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海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海南高一年级阶段性教学检测(三)
.St
0
生物学
A.红光照射下参与①过程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
B.自山基攻击辞脂分子直接影响了②过程
1.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传,共8页。
C.NADPH和物质a都能为3过程提供能量
2.考查范国:必修1第5,6章,必修2第12章。
D.光照突然减弱,叶绿休内c/小的值会哲时升高
5.某区城中分布有a和b两种经济作物,在最适温度条件下,两种植株的C0,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线
1.当大鼓处于缺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ATT大量外流,代谢释放的腺苷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光到强度
A.腺苷的元素组成与ATP的元素组成不完全相同

A.G点时两种植株单位面积,单位时问内叶绿体吸收的CO,量相同
B.腺苷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产生腺嘌呤和核糖
B.M点时限制a植株光合速常的主要环境因索可能是CO,浓度
C.ATP中与腺苷最近的磷酸基团具有的转移势能最高
C.若土壤中缺乏g,则图中的P点可能会向右移动

D.ATP水解的反应通常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相联系
D.若a植株比b植株矮小,则两种作物不适合进行间作
2.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6胚胎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中,研究发现,在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基中加入表皮生长因子能获
A.利用FCl,和过氧化氢停探究酶的高效性
得大量的神经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滴加燕糖溶液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A.与造血干细胞相比,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较高
C.控制有氧、无氧条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的单个西那3神为51
B.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的过程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测挖
D.鲁宾和卡门探究光合作用中氧气来源的实验
C.早期胚胎细胞有全能性,高度分化的体细跑的细抱枝无全能性
3.某实验小组将醇母菌破碎后离心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然后向密封的试管甲中加人细胞质基
D.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分化,不存在细胞衰老和细胞调亡
质和“0标记的葡萄糖,并加人荧光素和荧光素衙,一段时间后进行观浆和检测。下列有关叙述正
7.细胞调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形式,涉及一系列细胞形态的变化.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
