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题05 综合题(22-23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岩石与土壤的探究:某建筑工地的工人挖掘时发现一块奇怪的岩石,上面布满类似蕨类植物形状的花纹,极像植物化石,引来众多人围观研究。1.尝试研究这块岩石的硬度时,发现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这块岩石的硬度是( )。A.软 B.较软 C.较硬2.地质学家认为这块岩石不属于沉积岩。沉积岩的特点是( )。A.层理构造显著 B.有明显的孔洞 C.粗糙的,玻璃状的3.岩石上的“植物”花纹呈黑色,有树枝状分枝,具有半金属光泽,条痕颜色为樱红色。对比矿物特征卡,可以推测该黑色物质可能为( )。矿物名称 颜色 条痕颜色 光泽天然石墨矿物 呈铁黑、钢灰色 光亮黑色 金属光泽赤铁矿 有黑色、红色等 樱红色 金属光泽方铅矿 铅灰色 灰黑色 金属光泽A.方铅矿 B.石墨 C.赤铁矿4.在进一步研究和资料比对后,初步判断它是花岗岩,花岗岩是由几种矿物组成的,其中云母的特点是( )。A.大多能导电 B.一般无色透明 C.较硬(22-23四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小柯在田野里采集一些土壤并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5.将土壤倒入盛有水的杯中并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土壤沉积物的分层情况。实验中,让搅拌后的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其原因是( )。A.让土壤能充分溶解在水中B.让水分从土壤中分离出来C.让混合物能充分沉淀下来6.请在下图中画出土壤沉积物的分层情况,并用“→”指出粉沙层的位置,并标注名称。(用大小不同的“○”代表不同的颗粒)7.在搅拌的过程中,发现产生了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 ; 把一小块土壤放在铁盒内灼烧,闻到了焦煳味,说明土壤中还含有 。8.随后小柯对采集到的土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测得以下的土壤成分比例,并查阅了有关的资料。空气 水 沙 沙砾 黏土 腐殖质25% 25% 14% 16% 15% 5%沙质土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良好。黏质土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中黏粒、沙粒含量适中,质地介于黏质土和沙质土之间,兼有黏质土和沙质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适耕期长,易培育成高产稳产的土壤,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小柯采集的土壤属于(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9.该土壤的渗水性和透气性 (填“较好”或“较差”)10.(23-24四年级下·浙江·期末)五一假期小科约上几个同学去温州雁荡山游玩。期间采集到了几块不知名的矿物岩石,还采集了那里的土壤来进行研究。(1)他们准备对其中一块不知名矿物进行观察前,必须了解的信息是( )。A.矿物对人体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B.矿物的名称是什么C.矿物的用途有哪些(2)小科将矿物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这是在研究矿物的( )。A.颜色和条痕 B.透明度和光泽 C.颗粒组成(3)小科用铜钥匙、小刀等都不能在这块矿物岩石上刻划出痕迹,说明该矿物岩石的硬度是( )。A.较软 B.较硬 C.硬(4)通过研究小科发现这是花岗岩,它有多种矿物颗粒组成,其中肉红色且硬度较硬的矿物有可能是( )。A.石英 B.长石 C.云母(5)如果小科想要观察该岩石的光泽应选用的工具是( )。A.放大镜 B.铜钥匙 C.手电筒(6)将取来的土壤和我们这里的土壤进行对比,将两种土壤分别装入过滤装置,到达同一高度,再加入等量的水(如图所示),这是在研究土壤的( )。A.黏性 B.渗水性 C.含水量(7)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出现了分层的现象,请将下列土壤中的颗粒名称和图中对应的物质编号连一连。11.(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黏质土、壤土和沙质土,请根据饼状图中沙粒和黏粒的比例,在括号中填写出土壤的类型。( ) ( ) ( )(23-24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岩石与土壤。12.小科将土壤倒入水中,静置一段时间后,会看到下图所示的分层现象,请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序号。粉砂( ) 沙砾( ) 黏土( ) 沙( )形成这样分层的原因是: 。13.老师说土壤中有空气可以供土壤中的动植物生存所需,我们可以 (填写实验方法),看到 (填写看到的现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14.小科看到农民伯伯用锄头给收割过后的菜地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 )。A.让土壤变多变软 B.让土壤多晒太阳消毒 C.让空气和水分容易进入土壤15.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所以值得人们去研究。小科在山上捡到一块岩石,表面呈白色,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浅灰色的痕迹;透过碎片的边缘进行观察,可以模糊地看到透过来的光;它的光泽比泥土的光泽要好一些,比金属又弱一些。请根据以上文字进行填写下列表格。观察内容 外表颜色 条痕颜色 ( ) ( )观察方法 眼睛看 在无釉瓷板上摩擦 用岩石碎片的边缘进行观察 眼睛看矿物特征 ( ) ( ) ( ) ( )16.(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土壤中有什么土壤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那么,你是否仔细观察过土壤里究竟有些什么呢?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在漫山遍野的土壤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我们从土壤的剖面可以看到,许多植物的根在土壤里安营扎寨。土壤中除了我们能看到植物和动物还存在着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我们把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类生物统称为土壤生物。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有些什么物质呢?根据日常体验和土壤生物的生活需求,可推断土壤中有小石子、沙、黏土、空气、水、无机盐和腐殖质等物质。土壤中的腐殖质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它们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1)土壤由土壤中的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组成。土壤中的生物包括( )、( )和微生物;非生命物质包括小石子、沙、黏土、( )、( )、( )和腐殖质等。(2)土壤中的腐殖质来源于生物的( )和死亡的( ),它们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3)以下为某一位同学的土壤(新鲜和干燥)观察记录表,请仔细阅读后回答表格下面的问题。新鲜土壤观察记录表观察方法 我的发现看 褐色,有叶、根、虫子、小石子等扇闻 有泥土的气味摸、捻 摸起来微微湿润,有许多捻不碎的小石子和沙干燥土壤观察记录表观察方法 我的发现放入水中 有气泡产生,水面漂浮动植物的残体。搅拌静置 搅拌后,水变得很浑浊。静置后,土壤出现分层现象:大颗粒在下,小颗粒在上。水面漂浮动植物的残体以及腐殖质。①该同学的实验记录中可以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的观察方法和发现是: 。②该同学的实验记录中可以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的观察方法和发现是: 。17.(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小科在雁荡山研学旅行时,展开了对雁荡山岩石与土壤的研究。(1)地质学家推测雁荡山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 )。A.当地人们口口相传 B.《山海经》记载 C.山上岩石的特征(2)小科在山上找到了三种不同的岩石,并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下表是刻画结果,最硬的岩石是( )。指甲 铜钥匙 小刀岩石1 无痕迹 无痕迹 无痕迹岩石2 无痕迹 无痕迹 有痕迹岩石3 有痕迹 有痕迹 有痕迹A.岩石1 B.岩石2 C.岩石3(3)小科观察山体,发现部分岩石是花斑状的,还能观察到三种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它最有可能是( )。A.大理岩 B.砂岩 C.花岗岩(4)在雁荡山东南部曾发现白垩纪时期的长尾雁荡鸟化石(如图),科学家研究化石发现:它有较长的尾巴、尖而锋利的牙齿,这与许多恐龙相似;它的后肢长且直,脚趾较小且不易弯曲,与生活在海边的鱼鸟十分相似。据此,小科做出了以下猜测,你认为合理的打“√”,不合理的打“×”。( )长尾雁荡鸟可能生活在海边。( )鸟类可能是恐龙演化来的。( )根据化石,可以测出这只长尾雁荡鸟的体长。( )雁荡山的环境从古至今都没变化。(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岩石的旅行同学们好,“我”本是一颗岩石,在经历漫长的时光,由于太阳、风、水、地震等作用,“我”不断碎裂,最后变成了土壤的一部分,欢迎阅读“我”的故事,回答下列问题。18.从岩石到土壤,我经历了漫长的时光,请你推测这个漫长的时光需要多久( )。A.几年 B.几十年 C.数万年19.当“我”还是岩石的时候,借助 工具可以观察到有黑色颗粒,借助 工具和 工具可以发现“我”较软,借助 工具发现我是有光泽的,用手摸起来比较粗糙。A. B. C. D.20.根据上题获得的信息,对比下图岩石卡片,请你猜猜我的岩石身份,你觉得我可能是( )。A.砂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21.岩石时期,我由多种矿物组成,其中一种矿物的外观是黑色,并能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后留下了白色的痕迹。要判断该矿物的性质,比较可靠的参考依据为( )。A.外表红色 B.痕迹的白色 C.瓷板的白色22.小科对我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土壤成分含量的不同,你认为我的土壤类型是(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23.小科对“我”和其他土壤的渗水性进行了探究,发现壤土渗出的水量如图1所示,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我”做完实验后渗到杯子里的水量的是( )。A.A B.B C.C24.在渗水性实验中,下列条件要保持相同的是( )。A.土壤的种类、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等B.土壤的颜色、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等C.渗水的时间、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等25.