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周敦颐)[乙]兖州张氏期余看菊,去城五里。余至其园,主人导至一苍莽空地,有苇厂①三间,肃余入,遍观之,不敢以菊言,真菊海也。厂三面,砌坛三层,以菊之高下高下之②。花大如瓷瓯③,无不球,无不甲④,无不金银荷花瓣,色鲜艳,异凡本,而翠叶层层,无一早脱者。此是天道,是土力,是人工,缺一不可焉。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注释】①厂:棚。②以菊之高下高下之:按照菊花的高度设置花坛的高度。③瓯(ōu):小盆。④甲:指花瓣重叠若盔甲。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 蕃:(2)濯清涟而不妖 濯:(3)去城五里 去:(4)无不球 球: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2)色鲜艳,异凡本。3.甲文中作者歌颂莲花,为何写到菊花和牡丹?4.请探究甲、乙两文中菊花的差异,简要陈述你的发现。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甲】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厚德》)【注】①封识:封存的标记。5.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的意思。(1)但微颔之( ) (2)康肃笑而遣之( )(3)俟他日来取( ) (4)去数年( )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2处)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2)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8.【甲】文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哲理?(请以四字成语作答)【乙】文中何岳的美德值得赞扬,请以文中所述何岳事迹为据,剖析其彰显的中华传统美德。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③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④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⑤,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后面的“绍圣”也是其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③钱穆父:苏东坡的好友,在书法上颇有造诣。④怀素:唐代大书法家,以善“狂草”出名。⑤不诬:不假。9.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当,掌管B.卿言多务,孰若孤 “孰若”与“孰与”意思基本相同,都表示比较,C.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 得,领会D.恨穆父不及见也 恨,痛恨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11.甲文中吕蒙的才学能让鲁肃叹服,乙文中山谷的草书能“与元祐以前所书大异”,背后的原因有相似之处:(1) ;(2) 。12.甲文和乙文都写出了主人公学习的成效,但在描写人物时所用的写作手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爱莲说周敦颐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丙】郭文传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①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而携与俱归。飏以文山行或须皮衣,赠以韦袴褶②一具,文不纳,辞归山中。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节选自《晋书·隐逸传》)注释:①区种:开沟挖穴种植。②韦袴褶:熟皮制成的皮袄。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自李唐来/贸盐以自供 B.往来无白丁/文亦无言C.赠以韦袴褶/可以调素琴 D.草色入帘青/乃步担入14.下列对【丙】文中加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B.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C.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D.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曲线的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每游山林,弥旬忘反。16.丙文郭文的隐逸生活与甲、乙两文作者的精神境界有何相通之处?请结合选文分析。请你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了解古代文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情趣,回答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节选自《项脊轩志》)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有仙则名 名:(2)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3)顾视无可置者 顾:(4)室始洞然 洞然: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19.【甲】【乙】两文所写居室在环境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两文作者在居住环境中又有怎样相似的生活情趣?20.两篇文章在写法上都采用了托物言志,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一手法的运用。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各小题。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21.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旦辞爷娘去B.非学无以广才 安得广厦千万间C.自以为大有所益 自非亭午夜分D.自以为大有所益 至于斟酌损益2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选自《木兰诗》)【乙】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①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②。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③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选自《英烈夫人祠记》)【注释】①梁氏:梁红玉。②行伍:指军队。③连坐:旧时一人犯法,连累有关联的人跟着受处罚。【丙】王昭君①(其二)[唐]李白昭君拂玉鞍②,上马啼红颊③。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注释】①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元帝时,将昭君赐给匈奴单于呼韩邪。后昭君出塞,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②玉鞍:形容华丽的马鞍。③红颊:因悲伤而泛红的脸颊。