确的是
述错误的是收可
A.试管甲中可检测到“0标记的丙酮酸和水
细省取帮被起泡
0
B.试管甲中既不会产生ATP,也不会发出荧光
所2
染色质流缩
C向试管甲中加人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会出现由蓝变绿再变黄的颜色变化。。
正雾细
0
D.若将试管甲中的细胞质基质换为线粒体并通人氧气,相关实验现象不变
4.番茄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③表示生理过程,·一d表示不同的物质。下列
帽图枝瓦解
科忙小体裂解
叙述错误的是
棋亡小体形成
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8页)
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耀ApP2024—2025 学年海南高一年级阶段性教学检测(三)
生物学 ● 答案
1 . C 腺苷的元素组成为 C、H、O、N,ATP的元 素组成为 C、H、O、N、P,A项正确 ;腺苷由腺嘌 呤
和 核 糖 组 成 ,腺 苷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水 解 可 产 生 腺 嘌 呤 和 核 糖 ,B 项 正 确 ;ATP中 末 端 磷
酸 基 团 具 有 的 转 移 势 能 相 对 较 高 , C 项 错 误 ; ATP水 解 会 释 放 能 量 ,该 过 程 释 放
的 能 量 可 用 于 细 胞 内 的 吸 能 反 应 ,D项 正 确 。
2 . B 利 用 FeCl3 和 过 氧 化 氢 酶 探 究 酶 的 高 效 性 ,需设置分别用 FeCl3 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
液 处 理 的 实 验 组 ,属 于 对 比 实 验 ,A项 不 符 合 题 意 ;观 察 植 物 细 胞 质 壁 分 离 实 验 中 ,滴 加
蔗 糖 溶 液 使 细 胞 逐 渐 发 生 质 壁 分 离 ,这 属 于 自 身 前 后 对 照 ,不 属 于 对 比 实 验 ,B项 符 合
题 意 ; 探 究 酵 母 菌 细 胞 呼 吸 的 方 式 时 ,需 设 置 有 氧 和 无 氧 两 组 实 验 ,属 于 对 比 实 验 ,C
项 不 符 合 题 意 ;鲁 宾 和 卡 门 探 究 光 合 作 用 中 氧 气 来 源 的 实 验 时 ,设 置 了 用 18 O分 别 标
记 水 和 二 氧 化 碳 的 两 组 实 验 , 属 于 对 比 实 验 , D 项 不 符 合 题意。
3 . C 在 密 封 环 境 中 ,酵 母 菌 在 细 胞 质 基 质 中 能 进 行 无 氧 呼 吸 ,该 过 程 中 ,葡 萄 糖 会 分 解 为
丙 酮 酸 ,进 而 产 生 二 氧 化 碳 和 酒 精 ,试 管 甲 中 可 检 测 到 1 8 O标 记 的 丙 酮 酸 ,但 不 能 检 测
到 1 8 O
1
标 记 的 水 , A 项 错 误 ; 无 氧 呼 吸 可 产 生 少 量 ATP,试 管 甲 中 可 能 发 出 微 弱 荧 光 ,B项 错 误
; 试 管 甲 中 可 产 生 二 氧 化 碳 ,加 入 溴 麝 香 草 酚 蓝 溶 液 会 出 现 由 蓝 变 绿 再 变 黄 的 颜 色 变
化 ,C 项 正 确 ;若 将 试 管 甲 中 的 细 胞 质 基 质 换 为 线 粒 体 并 通 入 氧 气 , 因 线 粒 体 不 能 直 接
利 用 葡 萄 糖 , 试 管 甲 中 不 能 检 测 到 1 8 O标 记 的 丙 酮 酸 ,也 不 能 产 生 ATP和 二 氧 化 碳 ,D
项 错 误 。
4 . B 由 图 可 知 , ①为 光 反 应 , ②③分 别 为 暗 反 应中 CO2 的固定和 C3 的还原 ; a ~ d 分别为
ATP、C5、C3、 (CH2 O) 。 叶 绿 素 主 要 吸 收 红 光 和 蓝 紫 光 ,类 胡 萝 卜 素 主 要 吸 收 蓝 紫 光 ,A项
