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阳新县北部联盟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阳新县北部联盟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阳新县北部联盟中考一模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大别山天门冬(如图)是2024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科考队在大别山发现的新物种。科考人员对其进行了长期观察,采集了该植物的花、果实等并进行了研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上述材料,从植物分类的角度判断,大别山天门冬属于(  )
A. 种子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苔藓植物 D. 藻类植物
2.科考队在对大别山天门冬进行物种鉴定过程中,通过形态结构初步判断后,还需提取遗传物质进一步确认。提取的遗传物质可来源于细胞的(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液泡 D. 细胞核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这是一首忆昔词,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3.藕花、鸥鹭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句话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食品制作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馒头、面包,酿酒等。在制作米酒时,需要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下图为酿制米酒时葡萄糖和酒精含量的变化。请回答下列小题。
5. 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核生物
B. 酵母菌的菌体由菌丝组成,包括直立菌丝、营养菌丝
C. 酵母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依靠现成有机物生活
D. 酵母菌可进行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繁殖后代
6. 据图分析,如果想品尝口味甜、酒味淡的米酒,最佳食用时间是制作后的第几天。( )
A. 3 B. 5 C. 7 D. 9
7.当我们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通常的步骤有:①牵动骨绕关节活动;②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③躯体相应部位产生运动;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④③②①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①②④③
8.狗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下列对狗的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
A.狗听到主人的叫唤就会迎上去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B.狗宝宝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狗会到指定地点用餐,这种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D.狗会在领地上留下尿液,是依靠气味来传递信息
目前世界已知的螳螂约有2000多种,中国已知约147种,刺花螳螂、中华大刀螳是我国常见螳螂种类。兰花螳螂(如图)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最抢眼、进化得最完美的昆虫之一,其外形上看仿佛就是一朵兰花,它会躲在花丛中,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捕捉食物,它模仿的兰花如此逼真,以至于它食物大都被它所吸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表是兰花螳螂与刺花螳螂、中华大刀螳的分类关系。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种 兰花螳螂 刺花螳螂 中华大刀螳
属 花螳属 刺花螳属 大刀螳螂属
科 花螳科 螳螂科
目 螳螂目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目
B.螳螂的形态结构不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C.兰花螳螂和刺花螳螂共同特征最多
D.兰花螳螂和中华大刀螳的亲缘关系较近
10.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是( )
A.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B.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为了应对敌害产生的定向变异
D.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1.图甲、乙分别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和碳循环模式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⑦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湿地生态系统除图甲所示的成分外,还应包括图乙中 (填字母)。图甲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图甲中,蛙与鸟类之间的关系是 。蛇要获得1千焦的能量,则至少消耗植物 千焦的能量。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进入生物体后沿着 流动。
(4)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及数量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因为生态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 能力。
12. 血糖主要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人体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以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糖尿病,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寿命。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胰岛素等新药的研发,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图1表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2中饭后(BC段)血糖浓度大幅上升,主要是食物中所含的淀粉在图1[ ]____________中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并通过吸收进入血液;CD段血糖浓度迅速下降,主要是图1中乙分泌的____________增多,通过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回到血液,使血糖浓度升高。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某些药物能够__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该过程,增加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
(3)目前治疗糖尿病仍然常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胰岛素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__,经过血液循环后到达肝脏等细胞发挥作用。
(4)吸入式胰岛素粉末制剂可减轻糖尿病患者注射的痛苦,当该制剂被吸入时,膈肌处于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5)口服胰岛素肠溶胶囊是给胰岛素(一种蛋白质)加上一种“外衣”,它可以保护胰岛素在通过消化道时,不被胃酸影响,不被____________酶消化分解,顺利进入血液,发挥降糖作用。