2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出郭相扶将( )(2)于是意少懈( )(3)语毕再突敌阵上( )(4)上马啼红颊( )2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2)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25.三篇选文塑造了花木兰、梁红玉、王昭君三位巾帼英雄,都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 之情,但又洋溢着不同的情感基调:【甲】诗选段侧重写木兰战后归来与家人团聚的场景,洋溢着 的情感基调;【乙】文选段侧重写梁红玉与金人作战和力竭而亡的画面,洋溢着 的情感基调;【丙】诗通过描写临行作别画面,洋溢着 的情感基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太夫人②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郑氏。③荻(dí):芦苇秆。④闾里:乡里。2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睨之久而不去/过中不至,太丘舍去B.以我酌油知之/以荻画地学书C.尔安敢轻吾射/惟手熟尔D.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或因而抄录2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卖油翁的表演和解释,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告诫人们要保持谦逊。B.乙文以“家贫无资”为背景,突出欧阳修幼年读书的艰辛与勤奋,彰显后天努力的重要性。C.甲文以对话推动情节,语言简洁生动;乙文以叙事为主,平实中蕴含深意。D.两文均以“技艺学习”为核心,甲文强调天赋,乙文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大。28.请将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29.甲、乙两文中的主人公都通过长期实践达成目标,但其“实践”内涵不同。请结合文本与生活,分析二者的异同,并谈谈在学习上对你有何启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30.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夸B.睨之久而不去 睨:瞪着眼睛看C.康肃忿然曰 忿然:气愤的样子D.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慢慢地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康肃笑而遣之 博学而笃志B.以钱覆其口 以刀劈狼首C.以我酌油知之 久之D.自钱孔入 自以为大有所益3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写陈尧咨怒形于色,两个设问中的称呼、质问的语气,都显得傲慢无礼。B.“睨之”的“睨”字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康肃射箭技能的高度赞赏。C.文中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陈康肃公因“善射”而自夸其能;卖油翁有娴熟技艺且善讲道理。D.本文告诉我们,人的技艺专长,虽然后天努力起关键作用,但天赋对一个人的成长还是至关重要的。3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又况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备。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得此花一二本,可抵群花数十本。惜乎予园仅同芥子,诸卉种就,不能再纳须弥①,仅取盆中小树,植于怪石之旁。(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须弥:佛教指须弥山,后泛指大山。3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B.中通外直然 则北通巫峡(《岳阳楼记》)C.犹不及山茶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D.得此花一二本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35.把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3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37.【甲】文采用 的手法,借莲花表现作者 的生活态度和对追名逐利的厌恶;【乙】文采用 和比喻手法,突出山茶的 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①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锼①开各做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既满用木榍榍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②用轻木造为大轮,其轮盘径可七尺,轮轴高可三尺许。上置活字版面,各依号数,上下相次铺摆。凡置轮两面,一轮置监韵②板面,一轮置杂字板面。一人中坐,左右俱可推转摘字。盖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则易,此转轮之法,不劳力而坐致。字数取迄,又可补还韵内,两得便也。 今图轮像监韵板面于后。③用平直干板一片,量书面大小,四围作栏,右边空,候摆满盔面,右边安置界栏,以木榍榍之。界行内字样,须要个个修理平正。先用刀削下诸样小竹片,以别器盛贮,如有低斜,随字形衬垫榍之。至字体平稳,然后刷印之。又以椶③刷顺界行竖直刷之,不可横刷。印纸亦用椶刷顺界行刷之。此用活字板之完法也。(节选自王祯《农书·造活字印书法》)【注】①锼sōu:本义镂刻(一种使木石透空的特殊工艺)。②监韵:由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出版颁行的韵书。③椶zōng:汉字基本字义同棕。棕榈一种常绿乔木,茎直立不分枝,叶大,木材可制器具,通称“棕树”。3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小刀四面修之”与《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两个“之”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B.“轮轴高可三尺许”与《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的“许”,同样表约数,表示大概的数量或程度。C.“盖以人寻字则难”与《出师表》“盖追先帝之殊遇”的“盖”,都是连词,表示原因。D.“用平直干板一片”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相与步于中庭”,这两句属于不同类型的倒装句。3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则易”体现了从传统的人找字转变为字找人的创新思维,通过改变操作方式提高了排字效率。B.文中“转轮之法”是指一人坐在中间左右推转摘字,说明转轮之法需要多人协作完成。C.文中描述了活字印刷技术的制作流程与操作方法,其语言简洁,结构清晰。D.文中对转轮排字架尺寸的精确描述,用数据强化真实感,与《核舟记》 的写实风格一致。4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卡上。作答不超过三处。盔字A既满B用木榍C榍之D使坚牢E字皆F不动4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字数取迄,又可补还韵内,两得便也。42.本文与沈括的《活板》相比较,在活字印刷技术方面有哪些进步?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43.