关于对地球上的岩石、沙和土壤的关系推测,正确的是( )。A.岩石经过一定时间会慢慢变成沙、黏土等,沙是土壤的一部分B.沙是岩石风化碎裂而成的,土壤是一直存在的C.沙和土壤都是天然存在的,与岩石无关26.(23-24四年级下·浙江宁波·期末)小科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知道了不同的植物需要种植在不同的土壤中。于是他从种植凤仙花的花盆中挖取小部分新鲜土壤,展开研究。(1)小科将新鲜土壤放在手里捻一捻,发现手有些湿润,说明土壤中含有 。(2)小科将土壤放入透明杯中,并往杯中加水,搅拌时发现有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 ;(3)静置一段时间,杯子底部土壤颗粒沉积物分层,最上层的土壤颗粒是( )。A.沙砾 B.沙 C.黏土(4)除以上现象外,水面上还会浮着一些枯枝败叶,它们最终会变成( )。A.腐殖质 B.沙 C.黏土(5)小科找到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取等量土壤放入漏斗中,将等量的水分别同时倒入三份土壤中(如图),发现1号土流出的水最多,说明1号土可能是(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6)根据下列三种植物的特点,选择( )种植在1号土壤中最合适。A荷花 B凤仙花 C西瓜喜欢细密、黏性好、保水性好的土壤 喜欢通气、排水能力较好的土壤 喜欢疏松、肥沃、透水性强的土壤A.A B.B C.C(7)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下列行为中,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的是( )。A.施加肥料 B.植树造林 C.垃圾堆积27.(23-24四年级下·浙江宁波·期末)小科周末在九龙湖游玩时,收集到了一块不知名矿物,他带回家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矿物特征 观察到的现象颜色 灰色条痕颜色 黑色透明度光泽 金属光泽硬度 能被小刀刻画出痕迹,但不能被铜钥匙刻画出痕迹(1)矿物的光泽指的是矿物的( )。A.颜色 B.反光 C.透明度(2)要观察该矿物的条痕颜色,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小刀 B.放大镜 C.白色无釉瓷板(3)通过研究发现,该矿物的外表颜色是灰色的,条痕颜色是黑色的,要判断它是什么矿物,更可靠的是 颜色。(4)小科在研究透明度时观察到了“”的现象,由此可判断该矿物为( )。A.透明 B.半透明 C.不透明(5)根据表格中对该矿物硬度的研究,发现该矿物的硬度是 。石墨 磁铁矿 方铅矿颜色:黑色或灰色条痕:黑灰色透明度:不透明硬度:软 颜色:灰色条痕:黑色透明度:不透明硬度:较硬 颜色:色或灰色条痕:黑灰色透明度:不透明硬度:软(6)对比矿物特征卡,可以推测这个矿物最有可能是( )。A.石墨 B.磁铁矿 C.方铅矿(23-24四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小明在公园里捡到一块石头,他仔细观察并制作了一张岩石特征卡(如图)。28.下列观察岩石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颗粒 B.用舌头尝味道 C.用手触摸岩石表面29.这块岩石质地软,质地软的一般标准是( )。A.能用指甲划出痕迹B.不能用指甲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划出痕迹C.不能用铜钥匙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30.以下矿物中,和这块未知名岩石的硬度差不多的是( )。A.金刚石 B.石英 C.石墨31.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矿物,例如点豆腐需要( )。A.食盐 B.石墨 C.石膏32.把矿物碎片放在科学课本上,观察到( )的现象,判断该矿物是不透明的。A. B. C.33.关于采集并制作岩石标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采集岩石后,要保留岩石上的泥土和污渍B.鉴定岩石时,需要把岩石彻底敲碎C.贴标签时,要在标签上写明标本的信息34.在制作岩石标本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给岩石编号 B.给岩石添加标签 C.给岩石打磨35.(23-24四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岩石和土壤的研究(1)我们一般采用( )岩石、沙和黏土。 (填“扇闻”或“直接闻”)(2)下列物质,能团成小球且不容易散开的是( )。A.岩石 B.黏土 C.沙(3)将土壤倒入有水的杯子中,用小棒搅拌后静置,水面上漂浮着的黑色。物体是( ) (填“腐殖质”或“矿物质”):沉淀物的最下层是( ) (填“黏土”或“沙砾”)。(4)在对土壤取样时发现附近的农民伯伯正在地里锄地。为农作物松土,这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 )含量。A.水分 B.空气 C.腐殖质(5)做渗水实验时,我们可以观察 ( )来判断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弱。A.土壤颗粒的大小B.滤出水的颜色C.相同时间内土壤渗水的多少(6)“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A.水的多少 B.土壤的多少 C.土壤的种类(7)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 )存在。(填“天然”或“人工”)36.(23-24四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由于风化的作用,岩石会形成较小的颗粒,小组进行了下列探究。(1)观察黏土的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了看清黏土,可以用放大镜观察B.为了闻黏土的气味,将黏土尽量靠近鼻子。C.为了感知黏土的黏性,可以用手蘸取少量黏土进行涂痕(2)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分别团成小球,然后放在纸上观察。最有可能想研究的是( )。A.沙和黏土的轻重 B.沙和黏土的黏性 C.沙和黏土的颗粒大小(3)下列关于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土壤放入水中,产生了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B.我们可以通过看、闻、摸、捻、尝等方法观察土壤C.土壤的颗粒很小,它的形成是一个极其短暂的过程(4)土壤的肥沃程度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A.沙粒 B.黏粒 C.腐殖质(5)将土壤倒入盛水的杯子中并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土壤出现分层现象,而且( )。A.从上到下颗粒越来越大B.从上到下颗粒越来越小C.从上到下37.(21-22四年级下·浙江湖州·期末)如图这是一个小灯泡的构造图,看图回答下列何题。(1)小灯泡和导线连接的地方叫作 。(2)小灯泡发光的部位是 。(3)在图中画出小灯泡的金属架在金属壳中被隐藏的部分。38.(22-23四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为了探究电路的秘密,小柯和他的同学一起做了以下这些实验。(1)用线条表示导线,连接下图的简易电路,点亮小灯泡。(2)请用电路元件符号画出第(1)题的电路连接图。39.(22-23四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小柯用电路检测器对一个电路暗盒进行了检测,以下是他记录的结果。1-2 1-3 1-4 2-3 2-4 3-4通路 √ √ √断路 √ √ √根据小柯记录的结果,在图中画出两种可能的连接方法。40.(23-24四年级下·浙江·期末)课堂上,小科尝试着自己组装了一个电路如图甲所示,开关闭合以后小灯泡没有亮起来,电路出了故障。于是小科做了电路检测器,要对导线、小灯泡等进行检测:(1)小科在使用之前,把2个检测头相互接触一下,这样做目的是 。(2)小科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时方法如图乙,此时两个小灯泡的亮灭情况是( )。A.1号灭,2号亮 B.1号灭,2号也灭 C.1号亮,2号也亮(3)请在上面图丙中,用铅笔代替导线,帮他画出正确的检测方法。(4)小科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能亮还是不能亮的过程属于( )。A.提出问题 B.研讨交流 C.获取证据(5)按照正确的检测方法,小科获得了下表的检测结果,可以排除的故障是( )。检测部位 检测器的小灯泡亮灭情况导线 亮小灯泡 亮A.电池没电了 B.导线接触不良 C.小灯泡坏了(6)电路检测器也可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小科尝试着检测剪刀,如下图是剪刀组成的结构图,下列检测方法最科学的是( )。A.一个检测头接触金属,另一个检测头接触塑料B.两个检测头先检测金属部分,再检测塑料部分C.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7)接着小科利用电路检测器又检测了接线盒中的电路连接情况,下表记录了接线柱之间的电流通断情况。符合表格中测试记录的是( )。1-2 1-3 1-4 2-3 2-4 3-4通路 √ √ √断路 √ √ √A. B. C.(8)如下图,小科和同学们连接如下的两个电路,他们发现( )。A.甲电路中的灯要亮 B.乙电路中的灯要亮 C.同样亮41.(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在方框中填写出干电池和小灯泡各个部位的名称。42.(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有4个接线柱的电路暗盒,小科同学用电路检测器经过一番检测后得到如下结果:接线方式 1—2 1—3 1—4 2—3 2—4 3—4通路 — √ √ — — √断路 √ — √ √ —(1)请根据上面的实验结果,在下图中把可能的连接方式画出来。(2)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有6个接线柱的电路暗盒,在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里面的连接情况时,请写出合理的检测顺序。43.(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本学期的科学课上我们探究过使用一根导线、一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另外三种点亮小灯泡的连接图。44.(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学习了《电路》单元,相信你已经成为“电路高手”了,来露一手吧!(1)如图,小灯泡能亮起来的是 ,不能亮起来且电池会发烫的是 。(2)利用电池、导线等元件,我们可以自制一个电路检测器,下列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A. B. C.(3)经查询资料,小科发现铅笔芯(石墨)容易导电,但他用正常的自制电路检测器去测试铅笔芯,发现小灯泡不会亮,根据此现象,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根据实验现象,铅笔芯一定是绝缘体B.资料说得都是正确的,铅笔芯是导体C.不确定,用更灵敏的电路检测器再试试(4)小科还用电路检测器测试了接线盒,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连接方式不支持这一情况的是( )。接线柱 1-2 1-3 1-4 2-3 2-4 3-4通路 √ √断路 √ √ √A. B. C.(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电路小侦探电路小侦探最近接到了一个任务,他需要去排查一个科学展览馆的电路故障。