正 确 ; 自 由 基 攻 击 磷 脂 分 子 会 破 坏 生 物 膜 的 结 构 ,CO2 的 固 定 ( ②) 发 生 在 叶 绿 体 基 质 中
, B项 错 误 ;NADPH和 ATP( 物 质 a) 都 能 为 C3 的 还 原 (③ )提 供 能 量 ,C项 正 确 ;光 照 突 然
减 弱 ,光反应产生的 ATP和 NADPH减少 ,C3 的 还 原 减 慢 ,短 时 间 内 C3 含 量 增 加 , C5 含 量
减 少 ,c(C3 )/b(C5 )的 值 升 高 ,D项 正 确 。
5 . A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叶绿体吸收的 CO2 量 表 示 总 光 合 速 率 , 由 图 可 知 ,G点 时 两 种 植
株 的 净 光 合 速 率 相 同 ,但 呼 吸 速 率 不 同 ,故 总 光 合 速 率 不 同 ,A项 错 误 ;对 a植 株 而 言 ,M

1
时 温 度 和 光 照 强 度 均 适 宜 , 限 制 其 光 合 速 率 的 主 要 环 境 因 素 可 能 是 CO2 浓 度 ,B项 正
确 ; 若土壤中缺乏 Mg ,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则图 中 的 P点 可 能 会 向 右 移 动 ,C项 正 确 ; 由
图 可 知 ,与 b 植 株 相 比 ,a 植 株 更 适 于 在 强 光 下 生 存 ,若 a植 株 比 b 植 株 矮 小 ,则 两 种 作
物 不 适 合 进 行 间 作 ,D项 正 确 。
6 . B 与 造 血 干 细 胞 相 比 ,胚 胎 干 细 胞 的 分 化 程 度 较 低 ,全 能 性 较 高 ,A项 错 误 ; 由 题 可 知 ,
胚 胎 干 细 胞 形 成 神 经 细 胞 的 过 程 发 生 了 细 胞 分 裂 和 细 胞 分 化 ,受 基 因 和 环 境 的 共 同
调 控 , B 项 正 确 ;早 期 胚 胎 细 胞 具 有 全 能 性 ,高 度 分 化 的 动 物 体 细 胞 的 细 胞 核 也 具 有 全
能 性 ,C项 错 误 ;细 胞 衰 老 和 细 胞 凋 亡 属 于 自 然 的 生 理 过 程 ,胚 胎 发 育 过 程 中 既 存 在
细 胞 分 化 ,也 存 在 细 胞 衰 老 和 细 胞 凋 亡 ,D项 错 误 。
7 . C 细 胞 凋 亡 过 程 中 形 成 凋 亡 小 体 可 防 止 内 容 物 外 溢 破 坏 机 体 内 部 环 境 的 稳 定 , A
项 正 确 ;溶 酶 体 内 部 含 有 多 种 水 解 酶 ,能 分 解 受 损 或 功 能 退 化 的 细 胞 结 构 等 , 凋 亡 小
体 的 裂 解 过 程 需 要 溶 酶 体 中 多 种 水 解 酶 的 参 与 ,B项 正 确 ;细 胞 凋 亡 受 到 严 格 的 由 遗
传 机 制 决 定 的 程 序 性 调 控 ,存 在 基 因 的 选 择 性 表 达 ,C项 错 误 ;细 胞 衰 老 时 ,细 胞 萎 缩 、
体 积 变 小 ,细 胞 核 的 体 积 增 大 ,细 胞 凋 亡 时 会 发 生 染 色 质 浓 缩 、 细 胞 膜 褶 皱 起 泡 等 ,这
两 个 过 程 都 会 发 生 细 胞形态、结构的改变 ,D项正确。
8 . B a细 胞 处 于 有 丝 分 裂 后 期 ,b 细 胞 处 于 有 丝 分 裂 中 期 ,a 细 胞 与 b 细 胞 中 的 核 DNA
数 相 同 ,A项 错 误 ;b 细 胞 中 含 有 同 源 染 色 体 ,每
2
条 染 色 体 上 有 2 个 DNA分 子 ,B项 正 确 ;洋 葱 根 尖 细 胞 属 于 高 等 植 物 细 胞 , 细 胞 中 无 中
心 粒 ,b 细 胞 前 一 时 期 为 有 丝 分 裂 前 期 ,前 期 细 胞 的 两 极 发 出 纺 锤 丝 形 成 纺 锤 体 ,C项
错 误 ; 制 成 装 片 时 细 胞 已 死 亡 ,在 显 微 镜 下 不 能 观 察 到 a细 胞 的 动 态 变 化 ,D项 错 误 。