(6)面对糖尿病的汹涌之势,我们需要防治并举,但以预防为主,请写出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3. 我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湿地资源丰富。2022年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举行,正式通过了“武汉宣言”。湿地有着强大的固碳能力,在蓄洪防旱、净化水质等方面还有巨大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小军同学绘制的某湿地生态系统示意图。该湿地生产者体内的部分有机物会通过______关系转变为鱼体内的有机物。物质传递的同时也伴随着能量流动,鱼体内的有机物所含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能。
(2)小军同学对图1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将鱼和鸟归为一类,螺归为另一类,小军的分类依据是______。绝大多数鸟类都善于飞行,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______(答出1点即可)。
(3)重金属是湖泊湿地环境中的常见污染物。为寻找一种生态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方法,研究人员利用芦苇和睡莲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单独种植和混合种植对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率,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最合理的种植方案是_______。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是有限度的,为最终实现对该水体的净化,种植一段时间后,应对水生植物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同时兼顾不污染其他生态系统的原则,需进一步对水生植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4)对该湿地治理前后的生物种类调查发现,浮游植物由65种增加至146种,鱼类由55种增加至68种,鸟类由153种增加至273种。由此推测,该生态系统的自我(动)调节能力会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14.为响应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进行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周末晚餐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决定陪悟空一起去印台山文化生态园进行体育锻炼。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悟空的爷爷患有高血压,悟空妈妈准备的周末晚餐为:红烧猪蹄、红烧鱼头、西芹黑木耳、清炒白菜,白米饭。请你从适合悟空爷爷营养的角度分析,这份食谱中可以“赞”一下的食物有 (只须写出一种)。未点“赞”的食物是因为它含 过高,可能会引起高血脂。
(2)跑步的过程中,看到前方有小朋友,悟空一家立马停下来,这种反应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 反射。
(3)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图一中的 (填序号),在公园跑步一段时间后,悟空大口吸气,吸气时,肋间肌处于 状态。氧气最先到达图二中的 (填序号),然后再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
(4)回家途中,悟空想去上厕所。尿液形成的场所主要在图三中的 (填序号)。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大别山天门冬(如图)是2023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科考队在大别山发现的新物种。科考人员对其进行了长期观察,采集了该植物的花、果实等并进行了研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上述材料,从植物分类的角度判断,大别山天门冬属于(  )
A. 种子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苔藓植物 D. 藻类植物
2.科考队在对大别山天门冬进行物种鉴定过程中,通过形态结构初步判断后,还需提取遗传物质进一步确认。提取的遗传物质可来源于细胞的(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液泡 D. 细胞核
【答案】1.A 2.D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小问1详解】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科考人员采集了大别山天门冬的花、果实等进行了研究,果实由种子和果皮组成,说明大别山天门冬是种子植物。
故选A。
【小问2详解】
A.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是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液泡位于细胞质内,内充液体称细胞液,其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及色素,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植物的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里,D符合题意。
故选D。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这是一首忆昔词,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3.藕花、鸥鹭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句话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答案】3.A 4.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动物体有系统,植物体无系统),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藕花、鸥鹭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述了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起,属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CD错误,B正确。故选B。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食品制作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馒头、面包,酿酒等。在制作米酒时,需要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下图为酿制米酒时葡萄糖和酒精含量的变化。请回答下列小题。
5. 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核生物
B. 酵母菌的菌体由菌丝组成,包括直立菌丝、营养菌丝
C. 酵母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依靠现成有机物生活
D. 酵母菌可进行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繁殖后代
6. 据图分析,如果想品尝口味甜、酒味淡的米酒,最佳食用时间是制作后的第几天。( )
A. 3 B. 5 C. 7 D. 9
【答案】5. B 6. A
【解析】
【分析】发酵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 )的发酵作用,通过控制温度、pH等条件,将有机物转化为酒精、乳酸等有用物质,进而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5题详解】
A.酵母菌属于真菌,其细胞结构中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包被,属于真核生物,故A正确。
B.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没有菌丝结构。而像霉菌等多细胞真菌的菌体才由菌丝组成,包括直立菌丝和营养菌丝,故B错误。
C.酵母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吸收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属于异养生物,故C正确。
