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知道辽宋夏金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改进、应用与 传播。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天文、理学、文学和史学成就。2.通过学习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和文化繁荣的原因。3.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感受中国先贤们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向,增强文化自信。学习目标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1.雕版印刷术的推行辽宋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敦煌发现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卷首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壹材料二: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材料一: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很少再被使用。【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术存在哪些弊端。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材料三:一个版1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刻制了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时一激动,最后一个字刻坏了,前功尽弃。。结合视频说说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优点?①省工省时省料②重复率高,③死字变活字,死版变活版活字印刷术是 匠人 发明的北宋毕昇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梦溪笔谈》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元朝泥活字木活字北宋、西夏元朝王祯元朝中期锡活字转轮排字法3.活字印刷术的发展13世纪传入朝鲜半岛经过蒙古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材料一:宋代印刷术普遍应用,大量图书得以刊印,进而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材料二: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活字印刷,欧洲就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状态,书面文献就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美国学者罗伯特①加快图书普及,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②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根据课本在图上标注印刷术的外传,结合材料分析其影响?1450年前后,德国的古登堡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合金制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4.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意义战国时期北宋前期北宋末期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司南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罗盘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阅读课本77页,梳理不同时期指南针的发展变化。司南(模型)罗盘辨别方向,利于远航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作用?指南针指南针、火药的应用贰1.指南工具的发展指南针的传播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传播: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又把指南针传到了欧洲。根据材料归纳指南针的影响?没有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2.指南针的意义火药的发明开始于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发明了火药。硝石硫磺木炭你知道火药是怎么发明的么?3.火药的发展唐朝时期唐朝末年北宋末期人们已经发明火药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领域火药大规模用于战争阅读课本78页,梳理不同时期火药的发展变化。元朝时期元朝发明了火铳,威力大宋代火箭宋代突火枪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4.火药的传播和影响识读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火药发明与应用的影响。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材料一:竹管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材料三: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美)德克·海德材料二: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恩格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了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指南针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大量的书籍、文学作品被印刷出来,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指南针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改变了作战方式,对欧洲资产阶级打败封建贵族起了一定的作用。【合作探究】归纳总结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来说有什么重要贡献?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发展的进程。议一议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 毕昇王祯(1)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2)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3)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一方面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本民族文化(5)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宋代科技繁荣的原因北宋时期:成就:①创制历法“十二气历”;②著有《梦溪笔谈》;③改进浑仪、漏刻等天文观测仪器。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历法、气象、数学、地质、地理、物理、化学、医药、生物、建筑、治金、文学、史学、音乐、艺术、财政及经济等领域,反映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成就。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天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综合北宋的科技成就和自己的科学创见,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文学的发展叁1.沈括有利于农事安排3.元朝郭守敬主持创制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和报时于一身,比欧洲同类天文仪器早数百年。①研制出简仪等近20种天文仪器,主持在全国范围内天文测量。成就:成就②编成《授时历》。2.北宋苏颂地位:孔子创立春秋继承发展,成为显学战国孟子荀子焚书坑儒,遭打击秦朝儒学独尊西汉武帝吸收佛道,新发展魏晋南北朝“三教合一”遭挑战隋唐韩愈儒学复兴运动?宋朝1.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理学肆程颢程颐认为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要求人们为人行事必须遵循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宋代理学中,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因此理学也被称为“程朱理学”。理学肆识读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朱熹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思想主张: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朱熹材料二:“万物皆是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但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去人欲”。—《宋明理学 朱熹》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熹《朱子文集》影响:这一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逐渐成为我国古代的统治思想。积极影响: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材料二: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戴震材料一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消极影响:理学强调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追求。(1)概念: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2)发展:词在唐朝已经出现,宋代词时成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苏轼李清照辛弃疾(3)人物:宋词和元曲伍1.宋词概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他们的作品分别有何特点?属于什么派别?深沉雄厚感情充沛清新自然婉转含蓄豪迈洒脱雄健奔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定义:形式:代表人物:2.元曲散曲和杂剧元朝在前代说唱、戏曲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元曲(1)关汉卿:(2)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悲剧《窦娥冤》这个剧本不仅是窦娥本身的冤案,而且有深刻的呼吁改造社会和吏治的思想。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窦娥在刑场的唱词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元曲四大家元曲宋词唐诗说一说唐、宋、元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吟唱演通俗化、自由化、平民化;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司马光(1019-1086)作者:成书时间:体裁:记述范围:地位:司马光北宋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作,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司马光和《资治通鉴》陆“史学两司马”史学巨著 年代 作者 体例 记述时间《资治通鉴》西汉司马迁纪传体通史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北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个朝代《史记》拓展延伸宋元时期的书法和绘画宋元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成就很高。宋代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fú)、蔡襄都很有名,他们的书法各有新意。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突出体现在山水、花鸟和风俗画的创作中。元朝著名的画家有赵孟頫 (fǔ)、倪瓒(zàn)、黄公望等。知识拓展: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小组讨论:【唯物史观】辽宋夏金元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因素有哪些?(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民族、中外关系、历史、个人因素等方面思考)政治经济关系历史个人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元朝实现大一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中外交往频繁;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宋元科技的发展奠定基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北宋·毕昇传播及影响发明与发展应用及传播元曲——关汉卿《窦娥冤》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苏轼、李清照等词及词风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与《史记》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天文学的发展沈括十二气历、苏颂的发明郭守敬研制简仪和《授时历》理学程朱理学——遵循天理宋词和元曲1.(2024·四川自贡中考)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文献描述的技术成就为( )A.改进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法2.南宋初年,守将陈规在抗击金兵时,创造了一种“长竹竿火枪”,把火药装在长竹竿里,临阵时点燃发射以烧伤敌人。寿春府(安徽寿县)制造的突火枪,燃放后,子窠从竹简中射出,声闻百五十余步。据此反映,南宋( )A.开始发明火药B.火器制作水平高超C.科技领先于世界D.积极抵御外敌入侵3.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以下成就是沈括的是( )A.简仪 B.活字印刷术 C.十二气历 D.授时历CB课堂练习C4.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对明清封建统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儒学主要因为其( )A.研究方法独特 B.传承民本思想 C.维护封建道德 D.吸收佛道主张5.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她也留下很多豪言壮语,如“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入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她写作此词的时代背景是( )A.丈夫去世后孤苦无依 B.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C.澶渊之盟后宋辽议和 D.八王之乱后人口南迁6.这是北宋时期的一部著名史书,作者称其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净恶,取是舍非”,此后历代帝王以此书为“历史教科书”。该书是( )A.《史记》 B.《贞观政要》 C.《资治通鉴》 D.《窦娥冤》CC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