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吐鲁番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有解析)

资源简介

吐鲁番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二生物学
(时长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下列会增大生态足迹的是( )
A. 开发新能源 B. 围湖造田
C. 植树造林 D. 绿色出行
2. 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是( )
A. 水稻和奶牛等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
B. 植物具有制造有机物、固碳、供氧等功能
C. 湿地可以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
D. 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作用
3.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工程希望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
B. 依据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应该对秸秆进行焚烧处理
C. 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考虑环境容纳量
D.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应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4. 下列属于生态工程特点的是( )
A. 多投资、少效益、可持续B. 少效益、可持续、高消耗
C. 少消耗、高效益、多投资D. 少消耗、高效益、可持续
5. 湿地修复过程中,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根据这些植物各自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这些物种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从而产生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该设计所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主要是( )
A. 整体
B. 循环
C. 协调
D. 自生
6. 以下有关传统发酵食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腐乳是豆腐经过毛霉、曲霉等混合菌种发酵制作的食品
B. 果酒发酵瓶内留有1/3空间,可以促进酵母菌的繁殖
C. 制作泡菜时,要用煮沸后冷却的白开水浸没新鲜蔬菜
D. 醋酸菌将果酒中的糖和乙醇转化为乙酸需要消耗氧气
7.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腐乳发酵是以毛霉为单一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
B. 果酒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形成一层酵母菌构成的“白膜”
C. 糖源不充足、氧气充足时,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化为乙酸
D. 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低,泡菜品质越佳
8. 无菌技术在微生物培养中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菌技术中,若处理对象为液体,则只能消毒不能灭菌
B. 巴氏消毒法能杀死牛奶中所有微生物,且不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
C. 使用后的培养基应立即丢弃,以免污染实验室其他微生物
D. 吸管、培养皿、金属用具等可放入干热灭菌箱进行灭菌
9. 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等的影响
B. 微生物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
C.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增殖越有利
D. 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氮源不同,碳源相同
10. 使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应选择的接种工具是( )
11. 下图为某同学进行的平板划线法分离酵母菌,正确的划线操作应该是( )
12. 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所有培养基都含有( )
A.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B. 碳源和无机盐
C. 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D. 碳源、氮源、维生素和氧气
13. 下列关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琼脂既可作为凝固剂也可作为微生物的碳源
B. 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特殊营养物质维生素
C. 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为碳源又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D. 蛋白胨为微生物的生长主要提供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14. 为获得纯化的酵母菌菌落,进行平板划线操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可采用湿热灭菌的方法
B. 进行划线操作时,培养皿盖不能完全打开,且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 在划线末端的单菌落区极易得到酵母菌的纯培养物
D. 完成划线操作后,将平板正立放入28℃左右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5. 下图为啤酒生产过程的简要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需要适宜的温度、水等条件以便于产生淀粉酶
B. 过程②焙烤是利用高温杀死种子胚但不使淀粉酶失活
C. 过程④的发酵阶段要始终保持无氧环境以保障发酵效果
D. 过程③糖化是将淀粉分解形成糖浆以利于酵母菌利用
16. 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的条件是( )
①消毒和灭菌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③适宜的温度④充足的光照⑤充足的养料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17. 取被病毒感染植物的茎尖进行组培,再生植株有可能不带病毒,原因是( )
A. 茎尖发生了脱分化
B. 对茎尖进行了消毒
C. 茎尖几乎没有病毒
D. 病毒无法在培养基上复制
18. 下列关于植物的次生代谢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很多药物、香料和色素等的重要来源
B. 是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在植物抗病、抗虫等方面发挥作用
C. 在植物细胞中含量很低,直接提取会大量破坏植物资源
D. 一般是植物生长所必需,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一直进行
19. 动物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需要将原培养瓶内的细胞稀释后转移到多个培养瓶进行传代培养。下列不属于需要进行传代培养原因的是( )
A. 细胞出现了贴壁生长现象
B. 细胞出现了接触抑制现象
C. 营养物质枯竭
D. 培养空间有限
20. 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既有细胞膜融合也有核膜的融合
B.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一个B淋巴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C. 可以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D. 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高