9 . B 在 减 数 分 裂 I 后 期 , 同 源 染 色 体 分 离 的 同 时 ,非 同 源 染 色 体 自 由 组 合 ,A项 不 符 合 题 意 ;
精 子 形 成 过 程 中 ,核 DNA数 目 加 倍 发 生 在 减 数 分 裂 前 的 间 期 ,姐 妹 染 色 单 体 消 失 发
生 在 减 数 分 裂 Ⅱ 后 期 ,B项 符 合 题 意 ;细 胞 膜 向 内 凹 陷 和 染 色 体 变 为 染 色 质 丝 都 可 发
生 在 减 数 分 裂 Ⅱ 末 期 ,C项 不 符 合 题 意 ; 四 分 体 形 成 于 减 数 分 裂 I 前 期 , 同 源 染 色 体 中
染 色 体 片 段 交 换 也 发 生 在 减 数 分 裂 I 前 期 , D项 不 符 合 题意。
10 . D 在 一 对 相 对 性 状 的 杂 交 实 验 中 ,孟 德 尔 在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相同 、子一代自交后
代 出 现 性 状 分 离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问 题 ,A项 错 误 ;假 说 的 核 心 内 容 是 生 物 体 在 形 成 生 殖
细 胞 — 配 子 时 , 成 对 的 遗 传 因 子 彼 此 分 离 , 分 别 进 入 不 同 的 配 子 中 ,B项 错 误 ;为
验 证 假 说 ,孟 德 尔 设 计 并 完 成 了 测 交 实 验 , 演 绎 推 理 是 根 据 假 说 对 测 交 实 验 结 果
进 行 预 测 , C 项错误 ;根据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可推测 F2 的 高 茎 豌 豆 有 两 种 不 同 的 遗 传
因 子 组 成 ,D项 正确。
11 . C 非 秃 顶 的 夫 妇 生 育 了 一 个 秃 顶 的 孩 子 甲 ,该 对 夫 妇 的 基 因 型 组 合 为 A1 A1 ( ) ×
A1 A2 ( 1 ) , 孩 子 甲 的 基 因 型 为 A1 A2 , 为 男
2
孩 ,A项 正 确 ; 甲 的 秃 顶 基 因 (A2 ) 来 自 其 母 亲 (A1 A2 ) ,B项 正 确 ;该 对 夫 妇 生 育 的 秃
顶 孩 子 的 基 因 型 均 为 A1 A2 ,且 为 男 孩 ,概 率 是 1/2 ×1/2 =1/4 ,C项 错 误 ; 甲 (A1 A2 ) 和 秃
顶 女 性 (A2 A2 )婚 配 ,生 育 的 非 秃 顶 孩 子 的 基 因 型 为 A1 A2 , 且 为 女 孩 , 概 率 是 1/2 × 1/2
= 1/4 ,D项 正 确 。
12 . A 判 断 甜 与 非 甜 的 显 隐 性 关 系 时 , ②为 非 甜 玉 米 自 交 ,若 后 代 出 现 性 状 分 离 , 则 非
甜 为 显 性 性 状 ,若 后 代 不 出 现 性 状 分 离 , 则 非 甜 玉 米 为 纯 合 子 ;然 后 再 根 据 ①的 后 代
表 现 判 断 ,若 ① 的 后 代 均 为 非 甜 玉 米 ,则 非 甜 为 显 性 性 状 ,若 ① 的 后 代 出 现 甜 玉 米 ,
则 甜 为 显 性 性 状 ,A项 正 确 。 ①③表 示 正 反 交 ,无 性 别 之 分 的 生 物 体 内 ,核 基 因 控 制 的
性 状 的 遗 传 ,正 反 交 结 果 相 同 ,B项 错 误 。 ②④表 示 玉 米 自 交 过 程 , 为 防 止 外 来 花 粉 的
干 扰 , 自 交 时 需 要 对 雌 花 序 进 行 套 袋 处 理 , C项 错 误 。 若 甜 玉 米 为 显 性 性 状 , 因 其
可 能 是 杂 合 子 , 所 结 种 子 种 植 后 可 能 有 非 甜 玉 米 ,D项 错 误 。
13. D 由 F1、F2 的 表 型 及 比 例 可 知 , 家 蚕 的 斑 纹 受 两 对 独 立 遗 传 的 基 因 控 制 ,且 水 锈 无 眼
纹 个 体 为 隐 性 纯 合 子 ,A项 正 确 ;设 相 关 基 因 为 A/a、B/b ,且普通斑、素斑、普通斑叠加水
