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9讲 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酸雨及防治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Na2SS B.SSC.SO2BaSO3 D.NaHSO3(aq)SO2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或描述正确的是( )A.硫黄矿制备硫酸经历两步:SSO3H2SO4B.酸雨与土壤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后,硫元素以单质的形式进入土壤中C.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发生的反应为2CaCO3+2SO2+O22CO2+2CaSO4D.土壤中的闪锌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转化为铜蓝(CuS),说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3.“蓝天保卫战”需要持续进行大气治理,有效处理SO2、NO2等大气污染物。化学研究为生产、生活处理废气,防止大气污染做出重要贡献。将SO2转化为K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CO2完全吹出B.反应时应将CaCO3粉碎C.固体产物A是CaSO3D.“高温”时只发生CaCO3的分解反应4.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直接生成YB.X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C.硫化氢与X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N可由其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5.(2024·张家口期末)工业上以黄铁矿(FeS2)为原料制备硫酸的流程如下: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沸腾炉中每生成16 g Fe2O3,转移电子数为2NAB.沸腾炉中可将黄铁矿粉碎C.将吸收塔中的少量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D.吸收塔中的SO2用98.3%浓硫酸吸收6.已知c、d、e、f、h均是二元化合物,a为黑色固体单质,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e是液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与b的反应体现了b的强氧化性B.f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C.h也可以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而成D.d可用作食品添加剂7.已知硫化亚铁(FeS)为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将甲、丙中少量稀硫酸分别滴加到固体上,两容器中均产生无色气体,片刻后在集气瓶乙中有淡黄色固体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中盛放稀硫酸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B.由实验可知H2SO3、H2S的酸性弱于H2SO4C.容器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2H+H2S↑D.尾气吸收装置可以是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8.工业上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B.结晶后母液中含有NaHCO3C.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D.纯碱溶液pH>89.(2024·豫北名校联考)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SO2、NOx等,科学家实验探究用硫酸铈循环法吸收SO2,其转化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S可以选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B.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2Ce4++SO2+2H2O2Ce3++S+4H+C.反应②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理论上每吸收标准状况下224 mL SO2,一定消耗0.32 g O210.(2024·邵阳部分重点校联考)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不溶于乙醇,可用作纸浆漂白时的脱氯剂等。用工业硫化钠(主要成分Na2S,含少量Na2SO4)及纯碱等为原料制备Na2S2O3·5H2O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2O3作脱氯剂时主要利用其氧化性B.“净化”时加入的试剂X可选用BaCl2溶液C.“反应”过程中体系pH大小对产品产率无影响D.提纯Na2S2O3·5H2O时,应先用水洗,再用乙醇洗涤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11.(2024·安徽皖中名校联考)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 ;其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容易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入气体乙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乙具有 性;实验中可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气体乙,防止污染空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某同学在用锌与丙的稀溶液反应制H2时,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将丙的稀溶液换成浓溶液,该同学的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4)丁的钠盐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检验其是否变质的方法是 。(5)已知酸性条件下K2Cr2O7能被丁还原为Cr3+,24 mL 0.05 mol·L-1的丁溶液与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恰好反应,则消耗K2Cr2O7溶液的体积为 mL。12.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易被氧化)。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焦亚硫酸钠,并探究SO2的性质(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前已除去装置中的空气)(1)关闭K2、K3,打开K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装置D和F的作用是 。(3)实验前,装置E中所用蒸馏水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 ,关闭K1、K3,打开K2,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设计实验验证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所需试剂为 。第19讲 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酸雨及防治1.A Cl2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2-氧化为S,A正确;S与SO2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HCl的酸性强于H2SO3,故SO2和BaCl2溶液不反应,C错误;H2CO3酸性弱于H2SO3,故NaHSO3溶液与CO2不反应,D错误。2.C 硫元素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土壤,B项错误;CuS中S的化合价为-2价,具有还原性,D项错误。3.B 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CaSO3氧化为CaSO4,A、C错误;“高温”时发生反应:CaCO3CaO+CO2↑、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D错误。4.C 硫在氧气中燃烧直接生成SO2,不是SO3,A错误;X为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其还原性,B错误;H2S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2H2O+3S,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正确;N是CuS,Cu与S反应生成Cu2S,不能生成CuS,D错误。5.B 沸腾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每生成16 g Fe2O3,转移电子数为2.2NA,A错误;将黄铁矿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的反应速率和利用率,B正确;将吸收塔中的少量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错误;吸收塔中的SO3用98.3%浓硫酸吸收,D错误。