展览馆中有一个互动科学实验展台,这个展台的电路突然出现了问题,导致一些实验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小侦探需要利用他的科学知识找出故障的原因并修复它。45.小侦探找来电池、导线和小灯泡,打算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示意图。46.使用电路检测器的合理顺序是( )。①进行重复检测②将两个检测头相互触碰,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正常③用两个检测头接触物体的两端,进行检测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47.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灯泡是否出故障时,一般要检测( )次。A.1 B.2~3 C.1048.小侦探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出故障时,发现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第一次不亮,后面几次都是亮的,说明被检测的小灯泡( )。A.是好的 B.是坏的 C.无法判断好坏49.下图为实验展台的电路连接方式,小侦探怀疑是其中某一条导线断了,他用电路检测器去检测,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得到如下表的结果,推测断掉的导线可能是( )。检测位置 a-d c-e b-f小灯泡 亮 亮 不亮A.a-d B.c-e C.b-f50.小侦探想要更换导线,却发现身边没有适合的导线了,他可以用以下哪种物体代替导线( )。A.塑料尺 B.铜钥匙 C.纸板条51.排除故障后,小侦探发现开关还有点问题,经常出现接触不良导致断电的情况,他想利用身边常见的一些材料自制一个小开关,以下“开关”可行的是( )。A. B. C.52.(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用电路检测器装置我们可以检测接线盒内部是怎么连接的,以下是小科的实验记录表。1-2 1-3 1-4 2-3 2-4 3-4通路 √ √ √断路 √ √ √请根据小科的记录,推测接线盒里面的电线是怎样连接的。在图中连线表示你的推测。53.(22-23四年级下·浙江湖州·阶段练习)2022年5月1日,小鹿到苍南矾山国家地质公园参观游玩。他发现了一块不知名的矿物,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制作了一张矿物卡,如图所示。某矿物的特征日期:5月1日采集地:苍南1.有玻璃光泽2.透明3.质地柔软4.无色(1)下面是他研究矿物时使用的工具,借助工具 (填序号)可以研究矿物的条痕颜色;借助工具 (填序号)可以研究矿物的 。①放大镜②铜钥匙③手电筒④小刀⑤白色无釉瓷板(2)把该矿物边缘放在报纸上,能看到的现象是( )。A.看不到下面的字B.能清楚地看到下面的字C.能模糊地看到字的轮廓(3)以下制作矿物标本过程中的三个环节,按先后顺序依次是 。①识别矿物标本 ②采集矿物标本 ③制作矿物标签54.(23-24四年级下·浙江湖州·期末)小科买了一个带夜灯的手持小风扇,如下图1.它内含开关、电池、电动机和小灯泡各一个。开关闭合后,既能吹风又能亮灯。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该手持小风扇出了故障,闭合开关后只能吹风,不能亮灯了。 (1)请你根据现象,用线条代替导线,在图 2 中帮助小科画出该手持小风扇的电路图。(2)该手持小风扇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手持小风扇里的电池属于用电器B.手持小风扇在使用时由电厂供电C.手持小风扇尽量不要边充电边使用(3)对于该风扇的故障,小科打算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关于电路检测器,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节省时间,电路检测器使用时只需要自检一次即可B.检测故障电路时,不需要拆除故障电路中的电池C.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灯泡发光,说明电路检测器是正常的(4)通过检测,发现小灯泡坏了,更换了小灯泡后,手持小风扇可以正常使用了。当灯泡被点亮时,电流流过小灯泡各部位的正确顺序为( )。A.连接点——金属架——灯丝——玻璃泡B.连接点—金属架—灯丝—金属架——连接点C.连接点——金属架——灯丝—玻璃泡——金属架——连接点(5)过了几天,该风扇又出故障了。闭合开关后,既不吹风,又不亮灯。小科猜测可能是电池没电,于是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池,发现电路检测器中的小灯泡亮了,因此判断( )。A.电池有电 B.电池没电 C.无法判断(6)电路检测器还可以检验水的导电性。小科将电路检测器接入纯净水中,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无论怎么调试,发现灯都不亮。他在纯净水中溶解了一些食盐,发现灯亮了。由此可知 ,纯净水是 ,盐水是 。(两格均选填“导体”或“绝缘体”)55.(23-24六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第二站:物质馆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物质无处不在,物质的变化无处不有。欢迎来到物质馆,快来开启我们的学习吧!(1)如图是学校食堂周三的午餐食谱,小科对花生仁的营养成分感兴趣,他想通过实验来检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图表。(2)食堂里有不少的电器设备,当工作相同时间时,下列用电器最耗电的是( )。A. B.C. D.56.(23-24四年级下·浙江宁波·期末)小科学习了电路知识后,制作了一个电路检测器(如图),用来检测身边的材料。(1)关于电路检测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前,要先对电路检测器进行自检B.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这个电路就会变成短路C.这个电路检测器可以用于家庭电路的检测(2)小科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了铅笔中的几种材料,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A.石墨和木材 B.金属和橡胶 C.木材和橡胶(3)小科打开自己的遥控汽车,发现了一个接线暗盒,于是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了接线盒的连接情况,以下检测顺序比较清晰,不容易遗漏的是( )。A.1-2 2-3 3-4 1-3 1-4 3-4B.1-2 1-3 1-4 2-3 2-4 3-4C.1-4 1-3 1-2 2-3 3-4 2-4(4)小科按顺序检测接线盒后,接线柱之间的通断情况如下表所示,请画出连接方法。1-2 1-3 1-4 2-3 2-4 3-4通路 √ √ √断路 √ √ √ 57.(23-24四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小明在学习了简易电路后,利用课余时间组装了如下电路,当他闭合开关,可以看到灯泡发光。请你在下图的电路连接图中用箭头画出电流的方向。58.(23-24四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模拟安装照明电路小明准备在书房安装2盏灯,要求:用2个开关分别控制2盏灯。(1)在模拟安装一个房间的照明电路时,第一步要做的是( )。A.先寻找需要安装的电路元件材料B.根据房间要求设计安装电路图C.先安装再设计房间安装电路图(2)小明房间安装电路要求选择相应的模拟材料是( )。A. B. C.(3)下列设计图,符合要求的是( )。A. B. C.(4)请给上题中,你选择的设计图提出一个可行的改进建议:( )。59.(23-24四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在研究电路时,我们经常要用到自制的简易电路检测器。完成下面小题。(1)对于电路检测器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电路检测器可以检测家用电器的电路B.使用电路检测器之前,先检测它是否能正常使用C.使用电路检测器时只需要检测一次(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时,小灯泡第一次不亮,后面几次都是亮的,说明被检测的小灯泡( )。A.是好的 B.是坏的 C.无法判断(3)将下列物体放入电路检测器中,小灯泡会发光的是( )。A.塑料袋 B.橡皮 C.铁钉(4)用电路检测器测试回形针是否导电。小明预测回形针能导电,检测后发现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没有亮,这时他应该( )。A.修改预测,使结果与预测相同B.修改结果,使结果与预测相同C.依据实验结果,真实记录60.(22-23四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选出下列食物的主要食用部分,并把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A.种子 B.果实 C.根 D.茎甘蔗 。 番茄 。 豌豆 。 马铃薯 。 红薯 。(22-23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小科为了探究根的作用,便将一株带根的植物放入装有红色水的试管中,然后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画红线标记。61.做该实验时,应该选择( )。A.只要有茎和叶的芹菜B.一定要有根,但可以没有茎和叶C.带根的完整芹菜植株62.在水面上滴植物油,是为了( )。A.防止空气进入水中B.油可以当作营养液让根吸收C.防止试管中的水分蒸发63.两天后,试管中的水位 ,(选填“下降”“没有变化”或“升高”),这说明根具有 的作用,除此之外上端的叶片也有些变红,说明植物的茎具有 的作用。64.实验结束后,小明重新将植株移植到花盆里,每周坚持观察并记录茎的高度变化并绘制成折线图,图中折线( )更能表现植株高度生长变化的规律。A.① B.② C.③65.(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如下图是一朵花的纵切面,请在横线上填出花朵4个部分的名称,并回答相关问题。① ② ③ ④如图,我们在观察花朵的过程中,会发现,编号 的上面会有花粉;编号 的上面,常有黏液;花朵中编号 的部分要是被虫儿吃了,它就不可能结果了。66.(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下图为四年级某一位同学根据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的记录制作的柱状图。(1)该同学从播下种子到凤仙花结出成熟的种子,共用了约( )时间。A.54天 B.83天 C.100天(2)请据图分析凤仙花植株高度的变化规律。(至少2条)(23-24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种植凤仙花。67.在播种时,我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 ),每个洞里放一粒种子,用土盖上,再浇点水。A.1—2厘米 B.3—5厘米 C.5—15厘米68.我们发现凤仙花植株生长最快的时间( )。A.发芽阶段 B.开花前 C.开花后凤仙花结构69.解剖凤仙花时可以用 (填写工具的名称),应该按 步骤进行解剖。70.能生长成凤仙花果实的部位是 。71.将凤仙花种植在花盆里放置在窗台上,窗户朝东,窗右边是南,那凤仙花的生长将( )。A.竖直向上生长 B.靠右生长 C.向窗户外生长72.将一棵连根的凤仙花植株放入1号瓶子,从另一棵上摘了朵凤仙花放入2号瓶子,在水面分别滴上一层油,滴油的目的是 ,分别在瓶外画上水位刻度线,两天后观察发现1号瓶中的水位明显下降,说明 。73.从播种到枯死,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大约是( )。A.3个月 B.6个月 C.一年74.如果在1号瓶水中滴入红色墨水,两天后将凤仙花的茎横切可以观察到 。75.如果用黑色卡纸包住凤仙花的部分叶片,三天后发现 。