21. 家畜卵子发生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于( )
A. 排卵前,在卵巢内
B. 排卵后,在子宫内
C. 排卵时,在卵巢内
D. 受精时,在输卵管内
22. “三亲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技术能大幅度改善卵子质量、解决卵子老化和精子质量不佳等问题
B. 该技术能极大地提高高龄患者的试管婴儿成功率
C. “三亲婴儿”的出生属于有性生殖,该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提供细胞核的母亲和提供精子的父亲
D. 通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精子和卵母细胞融合实现体外受精
23. 下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某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始于桑葚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B. 图中③可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C. 图中②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D. 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发生于囊胚期
24. 如图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优质奶牛的简易流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后代丁的遗传性状由甲和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
B. 过程②常使用显微操作对卵母细胞进行去核处理
C. 进行胚胎移植时,代孕母体应用免疫抑制剂处理,避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 过程③将重组细胞可以培养至囊胚期移植
25. 关于受精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精子和卵子都需要获能才能完成受精作用
B. 卵细胞的透明带和细胞膜是两道屏障,可以阻止多精入卵
C. 获能是指精子获得能量,可以与卵子进行受精
D. 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是受精开始的标志
26.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胚胎工程和胚胎干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胎分割时,原肠胚中的内细胞团需均等分割为两个部分
B. 动物的精子的形成和卵细胞的形成都是从动物初情期开始
C. 在体外培养时,胚胎干细胞可以保持分裂而不分化的状态
D. 胚胎干细胞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
27. 在部分地区,牛的胚胎移植技术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胚胎移植时受体母牛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具有产奶量较高等优良性状
B. 免疫力正常且具有健康体质
C. 与供体母牛的遗传特性一致
D. 与供体母牛的繁殖潜能相当
28. 白桦树是中国重要的防护林树种,但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侵袭,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态防护功能。下列关于白桦树病虫害发生原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将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变异,加大后续防治难度
B. 全球气候变暖为害虫的繁殖和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
C. 在造林时树种单一且种植密度大会加速病虫害的传播
D. 有些林业部门对病虫害传播认识不足,害虫数量在K/2时才防治
29.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最后一段沙地栽上固沙苗木,环绕该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防护带实现全面建成。目前该沙漠中种植水稻过万亩,还种植有玉米、小麦等农林作物,以及核桃、寄生在红柳或梭梭上面的肉苁蓉等经济作物。下列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化改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B. 说明人类活动可以超过某些其它因素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C. 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提高我国人口容纳量
D. 可以提高沙漠中各种生物的种群密度
30. 碳中和是指CO 排放量和吸收量相等,实现CO 的零排放。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理论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微型生物将活性溶解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溶解有机碳,使其不易被分解释放,从而构成了海洋储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在海洋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称为碳循环
B. 参与MCP过程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 增强海洋“微型生物碳泵”会延缓“碳中和”进程
D. “微型生物碳泵”增加了海洋储碳量,可减轻全球温室效应
二、填空题(共40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
31. (10分)为了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促进B牛超数排卵的激素是__________激素。试管牛需体外受精,需要对公牛的精子进行__________处理、受精完成后的胚胎需要培养才可以移植到代孕母牛体内。如果希望生产出的E牛是雌性,需要在__________期取__________部分进行性别鉴定。如要提高胚胎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分割,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2分)
(3)产生F牛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其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
32. (10分)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a~f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过程①常用__________(2分)酶处理植物细胞以除去细胞壁。
(2)过程②表示__________,常使用的化学物质__________或者高Ca - 高pH诱导。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
(3)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4)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其中过程④表示__________过程。
(5)若番茄细胞内含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 - 马铃薯”杂种植株的体细胞内含__________条染色体;若由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 - 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几倍体 __________。