6.C c、d、e、f、h是二元化合物,a为黑色固体单质,则a为C;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为SO2,C与浓硫酸反应有SO2生成,b为H2SO4,e是液体,e为H2O,c为CO2;h与e反应生成b,则h为SO3,g为O2;c与f反应生成氧气,f为Na2O2。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2、SO2和H2O,S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至+4价,只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A正确;f为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B正确;h为SO3,S和氧气反应只能生成SO2,C错误;d为SO2,可用作葡萄酒的防腐剂,D正确。7.B A项,甲、丙中盛放稀硫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错误;B项,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由实验可知H2SO3、H2S的酸性弱于H2SO4,正确;C项,FeS难溶于水,容器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H+Fe2++H2S↑,错误;D项,SO2、H2S均为酸性有毒气体,浓硫酸不能除去SO2,应使用碱性试剂吸收,尾气吸收装置可以是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错误。8.B A项,吸收时发生:SO2+NaHCO3CO2+NaHSO3,则吸收过程中有CO2生成,正确;B项,母液含饱和NaHSO3和过量的SO2形成的H2SO3,不含NaHCO3,错误;C项,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湿料的气流干燥,NaHSO3易受热分解,导致不能制取纯净的NaHSO3,正确;D项,纯碱溶液显碱性,其水溶液中和母液可得pH=8的溶液,故纯碱溶液pH>8,正确。9.B 检验硫酸根离子时需要先加入盐酸排除干扰,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有硫酸根离子,A错误;从题图中看,反应①中氧化剂是Ce4+,还原剂是SO2,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e3+、S,离子方程式为2Ce4++SO2+2H2O2Ce3++S+4H+,B正确;反应②中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氧气为氧化剂,Ce3+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Ce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O2~4e-~4Ce4+,故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C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O2~4e-~2SO2,理论上每吸收标准状况下224 mL SO2(物质的量为0.01 mol),可消耗0.005 mol氧气,其质量为0.16 g,D错误。10.D 纸浆漂白时留下的含氯物质具有强氧化性,硫代硫酸钠作脱氯剂时,主要利用其还原性,A错误;“净化”时加入的试剂X是为了除去硫酸根离子杂质,加入BaCl2溶液会引入新杂质氯离子,结合流程可知可选用Ba(OH)2溶液,B错误;若pH过小,Na2S2O3不稳定,会发生歧化反应,使产率降低,C错误;从溶液中获得的Na2S2O3·5H2O晶体中含有杂质,应先用水洗除去吸附的杂质离子,由于硫代硫酸钠晶体不溶于乙醇,再用乙醇洗涤除去水,D正确。11.(1)H2S 2H2S+O22S↓+2H2O (2)还原 SO2+2OH-S+H2O (3)不合理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Zn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H2 (4)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样品已经变质 (5)20解析:(1)由题图中硫的价态和物质类别可知,甲的化学式是H2S。其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容易变浑浊,说明生成S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2)气体乙是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其具有还原性;化学实验中可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尾气SO2,防止污染空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H2O。(3)丙代表的物质是H2SO4,在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将稀硫酸换成浓硫酸不合理,因为浓硫酸和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4)丁的钠盐代表的物质是Na2SO3,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变质为Na2SO4,检验其是否变质的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样品已经变质。(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n(K2Cr2O7)∶n(Na2SO3)=1∶3,故消耗K2Cr2O7溶液的体积V==0.02 L=20 mL。12.(1)2Fe3++SO2+2H2O2Fe2++S+4H+ (2)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3)去除水中溶解的氧气 SO2+Na2SO3Na2S2O5 (4)稀盐酸、BaCl2溶液解析:(1)装置A中产生的SO2进入装置B中,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SO4、FeCl2和HCl,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4H+。(2)SO2有毒,可用NaOH溶液吸收。因此装置D和F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3)装置E用于制备焦亚硫酸钠,但水中存在溶解的氧气,具有氧化性,影响焦亚硫酸钠的制备,因此装置E中所用蒸馏水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去除水中溶解的氧气,制备焦亚硫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SO2+Na2SO3Na2S2O5。(4)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a2SO4,用盐酸、氯化钡溶液检验样品中含有S即可验证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4 / 4第19讲 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酸雨及防治课标要求1.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的性质,实现物质的转化,认识物质的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2.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及防治方法。考点一 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工业制硫酸(一)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1.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1)+4价硫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写出①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 。(2)-2价硫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氢硫酸(H2S)是二元酸,与酸式盐(NaHS)、正盐(Na2S)之间的转化关系,跟H2SO3、亚硫酸氢盐、亚硫酸盐之间的转化关系相似。①写出硫氢化钠(NaHS)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写出NaHS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不同价态含硫物质间的转化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的。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 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可用如图表示:如:H2SSSO2SO3。写出③④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④ ;⑤ 。【提醒】 (1)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粒子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和H2S、S和SO2、SO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当硫元素的高价态粒子与低价态粒子反应时,一般生成中间价态,如2Na2S+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二)硫酸的工业制法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煅烧黄铁矿(FeS2)制备SO2: ;(2)SO2转化成SO3: ;(3)SO3被吸收生成H2SO4:SO3+H2OH2SO4。(4)常考问题①SO2进入催化反应室前净化、干燥的目的是混合气中除含有二氧化硫外,还含有多种杂质。这些杂质有的能使催化剂中毒、失效,有的对反应设备有腐蚀作用,所以必须净化处理。