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①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核心元素,昆仑山不仅在地理上被描述为通天的神山,更在文化和哲学层面上承载着丰富的生死观念。作为宇宙秩序的一种象征,昆仑山被认为是连接天地、人神的枢纽,体现着对生与死、永恒与超越的哲学思考。②不同宗教对昆仑山的解读和其在生死观中的体现,展示了宗教对文化传统中生死观念的塑造。对昆仑山的宗教诠释不仅丰富了昆仑文化的层次,也使昆仑文化的生死观在中国宗教乃至文化历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③道教将昆仑山视为达到长生不死的理想之地。道教文献中描绘昆仑山具有丰富的灵性和神奇的力量,是神仙聚会的场所、仙药所在地等。昆仑山的神秘性和它在道教中的重要性促使了一种生死观的形成一即通过修炼和灵性的提升,人可以超越常人的生死轮回,达到长生久视的境界。道教中的许多修炼法则和仪式,都国绕着如何利用昆仑山的灵气和仙元来延年益寿和净化身心。例如《抱朴子》中记载的“昆仑九转丹”就是通过炼制昆仑山的灵气而成的神丹,传说服食之后能够使人长生不老。④道家思想,尤其是庄子的哲学,强调生与死是自然循环的两个方面,是“道”这一宇宙本质的一部分。庄子以其独特的超然态度来看待生死,认为死亡并非终结,而是自然的一种状态转换。在昆仑文化中,这种自然主义的生死观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昆仑山被视为仙境,象征着一种超越生死的永恒存在,反映着道家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在道家哲学中,追求不朽并非通过对抗死亡,而是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昆仑文化中对不朽的追求,实际上是道家生死观的延伸。作为神话中的仙山,昆仑山不仅是地理上的理想之地,更是道家追求精神超脱的象征。通过修道,个体能够顺应自然的规律,达到一种与天地合一的境界,超越生死的束缚。因此昆仑山在道家哲学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实现“长生久视”的精神象征,反映了道家对生命价值的终极追求。⑤与道家超脱自然的观,点不同,儒家哲学更注重生死之间的伦理责任。孔子提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表达了儒家对命运的接受,但更强调人在生死之间的道德选择。儒家认为,个体应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可能地实现社会责任,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状态。昆仑文化的生死观在儒家哲学中找到了其伦理意义。在儒家看来,昆仑不仅象征着超越的理想境界,也是个体在完成社会责任后精神升华的象征。昆仑文化中的不朽观念被儒家赋予伦理内涵,即通过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个体可以在死后达到一种理想的存在状态。儒家的生死观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昆仑文化中关于生死的神话元素因此被视为实现这一理想的象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