(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太空种子历险记小科同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了一些太空辣椒的种子,于是开启了太空辣椒的种植之旅。76.为了便于观察太空辣椒种子发芽的情况,你认为小科选择( )最合适。A.选择不透明的杯子装上土壤,将种子放在土壤中间B.选择透明的杯子装上土壤,将种子放在土壤中间C.选择透明的杯子装上土壤,将种子放在土壤与杯子之间。77.小科放了五颗种子,其他种子都发芽了,但有一颗种子一直没有发芽,其原因可能是( )。A.环境条件不适宜 B.种子的胚受到了损伤 C.还没到萌发的季节78.小科把发了芽的太空辣椒移到花盆里,几天之后,小科发现其他几株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叶子长得很茂盛。但有一株植物的茎出现了折断的痕迹,叶子干枯,这说明了茎具有 (选填:“支撑”或“运输水分”)的作用。79.经历了各种波折后,太空辣椒终于开花了,小科打算解剖一朵花观察,这时候他需要选择 (选填:“剪刀”或“镊子”)来解剖。80.通过解剖,小科发现太空辣椒的花由花瓣、花萼、雄蕊和雌蕊组成,但雌蕊被虫子吃掉了一部分,太空辣椒的花属于( )。A.完全花 B.单性花 C.不完全花81.被吃掉雌蕊的这朵辣椒花最终 (选填“能”或“不能”)结出果实。82.太空辣椒终于结果了,从小苗到结果小科记录下了太空椒各时期的植株高度,如下: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高度(cm) 2 5 14 24 34 41 47 52 56 59 61 61(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太空辣椒的生长速度是 (选填:“先慢后快”或“先快后慢”)。(2)请推测第13周,太空辣椒的植株高度 (选填:“会”或“不会”)变化。83.(23-24四年级下·浙江·期末)春天到了,油菜花开了,小科和他的同学到田间采集油菜花样本进行细致研究。(1)首先他们取一段油菜花的茎放入装有红色水的杯子。过一段时间后,将茎横向切开,可以看到许多红色的小点。说明茎中有许多“管子”可以用来运输 。(2)茎的种类很多,他们发现油菜花的茎属于 。(选填“直立茎”或“缠绕茎”)(3)接着他取了一朵油菜花,发现它有:①花萼②花瓣③雄蕊④雌蕊四个部分组成。请在下图框中填一填(填序号)。(4)然后开始解剖油菜花,最需要用到以下工具是( )A. B. C.(5)在解剖时,小组内其他同学将花瓣撕成了两部分。小科急忙说:“应该要( )。”A.夹住基部 B.夹住中部 C.夹住上部(6)小科还说“要按照( )顺序将花的各部分结构撕下来,分类排列在纸上研究。”A.从里到外 B.从外到里 C.都可以84.(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去年,站长和战士们播种下去了几颗西瓜子。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还开了一朵朵小黄花。可是到了收获季节,竟连一个小瓜都没结。有些战士灰心了,噘着嘴巴说:“西瓜嫌弃我们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选自《彩色的翅膀》(1)像西瓜这样的绿色开花植物,内部的( )可以发育成一株瓜苗。(2)西瓜是解渴又甘甜的水果。西瓜的果实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A.花瓣 B.雄蕊 C.子房(3)西瓜果实大而圆,汁多味甜;西瓜种子扁平,且数量众多。据此可推测西瓜传播种子的方式是( )。A.风力传播 B.弹力传播 C.动物传播 D.水力传播(4)西瓜秧没有结出小西瓜可能是 。(写出其中一种可能)(5)我觉得可以采用 的方法,让西瓜秧结出西瓜。(至少一种方法)85.(23-24四年级下·浙江湖州·期末)小科种植了蚕豆,并对蚕豆进行了以下研究。 (1)通过查阅资料,小科得知不同温度对蚕豆种子萌发率有较大影响。分析下表可知,蚕豆种子最适合萌发的温度是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100颗蚕豆种子的发芽颗数 10 20 60 85 70 45 30(2)小科选取了多颗健康的蚕豆种子,切下它们的不同部位,放置在适合萌发的温度下,下面最有可能萌发的是 (填字母),你的理由是 。A. B. C.(3)生长过程中,蚕豆茎的高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如下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推测,( )阶段为蚕豆开花结果时期。A.a—b B.b-c C.c-d(4)为了更好地了解蚕豆花的内部结构,小科拿出放大镜和 (填“镊子”或“小刀”)解剖蚕豆花,解剖顺序是 (填“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5)解剖蚕豆花时,小科手指上沾了许多花粉,可能是碰到了 (填“雌蕊”或“雄蕊”)。解剖后,小科认识到蚕豆花的结构如图2所示,因此蚕豆花是 (填“完全花”或“不完全花”)。(6)足够成熟的蚕豆果皮会扭转并炸裂,见图3,说明蚕豆传播种子的方式是( )。A.动物传播 B.弹力传播 C.风力传播(7)小科观察到蚕豆的根如图4所示,属于 (填“须根系”或“直根系”)。86.(23-24四年级下·浙江宁波·期末)我们观察了植物的种子,并种植了凤仙花,了解了凤仙花的一生。请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回答下列问题:(1)在播种凤仙花时,为了使凤仙花正常生长,需要挑选( )的种子。A.光滑 B.坚硬 C.饱满无损伤(2)为了研究种子萌发的情况,我们制作了一个种植杯(如下图),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应该把种子放在( )。A.杯子中央 B.纸的中间 C.杯壁和纸之间(3)下图是凤仙花植株高度数据制作成的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萌发开始,凤仙花的生长速度一直都很快B.凤仙花开花之后,植物生长速度缓慢C.凤仙花开花之后,植物生长速度加快(23-24四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经过长达几个月的种植活动,实验小组记录了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以下表格是整理的种植凤仙花的部分信息。日期 凤仙花的生长变化4月4日 在透明塑料杯里种了2粒凤仙花种子4月5日 — 4月9日(第1周) 凤仙花种子没有变化4月10日 1粒种子裂开了小口子,露出了小白点,发芽了4月13日 这粒种子的根向下生长,另一粒没发芽4月16日(第2周) 长出了第一对叶子,高3厘米4月22日(第3周) 有4片叶子,高5厘米,另一粒没发芽4月30日(第4周) 有8片叶子,高8厘米,另一粒好像开始腐烂……5月27日(第8周) 长出了花蕊,另一粒种子看不见了87.另外一粒凤仙花种子没发芽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阳光太充足了 B.种子受到了损伤 C.没有充足的水分88.小明种植的凤仙花生长缓慢,可能的原因是( )。A.风力太大 B.气候温暖 C.光照不充足89.下图的生长变化折线图中,最能表现凤仙花高度生长变化规律的是( )。A.① B.② C.③90.(23-24四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小明在学校种植基地种植的黄瓜结果了。通过整理分析种植过程中记录下的资料,他有很多发现。(1)黄瓜的一生经历了( )五个阶段。①长出茎和叶 ②结果 ③种子发芽 ④死亡 ⑤开花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⑤②④ C.③⑤①②④(2)黄瓜的叶子在茎上是交叉生长的,这样有利于( )。A.运输水分和养料 B.接收更多的阳光 C.吸收水分和养料(3)在观察黄瓜花时,发现有些黄瓜花里只有雄蕊,有些黄瓜花里只有雌蕊。这说明黄瓜花属于( )。A.完全花、两性花 B.不完全花、两性花 C.不完全花、单性花(4)在黄瓜开花期间,常会将蜜蜂养在大棚里。黄瓜大棚里养蜜蜂的主要目的是( )。A.为蜜蜂提供温暖的环境B.提高蜂蜜的产量C.帮助黄瓜授粉,提高黄瓜产量(5)黄瓜结果了,它的果实是由( )发育而来的。A.雄蕊 B.雌蕊91.(23-24六年级下·浙江·期末)这个周末,小科捡到了3种不知名矿物,并对它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工具 矿物a 矿物b 矿物c手指甲 无划痕 无划痕 无划痕铜钥匙 产生划痕 无划痕 无划痕小刀 产生划痕 产生划痕 无划痕(1)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可以判断硬度最小的矿物是( )。A.矿物a B.矿物b C.矿物c D.无法判断(2)小科观察他捡到的岩石后提出了下列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哪块岩石的硬度更大些B.小科更喜欢哪一块岩石C.哪块岩石的颗粒更粗些D.以上都是(3)小科使用小刀的刀尖刻划矿物运用了小刀具有( )这一简单机械的原理。92.(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小科在户外采集到沙子、沙质土、黏土样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科猜测,沙子和黏土主要来自岩石,以下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A.沙子、黏土和岩石在颜色、气味、化学成分等方面很相似B.自然界的岩石在受到日晒雨淋之后会破碎,体积会逐渐变小C.沙子中含有空气和水分,一些岩石的缝隙里也含有空气和水分(2)为了观察得更清晰,小科借助 (填写工具名称)仔细观察沙和黏土,颗粒较大的是 。(3)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颜色较深的是 。(4)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发现( )。A.沙花费的时间更少B.黏土花费的时间更少C.沙和黏土花费的时间一样多(5)沙质土沙粒含量多,黏粒含量少,呈浅棕色,土质比较疏松,透气性和渗水性好,适合( )生长。A.水稻(喜高温、多湿)B.西瓜(耐旱、不耐湿)C.胡萝卜(喜土层深厚、肥沃)93.(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小科在端午假期游玩了黄山国家地质公园,黄山以雄峻瑰奇而著称,广泛地分布有花岗岩石柱和石林。游玩结束回程时,他在山脚下发现一些不知名的矿物和岩石,他决定将它们带回家继续研究。(1)小科仔细观察花岗岩石柱,发现其表面呈花斑状,由黑、白、肉红和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根据学到的知识,他判断黑色的颗粒为 ,肉红色的颗粒为 。(2)小科他想将带回的岩石和矿物做成标本保存起来,以下步骤正确的是( )。①对照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②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③添加标签 ④按编号顺序放置到标本盒内,标签对应放好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3)小科在对岩石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不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的是( )A.有无层理 B.岩石大小 C.颗粒大小(4)小科还找到了一种外表颜色是灰色的矿物,用水清洗后变成了浅黄色,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了墨绿色的痕迹,要判断它是什么矿物,更可靠的颜色是( )。A.灰色 B.浅黄色 C.墨绿色(5)小科想研究这块矿物的硬度。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该矿物进行刻画,结果如下(“√”表示有划痕,“×”表示无划痕),该矿物的硬度是( )。指甲 铜钥匙 小刀岩石 × × ×A.硬 B.较硬 C.软(6)对于这种矿物,有同学认为是黄金,有同学认为是黄铁矿,于是小科去比对了矿物特征卡(如下图)你认为这块矿物最有可能是 。