②工业生产SO2采用常压的原因: 。③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而不用水的原因: 。一 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1.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SSO3H2SO4B.SSO2BaSO3C.SSO2SO3H2SO4D.SO2NH4HSO3(NH4)2SO32.下图所示为S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列出了部分转化的箭头。(1)图中序号所示转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化学式为H2SO4B.实现③所示的转化可以用NaOH溶液C.实现⑥所示的转化可以用H2D.实现④所示的转化可以用H2O3.(2024·六安模拟)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在①的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B.②处棉花最终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③处棉花上有淡黄色固体生成D.反应结束后,向①中试管加水,观察颜色,确认有CuSO4的产生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1)H2SSO2SO3H2SO4;(2)SSO2SO3H2SO4。二 硫酸的工业制备4.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等,工业上一般以硫黄或其他含硫矿物如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制备硫酸,其制备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2SO4A.用黄铁矿燃烧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B.SO2被氧化成SO3时,加催化剂能使SO2全部转化为SO3C.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的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使SO3吸收完全D.为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可选用CaO做固硫剂把尾气中的SO2以CaSO4的形式固定5.工业上制硫酸的设备分为三大部分: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下面的装置是仿照工业上制备硫酸工艺的流程设计出来的,用于探究工业上为何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的乙、丙分别相当于工业上制取硫酸装置中的 、 。(2)从乙装置中出来的气体有 。(3)丙装置的作用为 ,丁中的现象为 。(4)本实验设计还存在的较明显缺陷是 。考点二 含硫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与治理1.硫的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2.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1.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二氧化硫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2.钠碱法脱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碱法脱硫过程中,NaOH可以循环利用B.过程Ⅰ中,S元素表现氧化性,被还原C.脱硫过程涉及酸碱中和、可溶物制难溶物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D.总反应为2Ca(OH)2+2SO2+O22CaSO4+2H2O3.如图为酸雨形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CO2溶于水也会形成酸雨B.NO易溶于水,并在雨水中转化为HNO3C.硝酸型酸雨会腐蚀石灰岩建筑,而硫酸型酸雨不能D.含H2SO3的雨水在空气中放置其pH可能会降低结构决定性质——过氧键的前世今生 过氧化物由于分子结构中存在过氧键(—O—O—),因此过氧化物具有强的氧化性、漂白性等特殊性质。常见的过氧化物有Na2O2、H2O2、过氧化铬(CrO5)、过氧乙酸、过二硫酸(H2S2O8)及过二硫酸盐、过一硫酸(H2SO5)等。1.过氧化氢(H2O2)(1)分子结构H2O2的电子式:H︰︰︰H,结构式: ,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属于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2)化学性质不稳定性 加热、光照或加催化剂都能加快其分解: 2H2O22H2O+O2↑,因此H2O2应保存在 色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弱酸性 相当于二元弱酸: 、HH++强氧化性 ①工业上用10%的H2O2溶液作为漂白剂,医疗上用3%的H2O2溶液作为消毒杀菌剂; ②氧化Fe2+、S等还原性物质,其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 ③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提醒】 H2O2作为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一般为水,不引入杂质且对环境无污染,因而又称为绿色氧化剂,常用于除去具有还原性的杂质离子。2.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钙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增氧剂,常用于鲜活水产品的运输。可以起到杀菌、解酸(吸收CO2)、防腐、供氧的作用。其中供氧、解酸的化学方程式:2CaO2+2H2O2Ca(OH)2+O2↑;Ca(OH)2+CO2CaCO3↓+H2O。3.过二硫酸钠(Na2S2O8)(1)结构:过二硫酸钠中S为+6价,其中S2的结构为[]2-,含有一个过氧键(—O—O—)。(2)氧化性S2的化学性质与H2O2相似,作氧化剂参加反应时,过氧键断裂,过氧键中的氧元素由-1价变为-2价,硫元素化合价(+6价)不变。(3)不稳定性:Na2S2O8受热分解生成Na2SO4、SO3和O2。1.过一硫酸化学式为H2SO5,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也可以表示为H2O2·SO3B.具有强酸性与强氧化性C.该物质保存时应远离有机物D.是一种弱酸2.过二硫酸分子式为H2S2O8,可以看成H2O2的衍生物,即H2O2中两个H原子都被磺酸基(—SO3H)取代的产物,H2S2O8不稳定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二硫酸具有强氧化性B.可用硝酸钡溶液鉴别H2SO4和H2S2O8C.Na2S2O8可作漂白剂,加热会使其漂白性逐渐失效D.过二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3.过二硫酸()是一种白色晶体,其酸及盐均为强氧化剂。(1)过二硫酸受热容易分解,下列可能加快过二硫酸分解的固体物质是 (填字母)。A.MnO2 B.NaNO3C.Fe2(SO4)3 D.K2O(2)在Ag+及加热的条件下,S2可将溶液中的Mn2+氧化为Mn,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①S2的结构如下图所示,用“□”标识出S2中体现强氧化性的基团。[]2-②用复合催化剂活化过二硫酸盐的过程如图所示。请描述该催化剂参与反应并再生的过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24·山东高考)用石灰乳除去废气中的SO2,体现了Ca(OH)2的碱性。( )(2)(2024·安徽高考)SO2H2SO4CaSO4。( )(3)(2024·江苏高考)硫酸工业:FeS2SO2H2SO4。( )(4)(2022·全国甲卷)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5)(2022·浙江6月选考)用石灰石—石膏法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同时可得到石膏。( )(6)(2022·浙江6月选考)煅烧黄铁矿(FeS2)可以得到三氧化硫。( )(7)(2022·重庆高考)将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得到沉淀,且生成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该转化反应说明Na2S2O3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氧化性。( )(8)(经典高考)S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有害污染物之一。( )2.(2024·北京高考7题)硫酸是重要化工原料,工业生产制取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的化学方程式:3FeS2+8O2Fe3O4+6SO2B.Ⅱ中的反应条件都是为了提高SO2平衡转化率C.将黄铁矿换成硫黄可以减少废渣的产生D.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液吸收3.(2023·浙江6月选考18题节选)工业上煅烧含硫矿物产生的SO2可以按如下流程脱除或利用。已知:+H2O请回答:(1)富氧煅烧燃煤产生的低浓度的SO2可以在炉内添加CaCO3通过途径Ⅰ脱除,写出反应方程式 。(2)煅烧含硫量高的矿物得到高浓度的SO2,通过途径Ⅱ最终转化为化合物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燃煤中的有机硫主要呈正价B.化合物A具有酸性C.化合物A是一种无机酸酯D.工业上途径Ⅱ产生的SO3也可用浓硫酸吸收4.(2024·安徽高考15题节选)Na2S2O3可被I2氧化为Na2S4O6。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分析S4的结构为(a)而不是(b)的原因: 。