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课时 同步练习 (含答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课时 同步练习 (含答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2022·湘西州]氢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
D.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2.[2023·陕西]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供给呼吸 B.盐酸用于除锈
C.钢材做高压锅 D.氢气用作燃料
4.(化学观念)下列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发生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B 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
C 氯气用于杀菌消毒 物理性质
D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5.(科学思维)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根据物质性质的差异可以鉴别物质。下列鉴别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氧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B 汽油和自来水 闻气味
C 食盐和白糖 加水溶解
D 锌片和铜片 观察颜色
6.(科学思维)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钠块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3)根据所学知识解释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的原因是  。
7.[2022·成都]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涉及的相关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
B.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
C.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
D.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
参考答案
1.D 2.C 3.C 4.A 5.C
6.(1)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 (2)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3)钠的熔点低
7.B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下列对化学变化本质特征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有新物质生成 B.物质颜色改变
C.发光发热 D.有气体生成
2.[2024·河南]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质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陶瓷烧制
C.活字印刷 D.火药爆炸
3.[2024·重庆B]制作豆腐的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挑选黄豆 B.研磨制浆
C.过滤豆渣 D.燃火煮浆
4.[2022·株洲]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只有化学变化
B.只有物理变化
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既没有化学变化,也没有物理变化
5.“有新物质生成”是确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请根据你对本节课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主要实验现象
(1)向颗粒状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3)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6.(化学观念)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表中四组变化,其中一组的变化与其他三组变化不同的是(    )
选项 变化内容
A 糖水稀释 酒精挥发 量体裁衣
B 水果榨汁 钢铁锈蚀 木已成舟
C 竹篾编筐 海水晒盐 火上浇油
D 玻璃破碎 镁条燃烧 滴水成冰
7.[2024·自贡]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场景中主要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2022·湖州]2022年4月16日,“天宫一号”的三位航天员乘坐返回舱回到了地球。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外包裹的烧蚀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
(1)上述四种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材料的  。
(2)烧蚀材料发生上述变化的过程中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舱内保持合适的温度,保障了航天员和设备的安全。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1)有气泡产生,大理石不断溶解
(2)有蓝色沉淀产生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A 7.B
8.(1)分解 (2)吸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