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第2节光合作用测试题一、选择题1.生物界一切活动的不竭动力最终来自( )A.光 B.水 C.空气 D.温度2.对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老鼠能吃植物B.老鼠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某种物质C.老鼠为植物提供热量D.钟罩内没有植物,老鼠也能生存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如下数据,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61 55 42 32 25 21 19A.试管内产生气泡越多光合作用越强B.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C.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D.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是(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5.农业生产中,果农经常采取“环剥”(如图)的方式提高果实产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剥破坏的是木质部中的导管 B.会在环剥位置的上方形成树瘤C.果实中的糖分来源于光合作用 D.不宜在果树的主干上进行环剥6.兴隆县北山公园是人们散步的好去处,这里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林荫小道非常凉爽,主要是因为植物的( )A.光合作用、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C.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蒸腾作用7.玉兰等植物在初春时节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下列关于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推测错误的是( )A.主要是依靠导管运输至花瓣中B.通过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形成C.主要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起来的D.这些有机物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8.早春,小区内的玉兰还未长出绿叶,玉兰花已开放(如下图所示),玉兰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A.玉兰花花瓣的光合作用B.前一年绿叶的光合作用C.玉兰根的吸收作用D.玉兰树皮的光合作用9.下列农业生产中的做法和目的不相符的是( )A.对庄稼进行及时的排涝、松土——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B.合理密植——植物充分接受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C.晴朗的中午,给塑料大棚通风——增加氧气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D.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10.某学习小组在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氧气”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形成对照,变量是光照B.甲和丙形成对照,变量是绿色植物C.乙和丙形成对照,可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D.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11.下图是“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⑤B.①的目的是去除叶片内原有的淀粉C.④中小烧杯内的溶液是酒精D.⑤中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未遮光部分不变蓝12.小丽同学将一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按下图所示进行处理,然后置于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后,取下叶片A、B,进行脱色、碘液染色后,观察到叶片A变蓝,叶片B不变蓝。多次重复实验后结果皆如此,于是小丽得出结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分别有( )A.水、蛋白质B.二氧化碳、淀粉C.氢氧化钠溶液、淀粉D.水、二氧化碳13.如图,过程Ⅰ和Ⅱ分别是苹果树的两种生理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b①②分别为二氧化碳、有机物、线粒体、叶绿体B.苹果树在生长期间时刻都在进行过程ⅡC.苹果果实内的淀粉来自叶片的过程ID.太阳能通过过程Ⅰ进入苹果树的体内14.大量种植水稻过程中,农民要考虑单位面积上的光照。下列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的最有效措施是( )A.合理密植 B.合理施肥 C.合理灌溉 D.增加氧气浓度15.下列现象中,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A.苹果放入冰箱中,能延长保存时间B.农田遇到涝害时,要及时排水C.阴雨天给温室农作物补充光照D.受潮的小麦堆放一段时间后会发热二、填空题16.“金鱼藻在光下释放氧气”的实验说明, 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17.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 ,经叶脉、叶柄、茎等结构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各处,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 。18.下图①和②代表细胞中的两种能量转换器,③和④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据图回答:[①] ,[②] ,[③] ,[A] ,[B] ,[B]主要储存在 中。19.种植农作物要 。如果种植过密,会使植株叶片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贮藏粮食,要保持 和 ,贮藏水果、蔬菜时,要降低 和 的浓度都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减缓有机物的分解。三、实验探究题20.下图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的各步骤图解。(1)请据图分析,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A.④③②⑤①⑥ B.④②③①⑤⑥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2)其中,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3)用酒精脱色,是使叶片中的 溶解到酒精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易于观察。(4)若下图是其中一片实验叶片,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甲处和丙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是在 内进行的。乙处和丙处对照说明 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2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如图装置开展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实验步骤:①距离60W的灯泡30cm、20cm、10cm处,分别安放一个相同的装置(如图一),并标记A组、B组、C组。