(a) (b)第19讲 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酸雨及防治【考点·全面突破】考点一必备知识夯实(一)1.(1)HS+H+SO2↑+H2O HS+OH-S+H2O 2NaHSO3Na2SO3+SO2↑+H2O Na2SO3+SO2+H2O2NaHSO3 (2)①HS-+OH-H2O+S2- ②HS-+H+H2S↑ 2.相邻 ③2SO2+O22SO3 ④S+H2H2S ⑤SO2+2H2S3S+2H2O(二)(1)4FeS2+11O22Fe2O3+8SO2 (2)2SO2+O22SO3 (4)②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经很大,高压下SO2转化率提高不多,但成本大大增加 ③用水吸收SO3会产生大量酸雾关键能力突破1.A S与O2反应只能生成SO2,A错误;S与O2反应生成SO2,SO2与Ba(OH)2反应生成BaSO3,B正确;S与O2反应生成SO2,SO2与O2催化氧化反应生成SO3,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C正确;过量SO2与NH3·H2O反应生成NH4HSO3,NH4HSO3与NH3·H2O、SO2、H2O反应再转化成(NH4)2SO3,D正确。2.(1)A (2)D解析:由图知,Y为H2SO3、X为H2SO4。(1)①SO2→S,硫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A正确;②SO2→SO3,硫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B错误;③Na2SO3→H2SO3,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④SO2→H2SO3,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2)Y的化学式为H2SO3,A错误;用NaOH溶液与H2SO3反应生成Na2SO3,不能实现由Na2SO3生成H2SO3,B错误;⑥所示的转化为由SO2生成H2SO4,需要将SO2氧化,可以用H2O2,用H2不能实现,C错误;④所示的转化可以用SO2与H2O反应实现,产物为H2SO3,D正确。3.C 铜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和酸性,A错误;蘸有酸性KMnO4溶液的棉花颜色变化,取决于酸性KMnO4溶液的量,若过量则为变浅,若少量则褪色,②处棉花最终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B错误;SO2与Na2S反应生成固体硫,③处棉花上有淡黄色固体生成,C正确;反应结束后,将①中溶液加入另一支盛有水的试管中,观察颜色,确认有CuSO4的产生,D错误。4.B 用黄铁矿燃烧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是4FeS2+11O22Fe2O3+8SO2,A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转化率,另外可逆反应的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B错误;用水吸收SO3,会生成酸雾,会阻碍SO3的吸收,故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C正确;为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可选用CaO与SO2反应生成CaSO3,然后CaSO3被氧化成CaSO4,D正确。5.(1)接触室 吸收塔 (2)SO2、O2、SO3(3)吸收SO3 有酸雾产生 (4)缺少尾气吸收装置解析:乙装置相当于接触室,将SO2催化氧化为SO3,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故从乙装置中出来的气体中含有SO2、O2、SO3;丙装置相当于吸收塔,用浓硫酸吸收SO3;丁装置是用水吸收SO3,SO3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汽化为水蒸气,从而形成酸雾;本实验中缺少尾气吸收装置。考点二必备知识夯实1.5.6 二氧化硫关键能力突破1.A 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氮氧化物形成的,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与氟氯代烃有关,温室效应主要是CO2、CH4引起。2.B 由图可知,过程Ⅰ发生的反应为SO2+2NaOHNa2SO3+H2O,过程Ⅱ发生的反应为2Ca(OH)2+2Na2SO3+O22CaSO4+4NaOH,总反应为2Ca(OH)2+2SO2+O22CaSO4+2H2O。过程Ⅰ消耗NaOH,过程Ⅱ生成NaOH,则钠碱法脱硫过程中,NaOH可以循环利用,A正确;由过程Ⅰ发生的反应知,反应中SO2表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错误;反应SO2+2NaOHNa2SO3+H2O中涉及酸碱中和,2Ca(OH)2+2Na2SO3+O22CaSO4+4NaOH涉及可溶物制难溶物,2Ca(OH)2+2SO2+O22CaSO4+2H2O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C正确;总反应为2Ca(OH)2+2SO2+O22CaSO4+2H2O,D正确。3.D 酸雨是pH<5.6的雨水,CO2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为5.6,所以CO2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A错误;NO不溶于水,B错误;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都会腐蚀石灰岩建筑,C错误。素养提升4 结构决定性质——过氧键的前世今生要点精讲洞析1.(1)H—O—O—H -1 极性 (2)棕 H2O2H++H H2O2+2Fe2++2H+2Fe3++2H2O H2O2+SS+H2O H2O2+2I-+2H+I2+2H2O核心精练突破1.D 过一硫酸化学式为H2SO5,结构式为,也可以表示为H2O2·SO3,A正确;过一硫酸中有过氧键,有羟基,具有强酸性与强氧化性,B正确;过一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保存时应远离有机物,防止爆炸,C正确;由其结构式与硫酸作比较可知,是一种强酸,D错误。2.B 由过二硫酸的结构简式HO3S—O—O—SO3H可知,其中含有过氧键,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过二硫酸具有强氧化性,A、D正确;由于过二硫酸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硫酸,故硝酸钡溶液分别滴入H2SO4和H2S2O8均可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故不可用硝酸钡溶液鉴别H2SO4和H2S2O8,B错误;过氧键不稳定,受热易断裂,故Na2S2O8可作漂白剂,加热会发生反应:2Na2S2O8+2H2O2Na2SO4+2H2SO4+O2↑,故使其漂白性逐渐失效,C正确。3.(1)AC(2)2Mn2++5S2+8H2O2Mn+10S+16H+(3)① ②Cu(Ⅱ)、Fe(Ⅱ)失去电子并传递给S2,生成Cu(Ⅲ)、Fe(Ⅲ);Cu(Ⅲ)、Fe(Ⅲ)得到S失去的电子,生成Cu(Ⅱ)、Fe(Ⅱ);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催化剂再生解析:(1)联想到MnO2、Fe3+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则过二硫酸分解时,也可用MnO2、Fe2(SO4)3作催化剂。(2)在Ag+及加热的条件下,S2可将溶液中的Mn2+氧化为Mn,其还原产物是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2++5S2+8H2O2Mn+10S+16H+。(3)S2中,体现强氧化性的是过氧键(—O—O—),如图所示:;②根据复合催化剂活化过二硫酸盐的过程图,Cu(Ⅱ)、Fe(Ⅱ)失去电子并传递给S2,生成Cu(Ⅲ)、Fe(Ⅲ);Cu(Ⅲ)、Fe(Ⅲ)得到S失去的电子,生成Cu(Ⅱ)、Fe(Ⅱ);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催化剂再生。【真题·体验品悟】1.(1)√ (2)× (3)× (4)× (5)√ (6)× (7)√ (8)√2.B A项,反应Ⅰ是黄铁矿和空气中的O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SO2和Fe3O4,化学方程式:3FeS2+8O2Fe3O4+6SO2,正确;B项,反应Ⅱ的条件要兼顾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率,还要考虑生产成本及催化剂的活性,如Ⅱ中“常压、催化剂”不是为了提高SO2平衡转化率,错误;C项,将黄铁矿换成硫黄,则不再产生Fe3O4,即可以减少废渣的产生,正确;D项,硫酸工业产生的尾气为SO2、SO3,可以用碱液吸收,正确。3.(1)2SO2+O2+2CaCO32CaSO4+2CO2(2)BCD解析:含硫矿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低浓度二氧化硫和氧气、碳酸钙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高浓度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等物质的量的甲醇发生已知反应生成A:。(1)氧气具有氧化性,能把四价硫氧化为六价硫,二氧化硫、空气中氧气、碳酸钙高温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SO2+O2+2CaCO32CaSO4+2CO2。(2)硫的电负性大于碳、氢等,故燃煤中的有机硫主要呈负价,A错误;化合物A含有基团,类似酯基(—COO—)结构,分子中与硫直接相连的基团中有—OH,故能电离出氢离子,具有酸性,B正确;化合物A为硫酸和醇生成的酯,是一种无机酸酯,C正确;工业上途径Ⅱ产生的SO3也可用浓硫酸吸收用于生产发烟硫酸,D正确。4.氧氧键中氧原子的半径比较小,所以负电荷的密度比较高,对相应成键电子对的斥力大,氧氧键的键能小,更易断裂,(b)不稳定(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氧原子的半径比硫原子小,负电荷的密度更高,对相应成键电子对的斥力大,所以(b)中氧氧键的键能比(a)中硫硫键的小,更易断裂,(b)不稳定,故Na2S2O3不能被I2氧化成(b)结构。