黄铁矿形状:块状或粒状颜色:浅黄色条痕:绿黑色硬度:硬光洋:金属光洋透明度:不透明 黄金形状:粒状或薄片状颜色:浅黄色条痕:金黄色硬度:软光泽:金属光泽透明度:不透明94.(23-24四年级下·浙江湖州·期末)小科和爸爸来到太湖边游玩,发现了许多太湖石,如下图所示。太湖石具有“瘦、皱、漏、透”的特点,千姿百态,多孔而奇巧。多为灰色、青灰色,少见黄色、白色、黑色,颗粒细,摸上去较光滑,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声音。(1)在上述观察活动中,用到的感觉器官有( )。A.眼睛、鼻子、手 B.眼睛、鼻子、耳朵 C.眼睛、耳朵、手(2)用铜钥匙在太湖石上刻划,留下的痕迹能被手轻松擦除;用小刀在太湖石上刻划,留下的痕迹无法擦除。这种岩石的硬度为( )。A.硬 B.较硬 C.较软(3)对照下列岩石特征,太湖石最有可能为(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遇盐酸会冒气泡,常有化石。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A.大理岩 B.板岩 C.石灰岩(4)小科把太湖石制作成标本的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流程是( )。①给样品添加标签 ②展示制作标本 ③给样品编号 ④准备采集工具材料 ⑤仔细观察编号的样品,并对照图鉴识别A.④①③⑤② B.④③①⑤② C.④③⑤①②(5)小科针对太湖石提出了下列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太湖石由什么矿物组成B.太湖石为什么多孔C.把太湖石标本送给妈妈,她会喜欢吗(6)太湖石的多孔主要与水的作用有关。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会发生变化。下列岩石变化的过程,正确的是( )。A.小石子、沙、黏土→岩石碎裂→大块岩石B.大块岩石→岩石碎裂→小石子、沙、黏土C.大块岩石→小石子、沙、黏土→岩石碎裂(7)小科在太湖边带了三种土壤回家,将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装入漏斗,将水缓慢倒入漏斗中,经过10分钟的对比观察后,小科观察到三个接水容器出现了不同的水量,见下图。①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应向三个漏斗( )。A.同时倒入相同量的水 B.先后倒入相同量的水 C.同时倒入不同量的水②西瓜适合生长在 (填土壤序号)号土壤中。小科想对3号土壤进行改良以更适合西瓜生长,应该在3号土壤中加入适量的 (填“沙粒”或“黏粒”)。95.(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岩石和土壤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研学时,明明和兴趣小组同学采集了不同的土壤,并对土壤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明明取一块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手感到湿湿的,说明土壤中有 。(2)将一块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看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 。(3)明明和兴趣小组同学对三种土壤的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并记录下观察结果,制作成土壤资料卡,如下图,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由上图资料卡可知,三种土壤中颗粒最大的是( )。A.1号土壤 B.2号土壤 C.3号土壤(4)用手分别团揉潮湿的这三种土壤,最容易团成小球的是( )。A.1号土壤 B.2号土壤 C.3号土壤(5)明明用下图的装置来比较土壤的渗水性,实验中要保证相同的条件有( )。a加入的水量 b土壤的种类 c渗水的时间 d加入土壤的量A.abc B.bcd C.acd(6)根据下图的实验现象,我们发现: 容器中的接水量最多,最有可能是以上三种土壤中的 号土壤。(7)根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 号土壤是沙质土,2号土壤是黏质土,3号土壤是壤土B.1号土壤是黏质土,2号土壤是沙质土,3号土壤是壤土C.1号土壤是壤土,2号土壤是黏质土,3号土壤是沙质土(8)三种土壤中,最适合种植水稻的是( )。A.1号土壤 B.2号土壤 C.3号土壤96.(22-23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小科爸爸将家里书房改成小科的房间,需要重新设计照明电路。要求:房间需要安装两盏灯,书桌边安装一盏阅读灯、床边安装一盏床头灯,并由2个开关分别控制。下图是爸爸设计的照明电路。(1)这是一个( )(串联或并联)电路,一个灯泡坏了( )(会或不会)影响另一个灯泡发光。当开关K1,K2同时闭合时,两个小灯泡L1,L2都( )(会或不会)亮;当只有开关K1闭合时两个小灯泡都( )(会或不会)亮。(2)小科认为爸爸设计的照明电路并不符合要求,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改进照明电路,画出符合要求的设计,画在下图中,电源用电池表示,导线用尺子画。97.(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小科在学习了《电路》单元后,利用材料箱进行了探究活动,请回答以下问题:(1)小科在研究过程中,搭建了下图电路,但小灯泡没有亮,则该电路的状态属于 (填“短路”“断此路”或“通路”)。(2)小科换了一节电池后小灯泡亮了,据此可以判断电路的故障是( )。A.电池没电了 B.小灯泡坏了 C.导线与电池接触不良(3)请在图中用箭头画出电流的方向。(4)小科想利用家中的材料做一个开关,关于自制开关的材料合理的是( )A.橡皮、图钉和回形针 B.木板、橡皮和橡皮筋 C.铜板、图钉和回形针(5)小科又将这个电路改成电路检测器,关于电路检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前,要先对电路检测器进行自检且B.这个电路检测器可以用于家庭电路的检测C.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这个电路就会变成短路(6)小科将下列物体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能让小灯泡发光的物品有 。①回形针 ②橡皮 ③铜钥匙 ④塑料尺 ⑤陶瓷勺 ⑥金属纽扣 ⑦粉笔98.(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电动小船冲冲冲任务:学校科技节的小船挑战赛即将开始,请你利用以下材料做一个电动小船去参赛。(1)要求:①利用提供的材料自制一个开关并画出设计图。②设计电路并在船的模型中画出电路图(含开关)。(2)设计:我选择的材料:在□内打“√” 泡沫小船模型 有螺旋桨的马达 □导线 □电池和电池盒□金属图钉 □塑料图钉 □回形针 □带孔木片 □带孔金属片开关设计图(图文结合)(3)制作:安装电动小船的步骤,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检查电路是否正常 ②根据电路图组装电路③根据设计准备材料 ④将电路固定在小船上,测试小船运动情况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99.(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在括号中填出小灯泡各部分相应的名称,并回答相关问题。(1)在括号中填出小灯泡各部分相应的名称。(2)在一节干电池中,金属铜帽的一端是 极,另一端是 极。(3)请你在图中,用铅笔画两根导线,把小灯泡点亮。(4)点亮小灯泡后,会发现小灯泡发光的部位是 。100.(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小科同学对电路有着浓厚的兴趣,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1)小科同学准备了1节干电池,1个小灯泡,若干导线,请你在右边的方框中帮他连接一个完整的电路,使小灯泡发光。(2)观察点亮的小灯泡的内部结构,发现是灯泡中的 在发光。(3)让下图小灯泡持续发光,需要用手固定住导线两头,这样不太方便,借助( )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A.小灯座、电池盒 B.开关、小灯座 C.电池盒、开关(4)小科在上面的装置中又接入1根导线,将其改成了电路检测器,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时应该要先 。(5)小科找到一个电路暗盒,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暗盒内的情况,结果如右表。由此推断,内部接线可能是( )。连接 1-2 1-3 1-4 2-3 2-4 3-4通路 √ √ √断路 √ √ √A. B. C.(6)使用电路检测器一段时间后,小科发现小灯泡突然不亮了,他说“可能电池没电了”,小科的说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做出猜想 C.得出结论(7)为了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小科这次直接串联了4节电池,小灯泡瞬间发出耀眼的光,但亮了一下后就不亮了,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A.电流过强灯丝烧断 B.小灯泡发生了短路 C.小灯泡原来就坏了(8)在电路检测器的基础上加个开关就可以再次组装成简单电路,小科可以选择( )来制作开关。A.铁片和铝片 B.塑料和竹片 C.塑料和铁片101.(23-24六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材料1:一节电池、电池盒、小灯泡两个、灯泡座、导线三根。材料2:①气球 ②布片 ③纸板 ④塑料袋 ⑤回形针⑥燕尾夹 ⑦小木块 ⑧水 ⑨粗铅笔芯 ⑩铝片要求:清点并核对所有材料。如有问题可向监考老师要求更换和补充。用“材料1”动手连接一个电路检测器。(1)将你的连接方法画出来。(2)你的电路检测器是否连接正确,你的判断方法是 。(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材料2”的10种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并思考记录。导体和绝缘体检测记录表(填写序号即可)检测时小灯泡亮的材料 ( )检测时小灯泡不亮的材料 ( )(4)依据今天的检测结果,能确定 号是导体, 是绝缘体。你对实验现象或结论 (选填:有 没有)怀疑。(若选择没有怀疑,下面的第5题不用作答。)(5)如果你对实验现象或结论有怀疑,有怀疑的是 号,怀疑的理由是 。为了验证疑惑,我们可以这样做: 。102.(23-24四年级下·浙江宁波·期末)电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电后,电器就能工作,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小科的家中正在装修,他对家中电路的安装非常好奇,于是他决定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模拟电路。(1)观察下图灯泡的结构,填写名称。(金属架、连接点、灯丝、玻璃泡)(2)在小灯泡的结构中,发光部位是( )。A.a B.b C.c(3)小科将小灯泡接入了电路,能让小灯泡正常发光的连接方式是( )。A. B. C.(4)为了方便控制电路,小科准备动手制作了一个开关,下面哪些材料的组合可以用来制作开关?( )。A.木片和塑料片 B.铜片与铁片 C.塑料片和铜片(5)小科最后设计了由房间一处供给电源,房间安装两盏灯,并分别由两个开关控制,下列哪种安装符合要求?( )A. B. C.103.(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将开启月背探测之旅。明明和兴趣小组同学对月球十分感兴趣,于是制作了一个月球灯(如图)。灯内部的电路由干电池、小灯泡、导线等组成,但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请根据所学内容帮助他们解决。