②向三组装置内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和清水。③晚上,打开灯泡的开关,观察并记录试管中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绘制成柱形图(如图二)。(1)实验中气泡内气体是 ,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表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越 。(2)该实验的变量是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数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5)根据实验分析,遇到阴天时可通过适当 以保产增产。(6)若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兴趣小组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D组,你认为D组应该如何设置? 。四、综合题22.随着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生态旅游成了当前最走俏的旅游路线。很多乡镇的开心农场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请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菜农除了经常给蔬菜施肥浇水外,还会向蔬菜大棚内补充一种“气肥”,这种“气肥”其实就是 ,其目的是增强蔬菜的 作用。(2)游客们为了使自己采摘的果子能保存较长时间,回家后便及时放进冰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果实的 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损失。(3)移栽后的植物常通过“挂吊瓶”的方式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中的 (填“导管”或“筛管”)。(4)种植草莓时,开花期间,为防止花蕾凋落,还应增施含 的无机盐。当然,也不能一次施肥过多,过多除了会造成植物“烧苗”外,化肥还容易被雨水冲到海洋中,使海水富营养化,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形成 现象,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5)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该部位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之一是着生有大量的 ,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23.如图1为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所示叶片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有运输功能的是 (填字母)。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B部分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如果把新鲜的菠菜叶片浸入70℃左右的热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叶片表面逸出。气体逸出的部位是图1中的 (填字母)。(3)植物体通过控制 的开闭,从而控制蒸腾作用的强弱,同时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原料—— 进入叶片。(4)图2所示的水循环中,①~③为相应过程,其中表示蒸腾作用的是 (填序号),蒸腾作用对植物体的 (填序号)有促进作用,进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24.某项目式学习小组为了寻找改进校园蔬菜大棚、提高种植菠菜产量的措施,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实验一:测量温度对菠菜的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温度值);实验二: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菠菜产量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表:不同种植密度的菠菜产量行距×株距(cm) 株高(cm) 单株鲜重(g) 试验地总产量(kg/13.34m2) 干物质含量(g/kg)10×3.5 28.23 15.43 24.54 47.2510×4.0 30.68 18.98 24.53 57.0110×4.5 29.21 17.05 14.56 62.20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通过测定 反映菠菜的光合速率。分析图1可知,温度在 ℃时,光合速率最高。(2)校园大棚使用的是普通塑料薄膜,保温性不强。11月地区日平均气温为5℃,且棚内温度一般比棚外温度高1~2℃。为保证11月大棚内菠菜的产量,根据以上信息和实验一的结果,项目式学习小组提出校园大棚改进的建议是 。(3)根据表中实验二的结果判断,应选择的菠菜种植株距为 cm,理由是 。(4)除根据上述实验一、实验二的结果采取的提高种植菠菜产量的措施外,请你再提出一条菠菜增产的措施: 。五、资料分析题25.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散放出的热量,起着温室上的玻璃一样的作用,这就是温室效应。近几十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因此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生存危机。(1)与温室效应的产生密切相关的气体可通过植物体的 作用产生。(2)煤是化石燃料之一,其所蕴含的能量是由古代的 植物通过 作用获得的。(3)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如何做,以减缓温室效应 (说出一点即可)。(4)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___。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A2.B3.D4.A5.A6.D7.A8.B9.C10.C11.D12.B13.A14.A15.C16.氧气/O217. 有机物 筛管 能量18. 叶绿体 线粒体 光合作用 光能 化学能 有机物19. 合理密植 相互遮挡 干燥 低温 温度 氧气/氧20.(1)A(2)消耗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3)叶绿素(4) 叶绿体 光21.(1) 氧气 强(2)光照强度(3)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有影响,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强(4)减小误差(5)增强光照强度(6)D组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22.(1) 二氧化碳 光合(2)呼吸(3)导管(4) 磷 赤潮(5) 成熟区 根毛23.(1) A 叶绿体(2)D(3) 气孔 二氧化碳(4) ② ①24.(1) 二氧化碳吸收量 19(2)选用保温效果好的塑料薄膜,提高棚内温度,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增加产量(3) 4.0 此时的干物质含量大,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多(4)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等25.(1)呼吸(2) 蕨类 光合(3)绿色出行/节约用电(4)B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