33. (10分)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 - 60%能被土壤中的某种微生物分解利用。某科研小组欲调查某地土壤中纤维素的利用情况,对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取该地的土壤约10g作为样本,装于纸袋内,此纸袋使用前需要经过__________处理。将10g土样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摇匀。取1mL上清液加入盛有9mL__________的试管中,按照上述操作稀释到10 倍。分别取0.1mL菌液接种到4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25、33、39、42个。则1g土壤中活菌数量为__________个。(2分)此数据比真实数据__________。
(2)配制培养基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为检验培养基及培养皿灭菌是否合格,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3)为筛选出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基中应添加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__________能够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可用其鉴定纤维素分解菌。研究人员在培养基平板上观察到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_________有关。
34. (10分)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打造“粤海粮仓”。“多营养层次”是一种浅海生态养殖新模式,即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等滤食性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为鱼虾等提供生长、产卵和栖息的场所,养殖龙虾、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下图是某渔业集团设置的该生态养殖智能网箱的部分构造和物质循环关系。
(1)人工鱼礁投放后,可为海带、牡蛎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栖息场所,同时有利于它们的繁殖,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2)为了保证资源充分利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上“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创收增产。这种模式的设计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
(3)牡蛎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2分)其虽可滤食水体中的小型浮游动植物,但大规模养殖仍需定期投喂饵料,请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2分)
(4)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__。(2分)
(5)某同学设想利用生态浮床技术,栽种富集镉、汞能力较强的植物,对被镉、汞污染的海水进行生态修复,定期收割浮床植物制作成家畜饲料,在治理污染的同时
【标准答案】
1. 答案 :B。围湖造田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加对资源的需求和废物排放,从而增大生态足迹。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绿色出行都有利于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破坏,会减小生态足迹。
2. 答案 :A。水稻和奶牛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是生物多样性直接被人类利用,属于直接价值。B、C、D选项中植物制造有机物、湿地蓄洪防旱、森林和草地防风固沙等属于生态功能,是间接价值。
3. 答案 :B。秸秆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应进行资源化利用。生态工程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处理生物与环境等关系需考虑环境容纳量,且不应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4. 答案 :D。生态工程特点是少消耗、高效益、可持续,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5. 答案 :D。利用多种水生植物生态位差异和种间关系,形成互利共存、自我调节等功能,遵循的是自生原理。整体原理强调系统各组分的协调统一,循环原理侧重于物质循环利用,协调原理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协调。
6. 答案 :D。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酸需要氧气,但醋酸菌不能直接利用果酒中的糖,只有在糖源充足时,醋酸菌才会将糖分解成醋酸。腐乳由多种菌种发酵,果酒发酵瓶留1/3空间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繁殖,制作泡菜用煮沸冷却的白开水可减少杂菌污染。
7. 答案 :C。糖源不充足、氧气充足时,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化为乙酸。腐乳发酵是多种菌种参与,果酒表面“白膜”是醋酸菌形成的,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升后降,乳酸过多会影响泡菜品质。
8. 答案 :D。吸管、培养皿、金属用具等耐高温、需保持干燥的物品可干热灭菌。无菌技术中液体可消毒也可灭菌,巴氏消毒法不能杀死所有微生物,使用后的培养基需灭菌后丢弃。
9. 答案 :A。微生物生长受营养、pH、氧等多种因素影响。培养基一般不加抗生素,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造成微生物失水,乳酸菌利用有机氮源、有机碳源,硝化细菌利用无机氮源、二氧化碳为碳源。
10. 答案 :A。平板划线法接种工具是接种环,A为接种环,B为涂布器用于稀释涂布平板法,C为滴管,D为接种针用于穿刺接种等。
11. 答案 :B。平板划线法应从第一区域划线末端向第二区域划线,依次类推,且划线不能交叉,B选项符合。
12. 答案 :A。所有培养基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不同培养基根据微生物需求添加特殊物质。
13. 答案 :B。培养乳酸杆菌需添加维生素。琼脂是凝固剂,不能作碳源;同一种物质如蛋白胨可同时作碳源、氮源和能源物质;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也提供碳源等,但不提供磷酸盐。
14. 答案 :D。完成划线操作后,平板应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防止冷凝水倒流污染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可湿热灭菌,划线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且培养皿盖不完全打开,划线末端单菌落区易获得纯培养物。
15. 答案 :C。啤酒发酵前期需通入无菌空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后期保持无氧环境进行酒精发酵。制麦时适宜条件利于产生淀粉酶,焙烤可杀死种子胚且不使淀粉酶失活,糖化可使淀粉分解为酵母菌利用的糖浆。
16. 答案 :B。植物组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需消毒灭菌、植物激素、适宜温度和养料,此时不需要光照,光照会影响愈伤组织形成。
17. 答案 :C。茎尖几乎没有病毒,所以取茎尖组培再生植株可能不带病毒。茎尖脱分化与不带病毒无关,消毒不能完全去除病毒,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复制不是取茎尖组培的原因。
18. 答案 :D。植物次生代谢物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在植物特定时期合成。它是药物、香料等重要来源,是小分子化合物,在植物抗病抗虫等方面有作用,且含量低,直接提取会破坏植物资源。
19. 答案 :A。细胞贴壁生长不是传代培养的原因。细胞出现接触抑制、营养物质枯竭、培养空间有限时,需进行传代培养。
20. 答案 :B。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骨髓瘤细胞可无限增殖,动物细胞融合有细胞膜和核膜融合,单克隆抗体可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与常规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高。