锈无眼纹、水锈无眼纹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A B 、A—bb、aaB—、aabb ,则亲本的杂交组合
为 aabb × AABB,F1 的基因型为 AaBb ,该突 变 体 (aabb) 与 F1 普 通 斑 个 体 (AaBb) 杂 交 , 后
代中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1 : 1 : 1 : 1 , 普 通 斑 :素 斑 :普 通 斑 叠 加 水 锈 无 眼 纹 :水 锈
3
无 眼 纹 =1:1:1:1 ,B项 正 确 ;判 断 F2 某 普 通 斑 个 体 (A— B—) 的 基 因 型 时 , 可 让 其 与 水 锈
无 眼 纹 个 体 (aabb) 进 行 杂 交 ,观 察 并 统 计 后 代 的 表 型 及 比 例 , C项 正 确 ; F2 普 通 斑 叠
加 水锈无眼纹个体中 ,aaBB: aaBb = 1 :2 , 随机 交 配 产 生 的 后 代 中 ,水 锈 无 眼 纹 个 体
(aabb) 占 2/3 ×2/3 × 1/4 =1/9 ,D项 错 误 。
14 . D 由题可知 , F2 中红花 : 白花 = 1 : 15 ,是 9 : 3 : 3 : 1的变式 ,推测该花色性状受两对独 立
遗 传 的 等 位 基 因 控 制 ,A项 正 确 ;设 相 关 基 因为 A/a、B/b ,F1 的基因型为 AaBb ,红花植 株
的 基 因 型 为 aabb ,其 他 基 因 型 的 植 株 均 开 白 花 ,F1 白 花 植 株 (AaBb) 测 交 ,后 代 中 红 花
植 株 (aabb)占 1/4 ,B项 正 确 ;F2 红 花 植 株 的 基 因 型 为 aabb ,其 红 花 性 状 均 能 稳 定 遗 传 ,C
项正 确 ; F2 白 花 植 株 中 , AABB: AABb :
AAbb: AaBB: AaBb : Aabb : aaBB: aaBb = 1 : 2 : 1 : 2 : 4 : 2 : 1 :2 ,其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 分离
的有 AABB、AABb、AAbb、AaBB、aaBB, 占 7/15 ,D项 错 误 。
15. C 由图 1 可知 , Ⅱ4、Ⅲ5 患病 , 由图 2 可知 , Ⅱ4、Ⅲ5 均 仅 含 条 带 ② ,则 条 带 ② 表 示 致 病 基
因 ,条带①表示正常基因 , 因 Ⅲ4 为杂合子 且 表 型 正 常 ,故 该 病 为 隐 性 遗 传 病 ;又 因 Ⅱ 5 不
携 带 致 病 基 因 ,则 该 病 为 伴 X染 色 体 隐 性 遗 传 病 ,A项 正 确 。 设 相 关 基 因 为 A/a , Ⅲ 5
的基 因 型 为 XaY, 若 其 配 偶 的 基 因 型 为 XAX- ,所 生 儿 子 的 基 因 型 可 能 为 XAY,不 携
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B项正确 。 由图 1 可知 , Ⅱ2 的基因型为 XAXa , Ⅱ3 的基因型为 XaY,
二 者 生 育 的 儿 子 和 女 儿 中 患 该 病 的 概 率 均
3
为 1/2 ,C项错误 。 由图 1 可知 , Ⅲ1 的基因 型 为 XAXa ,其 和 正 常 男 性 (XAY) 婚 配 ,生 育
患 该 病 男 孩 (XaY)的 概 率 是 1/4 ,D项 正 确 。 16. (共 11 分)
(1)降 低 褐 变 反 应 所 需 的 活 化 能 (1 分 ) 低 温 抑 制 了 PPO的 活 性 (1 分 )
(2)生 物 膜 (1 分 ) 在 缺 氧 环 境 下 , 细 胞 呼 吸产生的有害产物、活性氧会损伤生物膜系
统 ,使 PPO与 酚 类 物 质 接 触 ,将 果 蔬 重 新 置 于 有 氧 环 境 中 ,PPO能 催 化 酚 类 物 质 转 化
为 褐 色 物 质 (答 案 合 理 即 可 给 分 ,2 分 )
