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重点中学名校模似试卷语文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准备召开“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班会,以下是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们完善。1.下面是小组成员搜集的信阳新县红色教育基地的简介,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他们判断书写。(共4分)》新县大别山15个红色教育基地,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的悲壮史诗,15处红色地标串联起大别山精神的血脉。从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的①(撩瞭)原星火到许世友故居的忠勇印记,从列宁号飞机残存的铁翼到志仁小道蜿蜒的信仰之路,新县用349位将帅的丰碑和13万英②(魄魂)的热血,浇筑出“坚守信念、勇于担当”的精神图腾。(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们作出选择。(2分)AiùncuànmòB.juan chuan maiC.iùn chuan moD.juan cuan mai(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①②2.小组同学归类整理了古诗文名句,写了下面的一段感言,请补写完整。(8分)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是中原人家国情怀的内核。“了却君王天下事,①(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力图收复失地的壮志;“②,关山度若飞”(《木兰诗》)指引人们为国参军奔赴战场;“③,④”(杜甫《春望》)让我们体悟感时伤别的家国情怀;“⑤,⑥,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提醒大家保持关注民生疾苦的济世情怀;“⑦⑧”(诸葛亮《出师表》)告诫人们临危受命才会彰显英雄本色。3.小组成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红星照耀我成长”研学活动,拟写了一份心得,请你阅读后完成填空。(4分)跟随着“红星照耀我成长”研学活动,大家参观红旗渠纪念馆、重走修渠路,观看修渠实景演出、体验修渠艰辛,深刻感受①精神;在马氏庄园体验“刘邓大军”指挥千军万马的场景,在孙占元讲堂聆听志愿军烈士的②,体会新中国来之不易,传承③:在殷墟博物苑、中华文字博物馆,见证甲骨青铜,踏寻古人生活足迹,感受中华优秀④:佛=语文(五)=第一页(共六页)佛在航空科技馆,学习航空知识,模拟航空飞行,体脸5D电影和VR精险,感受中国航空航天精神。①②③①4.小组同学为制作“河南红色文化”版面,搜集了资料和宣传图,需要从下面两幅图中选一幅,你建议选哪一幅?结合材料说说理由。(4分)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河南的红色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原大地从来都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在这里诞生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二七精神等融汇交织成河南的红色基因精神谱系,成为河南人民奋勇争先、干事创业不竭的精神动力。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图一图二5,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介绍河南太行八路军抗战纪念馆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河南太行八路军抗战纪念馆位于卫辉市狮豹头乡龙卧岩,,馆内多个展室通过大量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珍贵文物,生动再现了八路军在太行山区的抗战历程。①更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②纪念馆展示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③是八路军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④该纪念馆不仅是一个缅怀革命先烈的场所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一9题。(共16分)杏花香①木棉花开得正艳,部队举办隆重的转业干部欢送会。朝夕相处的战友即将奔赴下一个起点,大家百感交集。②转业干部中,楚童符合驻地安置条件,但他执意回家乡。战友不解:岭南都市条件那么优越,是你们北方山城不可比的,可要想清楚啊!楚童答非所问地说:“我想家乡的杏花糕了。”③这时,楚童想起了小时候去石磊家喝杏花茶、吃杏花糕的场景。石磊牺牲后,石磊的母亲还是每年把杏花糕寄到部队。④列车快要开动,透过车窗,楚童向送行的战友挥手道别。火车“哐当哐当”的声响,似乎在谱写一首特殊的赞歌,一路北上。⑤到站后,望着“平泉”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站名,楚量感慨万千,离开家乡二十多年,曾经的少年两鬓挂满风霜。此时,空气中飘来若有若无的杏花香,恰似记忆中的味道。楚童拾头物=语文(五)=第二页(共六页)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