(1)安装月球灯电路的正确步骤是( )。①讨论和优化设计方案 ②设计电路图③检测电路是否正常 ④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2)以下连接方式,小灯泡不能发光的是( )。A. B. C.(3)电路连接完成后,明明还想在电路中增加一个开关,以下的几个开关材料合理的是( )。A. B. C.(4)请在下图方框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一个用开关控制小灯泡亮与灭的电路。(5)闭合开关后,发现电路中的小灯泡没有亮,可能的原因有:① ;② 。(写出两个原因)(6)为了排除故障,明明制作了一个电路检测器,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时,方法不正确的是( )。A.检测前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取出B.电路检测器不能用来检测家用电路C.电路检测器组装完成后直接用来检测(7)为了让月球灯更具有创意,兴趣小组同学想增加一个音乐发声装置,下图是他们设计的两种连接方案。以下关于两种连接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发声装置不工作B.图乙中,只闭合开关1,小灯泡发光,同时发声装置工作C.图乙中,只闭合开关2,小灯泡发光,发声装置不工作(8)要使电路中的小灯泡和音乐发生装置能独立工作,你觉得甲、乙两种连接方案哪一种更符合要求,请说说理由。104.(23-24四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电路的研究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一个红、绿、黄灯装置,不同的导线用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1)要让黄灯亮起来,导线a应该连接( )。A.A点 B.B点 C.C点(2)小明借助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正确的操作排序为: ②— ( ) — ( )— ①。 (填序号)①重复检测,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②电路检测器自检③从故障电路中取出电池④用两个检测头接触被检测元件的两端,看看检测器灯泡能否亮起来(3)自制一个能分别控制红、绿、黄灯亮灭的开关,需要选择 ( )。A. B. C.(4)增加电池后,小明发现红灯与黄灯能正常工作,但无论导线a与哪个点相连,绿灯都无法亮起来。请写出2个可能的故障原因①( ); ②( )(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小小植物种植家。四月,小科将15颗凤仙花种子种入合适的土壤中,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过程。105.他将一株带根的凤仙花放在装有水的试管中,在水面滴一些植物油(下图),过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量变 (填“多”或“少”)了,这说明根具有 的作用。A.固定植物 B.吸收水分 C.吸收阳光106.小科还将一段带叶的凤仙花茎放入装有红色水的杯子中(下图),一段时间后,凤仙花的 茎和叶会变红,因为植物的茎具有 的作用。107.小科在观察凤仙花的时候,对植株高度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记录,并绘制成了折线统计图(下图),图中第 (填编号)条折线更能表现凤仙花植株高度的变化规律。108.下面是研究种子的特点和种子传播方式的关系时收集到的信息,请你帮小科把研究记录表补充完整。(填序号)①水力传播 ②动物传播 ③种子很轻,带有绒毛或翅 ④种子成熟时,植物通过弹力将种子发射出去 ⑤ ⑥种子的研究记录表特点 ( ) 植物长在水里或水边,种子有气囊保护 果实美味,种子难消化。果实表面带钩或带刺。 ( )传播方式 风力传播 ( ) ( ) 弹力传播例子 蒲公英 莲蓬、椰子 ( ) ( )109.(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有什么作用呢?小科以凤仙花为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1)下面关于小科的实验探究,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A.实验一研究的是植物根的作用B.实验二研究的是植物叶的作用C.实验三研究的是植物茎的作用(2)观察实验一,几天后小科发现水位会 ,这说明 。(3)如图,实验二结束后,取出凤仙花,将它的茎纵切开并观察切面,我们能观察到茎( )。A.全部变成了红色 B.有红色线 C.没有发生变化(4)根据第(3)小题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说明茎具有( )。A.支撑植物的作用 B.运输水分的作用 C.蒸发水分的作用(5)如实验三,用干燥的塑料袋罩住凤仙花的叶片,两天后能观察到( )。A.塑料袋内壁有水珠 B.塑料袋外壁有水珠 C.塑料袋内壁外壁都没有水珠110.(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小科用自己养殖的凤仙花做实验。他在凤仙花的两根枝条上包上两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一根枝条去除叶,一根枝条带叶,都用绳子扎紧袋口(如图)。(1)种植凤仙花我们是从播种 开始的,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与后面长出的叶子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第一对叶子是由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2)小科将处理好的凤仙花,放在阳光下几个小时后,有叶子的袋子中会出现 ,去除叶的袋子中则没有,他是在研究植物的 作用,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个作用与植物的 有关。(3)小科拔了一株凤仙花,想研究“根的作用”,拔起来后发现根上带了很多的土壤,这说明凤仙花的根( )。A.是直立茎 B.可以固定土壤 C.很坚硬(4)小科将带根的凤仙花放在试管中,如图甲所示,实验开始5分钟后,发现水面并没有下降,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根吸收水分能力很弱 B.根没有吸收水分的能力 C.实验时间太短,现象不明显(5)小科又找了一株长势相同的凤仙花(图乙),剪去叶子后放入相同水量的试管里,他想要研究的问题是( )。A.植物的叶能否吸收水分 B.植物的叶能否促进根吸收水分C.植物的茎能否运输水分(6)在长期观察中,小科发现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会爆裂,下列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和凤仙花一样的是( )。A.槭树 B.蚕豆 C.莲蓬111.(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水稻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适宜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普通水稻只能种在淡水田中,但袁隆平团队改良优化出了一种能种植在盐碱地里的海水稻,海水稻除具备耐盐碱性的特性之外,其余与常规水稻类似,营养丰富。(1)如图,海水稻种子中A部分的作用是 。(2)分析资料,水稻适宜生长的环境是( )。A.潮湿、温暖 B.干燥、温暖 C.干燥、寒冷(3)水稻种子萌发会先长出( )。A.根 B.茎 C.叶(4)水稻花缺少花瓣,属于 (选填“完全花”或“不完全花”)。(5)对比海水稻和普通水稻,它们最大的区别是( )。A.是否耐盐碱性 B.是否需要水分 C.是否有营养价值112.(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明明和同学们在校园劳动基地开辟了一块种植园,精心培育凤仙花,并观察和记录了凤仙花的一生,期间明明还对凤仙花的根、茎、叶等进行研究,发现了许多植物生长的奥秘。(1)明明选取一株带根的凤仙花植株,装入盛有红色水的试管中,做好标记,如图甲所示。试管中加红色水的目的是( )。A.给植物增加营养 B.让植物变得好看 C.让实验现象更明显(2)实验前,明明忘记在试管甲中滴加一层植物油。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试管甲中的水位下降了,推断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你赞同他的看法吗?请说说理由。(3)将试管甲中凤仙花的茎进行横切,观察到横切面有红色的点状分布,下列现象最符合实际情况是( )。A. B. C.(4)在上述实验中,继续对茎进行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试管甲中凤仙花茎的横切面,出现许多小红点,说明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B.观察试管甲中凤仙花茎的纵切面,出现许多红线,说明茎有吸收水分的作用C.凤仙花的茎直立生长于地面是属于攀缘茎(5)接着,明明又选取两株长势相似的凤仙花植株,植株乙保留较少叶片,植株丙保留较多叶片,分别装入盛有等量红色水的试管中,做好标记,同时给乙、丙植株套上干燥透明的塑料袋,如图乙、丙所示。①一段时间后,明明观察到透明塑料袋中出现了 ,这说明植物的叶具有 作用。②观察试管乙和试管丙,水位下降更明显的是 。针对这一现象,你的解释是 。113.(23-24四年级下·浙江宁波·期末)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小科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找到了绿色植物的植株,花、果实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帮助他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图丙(1)小科仔细观察图甲茎上的叶子,发现叶子平展且交叉生长,这样的好处是( )。A.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B.获得更多的阳光 C.为了美观(2)小科将带根的图甲绿色植物放入有水的试管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如图)。在水面上滴油是为了( )。A.增加营养 B.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 C.观察起来更清楚(3)如果一段时间后发现水面有明显地下降,说明( )。A.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B.植物的根能吸收营养 C.植物的根有蒸腾作用(4)图乙是一朵桃花,小科准备进行解剖,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棉签 B.剪刀 C.镊子(5)通过解剖,小科认识了桃花的结构。请选择合适的桃花结构名称,填入括号中。(每空1分)(填花萼、花瓣、雄蕊、雌蕊)A:( ) B:( ) C:( ) D:( )(6)古诗“儿童急走追黄蝶,误入菜花无处寻”中描述蝴蝶等昆虫在花丛中飞舞,这有助于( )。A.果实成熟 B.花朵盛开 C.花粉传播(7)图丙是桃树的果实,它是由图乙B中的 (填“子房”“花柱”和“胚珠”)发育而来。由于它的果肉甜美多汁,可以通过 的方式传播种子。A .动物传播 B. 弹力传播 C.水力传播A.动物传播 B.弹力传播 C.水力传播114.(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明明对蚕豆种子和幼苗进行观察,如下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乙的蚕豆幼苗中A和B是由图甲的蚕豆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的,幼苗中的C由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填序号)(2)明明对图甲中的蚕豆种子分别进行如下处理,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不可能萌发的是( )。