强化认知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情境导入 1.动画激趣:播放《徐文长智过桥》定格提问,引导观察桥、水流细节找灵感。 2.头脑风暴:4 人组讨论记录方案(绳拖、浮桶、分段提水),教师用思维导图对比省力与可行性。 3.科学解密:播放脑科学动画结合手电筒演示突触连接,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文彦博激活更多脑区,总结动脑如 "大脑体操"。 通过悬念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培养观察能力,为思维训练奠定认知基础。 借助小组协作突破思维定式,通过方案对比培养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案例探究 对比分析:呈现 "文彦博灌水取球" 与 "农夫锯竹" 案例, 组织小组辩论赛 正方:常规方法更高效 反方:创新思维有价值 3.思维训练: 必答题:9 连点一笔画(基础版) 挑战题:7 颗黄豆摆 6 行(进阶版) 彩蛋题:1+2+...+100 速算(高斯算法渗透) 通过经典案例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思维定式与创新差异。 激发辩证思维,深化对常规与创新方法价值的理解。 由易到难突破思维局限,渗透数学思维与速算策略。方法建构 策略提炼:通过思维导图总结 "三维用脑法" 勤于动脑 科学用脑:交替学习/充足睡眠/营养均衡 智慧用脑:逆向思维/类比迁移/组合创新 快乐用脑:游戏化学习/团队协作/成果分享 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系统用脑策略,促进科学认知与创新思维培养。实践应用 生活任务: 基础任务:设计书包减重方案 进阶任务:用旧报纸制作承重结构 亲子互动: 家庭任务卡:与家长共同完成 "21 点数学游戏" 创意征集:开展 "我的发明设想" 短视频评选 通过实践任务强化知识迁移,培养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能力。 以游戏化学习促进家校协同,激发创造热情并搭建成果展示平台。总结拓展 1.金句接龙:每人用 "我发现..." 句式分享学习收获 2.成长契约:签署《每日动脑计划》,设定 3 项思维训练任务 3.延伸阅读:推荐《思维导图》《脑筋急转弯大全》等书籍 通过个性化总结强化知识内化,培养语言表达与反思能力。 以行为契约推动持续实践,促进自主管理与思维习惯养成。5.板书设计勤于动脑 智慧成长 ┌───────────────┐ │ 脑科学原理:用进废退 │ ├─────┬─────┬─────┤ │ 多角度│ 逆向 │ 实践 │ │ 思考 │ 思维 │ 验证 │ └─────┴─────┴─────┘ 徐文长 农夫:思维定式VS创新6.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