D.在环境适宜时,酵母菌可进行出芽生殖,即母体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离母体成为新个体;在环境不适宜时,酵母菌可进行孢子生殖,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故D正确。
故选B。
【6题详解】
如果想品尝口味甜、酒味淡的米酒,最佳食用时间应该是在发酵前期,微生物主要进行糖化作用,产生较多糖类,酒精产生量较少的时候,对应图中的第3天,在糖类含量较高且酒精含量较低对应的时间点,就是最佳食用时间。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当我们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通常的步骤有:①牵动骨绕关节活动;②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③躯体相应部位产生运动;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④③②①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①②④③
【答案】B
【分析】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骨、关节和肌肉共同配合,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形成的。
【详解】②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神经系统在人体运动中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当我们想要做出一个动作时,大脑会发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纤维传递到相应的骨骼肌。
④骨骼肌收缩:骨骼肌接收到神经传来的刺激后,会发生收缩反应。这是因为骨骼肌细胞内的肌丝相互滑动,使得肌肉纤维缩短,从而产生力量。
①牵动骨绕关节活动:骨骼肌通过肌腱附着在骨上,当骨骼肌收缩时,会产生拉力,这种拉力会牵动骨围绕关节进行活动。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部位,它允许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转动和移动,从而实现各种动作。
③躯体相应部位产生运动:骨的活动带动了躯体相应部位的运动,最终使我们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如抬手、弯腰、行走等。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狗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下列对狗的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
A.狗听到主人的叫唤就会迎上去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B.狗宝宝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狗会到指定地点用餐,这种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D.狗会在领地上留下尿液,是依靠气味来传递信息
【答案】C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本能行为,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像小狗算算术、大山雀偷喝牛奶等。
【详解】A.狗听到主人叫唤迎上去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与主人的互动等经验逐渐学会的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学习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
B.狗宝宝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这是由狗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
C.狗会到指定地点用餐是一种学习行为,但学习行为的形成也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因素基础之上的,狗具有能够学习这种行为的遗传基础,才有可能通过后天的训练形成到指定地点用餐的行为,所以该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故C符合题意。
D.狗的尿液中含有特殊的化学物质,狗通过在领地上留下尿液,其他狗可以通过嗅觉感知这些气味,从而获取领地等信息,狗是依靠气味来传递信息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目前世界已知的螳螂约有2000多种,中国已知约147种,刺花螳螂、中华大刀螳是我国常见螳螂种类。兰花螳螂(如图)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最抢眼、进化得最完美的昆虫之一,其外形上看仿佛就是一朵兰花,它会躲在花丛中,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捕捉食物,它模仿的兰花如此逼真,以至于它食物大都被它所吸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表是兰花螳螂与刺花螳螂、中华大刀螳的分类关系。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种 兰花螳螂 刺花螳螂 中华大刀螳
属 花螳属 刺花螳属 大刀螳螂属
科 花螳科 螳螂科
目 螳螂目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目
B.螳螂的形态结构不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C.兰花螳螂和刺花螳螂共同特征最多
D.兰花螳螂和中华大刀螳的亲缘关系较近
10.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是( )
A.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B.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为了应对敌害产生的定向变异
D.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
【答案】9.C 10.D
【分析】(1)生物的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9.A.根据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兰花螳螂、刺花螳螂和中华大刀螳分别属于不同的属,但都属于螳螂目。然而,表格中列出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即兰花螳螂、刺花螳螂和中华大刀螳各自为一种,A错误。
B.生物分类的依据通常包括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关系以及进化历史等多个方面。形态结构是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B错误。
CD.在生物分类学中,分类单位越小(如种、属),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通常越多,亲缘关系越近。由于兰花螳螂和刺花螳螂同科,与中华大刀螳同目不同科,故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较近。兰花螳螂和中华大刀螳同目不同科,亲缘关系较远,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A.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并非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人工选择通常是人类为了某种特定目的(如观赏、食用、劳作等)而对生物进行的选择性繁殖。而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衍密切相关,A错误。
B.虽然环境对生物有影响,但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并非仅仅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种体色和体态是兰花螳螂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有助于其在自然环境中更好地伪装自己,躲避天敌,B错误。
