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Unit 7 Outdoor fun课时教学设计本单元第2课时 Reading 课型 阅读课语篇研读What---这是一篇 Simon 记录自己骑行之旅的日记。文中讲述了他和朋友早餐后出发去小村庄,途中迷路,幸得司机指路,到达村庄后欣赏有趣花草并拍照,返程时帮 Sandy 修自行车的经历。还呈现了另外两篇关于周末户外乐趣的日记片段,分别是骑马度假和徒步旅行的经历。 Why---通过分享骑行及其他户外活动经历,展现户外活动的乐趣、可能遇到的状况以及团队协作等,唤起读者对户外活动的兴趣,引发对户外活动的思考。 How---以日记形式,按时间顺序叙述骑行过程,运用 “after” “then” 等词连接事件,使文章条理清晰;通过描述心情(如 worried、excited)、动作(如 set off、arrived)等细节,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另外两篇日记片段也采用类似方式,展现不同户外活动。学情分析【已知】学生已掌握一些与户外活动相关的基础词汇,如 “go cycling” “go hiking” 等,对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有一定了解,具备初步的英语阅读和分析能力,能提取简单信息。 【未知】对描述户外活动细节及过程中运用的连接词、短语掌握不够熟练,在理解语篇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和通过阅读提取深层次信息方面存在困难,在英语写作中运用恰当词汇和句式描述户外活动经历的能力有待提高。 【能知】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系统地掌握与户外活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学会运用时间连接词使表达更有条理,提升阅读中提取关键信息和分析文本的能力,增强对户外活动的理解和兴趣,能用英语更清晰地分享自己的户外活动想法和经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学生能够准确认读、理解并运用文中重点词汇和短语,如 “set off” “get lost” “arrive at” “be proud of” 等。能熟练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发生的户外活动经历,正确使用时间连接词连贯表达。能够准确提取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用英语进行简要概括和转述。 2.学习能力:学会运用略读、扫读等阅读技巧获取信息,提高阅读效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升合作学习能力,主动积累语言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交流中。 3.思维品质:通过梳理文本中骑行活动的时间顺序和事件发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比不同户外活动日记,分析其异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4.文化意识:体会西方文化中人们对户外活动的热爱,理解户外活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参与户外活动、亲近自然的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式的用法,如 “set off” “get lost” “arrive at” “I can’t wait to do...” 等,并能在语境中运用。理解文本内容,准确提取关于骑行活动的时间、地点、事件、人物感受等关键信息,并用英语进行表述。学会运用一般过去时和时间连接词描述户外活动经历。 教学难点:词汇“set off” “get lost” 等短语的含义和用法容易混淆;“arrive” 与 “arrive at” “arrive in” 的搭配使用易出错。一般过去时中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变化容易记错,如 “go - went” “see - saw” 等;时间连接词的使用可能出现逻辑错误。 易错点:文中一些描述情感和活动细节的词汇,如 “worried” “excited” “enjoyable” 等,学生在课后可能容易遗忘。关于团队合作等文本中体现的抽象概念和相关表达,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遗忘。 易忘点:与剪纸艺术相关的一些专业词汇和短语,如 “landscape”(风景)在描述剪纸作品形状时的用法,“alive”(活着的,有生气的)用来形容剪纸作品生动性的表达等,可能在课后容易遗忘。剪纸艺术在不同文化场景(如春节、婚礼等)中的具体用途和象征意义,由于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率不高,学生可能容易忘记。 拓展点:拓展更多与户外活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如 “go camping” “go fishing” “go rock - climbing” 等及其相关短语。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户外活动的特点、所需装备等,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用英语创作关于户外活动的短文或诗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工具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学习理解: 学生能够识别与骑行相关的图片信息,激活已有的关于骑行活动的知识储备。学生能够用英语简单表达对骑行旅行的了解和看法,激发对文本内容的兴趣。学生能够根据图片和标题预测文本类型、作者和大致内容,培养预测和推理能力。学生能够思考并分享记录骑行旅行日记时可能涉及的内容,为阅读文本做好知识和思维准备。 任务一:Lead in 1.Look and guess.Q: What’s the outdoor activity 教师展示与骑行相关的图片(如自行车、骑行者在道路上的场景等),提问 “What’s the outdoor activity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2. Free talk.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如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ycling trips How would you prepare for a cycling trip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骑行旅行的认识和经历。 任务二: Pre-reading 1. Look and predict.教师展示课文标题 “A cycling trip” 和相关配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如 “What text type is this ” “Who wrote it ” “What is the diary about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2. Brainstorm. 教师提问 “What will you write about when you write a diary about a cycling trip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任务一: 通过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和回答,判断学生对骑行这一户外活动的识别能力。根据学生在自由讨论中的发言情况,评估学生能否用英语简单表达对骑行旅行的看法,以及是否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二: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判断学生对文本的预测能力和理解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发言内容,评估学生对骑行旅行日记内容的思考和知识储备情况。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观察和问题引导,直观地引入本节课主题 “骑行旅行”,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由讨论环节为学生提供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为后续阅读教学做铺垫。预测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文本的认知框架,培养阅读前的预测和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头脑风暴环节让学生主动思考骑行旅行日记的写作内容,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应用实践: 学生能够准确划分文本段落,并匹配段落大意,梳理文本结构。学生能够准确识别文本中提到的句子,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本细节内容。学生能够正确完成选择题和判断正误题,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借助图片和关键词复述 Simon 的骑行之旅,提高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学生能够记录文本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积累语言知识。 任务三:While- reading 1. Read and find.学生阅读文本,回答日记的基本信息。2. Match the paragraphs with the main ideas.学生阅读文本,将文本划分为 5 个部分,并与教师提供的段落大意进行匹配,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和核对。