(3)柠 檬 酸 浓 度 和 酚 浓 度 (2 分 )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 随 着 柠 檬 酸 浓 度 升 高 , PPO活 性 降
低 (2 分 ) 在 果 蔬 储 存 时 用 适 宜 浓 度 的 柠 檬 酸 进 行 处 理 (2 分 )
解 析 (1)酶 的 作 用 原 理 是 降 低 化 学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 低 温 会 降 低 酶 的 活 性 ,将 果 蔬 置 于
冰 箱 中 储 存 ,低 温 环 境 抑 制 了 PPO的 活 性 , 从 而 延 缓 褐 变 过 程 。 (2) 正 常 情 况 下 , 液
泡 膜 等 生 物 膜 系 统 将 PPO和 酚 类 物 质 隔 开 ,二 者不会接触 。 由图 1 可知 ,缺氧环境会使
生 物 膜 系 统 损 伤 ,PPO和 酚 类 物 质 区 隔 分 布 被 打 破 ,二 者 发 生 接 触 , 当 重 新 处 于 有 氧
环 境 时 ,PPO能 催 化 酚 类 物 质 转 化 为 褐 色 物 质 。 (3)由 图 2 可 知 , 该 实 验 的 自 变 量 是
柠 檬 酸 浓 度 和 酚 浓 度 ;分 析 图 2 曲 线 ,该 实 验 的 结 论 是 酚 浓 度 一 定 时 ,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
随 着 柠 檬 酸 浓 度 升 高 , PPO活 性 降 低 。 因 此 , 在 果 蔬 储 存 时 可 通 过 用 适 宜 浓 度 的 柠
檬 酸 处 理 来
减缓果蔬褐变。 17. (共 11 分)
(1)叶 绿 体 的 类 囊 体 薄 膜 (1 分 ) CO2 的 固
4
定和 C3 的还原(2 分) ADP、PI、NADP+ (答 出两种、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2 分)
(2)低 (1 分 ) 层 析 液 (1 分 ) 蓝 紫 (1 分 ) 胡萝 卜素(1 分)
(3) 该株小麦能合成 PEPC,PEPC对 CO2 有 较 高 的 亲 和 力 , 可 促 进 CO2 的 固 定 ;该 株 小
麦 的 叶 绿 体 中 ATP合 成 酶 的 活 性 显 著 高 于 正 常 植 株 ,能 合 成 较 多 的 ATP用 于 暗 反 应
阶 段 ,促 进 暗 反 应 进 行 (2 分 )
解 析 (1)小 麦 等 高 等 植 物 叶 肉 细 胞 中 的 光 合 色 素 主 要 分 布 在 叶 绿 体 的 类 囊 体 薄 膜 上 。
卡尔文循环包括 CO2 的 固定和 C3 的还原 , 其 可 为 光 反 应 直 接 提 供 ADP\PI\NADP+ 等 。
(2)由 题 可 知 ,与 正 常 植 株 相 比 ,该 黄 绿 叶 小 麦 植 株 的 叶 绿 素 含 量 较 少 , 叶 绿 素 /类 胡
萝 卜 素 的 值 较 低 。 实 验 室 中 , 常 用 无 水 乙 醇 提 取 光 合 色 素 , 用 层 析 液 分 离 色 素 ; 由 于
胡 萝 卜 素 在 层 析 液 中 的 溶 解 度 最 大 ,故 在 滤 纸 条 上 扩 散 的 距 离 最 远 , 胡 萝 卜 素 主 要 吸
收 蓝 紫 光 。( 3 ) 由 题 图 可 知 , 该 株 小 麦 能 合 成 PEPC,PEPC对 CO2 有较高的亲和力 ,可
促进 CO2 的固定 ;该株小麦的叶绿体中 ATP合成 酶 的 活 性 显 著 高 于 正 常 植 株 , 能 合 成 较
多 的 ATP用 于 暗 反 应 阶 段 ,促 进 暗 反 应 进 行 。 因
此 ,该黄绿叶小麦植株的产量高于正常植株。 18. (共 11 分)
(1)①(1 分 ) ③④(1 分 ) AABB、AAbb、 aaBB、aabb(2 分)
(2)4(1 分 ) DE(1 分 )
(3)该 动 物 为 雌 性 ,雌 性 动 物 进 行 减 数 分 裂 的 细 胞 的 数 量 少 ,不 易 观 察 到 减 数 分 裂 各
