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中考模拟名校联考(三)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中考模拟名校联考(三)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2025年山西省中考名校联考(三)
2.引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前人诗句,可以使诗歌内容更丰富,表达更含蓄,这种手法叫
用典。请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把空缺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分)
语文
:隔密衣姓
赏读:
注意事项:
证衣袋餐
这潮书法作品中的诗句“商女不知亡
1.本试卷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唱知滩水
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化用了《玉树后庭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设高产灵
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一。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花粮家少
4考试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
班级开展“阅读经典古籍·汲取先贤智慧”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
第3一7题。
一、古典之美(27分)
【甲】
(-)
1.在“品读诗文·吟游三晋”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小晋循着文字的足迹,触摸到了山西跳动的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逐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
化脉搏。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0分)
夜无月?何处无什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
太原双塔·赏春晖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描绘了洞庭湖辰落变化的壮美:
晨光熹微,落日余晖,双塔
【z】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并峙如椽笔,在无限春光中勾勒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恋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
展现了雾散云聚的朦胧,恰与双塔寺的晨光
龙城天际。
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领耳以请:或遇
之美、暮色之韵相映衬。
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思,卒获有所闻。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展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晋祠古柏·悟新生
中“▲,
▲”道尽枯荣轮回
虬枝盘结处嫩芽初绽,青
舍,四支優劲不能动,懿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递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溢
的哲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
翠的新叶诉说着生命不息的
味之享。同合生皆被绮务,我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争暖树、▲”更添檐角新绿跃动的
传奇。
余则超袍数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生机。
(节选自宋渡《送东阳马生序》)
3.字里有乾坤。请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2分)
(3)王维《使至塞上》巾“大漠孤烟直,
黄河铁牛·望长河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化作母亲河苍茫壮阔的注脚:
长风卷浪挟泥沙奔涌,铁
(2)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
李白《行路难》中“▲,▲
牛静默送浊流东逝,见证着“九
披波斩浪的豪迈壮志,更与黄河奔涌之势
4.句中有深意。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曲黄河万里沙”的沧桑变迁。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交相辉映。
翻译: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
(4)张养浩《山玻羊·潼关怀古》中慨叹
云冈石窟·思沧桑
(2)接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伤心泰汉经行处,▲”,对历史的
斑驳石痕间流转千年佛
翻译:

思索与对人民的同情,仿佛与佛陀垂眸的慈
光,历史文明凿刻的纹路在光
5.苏轼有赏月之乐,宋濂心有足乐。甲乙两文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选文
悲共鸣。
影中低语。
内容简要分析。
(4分)山西省2025年名校联考(三)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古典之美(27分)
1.(1)气象万千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谁家新燕啄春泥
(3)长河落日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10分。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
2.对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评分标准】2分。意思对即可。
3.(1)考虑,想到(2)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2分。
4.(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评分标准】第(1)题1分,第(2)题2分,共3分。
5.示例:甲文中苏轼在美好的月色下“欣然起行”,与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赏月的欣
喜、漫步的悠闲是对他豁达人生观的生动诠释。乙文中宋濂趋百里外,执经叩问,历经苦寒,
破衣粗食,却一心求学,乐在其中,获得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评分标准】结合选文分别答出两文作者的人生态度,各2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
6.(1)B(2)A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7.示例:墨子所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染丝之道,告诉我们染料不同,丝的颜色
也会跟着变化,正契合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交友法则。这启示我们,交友之道贵在
慎择,要主动结交正直敢言的诤友,与德馨学富的同窗为伴,在求学路上相互砥砺,共同进步。
【评分标准】结合文本内容2分,谈交友启示2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而感叹说:(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
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所以染
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不仅染丝如此,国家也有“染”。舜被许由、伯阳所染,武王被太公、周公所染。所染
得当,所以能称王于天下,功盖四方,名扬天下。殷纣被崇侯、恶来所染,周幽王被傅公、
蔡公毅所染。所染不当,结果身死国亡,羞辱于天下。
1
二、文学之约(27分)
8.(1)黝(2)1ǒng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9.示例:她坐在桌前,身体微微前倾,右手紧握着笔,专注的目光透过镜片,俨然在字里行
间探寻着知识的微光。
【评分标准】想象合理1分,描绘出人物专注的神态1分,共2分。
10.示例一:我选择欢快明朗的乐曲,因为这首诗表达了对春日生机及其带来的希望的赞美。
示例二:我选择欢快明朗的乐曲,因为这首诗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日图景,
让读者感受到眷天的美好。
【评分标准】选择乐曲正确1分,说明理由1分,共2分。
11.(1)①B②C③A
【评分标准】选对一项1分,全部选对2分。
(2)示例一:保尔,你是我的精神灯塔!你拖着病体修筑铁路时,靴子陷进积雪仍咬牙坚
持:你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仍以笔为枪,写就《暴风雨所诞生的》。每当我陷入迷茫,你
拄着手杖在病榻上写作的身影,就如黑夜中的火炬,照亮我前行的勇气与决心。
示例二:周恩来总理,你是我的精神灯塔!你少年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背年时远渡重洋追寻真理的身影,长征途中抱病工作的坚韧,无不彰显着“苟利国家生死以”
的赤子之心。您教会我,青年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蓝图,用背春芳华谱写时代篇章。
示例三:孙悟空,你是我的精神灯塔!黄风岭前,你顶着三味神风与黄风怪死战:狮驼
城外,你明知山有妖偏向妖山行:就连面对金翅大鹏雕这样的强敌,你也毫不退缩地贼出
“吃俺老孙一棒”。你那迎难而上的身影,永远是我闯过人生险阻的力量源泉。
【评分标准】结合名著具体情节3分,写出人物精神给我的启示1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
12.(1)示例一:不赞同。①文章结尾西山顶冒出的日头、带着露珠的闪闪烁烁的菜叶,与
幸福黯淡的心境形成反差,反衬出幸福内心的失落,暗示了儿子与幸福缺乏情感理解的现实:
②在前文的电话对话后,结尾的景物描写让叙事节奏变得舒缓,既避免了情感宣泄的直白,
又为读者预留了回味空间。
示例二:赞同。①文章以倒数第二段结尾,定格在幸福声音转弱、脸色转阴的瞬间,更
能凸显幸福心情的落寞和惆怅;②让故事终结在父子代际冲突的高潮处,给读者留下更多的
想象空间:老人会默默继续干活?还是坐在田埂上发呆?这种未完成感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启迪读者去思考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该是怎样的。
【评分标准】表明态度1分,结合文章内容说出理由4分,共5分。言之成理即可。
(2)示例:一语双关巧拟题,“幸福”一词引深思。文章标题《幸福的晚年生活》既指主人
公“幸福”的日常生活,又指向对幸福生活的深层思考。幸福从辛勤的田间劳作、喜人的蔬
菜和孙子视频中获得的质朴喜悦,与儿子“快递到付”带来的情感失落形成强烈反差。三个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