3. Tick the sentences mentioned in the diary entry.4. Put the sentences in the correct order. Write the numbers 1–6 in the brackets. 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完成课后选择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个选项,讲解答案。 5. Read the diary entry again and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完成课后选择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个选项,讲解答案。6.True (T) or false (F).教师给出一些关于文本内容的陈述,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7. Retell Simon's trip with help of the picture and key words.教师展示与文本相关的图片和关键词,学生根据这些提示复述 Simon 的骑行之旅,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8. Take notes.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记录要点。任务三: 分步骤的阅读活动设计,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从整体结构到细节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复述活动和笔记记录有助于学生内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记忆。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对段落划分和大意匹配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文本结构的理解能力。根据学生勾选句子、选择题和判断正误题的正确率,判断学生对文本细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复述的流畅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检查学生的笔记内容,了解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积累情况。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迁移创新: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的适当形式完成日记填空,巩固语言知识。学生能够思考并分享对骑行旅行及户外活动的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对话,提高口语交际和合作学习能力。学生能够系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子和文本内容,强化记忆。学生能够总结本节课在阅读技巧、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方面的收获,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任务四:Post- reading 1.Complete the diary entries with the correct forms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box below.学生完成课后 C 部分的日记填空练习,教师讲解答案,强调词汇和短语的用法。2.Think and share.教师提出问题,如 “What do you think of Simon’s cycling trip Why ”学生思考后进行分享。3.Group work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学生分组,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围绕骑行旅行或其他户外活动编写对话并进行表演,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任务五:Summary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如 set off, get lost, arrive at 等)、短语和句子,以及文本中 Simon 的骑行旅行经历。任务四: 通过学生日记填空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根据学生在思考分享环节的发言内容和质量,判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学生小组对话的编写和表演情况,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学习能力。 任务五: 通过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回顾情况,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自主总结的内容和表现,判断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对学习过程的反思能力。设计意图 填空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强化语言运用能力。思考分享环节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对话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交际场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加深对本节课主题的理解。系统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自主总结环节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反思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课时教学板书设计评价量表课时作业设计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基础题: 抄写文中重点词汇和短语,每个抄写 5 遍,并写出其汉语意思。 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加深对词汇拼写和含义的记忆。 基础题旨在通过重复抄写和背诵,让学生扎实掌握本节课的核心语言知识,为后续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符合语言学习从输入到输出的基本规律。提高题: 根据文中骑行旅行的经历,用一般过去时写一篇 60 - 80 词左右的短文,描述自己一次印象深刻的户外活动经历,要求运用至少 3 个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或短语。 考查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的运用能力,以及能否将本节课所学词汇和句式应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提高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文本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检验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拓展题: 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户外活动的英文手抄报。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宽学生对户外活动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展示能力。 拓展题以小组合作和手抄报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不仅加深对本节课主题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合作交流能力。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亮点:在 While - reading 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从获取文本基本信息到分析段落大意,从细节理解的选择题到综合概括的复述,层层递进。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从多个维度锻炼学生的阅读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通过不同题型的练习结果能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足:在自由发言和小组活动中,部分性格外向、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较多,而一些性格内向或基础稍弱的学生参与度较低,发言机会较少,未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改进:关注性格内向和基础薄弱的学生,提前设计一些难度适中、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给予更多鼓励和引导,增加其参与课堂的信心。在小组活动中,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积极带动的学生,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表达和锻炼。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