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刮目相待 刮:擦拭 B.见往事耳 见:了解C.尔安敢轻吾射 轻:轻视 D.但微颔之 颔:下巴4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的是( )A.而钱不沾湿 康肃笑而遣之B.蒙辞以军中多务 公亦以此自矜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以我酌油知之D.蒙乃始就学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45.对上面文言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借助简短的故事阐明了深刻的道理。甲文告诉我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乙文则可以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B.两个故事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孙权善劝,既有作为君王的威严,又对下属亲近、关心,极富智慧;陈尧咨对卖油翁的质问怒斥,表现了他傲慢暴躁的性格特点。C.甲乙两文都注重了详略的安排。甲文详写“劝”,略写“学”。乙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演示倒油绝活的过程。D.甲乙两文在写法上略有区别。甲文注重以对话刻画形象,言简意丰,富有情味。乙文则主要以动作刻画形象。“睨之”“但微颔之”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并不赞赏。46.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的文言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欧阳修《卖油翁》)【乙】南方多没人【注】,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注]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没人:能潜水的人。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在文中指随便、轻易地就能掌握的。4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睨之,久而不去意 睨:(2)康肃忿然曰 忿然:(3)日与水居也 日:(4)则十五而得其道 道:4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尝射于家圃 问于没人B.康肃笑而遣之 故北方之勇者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其言试之河4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2)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50.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其中获得了哪些启示?阅读《陋室铭》与《爱莲说》,回答各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馨: (2)濯:5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3.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陋室铭》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爱莲说》则通过 表达自己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阅读《陋室铭》《爱莲说》,完成下面小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54.请按书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1)馨: (2)涟:55.将下面两个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6.《陋室铭》《爱莲说》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在我们学过的课文《 》中也运用了相同的写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选自《孙权劝学》)【乙】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①,阖户启箧②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③,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②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节选自《宋史·赵普传》)【注释】①私第:私人的住宅。②箧(qiè):小箱子。③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叫做“薨”。57.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B.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C.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D.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58.解释下列加点词。(1)但当涉猎 涉猎: (2)及鲁肃过寻阳 及:(3)晚年手不释卷 释: (4)卒用其人 卒:5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60.【甲】【乙】两文中,吕蒙和赵普两个人物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请简要分析。文言文阅读【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卖油翁》)【乙】钱思公好读书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③尔。(选自《归田录》)【注释】①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谢希深(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学知名一时。②西洛:西京洛阳。③属思:思考,构思。6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我酌油知之 以:凭借 B.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慢慢地C.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释:解释 D.讽诵之声琅然 然:……的样子62.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平 生 惟 好 读 书 坐 则 读 经 史 卧 则 读 小 说 上 厕 则 阅 小 辞6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②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64.同样都是有才之人,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文中的钱思公与《卖油翁》中的陈尧咨形象的不同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黄冈①之地多竹,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②,蓁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焚香默坐,消遣世虑。