8 / 8(共87张PPT)第19讲 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酸雨及防治高中总复习·化学课标要求1. 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的性质,实现物质的转化,认识物质的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2. 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及防治方法。考点·全面突破01素养提升 402真题·体验品悟03课时·跟踪检测04考点·全面突破锁定要点,聚焦应用考点一 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工业制硫酸(一)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1. 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1)+4价硫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写出①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 。HS +H+ SO2↑+H2O HS +OH- S +H2O 2NaHSO3 Na2SO3+SO2↑+H2O Na2SO3+SO2+H2O 2NaHSO3 (2)-2价硫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氢硫酸(H2S)是二元酸,与酸式盐(NaHS)、正盐(Na2S)之间的转化关系,跟H2SO3、亚硫酸氢盐、亚硫酸盐之间的转化关系相似。①写出硫氢化钠(NaHS)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HS-+OH-H2O+S2- HS-+H+ H2S↑ 2.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不同价态含硫物质间的转化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的。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 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可用如图表示:相邻 如:H2S S SO2 SO3。写出③④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SO2+O2 2SO3 S+H2 H2S SO2+2H2S 3S+2H2O 【提醒】 (1)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粒子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和H2S、S和SO2、SO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当硫元素的高价态粒子与低价态粒子反应时,一般生成中间价态,如2Na2S+Na2SO3+3H2SO4 3Na2SO4+3S↓+3H2O。(二)硫酸的工业制法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煅烧黄铁矿(FeS2)制备SO2: ;(2)SO2转化成SO3: ;4FeS2+11O2 2Fe2O3+8SO2 2SO2+O2 2SO3 (3)SO3被吸收生成H2SO4:SO3+H2O H2SO4。(4)常考问题①SO2进入催化反应室前净化、干燥的目的是混合气中除含有二氧化硫外,还含有多种杂质。这些杂质有的能使催化剂中毒、失效,有的对反应设备有腐蚀作用,所以必须净化处理。②工业生产SO2采用常压的原因: 。③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而不用水的原因: 。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经很大,高压下SO2转化率提高不多,但成本大大增加 用水吸收SO3会产生大量酸雾 一 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1.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 S SO3 H2SO4B. S SO2 BaSO3C. S SO2 SO3 H2SO4D. SO2 NH4HSO3 (NH4)2SO3√解析: S与O2反应只能生成SO2,A错误;S与O2反应生成SO2,SO2与Ba(OH)2反应生成BaSO3,B正确;S与O2反应生成SO2,SO2与O2催化氧化反应生成SO3,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C正确;过量SO2与NH3·H2O反应生成NH4HSO3,NH4HSO3与NH3·H2O、SO2、H2O反应再转化成(NH4)2SO3,D正确。2. 如图所示为S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列出了部分转化的箭头。(1)图中序号所示转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A. ① B. ②C. ③ D. ④A解析:由图知,Y为H2SO3、X为H2SO4。(1)①SO2→S,硫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A正确;②SO2→SO3,硫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B错误;③Na2SO3→H2SO3,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④SO2→H2SO3,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Y的化学式为H2SO4B. 实现③所示的转化可以用NaOH溶液C. 实现⑥所示的转化可以用H2D. 实现④所示的转化可以用H2OD解析:Y的化学式为H2SO3,A错误;用NaOH溶液与H2SO3反应生成Na2SO3,不能实现由Na2SO3生成H2SO3,B错误;⑥所示的转化为由SO2生成H2SO4,需要将SO2氧化,可以用H2O2,用H2不能实现,C错误;④所示的转化可以用SO2与H2O反应实现,产物为H2SO3,D正确。3. (2024·六安模拟)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 在①的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B. ②处棉花最终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 ③处棉花上有淡黄色固体生成D. 反应结束后,向①中试管加水,观察颜色,确认有CuSO4的产生√解析: 铜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和酸性,A错误;蘸有酸性KMnO4溶液的棉花颜色变化,取决于酸性KMnO4溶液的量,若过量则为变浅,若少量则褪色,②处棉花最终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B错误;SO2与Na2S反应生成固体硫,③处棉花上有淡黄色固体生成,C正确;反应结束后,将①中溶液加入另一支盛有水的试管中,观察颜色,确认有CuSO4的产生,D错误。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1)H2S SO2 SO3 H2SO4;(2)S SO2 SO3 H2SO4。二 硫酸的工业制备4.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等,工业上一般以硫黄或其他含硫矿物如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制备硫酸,其制备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黄铁矿燃烧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 2Fe2O3+8SO2B. SO2被氧化成SO3时,加催化剂能使SO2全部转化为SO3C. 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的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使SO3吸收完全D. 为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可选用CaO做固硫剂把尾气中的SO2以CaSO4的形式固定√解析: 用黄铁矿燃烧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是4FeS2+11O22Fe2O3+8SO2,A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转化率,另外可逆反应的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B错误;用水吸收SO3,会生成酸雾,会阻碍SO3的吸收,故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C正确;为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可选用CaO与SO2反应生成CaSO3,然后CaSO3被氧化成CaSO4,D正确。5. 工业上制硫酸的设备分为三大部分: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下面的装置是仿照工业上制备硫酸工艺的流程设计出来的,用于探究工业上为何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的乙、丙分别相当于工业上制取硫酸装置中的 、 。(2)从乙装置中出来的气体有 。(3)丙装置的作用为 ,丁中的现象为 。(4)本实验设计还存在的较明显缺陷是 。解析:乙装置相当于接触室,将SO2催化氧化为SO3,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故从乙装置中出来的气体中含有SO2、O2、SO3;丙装置相当于吸收塔,用浓硫酸吸收SO3;丁装置是用水吸收SO3,SO3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汽化为水蒸气,从而形成酸雾;本实验中缺少尾气吸收装置。