个 时 期 的 细 胞 ( 答 案 合 理 即 可 给 分 ,2 分 )
4
②(1 分) Aab、B、B(2 分)
解 析 (1)造 血 干 细 胞 进 行 的 细 胞 分 裂 是 有 丝分裂 。 图 1 中 , 细胞① ~④分别处于有丝
分裂中期 \ 减数分裂 I 后期 \ 减数分裂 Ⅱ 中 期 \减 数 分 裂 Ⅱ 后 期 。 这 些 细 胞 中 , 属 于 造
血 干 细 胞 的 细 胞 分 裂 过 程 的 是 ① , 不 含 同 源 染 色 体 的 是 ③④ ; 不 考 虑 同 源 染 色 体 间 染 色
体 片 段 的 交 换 , 细 胞 ③ 的 基 因 组 成 可 能 为 AABB\AAbb \aaBB\aabb 。(2)图 2 中 ,AB段
细 胞 正 在 进 行 DNA复 制 ,细 胞 中 的 染 色 体 数 目不变 ,为 4 条 ; 图 1 中 , 细胞④中每条染色 体
上含有 1 个 DNA分子 ,细胞④处于图 2 中 的 DE段 。(3)由图 1 中的细胞②可知 ,该动 物 的
性 别 是 雌 性 。 雌 性 动 物 进 行 减 数 分 裂 的 细 胞 的 数 量 少 , 不 易 观 察 到 减 数 分 裂 各 个 时
期 的 细 胞 , 而 雄 性 动 物 进 行 减 数 分 裂 的 细 胞 的 数 量 多 ,容 易 观 察 到 减 数 分 裂 各 个 时 期
的 细 胞 ,所 以 在 观 察 减 数 分 裂 时 , 常 以 雄 性 动 物 的 生 殖 器 官 为 实 验 材 料 , 而 不 以 雌 性
动 物的 生 殖 器 官 为 实 验 材 料 。 若 该 动 物 (AaBb)经 减 数 分 裂 产 生 了 一 个 基 因 组 成
为 Aab 的 生 殖 细 胞 甲 , 最 可 能 的 原 因 是 细 胞 ② 中 含 A和 a 的 同 源 染 色 体 分 离 异 常 ,推 测
与 甲 同 时 产 生 的 另 外 三 个 细 胞 的 基 因 组 成 为
Aab\B\B。 19 . (共10 分)
(1)1(1 分 ) 4(1 分 )
(2)cb1cy、 cb2cb2(2 分 ) 5/16(2 分 )
(3)黄 籽 (1 分 ) 若 后 代 植 株 均 为 黑 籽 ,则 植 株 X 的 基 因 型 为 cb1 cb1;若 后 代 植 株
均 为 黄 籽 ,则 植 株 X的 基 因 型 为 cb2cb2;若 后 代植株中黑籽:黄籽 = 1 : 1 ,则植株 X的基

5
型 为 cb1cb2(3 分 )
解 析 (1)因 等 位 基 因 位 于 1 对 同 源 染 色 体 的 相 同 位 置 ,控 制 同 一 种 性 状 的 不 同 表 现 类
型 ,故复等位基因 cb1 \ cy \ cb2 位于 1 对同 源染色体上 。 由于 cb1 和 cb2 都为黑籽基
因 ,且 三 者 之 间 的 显 隐 性 关 系 为 cb1 > cy > cb2 , 因 此 黑 籽 植 株 的 基 因 型 有
cb1cb1 \ cb1cy \ cb1cb2 \ cb2cb2 , 共 4 种。 (2)两 株 黑 籽 植 株 杂 交 , F1 植 株 中 黑 籽 : 黄
籽 = 1 : 1 ,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 cb1cy \ cb2cb2 。F1 植株中 , cb1cb2 : cycb2 = 1 : 1 , 产
生的配子中 cb1 : cb2 : cy = 1 : 2 : 1 ;让 F1 植株 随 机 传粉 , F2 中 黄 籽 植 株 ( cycy \
cycb2)所 占 比 例 为 (1/4 ×1/4) + (2 × 1/4 × 1/2) =5/16 。 (3)因 黑 籽 植 株 X 自 交 后 代 均
为 黑 籽 , 则 其 基 因 型 可 能 为 cb1cb1 \ cb2cb2 \cb1 cb2;欲 判 断 植 株 X 的 基 因 型 ,
可 以 让 其 与 纯 合 黄 籽 植 株 (cycy) 杂 交 ,统 计 后 代 植 株 的 粒 色 表 现 及 比 例 。 若 植 株 X