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④。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⑤,庶斯楼之不朽也!(选自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有删改)[注]①黄冈:地名,在今湖北省黄冈。②雉堞(dié)圮(pǐ)毁:城上的矮墙倒塌毁坏。③蓁(zhēn)莽(mǎng):丛生的树木和草。④稔(rěn):谷子一熟叫作一稔,引申指一年。⑤嗣(sì)而葺(qì)之:继我之意而常常修缮它。6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 其名为鲲(庄子《北冥有鱼》)B.可以调素琴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C.诗韵清绝 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D.吾闻竹工云 隔篁竹,闻水声(柳宗元《小石潭记》)6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6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开篇四句简洁有力,以对比的方式开头引出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伏笔。B.甲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含有类比意味,突出了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C.乙文第二段妙用联想,巧用拟声词,从声音角度展现竹楼中的独特景观与生活意趣。D.乙文作者以对竹质材料耐用程度的讨论作结,体现自己对竹楼能否长期保存的担忧。68.刘禹锡的陋室“不陋”,王禹偁的竹楼“不朽”,两人借此寄寓的情志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诗(节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士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6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驰千里足 驰:赶马快跑 B.出郭相扶将 郭:大门C.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D.但当涉猎 但:只70.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B.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C.愿为市鞍马 愿驰千里足 D.不闻爷娘唤女声 爷娘闻女来7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概括了战斗的激烈残酷。C.“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一句从正面表现了木兰机智英勇的巾帼英雄形象。D.木兰代父从军,反映中国古代妇女坚毅勇敢的性格,以及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7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阙③,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④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默而反。(选自《清稗类钞》)【注释】①鹘(hú):隼,一种猛禽。②郢(yǐng)楚: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阙:止息,终了。④款:敲,叩。⑤扉:门。7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但微颔之 但:但是 B.尔安敢轻吾射 轻:轻视C.既 阙 既:已经 D.山人默默而反 返:同“返”,返回7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尝射于家圃 尝得异人传授 B.睨之久而不去 旦辞爷娘去C.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D.尔安敢轻吾射 安能辨我是雄雌75.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对卖油翁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是为了表现卖油翁的沉着、冷静。B.甲文中“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乙文中“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从正面表现了乔山人弹琴技艺高超。D.甲文中“陈康肃公”对“卖油翁”流露的是一种佩服之情,乙文中“乔山人”对“邻媪”流露的是一种失望之情。76.将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2)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试卷第20页,共21页试卷第21页,共21页《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1.(1)蕃:多(2)濯:洗涤(3)去:距离(4)球:形成球状(动词) 2.(1)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人听说了。(2)(菊花的)颜色鲜艳,与普通品种不同。 3.通过对比菊花(隐逸者)、牡丹(富贵者)与莲花(君子),以衬托莲的高洁品格,批判世人追逐富贵,表达对君子之德的推崇。 4.首先是象征意义不同,甲文菊花象征隐逸精神,是理想人格的寄托,乙文菊花是审美对象,无象征意义,仅描写其形态之美。其次描写侧重点不同,甲文重精神内涵,乙文重外在形态。5. 点头 打发 等待 离开 6.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7.(1)(卖油翁)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口,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2)何岳听说他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不是来取箱子的,就托人把箱子交给他的侄子了。 8.甲熟能生巧。乙何岳拾金不昧,不贪图别人的金子,并且处理方式妥当,给别人钱时先问清情况,确定钱的主人。另外,即使时隔多年、无人知晓,主人也没主动要,但他仍主动交出那个官员寄放在他这儿的箱子,也展现出了他不贪图他人财物的美德。9.D 10.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没有看过怀素的真迹罢了。 11. 都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并付诸行动: 都经过刻苦努力学习钻研 12.甲文主要运用语言描写,通过孙权的劝学、吕蒙的回应及鲁肃的赞叹,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变化;乙文则以叙事为主,叙述山谷学草书的过程及前后变化,在叙事中体现山谷的成长。13.B 14.C 15.(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每次游历山水,往往流连忘返,十多天不回来。 16.(1)不慕名利:郭文拒绝县令馈赠,隐居深山;周敦颐、刘禹锡均以物明志,远离世俗纷争;(2)坚守自我:郭文独居山林十余年,保持质朴生活;周敦颐以莲喻己,刘禹锡以陋室自安,均体现对精神独立的追求;(3)亲近自然:郭文“倚木为居”“采竹实自供”,与甲、乙两文对自然的热爱(如“莲”“苔痕草色”)相呼应。17.