接触室 吸收塔 SO2、O2、SO3 吸收SO3有酸雾产生缺少尾气吸收装置考点二 含硫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与治理1. 硫的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2.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1. 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二氧化硫有关的是( )A. 酸雨 B. 光化学烟雾C. 臭氧层空洞 D. 温室效应解析: 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氮氧化物形成的,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与氟氯代烃有关,温室效应主要是CO2、CH4引起。√2. 钠碱法脱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碱法脱硫过程中,NaOH可以循环利用B. 过程Ⅰ中,S元素表现氧化性,被还原C. 脱硫过程涉及酸碱中和、可溶物制难溶物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析: 由图可知,过程Ⅰ发生的反应为SO2+2NaOH Na2SO3+H2O,过程Ⅱ发生的反应为2Ca(OH)2+2Na2SO3+O2 2CaSO4+4NaOH,总反应为2Ca(OH)2+2SO2+O2 2CaSO4+2H2O。过程Ⅰ消耗NaOH,过程Ⅱ生成NaOH,则钠碱法脱硫过程中,NaOH可以循环利用,A正确;由过程Ⅰ发生的反应知,反应中SO2表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错误;反应SO2+2NaOH Na2SO3+H2O中涉及酸碱中和,2Ca(OH)2+2Na2SO3+O2 2CaSO4+4NaOH涉及可溶物制难溶物,2Ca(OH)2+2SO2+O2 2CaSO4+2H2O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C正确;总反应为2Ca(OH)2+2SO2+O2 2CaSO4+2H2O,D正确。3. 如图为酸雨形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CO2溶于水也会形成酸雨B. NO易溶于水,并在雨水中转化为HNO3C. 硝酸型酸雨会腐蚀石灰岩建筑,而硫酸型酸雨不能D. 含H2SO3的雨水在空气中放置其pH可能会降低√解析: 酸雨是pH<5.6的雨水,CO2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为5.6,所以CO2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A错误;NO不溶于水,B错误;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都会腐蚀石灰岩建筑,C错误。素养提升 4结构决定性质——过氧键的前世今生 过氧化物由于分子结构中存在过氧键(—O—O—),因此过氧化物具有强的氧化性、漂白性等特殊性质。常见的过氧化物有Na2O2、H2O2、过氧化铬(CrO5)、过氧乙酸、过二硫酸(H2S2O8)及过二硫酸盐、过一硫酸(H2SO5)等。1. 过氧化氢(H2O2)(1)分子结构H2O2的电子式:H︰ ︰ ︰H,结构式:,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属于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2)化学性质不稳定性 加热、光照或加催化剂都能加快其分解:2H2O2 2H2O+O2↑,因此H2O2应保存在 色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弱酸性H—O—O—H -1 极性 棕 H2O2 H++H 强氧 化性【提醒】 H2O2作为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一般为水,不引入杂质且对环境无污染,因而又称为绿色氧化剂,常用于除去具有还原性的杂质离子。H2O2+2Fe2++2H+ 2Fe3++2H2O H2O2+S S +H2O H2O2+2I-+2H+ I2+2H2O 2. 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钙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增氧剂,常用于鲜活水产品的运输。可以起到杀菌、解酸(吸收CO2)、防腐、供氧的作用。其中供氧、解酸的化学方程式:2CaO2+2H2O 2Ca(OH)2+O2↑;Ca(OH)2+CO2 CaCO3↓+H2O。3. 过二硫酸钠(Na2S2O8)(1)结构:过二硫酸钠中S为+6价,其中S2 的结构为[ ]2-,含有一个过氧键(—O—O—)。(2)氧化性S2 的化学性质与H2O2相似,作氧化剂参加反应时,过氧键断裂,过氧键中的氧元素由-1价变为-2价,硫元素化合价(+6价)不变。(3)不稳定性:Na2S2O8受热分解生成Na2SO4、SO3和O2。1. 过一硫酸化学式为H2SO5,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也可以表示为H2O2·SO3B. 具有强酸性与强氧化性C. 该物质保存时应远离有机物D. 是一种弱酸√解析: 过一硫酸化学式为H2SO5,结构式为 ,也可以表示为H2O2·SO3,A正确;过一硫酸中有过氧键,有羟基,具有强酸性与强氧化性,B正确;过一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保存时应远离有机物,防止爆炸,C正确;由其结构式与硫酸作比较可知,是一种强酸,D错误。2. 过二硫酸分子式为H2S2O8,可以看成H2O2的衍生物,即H2O2中两个H原子都被磺酸基(—SO3H)取代的产物,H2S2O8不稳定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二硫酸具有强氧化性B. 可用硝酸钡溶液鉴别H2SO4和H2S2O8C. Na2S2O8可作漂白剂,加热会使其漂白性逐渐失效D. 过二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解析: 由过二硫酸的结构简式HO3S—O—O—SO3H可知,其中含有过氧键,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过二硫酸具有强氧化性,A、D正确;由于过二硫酸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硫酸,故硝酸钡溶液分别滴入H2SO4和H2S2O8均可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故不可用硝酸钡溶液鉴别H2SO4和H2S2O8,B错误;过氧键不稳定,受热易断裂,故Na2S2O8可作漂白剂,加热会发生反应:2Na2S2O8+2H2O 2Na2SO4+2H2SO4+O2↑,故使其漂白性逐渐失效,C正确。3. 过二硫酸( )是一种白色晶体,其酸及盐均为强氧化剂。(1)过二硫酸受热容易分解,下列可能加快过二硫酸分解的固体物质是 (填字母)。A. MnO2 B. NaNO3C. Fe2(SO4)3 D. K2OAC 解析: 联想到MnO2、Fe3+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则过二硫酸分解时,也可用MnO2、Fe2(SO4)3作催化剂。(2)在Ag+及加热的条件下,S2 可将溶液中的Mn2+氧化为Mn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 在Ag+及加热的条件下,S2 可将溶液中的Mn2+氧化为Mn ,其还原产物是S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2++5S2 +8H2O 2Mn +10S +16H+。2Mn2++5S2 +8H2O 2Mn +10S +16H+(3)①S2 的结构如图所示,用“□”标识出S2 中体现强氧化性的基团。[ ]2-答案: ②用复合催化剂活化过二硫酸盐的过程如图所示。请描述该催化剂参与反应并再生的过程: 。Cu(Ⅱ)、Fe(Ⅱ)失去电子并传递给S2 ,生成Cu(Ⅲ)、Fe(Ⅲ);Cu(Ⅲ)、Fe(Ⅲ)得到S 失去的电子,生成Cu(Ⅱ)、Fe(Ⅱ);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催化剂再生解析: S2 中,体现强氧化性的是过氧键(—O—O—),如图所示: ;②根据复合催化剂活化过二硫酸盐的过程图,Cu(Ⅱ)、Fe(Ⅱ)失去电子并传递给S2 ,生成Cu(Ⅲ)、Fe(Ⅲ);Cu(Ⅲ)、Fe(Ⅲ)得到S 失去的电子,生成Cu(Ⅱ)、Fe(Ⅱ);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催化剂再生。真题·体验品悟感悟高考,明确方向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24·山东高考)用石灰乳除去废气中的SO2,体现了Ca(OH)2的碱性。 ( √ )(2)(2024·安徽高考)SO2 H2SO4 CaSO4。 ( × )(3)(2024·江苏高考)硫酸工业:FeS2 SO2 H2SO4。 ( × )(4)(2022·全国甲卷)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 × )(5)(2022·浙江6月选考)用石灰石—石膏法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同时可得到石膏。 ( √ )√×××√(6)(2022·浙江6月选考)煅烧黄铁矿(FeS2)可以得到三氧化硫。( × )(7)(2022·重庆高考)将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得到沉淀,且生成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该转化反应说明Na2S2O3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氧化性。 ( √ )(8)(经典高考)S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有害污染物之一。 ( √ )×√√2. (2024·北京高考7题)硫酸是重要化工原料,工业生产制取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Ⅱ中的反应条件都是为了提高SO2平衡转化率C. 将黄铁矿换成硫黄可以减少废渣的产生D.