A. B. C.(23-24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用电与安全。115.请你帮小科补充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使一个开关控制照明灯,另一个开关控制床头灯。116.请你选择一盏灯、一个开关、一节电池画一个简易电路图,画在下图方框中,同时标明电流流动方向。117.小科连接好后,发现照明灯不亮,床头灯亮,可能原因 、 。118.小科可以采用以上的材料制作成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用 、导线、 组装成电路检测器检测,发现灯泡是正常的,那可能是 。119.用这个检测装置我们还可以检测接线盒内部是怎样连接的,以下是小科的实验记录表。连接方法 1-2 1-3 1-4 2-3 2-4 3-4通路 √ √ √断路 √ √ √请根据小科的记录,推测接线盒里面的电线是怎样连接的。在图中连线表示你的推测。参考答案1.C 2.A 3.C 4.B【解析】1.根据利用刻画的方法简单判断岩石的硬度,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来,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较硬。2.沉积岩是外力作用携带的泥沙等物质沉积而形成,沉积岩的特征有很多,比如层理构造显著、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另外部分沉积岩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特点。3.经过以上分析可知,该矿物硬度属于较硬,具有半金属光泽,颜色是樱红色。对照下面的天然石墨矿物、赤铁矿、方铅矿三种矿物的资料卡片,天然石墨矿物条痕是光亮黑色,方铅矿颜色铅灰色,都与该矿物特征不符。赤铁矿条痕是樱红色,颜色有褐色、红色等,金属光泽,与该矿物特征很相似,由此判断这种矿物可能是赤铁矿。故C正确。4.云母的特性是绝缘、耐高温、有光泽、物理化学性能稳定,较脆弱,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弹性和韧性。广泛应用于建材行业、消防行业,以及电焊条、塑料、电绝缘、造纸、沥青纸、橡胶、珠光颜料等工业产品。云母是一种造岩矿物,呈现六方形的片状晶形,是主要造岩矿物之一。云母晶体内部具层状结构,因此呈片状晶体 ,以六方片状晶体为主。5.C 6. 7. 空气 腐殖质 8.C 9.较好【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5.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这样可以让混合物能充分沉淀下来。我们就会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杯中的物质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砾。6.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杯中的物质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砾。7.取一些土壤在手中捻一捻,感觉到土壤湿润,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在给土壤加热的过程中,我们闻到有一股焦臭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8.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作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小柯采集的土壤属于壤土,因为沙、沙砾、黏土的比例差不多;9.小柯采集的土壤属于壤土,壤土性质介于沙质土与黏质土之间,含沙量适中,颗粒大小适中,渗水速度适中,保水性能适中,通风性能适中。10.(1)A(2)A(3)C(4)B(5)C(6)B(7)【分析】观察方法是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来观察和描述,还可以借助工具来观察,比如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结构,用手电筒来观察岩石的光泽,用小刀、铜钥匙刻画观察岩石的硬度,在岩石上滴稀盐酸观察是否反应等。【详解】(1)矿物的名称和用途都是观察后查找资料才知道的,只有矿物对人体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是可以在观察前要了解的信息。(2)矿物条痕是矿物在无釉白色瓷板上摩擦时所留下的粉末痕迹。把矿物的边缘放在一块无釉的瓷板上摩擦后,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3)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等工具采用刻画方法检验矿物的软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硬度为硬。(4)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组成花岗岩的黑色颗粒是云母,白色颗粒是石英,肉红色颗粒是长石。(5)观察方法是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来观察,比如用手电筒来观察岩石的光泽。(6)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土壤种类,还有过滤装置,所以研究的是土壤的渗水性。(7)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杯中的物质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砂砾。11.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详解】根据土壤中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作沙质土,含黏粒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含沙粒和黏粒差不多的土壤叫作壤土。所以题干中的土壤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12. ② ④ ① ③ 颗粒的轻重不同 13. 将土壤放入水中 有气泡冒出 14.C 15. 透明度 光泽 白色 浅灰色 半透明 比泥土的光泽要好一些,比金属又弱一些【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2.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杯中的物质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砾。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说明沙比黏土更重。1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14.农民伯伯用锄头给收割过后的菜地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空气和水分容易进入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15.观察方法是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来观察和描述,比如用眼睛观察岩石的外表颜色和条痕颜色,还有观察岩石的光泽;用手电筒来观察岩石的透明度等。小科在山上捡到一块岩石,表面呈白色,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浅灰色的痕迹;透过碎片的边缘进行观察,可以模糊地看到透过来的光;它的光泽比泥土的光泽要好一些,比金属又弱一些。16.(1) 动物 植物 空气 水 无机盐(2) 排泄物 生物体(3) 摸、捻土壤的时候,摸起来微微湿润 将土壤放入水中后有气泡产生【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详解】(1)土壤中除了我们能看到植物和动物还存在着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我们把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类生物统称为土壤生物。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有小石子、沙、黏土、空气、水、无机盐和腐殖质等非生物。(2)土壤中的腐殖质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它们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3)①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用手捻一捻,我们可以感觉到土壤有些潮湿,说明土壤中有水分。②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17.(1)C(2)A(3)C(4) √ √ √ ×【分析】观察方法是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来观察和描述,还可以借助工具来观察,比如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结构,用手电筒来观察岩石的光泽,用小刀、铜钥匙刻画观察岩石的硬度,在岩石上滴稀盐酸观察是否反应等。【详解】(1)地质学家推测雁荡山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山上岩石的特征,看是不是岩浆岩。当地人们口口相传和《山海经》的真实性都存疑。(2)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硬度为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硬度为较软;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硬度为较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硬度为硬。岩石1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硬度为硬,所以是最硬的岩石。(3)花岗岩有美丽的花纹,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其硬度高、耐磨损。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组成花岗岩的黑色颗粒是云母,白色颗粒是石英,肉红色颗粒是长石。(4)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长尾雁荡鸟有较长的尾巴、尖而锋利的牙齿,这与许多恐龙相似;它的后肢长且直,脚趾较小且不易弯曲,与生活在海边的鱼鸟十分相似。根据化石,可以测出这只长尾雁荡鸟的体长。雁荡山的环境从古至今发生了变化,说明以前可能是海洋。18.C 19. A C D B 20.C 21.B 22.A 23.B 24.C 25.A【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18.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从岩石到土壤的吐出,可能需要数万年。19.观察方法是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来观察和描述,还可以借助工具来观察,比如用放大镜观察岩石有黑色颗粒,用手电筒来观察岩石的光泽,用小刀、铜钥匙刻画观察岩石的硬度较软;用手摸起来比较粗糙。20.