C.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但它本身是不定向的。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并非为了应对敌害而产生的定向变异,而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C错误。
D.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是其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这种适应性特征有助于兰花螳螂在自然环境中更好地伪装自己,躲避天敌的捕食,从而提高其生存和繁衍的机会,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1.(8分)图甲、乙分别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和碳循环模式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⑦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湿地生态系统除图甲所示的成分外,还应包括图乙中 (填字母)。图甲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图甲中,蛙与鸟类之间的关系是 。蛇要获得1千焦的能量,则至少消耗植物 千焦的能量。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进入生物体后沿着 流动。
(4)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及数量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因为生态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 能力。
【答案】(1) A、D 9
(2) 捕食和竞争 25
(3) B生产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4)自我调节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乙中所有箭头都指向A,A表示无机环境;B与A是双向箭头,B表示生产者;C表示消费者;BC都指向D,D表示分解者;①③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④分解作用、⑤⑥⑦表示能量和物质的传递。
【详解】(1)甲中只有生产者(植物)和消费者(各种动物),图乙中 A 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二氧化碳等),D 是分解者,所以该湿地生态系统除图甲所示的成分外,还应包括图乙中的 A、D。图甲中的食物链有:植物→蝗虫→蛙→蛇;植物→蝗虫→蛙→鸟类→蛇;植物→蝗虫→鸟类→蛇;植物→螺→鱼类→鸟类→蛇;植物→螺→鱼类→蛇;植物→沼虾→鱼类→鸟类→蛇;植物→沼虾→鱼类→蛇;植物→鱼类→鸟类→蛇;植物→鱼类→蛇,共 9 条。
(2)图甲中,蛙和鸟类都以蝗虫为食,且鸟类以蛙为食,所以它们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 20%,要使蛇获得 1 千焦能量消耗植物最少,应按 20% 的传递效率计算。从植物到蛇的最短食物链是植物→鱼类→蛇。设最少消耗植物x千焦能量,则x×20%×20%=1,解得x=25千焦。
(3)图乙中 B 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所以 B 是生产者,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进入生物体后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4)生态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及数量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
12. 血糖主要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人体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以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糖尿病,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寿命。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胰岛素等新药的研发,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图1表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2中饭后(BC段)血糖浓度大幅上升,主要是食物中所含的淀粉在图1[ ]____________中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并通过吸收进入血液;CD段血糖浓度迅速下降,主要是图1中乙分泌的____________增多,通过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回到血液,使血糖浓度升高。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某些药物能够__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该过程,增加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
(3)目前治疗糖尿病仍然常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胰岛素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__,经过血液循环后到达肝脏等细胞发挥作用。
(4)吸入式胰岛素粉末制剂可减轻糖尿病患者注射的痛苦,当该制剂被吸入时,膈肌处于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5)口服胰岛素肠溶胶囊是给胰岛素(一种蛋白质)加上一种“外衣”,它可以保护胰岛素在通过消化道时,不被胃酸影响,不被____________酶消化分解,顺利进入血液,发挥降糖作用。
(6)面对糖尿病的汹涌之势,我们需要防治并举,但以预防为主,请写出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 ①. ③小肠 ②. 胰岛素
(2) ①. 肾小管的重吸收 ②. 抑制
(3)右心房 (4)收缩
(5)蛋白 (6)按时作息;饮食上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运动上加强体育锻炼,进行适量有氧运动等(写出一条,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1.图1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小肠,④是大肠。
2.人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和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组成,负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系统。
【小问1详解】
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初步消化,最终在图1中的③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葡萄糖在这里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饭后(BC 段)血糖浓度大幅上升。
CD段血糖浓度迅速下降,主要是因为图1中胰腺(乙)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胰岛素能够调节糖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小问2详解】
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回到血液,使血糖浓度升高。
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某些药物能够抑制该过程,使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完全重吸收回血液,从而增加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
【小问3详解】
目前治疗糖尿病常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胰岛素进入血液后,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经过血液循环后到达肝脏等细胞发挥作用。
【小问4详解】