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液吸收√解析: A项,反应Ⅰ是黄铁矿和空气中的O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SO2和Fe3O4,化学方程式:3FeS2+8O2 Fe3O4+6SO2,正确;B项,反应Ⅱ的条件要兼顾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率,还要考虑生产成本及催化剂的活性,如Ⅱ中“常压、催化剂”不是为了提高SO2平衡转化率,错误;C项,将黄铁矿换成硫黄,则不再产生Fe3O4,即可以减少废渣的产生,正确;D项,硫酸工业产生的尾气为SO2、SO3,可以用碱液吸收,正确。3. (2023·浙江6月选考18题节选)工业上煅烧含硫矿物产生的SO2可以按如下流程脱除或利用。已知: +H2O请回答:(1)富氧煅烧燃煤产生的低浓度的SO2可以在炉内添加CaCO3通过途径Ⅰ脱除,写出反应方程式 。(1)氧气具有氧化性,能把四价硫氧化为六价硫,二氧化硫、空气中氧气、碳酸钙高温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SO2+O2+2CaCO3 2CaSO4+2CO2。2SO2+O2+2CaCO3 2CaSO4+2CO2解析:含硫矿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低浓度二氧化硫和氧气、碳酸钙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高浓度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等物质的量的甲醇发生已知反应生成A: 。(2)煅烧含硫量高的矿物得到高浓度的SO2,通过途径Ⅱ最终转化为化合物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 燃煤中的有机硫主要呈正价B. 化合物A具有酸性C. 化合物A是一种无机酸酯D. 工业上途径Ⅱ产生的SO3也可用浓硫酸吸收BCD 解析:硫的电负性大于碳、氢等,故燃煤中的有机硫主要呈负价,A错误;化合物A含有 基团,类似酯基(—COO—)结构,分子中与硫直接相连的基团中有—OH,故能电离出氢离子,具有酸性,B正确;化合物A为硫酸和醇生成的酯,是一种无机酸酯,C正确;工业上途径Ⅱ产生的SO3也可用浓硫酸吸收用于生产发烟硫酸,D正确。4. (2024·安徽高考15题节选)Na2S2O3可被I2氧化为Na2S4O6。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分析S4 的结构为(a)而不是(b)的原因: 。 (a) (b)解析:氧原子的半径比硫原子小,负电荷的密度更高,对相应成键电子对的斥力大,所以(b)中氧氧键的键能比(a)中硫硫键的小,更易断裂,(b)不稳定,故Na2S2O3不能被I2氧化成(b)结构。氧氧键中氧原子的半径比较小,所以负电荷的密度比较高,对相应成键电子对的斥力大,氧氧键的键能小,更易断裂,(b)不稳定(或其他合理答案)课时·跟踪检测培优集训,提升素养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 Na2S SC. SO2 BaSO3 D. NaHSO3(aq) SO2解析: Cl2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2-氧化为S,A正确;S 与SO2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HCl的酸性强于H2SO3,故SO2和BaCl2溶液不反应,C错误;H2CO3酸性弱于H2SO3,故NaHSO3溶液与CO2不反应,D错误。123456789101112√2. 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或描述正确的是( )A. 硫黄矿制备硫酸经历两步:S SO3 H2SO4B. 酸雨与土壤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后,硫元素以单质的形式进入土壤中C. 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发生的反应为2CaCO3+2SO2+O2 2CO2+2CaSO4D. 土壤中的闪锌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转化为铜蓝(CuS),说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解析: 硫元素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土壤,B项错误;CuS中S的化合价为-2价,具有还原性,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3. “蓝天保卫战”需要持续进行大气治理,有效处理SO2、NO2等大气污染物。化学研究为生产、生活处理废气,防止大气污染做出重要贡献。将SO2转化为K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CO2完全吹出B. 反应时应将CaCO3粉碎C. 固体产物A是CaSO3D. “高温”时只发生CaCO3的分解反应√123456789101112解析: 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CaSO3氧化为CaSO4,A、C错误;“高温”时发生反应:CaCO3 CaO+CO2↑、CaO+SO2 CaSO3、2CaSO3+O2 2CaSO4,D错误。1234567891011124. 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直接生成YB. X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C. 硫化氢与X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N可由其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123456789101112解析: 硫在氧气中燃烧直接生成SO2,不是SO3,A错误;X为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其还原性,B错误;H2S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 2H2O+3S,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正确;N是CuS,Cu与S反应生成Cu2S,不能生成CuS,D错误。1234567891011125. (2024·张家口期末)工业上以黄铁矿(FeS2)为原料制备硫酸的流程如下: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沸腾炉中每生成16 g Fe2O3,转移电子数为2NAB. 沸腾炉中可将黄铁矿粉碎C. 将吸收塔中的少量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D. 吸收塔中的SO2用98.3%浓硫酸吸收√123456789101112解析: 沸腾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 2Fe2O3+8SO2,每生成16 g Fe2O3,转移电子数为2.2NA,A错误;将黄铁矿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的反应速率和利用率,B正确;将吸收塔中的少量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错误;吸收塔中的SO3用98.3%浓硫酸吸收,D错误。1234567891011126. 已知c、d、e、f、h均是二元化合物,a为黑色固体单质,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e是液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与b的反应体现了b的强氧化性B. f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C. h也可以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而成D. d可用作食品添加剂√123456789101112解析: c、d、e、f、h是二元化合物,a为黑色固体单质,则a为C;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为SO2,C与浓硫酸反应有SO2生成,b为H2SO4,e是液体,e为H2O,c为CO2;h与e反应生成b,则h为SO3,g为O2;c与f反应生成氧气,f为Na2O2。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2、SO2和H2O,S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至+4价,只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A正确;f为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B正确;h为SO3,S和氧气反应只能生成SO2,C错误;d为SO2,可用作葡萄酒的防腐剂,D正确。1234567891011127. 已知硫化亚铁(FeS)为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将甲、丙中少量稀硫酸分别滴加到固体上,两容器中均产生无色气体,片刻后在集气瓶乙中有淡黄色固体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丙中盛放稀硫酸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B. 由实验可知H2SO3、H2S的酸性弱于H2SO4D. 尾气吸收装置可以是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123456789101112解析: A项,甲、丙中盛放稀硫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错误;B项,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由实验可知H2SO3、H2S的酸性弱于H2SO4,正确;C项,FeS难溶于水,容器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H+ Fe2++H2S↑,错误;D项,SO2、H2S均为酸性有毒气体,浓硫酸不能除去SO2,应使用碱性试剂吸收,尾气吸收装置可以是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错误。