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高涨
1914 1945
兴起和觉醒
新高潮
两次世界大战间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
独立运动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
运动高涨
第20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概念解析: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运动。
民族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
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墨西哥颁布1917年宪法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6课
一、运动高涨之因由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
二、风起云涌的抗争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表现
三、民族自决的光芒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特点及影响
自主阅读教材
结合思维导图
把握基础知识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运动高涨之因由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
背景分析
“十月革命的惊天炮响,
震醒环球的无产阶级
2
“西方列强的洗牌之战,
揭示本质、带来机遇
1
——《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殖民地》
1918 阿根廷共产党成立
1919 墨西哥共产党成立
1920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成立
1920 伊朗共产党成立
1920 土耳其共产党成立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 埃及共产党成立
1922 巴西共产党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基督徒们为捍卫上帝和国家而互相残杀的情景损害了殖民列强的威望。亚洲人和非洲人不再把他们看成是近乎神授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1、一战的爆发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
一、运动高涨之因由
背景分析
“现代化因素的增长:
内在的力量与精英的推动
3
帝国主义者剥削这些国家时,不得不在那儿修建铁路、工厂和工业与商业中心。这就使无产阶级出现,当地知识分子产生,民族自尊心觉醒,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解放运动加强。
——《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殖民地》
“矛盾的进一步积聚:
内在的反抗与外在的压迫
4
阿姆利泽惨案:1919年4月英军屠杀造成印度数百人死亡
2、亚非拉各国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3、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矛盾激化
一战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强征殖民地人民充当炮灰或从事劳役,大大加重亚洲人民的经济负担,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史研究》
一、运动高涨之因由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二、风起云涌的抗争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表现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印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英、法占领的斗争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阿富汗人民的抗英斗争
越南: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二、风起云涌的抗争
中国共产党“一大”
会址(上海望志路106号)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誓师北伐
参加国民党一大
的部分共产党员
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1.东亚:中国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二、风起云涌的抗争
第 一 阶 段
(1)建立政党: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无产阶级)。
(2)概况: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3)结果:荷兰殖民当局残酷镇压起义,印尼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第 二 阶 段
(1)建立政党: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资产阶级)。
(2)概况:采取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3)结果:原来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2.东南亚:印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二、风起云涌的抗争
3.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指导思想:
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
(2)特点:
非暴力 + 不合作
动员群众、打击英国
“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加盲目,因剑得到的必将因剑失去。”
限制群众、反映妥协
“即使最不易的统治,也必须依赖被统治者的合作而继续。”
甘地(1869年--1948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人们尊称他为“Mahatma”(“马哈特马”,即圣雄),意思是“伟大的灵魂”。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二、风起云涌的抗争
第一阶段 (1920-1922)
第二阶段 (1930-1934)
第三阶段 (1940-1942)
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名誉地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抗税。
引发印度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部分要求
殖民当局逮捕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运动陷入低谷
阿姆利则惨案
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
“食盐进军”,亲自到海滨取海水制盐
“退出印度”行动
背景:
措施:
要求:
措施:
结果:
措施:
结果:
(3)过程、措施
3.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二、风起云涌的抗争
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
(二)非洲独立意识觉醒。【典型:北非、东非,其余大部分地区尚处萌芽】
国家 斗争方式 结果
埃及
摩洛哥里夫
埃塞俄比亚
华夫脱党领导:游行、示威、罢工、街垒战等;
颁布宪法,护宪运动。
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保留部分特权。
酋长带领人民起义;部落联合政权;
建立里夫共和国。
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早期皇帝领导;
人民坚持游击战争;联合反法西斯盟军。
击败意大利,
1941年国家独立。
华夫脱党民族独立运动
扎格鲁尔
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克里姆
塞拉西一世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非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风起云涌的抗争
非洲独立运动特点:
①发展程度较低且不平衡(北非东非进程较快)
②以民族独立为主要诉求(目标单一)
③和平手段谋求国际社会帮助(埃及,但未成功)
④出现反法西斯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936年6月30日塞拉西一世国联全体会议上用民族语言阿姆哈拉语进行的讲话:
“希望国际联盟理事会的官员遵照公约,促使世界上所有视和平为理想的国家,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共同制止这场危及文明世界的危机。”
英法为首的国联袒护意大利,迟迟不开会讨论意埃争端,使意大利赢得了准备战争的时间。
【正义/双重性】既是埃塞俄比亚反侵略斗争,又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扎格鲁尔去参加巴黎和会
目标“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
(二)非洲独立意识觉醒。【典型:北非、东非,其余大部分地区尚处萌芽】
二、风起云涌的抗争