的 基因型 为 cb1cb1 , 则 后 代 植 株 均为 黑 籽 (cb1cy) ;若 植 株 X的 基 因 型 为 cb2cb2 ,
则 后 代 植 株 均 为 黄 籽 (cycb2) ; 若 植 株 X的 基 因型为 cb1cb2 ,则后代植株中黑籽
(cb1cy) :
黄籽(cycb2) = 1 : 1。 20 . (共12 分)
(1)B/b( 1 分 ) 长 翅 ( 1 分 ) AaXBXb × AaXby( 2 分 )
(2)1/6(2 分 ) 黑 体 长 翅 雌 性 : 黑 体 小 翅 雌 性:黑体长翅雄性:黑体小翅雄性 =5 : 3 : 2 : 6
(2 分 )
(3)均 为 灰 体 (2 分 ) 均 为 黄 体 或 均 为 黑 体 (2 分 )
5
解 析 (1) 由 图 可 知 , 灰 体 长 翅 雌 果 蝇 和 灰 体 小 翅 雄 果 蝇 杂 交 ,F1 中 雌 雄 均 有 灰 体 :
黑 体 =3 : 1 ,说 明 A/a基 因 位 于 常 染 色 体 上 ,且 灰 体 为 显 性 性 状 , 亲 本 相 关 基 因 型 均 为
Aa ; 因 两 对 基 因 中 有 一 对 基 因 位 于 x染 色 体 上 , 则 B/b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 由于 F
1
中雌 雄均有长翅: 小翅 = 1 : 1 ,故亲本相关基因型 组 合 为 xBxb ×xby,且 长 翅 为 显 性 性 状
O 综 上 所 述 ,该 对 亲 本 的 基 因 型 组 合 为 AaxBxb × Aaxb yO (2) F1 灰 体 雌 果 蝇 (A— x
-
x- ) 中 , 仅 分 析 A/a , AA: Aa = 1 : 2;仅 分 析 B/b , xBxb : xb xb = 1 : 1 ,其 中 纯 合 子
(AAxb xb ) 所 占比例为 1/3 × 1/2 = 1/6 O F1 黑体果蝇中 , 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xBxb :
aaxb xb = 1 : 1 , 雄果 蝇 的 基 因 型 及 比 例为 aaxBy : aaxby= 1 : 1 ,雌 雄 果 蝇 随 机 交 配 ,F
2
均 为 黑 体 ;只 考 虑 B/b 基 因 ,F1 产 生 的 雌 配 子 的 基 因 组 成 及 比 例 为 xB: xb =1:3 ,雄 配
子 的 基 因 组成及比例为 xB: xb : y= 1 : 1 : 2 ,F2 中长翅
6
雌性 ( xBx- ) 占 1/4 × 1/2 +3/4 × 1/4 = 5/16 , 小 翅 雌 性 (xb xb ) 占 3/4 × 1/4 = 3/16 ,
长 翅 雄 性 (xBy) 占 1/4 × 1/2 = 1/8 , 小 翅 雄 性 (xby) 占 3/4 × 1/2 =3/8;故 F2 的 表 型 及
比 例 为 黑 体 长 翅 雌 性 : 黑 体 小 翅 雌 性 : 黑 体 长翅雄性: 黑体小翅雄性 =5: 3 : 2 : 6 O (3) 因
该 黄 体 雄 果 蝇 为 常 染 色 体 隐 性 突 变 ,欲 判 断 该 黄 体 基 因 与 黑 体 基 因 的 位 置 关 系 , 可
让 该 黄 体 雄 果 蝇 和 纯 合 黑 体 雌 果 蝇 杂 交 ,观 察 后 代 果 蝇 的 体 色 表 现 O 若 该 黄 体 基
因 和 黑 体 基 因 不 属 于 等 位 基 因 , 设 黄 体 相 关 基 因 为 D/d ,则灰体果蝇的基因型为
A— D— , 该黄体 雄 果 蝇 (AAdd)和 纯 合 黑 体 雌 果 蝇 (aaDD) 杂 交 ,后 代 果 蝇 均 为 灰 体
(AaDd) ; 若 该 黄 体 基 因 和 黑 体 基 因 属 于 等 位 基 因 ,设 黄 体 基 因 为 a1 ,该 黄 体 雄 果 蝇
(a1 a1 ) 和 纯 合 黑 体 雌 果 蝇 (aa)杂 交 ,后 代 果 蝇 的 基 因 型 均 为 a1 a ,均 为 黄体或均为黑体
O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