1234567891011128. 工业上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B. 结晶后母液中含有NaHCO3C. 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D. 纯碱溶液pH>8√123456789101112解析: A项,吸收时发生:SO2+NaHCO3 CO2+NaHSO3,则吸收过程中有CO2生成,正确;B项,母液含饱和NaHSO3和过量的SO2形成的H2SO3,不含NaHCO3,错误;C项,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湿料的气流干燥,NaHSO3易受热分解,导致不能制取纯净的NaHSO3,正确;D项,纯碱溶液显碱性,其水溶液中和母液可得pH=8的溶液,故纯碱溶液pH>8,正确。1234567891011129. (2024·豫北名校联考)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SO2、NOx等,科学家实验探究用硫酸铈循环法吸收SO2,其转化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反应②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 理论上每吸收标准状况下224 mL SO2,一定消耗0.32 g O2√123456789101112解析: 检验硫酸根离子时需要先加入盐酸排除干扰,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有硫酸根离子,A错误;从题图中看,反应①中氧化剂是Ce4+,还原剂是SO2,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e3+、S ,离子方程式为2Ce4++SO2+2H2O 2Ce3++S +4H+,B正确;反应②中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氧气为氧化剂,Ce3+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Ce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O2~4e-~4Ce4+,故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C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O2~4e-~2SO2,理论上每吸收标准状况下224 mL SO2(物质的量为0.01mol),可消耗0.005 mol氧气,其质量为0.16 g,D错误。12345678910111210. (2024·邵阳部分重点校联考)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不溶于乙醇,可用作纸浆漂白时的脱氯剂等。用工业硫化钠(主要成分Na2S,含少量Na2SO4)及纯碱等为原料制备Na2S2O3·5H2O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2S2O3作脱氯剂时主要利用其氧化性B. “净化”时加入的试剂X可选用BaCl2溶液C. “反应”过程中体系pH大小对产品产率无影响D. 提纯Na2S2O3·5H2O时,应先用水洗,再用乙醇洗涤√123456789101112解析: 纸浆漂白时留下的含氯物质具有强氧化性,硫代硫酸钠作脱氯剂时,主要利用其还原性,A错误;“净化”时加入的试剂X是为了除去硫酸根离子杂质,加入BaCl2溶液会引入新杂质氯离子,结合流程可知可选用Ba(OH)2溶液,B错误;若pH过小,Na2S2O3不稳定,会发生歧化反应,使产率降低,C错误;从溶液中获得的Na2S2O3·5H2O晶体中含有杂质,应先用水洗除去吸附的杂质离子,由于硫代硫酸钠晶体不溶于乙醇,再用乙醇洗涤除去水,D正确。12345678910111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11. (2024·安徽皖中名校联考)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 解析: 由题图中硫的价态和物质类别可知,甲的化学式是H2S。其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容易变浑浊,说明生成S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 2S↓+2H2O。H2S 2H2S+O2 2S↓+2H2O123456789101112 解析: 气体乙是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其具有还原性;化学实验中可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尾气SO2,防止污染空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 S +H2O。还原 SO2+2OH- S +H2O123456789101112(3)某同学在用锌与丙的稀溶液反应制H2时,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将丙的稀溶液换成浓溶液,该同学的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解析: 丙代表的物质是H2SO4,在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将稀硫酸换成浓硫酸不合理,因为浓硫酸和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不合理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Zn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H2123456789101112(4)丁的钠盐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检验其是否变质的方法是 。解析: 丁的钠盐代表的物质是Na2SO3,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变质为Na2SO4,检验其是否变质的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样品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样品已经变质123456789101112(5)已知酸性条件下K2Cr2O7能被丁还原为Cr3+,24 mL 0.05 mol·L-1的丁溶液与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恰好反应,则消耗K2Cr2O7溶液的体积为 mL。解析: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n(K2Cr2O7)∶n(Na2SO3)=1∶3,故消耗K2Cr2O7溶液的体积V= =0.02 L=20mL。20 12345678910111212.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易被氧化)。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焦亚硫酸钠,并探究SO2的性质(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前已除去装置中的空气)123456789101112(1)关闭K2、K3,打开K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 装置A中产生的SO2进入装置B中,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SO4、FeCl2和HCl,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 2Fe2++S+4H+。(2)装置D和F的作用是 。解析: SO2有毒,可用NaOH溶液吸收。因此装置D和F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2Fe3++SO2+2H2O 2Fe2++S +4H+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123456789101112(3)实验前,装置E中所用蒸馏水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 ,关闭K1、K3,打开K2,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装置E用于制备焦亚硫酸钠,但水中存在溶解的氧气,具有氧化性,影响焦亚硫酸钠的制备,因此装置E中所用蒸馏水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去除水中溶解的氧气,制备焦亚硫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SO2+Na2SO3 Na2S2O5。去除水中溶解的氧气SO2+Na2SO3 Na2S2O5123456789101112(4)设计实验验证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所需试剂为 。解析: 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a2SO4,用盐酸、氯化钡溶液检验样品中含有S 即可验证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稀盐酸、BaCl2溶液 123456789101112THANKS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9讲 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酸雨及防治.docx 第19讲 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酸雨及防治.pptx 第19讲 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酸雨及防治(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