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甚至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
智利的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墨西哥卡德萨斯改革
(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二、风起云涌的抗争
1.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1)概况:
①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②1933年美军撤出尼加拉瓜,1934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
代表:
“人民的良心”
“美洲自由的标志”
(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二、风起云涌的抗争
2.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背景:
①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封建大地产制依旧盛行,土地兼并严重;外资控制墨西哥经济命脉)。
②经济危机的影响
卡德纳斯
任墨西哥总统
(2)主要内容:
①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
②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3)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代表:
(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二、风起云涌的抗争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三、民族自决的光芒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特点及影响
民族自决原则: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
小组合作: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持续时间:
运动性质:
革命范围:
斗争方式:
结果影响:
从未间断,持续高涨。(持续性)
大都属于民族民主革命的范畴,有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
地区广: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特别是在亚洲,此起彼伏;
参与面广:社会各阶层都有参加。(广泛性)
领导阶级:
多数国家资产阶级掌握运动领导权;部分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有的地区由当地社会的上层如酋长等领导。(多样性)
各国根据国情采取了武装起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等方式。(多样性)
虽大多未取得最终胜利,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影响深远)
民族民主运动的广泛性、持续性与多样性
由于各国各地区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不同,这一时期的运动仍然呈现不平衡性;
发展道路:
三、民族自决的光芒
1、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合作探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西方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奠定了基础,为民族独立国家现代化浪潮的兴起开启了先机,在世界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2、促进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和民主进程,推动经济恢复和发展;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壮大世界无产阶级力量;
三、民族自决的光芒
课堂小结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20世纪上半叶)
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
东亚: 中国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越南
西亚: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
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洲民族民主运动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摩洛哥的克里姆运动
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的侵略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阿根廷的工人运动
智利的左派运动
尼加拉瓜的桑地诺运动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影响
1、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素有“圣雄”之美称。甘地认为,“以牙还牙”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理智,暴力只能孕育暴力,应当以仁慈来改造人类,他还说:“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主张用和平和合法手段进行斗争 B.“非暴力抵抗”不是对敌人的屈服
C.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D.提倡用仁慈来换取敌人的妥协
C
2.1917年,墨西哥制宪会议代表说把教会利益置于国家的利益之上……让教士教育学生并传授知识,不仅会将国家置于保守不前的危险境地,还会阻碍墨西哥社会的自然发展,最终上述提议的基本精神被写入宪法。上述提议的通过( )
A.体现了殖民者的奴化教育 B.违背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C.有利于废除君主专制政体 D.推动了墨西哥教育世俗化
D
课堂练习
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
共性背景:
外因:①一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帝国主义势力;
②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和1929年后转嫁经济危机激化民族矛盾;
内因:
③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④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无产阶级政党出现。
⑤思想:民族民主意识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传播。
拉丁美洲个性背景:
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进步:①沉重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动员广大群众,推动民族民主运动。
②有限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利于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创立甘地主义思想和独特斗争方式,影响后世和世界其他国家。
④有利于印度社会变革,利于消除种姓制度,消灭教派纷争。
局限:排斥一切暴力、限制群众运动发展、不彻底性、软弱性、妥协性。
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内容。
四、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特点及影响。
(1)广泛性:①空间范围广泛。②参与主体广泛。
(2)多样性:①斗争方式多样。②指导思想多样。
③领导力量多样。
(3)明确性:“民族自决”的运动目标明确。(4)不平衡性:
(5)持续性:(6)递进性:
(7)部分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结合。
积极(1)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势力,动摇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2)促进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和民主政治进程,推动民族经济恢复和发展;
(3)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壮大世界无产阶级力量;
(4)人权、平等、民族自决等理念深刻影响二战后的国际秩序重建。
消极(5)并没缩小殖民主义统治范围,没从根本上动摇殖民统治。
课堂背诵
1、简写印尼解放运动两个阶段的领导阶级和方式。
2、写出下列人物所属国家和领导的运动名称:①桑地诺;②塞拉西一世;③甘地;④扎格鲁尔;⑤卡德纳斯;⑥芝加诺;⑦克里姆。
3、第一个在拉美组建共产党的国家是?写出本课中出现共产党的5个国家。
4、卡德纳斯改革的性质和3点意义。
5、简写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5点评价。
6、从内因/外因角度简写拉美民族民主运动背景。
7、简写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5点影响。
要点默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