当吸入式胰岛素粉末制剂被吸入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肺扩张,外界气体进入肺。
【小问5详解】
口服胰岛素肠溶胶囊给胰岛素加上“外衣”,可以保护胰岛素在通过消化道时,不被胃酸影响,不被蛋白酶消化分解。因为胃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而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所以需要避免被胃蛋白酶分解,才能顺利进入血液发挥降糖作用。
【小问6详解】
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控制体重,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减少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可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等。
13. 我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湿地资源丰富。2022年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举行,正式通过了“武汉宣言”。湿地有着强大的固碳能力,在蓄洪防旱、净化水质等方面还有巨大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小军同学绘制的某湿地生态系统示意图。该湿地生产者体内的部分有机物会通过______关系转变为鱼体内的有机物。物质传递的同时也伴随着能量流动,鱼体内的有机物所含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能。
(2)小军同学对图1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将鱼和鸟归为一类,螺归为另一类,小军的分类依据是______。绝大多数鸟类都善于飞行,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______(答出1点即可)。
(3)重金属是湖泊湿地环境中的常见污染物。为寻找一种生态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方法,研究人员利用芦苇和睡莲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单独种植和混合种植对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率,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最合理的种植方案是_______。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是有限度的,为最终实现对该水体的净化,种植一段时间后,应对水生植物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同时兼顾不污染其他生态系统的原则,需进一步对水生植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4)对该湿地治理前后的生物种类调查发现,浮游植物由65种增加至146种,鱼类由55种增加至68种,鸟类由153种增加至273种。由此推测,该生态系统的自我(动)调节能力会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捕食 ②. 太阳
(2) ①. 体内是否有脊柱 ②. 身体呈流线型(长骨中空、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等言之有理即可)
(3) ①. 睡莲+芦苇##混合种植 ②. 移出水体、定期更换水生植物(言之有理即可)
(4) ①. 增强 ②. 生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生态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我)调节能力较强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土壤、温度等。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小问1详解】
生产者被消费者捕食,体内的部分有机物会通过捕食关系转变为鱼体内的有机物。
能量储存在物质里面,物质传递的同时也伴随着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故鱼体内的有机物所含能量最终也来源于太阳。
【小问2详解】
鱼和鸟体内都有脊柱,螺为软体动物,体内无脊柱,小军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是否有脊柱。
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覆羽、长骨中空、有喙无齿等。
【小问3详解】
从图2中可以看出,混合种植对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率高于任何一种单独种植,因此最合理的最合理的种植方案是睡莲+芦苇(混合种植)。
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是有限度的,种植一段时间后,应将其移出水体并更换水生植物。
【小问4详解】
该湿地治理后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加,其自动调节能力会增强。
当生物数量和种类增多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我)调节能力更强。
14.为响应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进行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周末晚餐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决定陪悟空一起去印台山文化生态园进行体育锻炼。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悟空的爷爷患有高血压,悟空妈妈准备的周末晚餐为:红烧猪蹄、红烧鱼头、西芹黑木耳、清炒白菜,白米饭。请你从适合悟空爷爷营养的角度分析,这份食谱中可以“赞”一下的食物有 (只须写出一种)。未点“赞”的食物是因为它含 过高,可能会引起高血脂。
(2)跑步的过程中,看到前方有小朋友,悟空一家立马停下来,这种反应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 反射。
(3)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图一中的 (填序号),在公园跑步一段时间后,悟空大口吸气,吸气时,肋间肌处于 状态。氧气最先到达图二中的 (填序号),然后再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
(4)回家途中,悟空想去上厕所。尿液形成的场所主要在图三中的 (填序号)。
【答案】(1) 西芹黑木耳或清炒白菜 脂肪
(2) 复杂
(3) ② 收缩 ③
(4) ①
【分析】此题考查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有关知识,图一所示结构:①气管,②肺,③膈;图二所示结构: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图三所示结构: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
【详解】(1)高血压患者不宜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以吃清淡为主,因此这份食谱中可以选择西芹黑木耳或清炒白菜。未点“赞”的食物是因为它含脂肪(红烧鱼头和红烧猪蹄中含有的脂肪很多)过高,可能会引起高血脂。
(2)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跑步的过程中,看到前方有小朋友这一动作需要大脑的视觉中枢控制,因此这种反应属于复杂反射。
(3)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因此是在图一中的②完成。吸气动作的完成是由呼吸运动实现的,即: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膈下降,气体入肺,因此悟空大口吸气,吸气时,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氧气从肺部毛细血管进入血液,随着各级静脉流向肺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因此氧气最先到达图二中的③左心房,然后再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
(4)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因此尿液形成的场所主要在图三中的①所示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