21. 答案 :D。家畜卵子发生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受精时,于输卵管内完成。
22. 答案 :C。“三亲婴儿”遗传物质来自提供细胞核的母亲、提供细胞质的捐献者和父亲,属于有性生殖。该技术主要解决线粒体遗传病问题,不能改善卵子和精子质量,也不能提高高龄患者试管婴儿成功率,诱导精子和卵母细胞融合常用电刺激等方法,灭活病毒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23. 答案 :A。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细胞分化始于囊胚期,图中③内细胞团可发育成胎儿各种组织,②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从①透明带中伸展出来发生于囊胚期。
24. 答案 :C。代孕母体对移植胚胎一般不发生免疫排斥,无需免疫抑制剂处理。后代丁的遗传性状由甲牛(供体细胞核)和乙牛(提供细胞质)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去核常用显微操作,重组细胞可培养至囊胚期移植。
25. 答案 :B。卵细胞的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精子需获能,卵子不需要;获能是精子在雌性生殖道中发生生理变化获得受精能力;受精开始的标志是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接触卵细胞膜。
26. 答案 :C。在体外培养时,胚胎干细胞可保持分裂而不分化状态。胚胎分割应选桑椹胚或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精子形成从初情期开始,卵子形成在胎儿期就开始储备卵原细胞,胚胎干细胞细胞核大、核仁明显、蛋白质合成旺盛。
27. 答案 :B。胚胎移植时受体母牛需免疫力正常且有健康体质,无需具有优良性状,与供体母牛遗传特性和繁殖潜能也不要求一致。
28. 答案 :A。害虫抗药性变异是本来就存在的,农药只是对其进行选择,不是导致变异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利于害虫繁殖越冬,造林树种单一、密度大加速病虫害传播,害虫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此时防治难度大。
29. 答案 :B。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化改造是在原有土壤条件基础上进行的,属于次生演替;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能超过某些自然因素影响;沙漠绿化改造不能直接降低生态足迹,也不会使沙漠中各种生物种群密度都提高。
30. 答案 :D。“微型生物碳泵”增加海洋储碳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减轻全球温室效应。碳循环是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但A选项描述不完整;参与MCP过程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增强海洋“微型生物碳泵”会促进“碳中和”进程。
31.
- (1)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试管牛培育涉及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克隆牛培育涉及核移植、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二者都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 (2)促性腺;获能;囊胚;滋养层;将囊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2分)。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母牛超数排卵,精子需获能才能受精;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可用于性别鉴定;胚胎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以保证分割后胚胎的正常发育。
- (3)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无性繁殖。克隆牛F是通过核移植技术产生的,理论依据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其繁殖方式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繁殖。
32.
- (1)纤维素酶和果胶(2分)。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 (2)原生质体融合;聚乙二醇(PEG)。过程②是原生质体融合,常用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PEG),也可用高Ca - 高pH诱导。
- (3)高尔基体。过程③是杂种细胞再生细胞壁,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 (4)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脱分化。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依据植物细胞全能性,过程④是由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属于脱分化过程。
- (5)m + n;单倍体。“番茄 - 马铃薯”杂种植株是由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培育而成,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二者之和m + n;四倍体植株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
33.
- (1)灭菌;3.5×10 (2分);偏小。纸袋使用前需灭菌,避免杂菌污染;根据公式计算1g土壤中活菌数量为(25 + 33 + 39 + 42)÷4÷0.1×10 ×10 = 3.5×10 个;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此数据比真实数据偏小。
- (2)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若未接种的培养基上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及培养皿灭菌合格。
- (3)纤维素;刚果红;量和活性。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可用于鉴定纤维素分解菌;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和活性有关,酶量越多、活性越强,降解圈越大。
34.
- (1)直接。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场所和产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 (2)协调与平衡、物质循环再生。“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根据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利用资源,遵循了协调与平衡原理;同时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3)消费者(2分);牡蛎虽能滤食水体中的小型浮游动植物,但养殖区域物质循环相对封闭,营养物质不能满足大规模养殖需求,所以需定期投喂饵料(2分)。牡蛎以其他生物为食,属于消费者;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养殖区域生态系统相对独立,营养物质有限,大规模养殖时仅靠自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无法满足牡蛎生长需求,需要人工投喂饵料补充物质。
- (4)提高了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经济效益(2分)。与传统养殖相比,“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不同水层的空间和资源,减少了残饵和粪便对环境的污染,还通过多种养殖产品增加了经济效益。
- (5)不可行;富集镉、汞的植物制成家畜饲料,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危害家畜和人类健康(2分)。利用富集重金属的植物治理污染海水,但将其制成家畜饲料会导致重金属在食物链中传递和积累,最终危害家畜和人类健康,所以该设想不可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