大理岩因盛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主要含有方解石、白云石等;纯白色、深黑色或花绿色,有花纹,颗粒较粗,较软,有光泽的,用手摸起来比较粗糙,可用作建筑材料。21.条痕是矿物原本的颜色,而矿石表面由于在自然界中暴露的时间较长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22.根据土壤中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作沙质土,含黏粒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含沙粒和黏粒差不多的土壤叫作壤土。题干中的土壤类型是沙质土。23.含有黏土较多的土壤渗水性最弱,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壤土渗出的水量如图1所示,沙质土的渗水性比壤土好,所以最有可能是“我”做完实验后渗到杯子里的水量的是B。24.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土壤的渗水性,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土壤种类,其他条件比如渗水的时间、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等都要保持不变。25.A.岩石经过一定时间会慢慢变成沙、黏土等,沙是土壤的一部分,正确;B.沙是岩石风化碎裂而成的,土壤是一直存在的,错误;土壤也是岩石风化碎裂而成的;C.沙和土壤都是天然存在的,与岩石无关,错误;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26.(1)水分(2)空气(3)C(4)A(5)A(6)C(7)B【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详解】(1)新鲜土壤放在手里捻一捻,发现手有些湿润,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2)土壤放入到透明杯中,并往杯中加水,搅拌时发现有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3)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杯中的物质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砾。(4)除以上现象外,水面上还会浮着一些枯枝败叶,它们最终会变成腐殖质。(5)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 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作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 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所以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1号杯渗下去的水最多,说明1号杯中是沙质土。(6)荷花喜欢细密、黏性好、保水性好的土壤,应选择黏质土;凤仙花喜欢通气、排水能力较好的土壤,应选择壤土;西瓜喜欢疏松、肥沃、透水性强的土壤,应选择沙质土。故选择西瓜种植在1号土壤中最合适。(7)土壤保护:使土壤免受水力、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如:施加肥料对土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包括土壤酸化、 土壤板结、 肥力下降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垃圾堆积,垃圾中的有毒物质, 如塑料袋、 废金属等, 难以降解, 直接填埋或遗留在土壤中, 严重腐蚀土地, 污染土壤, 危害农业生态。森林能改善土壤结构,森林的根系和落叶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的渗透性。故选B。27.(1)B(2)C(3)黑(4)C(5)较硬(6)B【详解】(1)矿物的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2)把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粉末的颜色是条痕,研究矿物条痕需要用到的工具是白色无釉瓷板。(3)根据观察岩石的方法,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条痕颜色更能准确反应岩石的真实颜色,所以是黑色。(4)小科在研究透明度时观察到了“”的现象,由此可判断该矿物为不透明。(5)根据表格内矿物硬度的表述,能被小刀刻画出痕迹,但不能被铜钥匙刻画出痕迹,判断该矿物为较硬。(6)对比矿物特征卡,矿物硬度为较硬,可以推测这个矿物最有可能是磁铁矿。28.B 29.A 30.C 31.C 32.A 33.C 34.C【分析】观察方法是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来观察和描述,还可以借助工具来观察,比如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结构,用手电筒来观察岩石的光泽,用小刀、铜钥匙刻画观察岩石的硬度,在岩石上滴稀盐酸观察是否反应等。28.观察方法是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我们可以用放大镜观察颗粒,用手触摸岩石表面等,但是坚决不能用舌头尝味道。29.敲开岩石后,用手指甲、小刀在新断面上划可以测试岩石的硬度。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硬度为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硬度为较软;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硬度为较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硬度为硬。30.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等工具采用刻画方法检验矿物的软硬。金刚石和石英的硬度都是硬,石墨和这块未知名岩石的硬度差不多,都是软。31.矿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如点豆腐需要石膏。32.我们可以将矿物的透明度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等级。在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时采用的方法是用手电筒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把矿物碎片放在科学课本上,观察到A看不到字的现象,判断该矿物是不透明的。33.A.采集岩石后,要保留岩石上的泥土和污渍,错误;采集岩石后,要将岩石洗干净,不需要保留岩石上的泥土和污渍;B.鉴定岩石时,需要把岩石彻底敲碎,错误;鉴定岩石时,不需要把岩石彻底敲碎,只需取一小部分进行观察和测试即可;C.贴标签时,要在标签上写明标本的信息,正确。34.A.给岩石编号,正确;B.给岩石添加标签,正确;C.给岩石打磨,错误;在制作岩石标本时,不需要打磨岩石。35.(1)扇闻(2)B(3) 腐殖质 沙砾(4)B(5)C(6)C(7)天然【详解】(1)观察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眼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手摸等。闻不明物体的气味时要采用扇闻的方法,防止物体有毒,吸入过量的有毒物质。在闻岩石、沙和黏土的过程中,正确的方法是扇闻。(2)容易团成小球的土壤黏性较大,三个选项中,黏性最大的是黏土,沙黏性最小,不容易团成小球。(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将土壤倒入有水的杯子中,用小棒搅拌后静置,水面上漂浮着的黑色。物体是腐殖质;沉淀物的最下层是沙砾。(4)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农民伯伯在地里锄地,为农作物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空气的含量。(5)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作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作壤土。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在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相同时间土壤渗水的多少来判断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弱。(6)“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实验中,我们运用控制变量法,需要改变的实验条件是土壤的种类。(7) 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我们能在陆地、山地、海洋等地方找到岩石和土壤。36.(1)B(2)B(3)A(4)C(5)A【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研究土壤时可以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等方法,来分辨土壤的组成,颗粒物的大小,含水量的多少等。(1)A.为了看清黏土,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正确。B.为了闻黏的气味,将黏土尽量靠近鼻子,选项观点错误;我们应该用手把气味扇过来。错误。C.为了感知黏土的黏性,可以用手蘸取少量黏土进行涂痕。正确。故选B。(2)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分别团成小球,然后放在纸上观察。最有可能想研究的是沙和黏土的黏性。(3)A.把土壤放入水中,产生了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正确。B.我们可以通过看、闻、摸、捻等方法观察土壤,不能尝。错误。C.土壤的颗粒很小,它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错误。故选A。(4)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5)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发现土壤的沉积物分层了,其中,沉积在杯子底部的土壤成分是沙砾。土壤沉积的顺序是土壤微粒大小决定的,土壤颗粒大而重的沙砾最先下沉,接着是沙、粉沙,最后小而轻的粘土最后沉淀。37.(1)连接点(2)灯丝(3)【分析】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电池的作用是持续供电;导线的作用是连接各个电器元件;开关的作用是连通或切断电源;用电器的作用是利用电流工作。【详解】(1)小灯泡是用电器,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的,小灯泡和导线连接的地方叫作连接点;(2)小灯泡是用电器,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的,其中发光部位是灯丝。(3)小灯泡的金属架在金属壳中被隐藏的部分分别连接着两个连接点。38.(1) (2)【分析】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详解】(1)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用一节干电池、两根导线,将小灯泡连接入电路中,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导线流回电池的负极,就可以点亮小灯泡。(2)用一节干电池、两根导线,将小灯泡连接入电路中,电流从电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