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集训)2025年化学中考一轮复习3: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集训)2025年化学中考一轮复习3: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人教版)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中考一轮复习 教材同步复习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思维导图·构体系
知识精讲·夯基础
真题分点·明趋势
思维导图·构体系
知识精讲·夯基础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近5年4考)
知识点1
种类 概念 举例
分子(2024.6B,2022.10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O2、H2O、C60等
化学性质
种类 概念 举例
原子 是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Fe、C、Ne等
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NaCl、CuSO4等
化学变化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
2.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  )
易错易混


1.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与事实或现象的解释
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及应用(近5年4考)
知识点2
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事实或现象的解释
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1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事实或现象的解释
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____ 闻到气味(如花香)、品红扩散、酒精挥发、湿衣晾干等
微观粒子间有间隔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将气体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同种微观粒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微观粒子化学性质不同 液态氧和气态氧都具有助燃性;氢气具有可燃性,而氧气没有可燃性

2.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的变化和构成
(1)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的变化实质
【模型图1】物理变化——水蒸发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分子间的间隔
【模型图2】化学变化——水通电分解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为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
(2)从微观角度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
类别 微观解释 举例
混合物 含不同种微观粒子 如空气由氮分子、氧分子等构成
纯净物 只含一种微观粒子 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实验操作流程】
教材小实验
【实验现象】过程Ⅲ试管中的溶液变为____色。一段时间后过程ⅣA烧杯中r 溶液由____色变为____色。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课标新增·作图】从微观角度分析盛有
浓氨水的烧杯上方空气中主要存在的微观粒子,并参
考图中氮气的表示方式,将框图中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补充完整(水分子忽略不计)。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只有分子。 (  )
2.水蒸发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  )
3.柳絮纷飞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
4.水结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  )
5.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加快。 (  )
易错易混
×
×
×
×

6.CO与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  )
7.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  )
8.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  )
9.酒精溶液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  )
10.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
×

×
1.原子的构成
原子
原子结构(近5年1考)
知识点3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钠原子为例)
原子核
质子数
电子层
电子数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原子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n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总结
稀有气体 的原子 n=8(氦为2) 不易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______________
金属的原子 n<4 易失去电子 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化学反应 非金属的原子 (氢、硼除外) 4≤n<8 易得到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
(3)离子
①分类
②表示方法:在元素(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电荷时,“1”省略不写。
【归纳总结】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微观 粒子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____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____核外电子数
不显电性 带____电荷 带____电荷
联系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2023.11B) >



3.相对原子质量
(1)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
(2)电子的质量很小,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特别提醒】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  )
2.原子的原子核决定原子的质量,通常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  )
3.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微观粒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  )
4.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
5.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 g。 (  )
6.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 (  )
易错易混
×

×
×
×

1.概念:元素是________(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近5年5考)
知识点4
【特别提醒】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质子数
2.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前四位):____________>硅元素(Si)>___________ >铁元素(Fe)。
3.元素符号的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字母要大写,如C、H、O等。(2021.5A)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Na、Mg、Cl。
氧元素(O)
铝元素(Al)
4.元素符号的意义
意义 以“Fe”为例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铁元素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铁这种物质
微观 表示一种原子 表示铁原子
表示一个原子 表示一个铁原子
5.分类
元素
6.元素周期表
(1)横行(7个):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
(2)纵列(18个):每一个纵列叫作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
(3)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所包含的信息(以镁元素为例)(2023.3)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则质量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  )
2.某原子得失电子后变为离子的过程中,元素种类改变。(2023.11) (  )
3.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
4.Fe2+和Fe3+属于同种元素,化学性质相同。 (  )
5.金刚石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 (  )
6.由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0 g。 (  )
易错易混

×
×
×
×
×
1.判断说法是否正确:
氯化氢由分子构成,则氯化钠也由分子构成。 (  )
真题分点·明趋势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近5年4考)
命题点1
×
2.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
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
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D.反应中Cl变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B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靠近水球,闻到阵阵香气”的解释是“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  )
(2)根据“1滴水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可得出结论“水分子体积很小”。 (  )
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近5年4考)
命题点2


4.(2024·安徽7题1分)青藏高原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是江河源头的重要补给水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时,水分子不再运动
B.冰融化时,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冰升华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冰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C
5.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钼的元素符号是Mo
B.钼属于金属元素
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5
D.1个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4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近5年5考)
命题点3
D
6.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广泛,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镁燃烧产生明亮的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B.符号“2Mg”可表示两个镁元素
C.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4
D.碳-12原子质量为a,则镁原子质量为24.30a
A
7.关于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N
B.属于金属元素
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
C
8.(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元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