(1)出名,有名;(2)劳神伤身(使身体劳累);(3)环顾;(4)明亮的样子。 18.(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我又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意思对即可) 19.(1)环境相似处:都比较狭小,且都通过植物装点居室环境。甲文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乙文有“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2)生活情趣相似处:都安贫乐道,热爱生活。甲文作者在陋室中“调素琴,阅金经”,乙文作者在项脊轩中“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都自得其乐。 20.《陋室铭》:作者通过对陋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的描述,托“陋室”之物,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项脊轩志》:作者通过描写项脊轩的变迁,托“项脊轩”之物,表达对书斋生活的热爱。21.D 22.①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②与读书的人分别多日,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23. 外城 意识 结束 啼哭 24.(1)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2)梁氏力气大精通击敌技术,能挽强弓,在两百步内射击没有不中的。 25. 赞美 喜悦 悲壮 悲凄26.A 27.D 28.(1)(卖油翁)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2)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只把读书当作首要的事情。 29.示例:同:均需持之以恒(卖油翁倒油千次、欧阳修抄书苦读)。异:甲文的“实践”是重复性技能训练,乙文的“实践”是克服物质匮乏的主动学习。启示:技能需反复打磨,学习需主动创造机会;成功=坚持+方法(如卖油翁的“巧”与欧阳修的“借书抄读”)。(表述准确即可)30.B 31.B 32.C 33.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靶心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34.A 35.①我只喜爱莲花,莲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②可以说山茶无论深浅浓淡,都达到了美的极致,没有丝毫的缺憾。 36.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 37. 托物言志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对比 生命力强、色泽艳丽38.A 39.B 40.B D E 41.(“迄”“便”两字必须翻译到位)选取完所需的字后,还可以把字模放回韵部里,两者都很便利。 42.①材料升级:木活字更耐用,雕刻更精细。②工具革新:转轮排字架大幅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消耗。43.D 44.D 45.D 46.(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讲授的官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住它的口,慢慢用勺子倒油滴入(葫芦)。47. 斜着眼看; 愤怒的样子; 每天; 方法。 48.C 49.(1)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2)生来不熟悉水性,即使成年,看见船也会害怕。 50.示例1:从甲文的故事中,我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诉我们:人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从乙文故事中,我领悟到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操练。示例2:甲文讲射箭,通过卖油翁的话,我们可知箭射得准是因为熟练;乙文讲南方人会游泳,是因为天天和水打交道,因而南方多会游泳的人。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51.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洗 52.(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2)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53. 托物言志 赞美莲的形象54.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水波 55.(1)没有世俗的音乐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神。(2)只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去玩弄它。 56. 托物言志(借物寓意、借物喻人) 马说57.D 58. 粗略地阅读 到,等到 放下 最终,终于 59.(1)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2)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 60.吕蒙、赵普一开始都不爱读书,后来听取他人建议后,都开始读书,读书后两人的才干都有很大的提升,两人故事启示我们:读书有利于提升才干和谋略;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忠告。61.C 62.平生惟好读书 / 坐则读经史 / 卧则读小说 / 上厕则阅小辞 63.(1)康肃公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2)远近都能听见,他好学竟到了如此地步。 64.同样都是有才之人,陈尧咨在说自己的长处时,运用反问句和感叹句表达出强烈的语气,他在以一种炫耀的语气在自夸,体现了他居高临下、骄傲自满的形象;钱思公则是用非常平和的语气对待同僚部署,就如日常生活的对话,体现了他的内敛低调、谦虚沉稳的特点。65.D 66.(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2)每户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省工。 67.C 68.相同处:刘禹锡与王禹偁都通过对居室环境及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不同处:刘禹锡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意在表达不与世俗权贵同流的高洁傲岸/刘禹锡将自己与诸葛亮与杨雄比肩,意在突显自己再受重用的愿望。王禹偁通过对共同修缮竹楼,以使其不朽的议论,表达自己对贬谪生活的乐观与昂扬/通过对自己因贬谪四处漂泊,仍一心修缮竹楼以成就不朽,表达自己虽然被贬谪但仍希望积极作为的心态/通过讨论如何修缮竹楼以成就不朽的问题,表达了自己对遇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期待。69.B 70.D 71.C 72.(1)(木兰)打开各个间房的门,坐坐各个房间的床。(2)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73.A 74.C 75.C 76.(1)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2)现在听见你在这里弹琴,极像我老伴弹棉花罢了。答案第4页,共4页答案第3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