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小学 五年级下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鉴往知来 行方至远 课件 (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小学 五年级下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鉴往知来 行方至远 课件 (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鉴往知来
行方至远
本次期末考试的试卷体现了“以课标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的特点。本张试卷紧扣教材,考查内容比较全面,没有存在偏题和怪题,试题难易程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兼顾到“优等生”和“后进生”。
从试卷题型上看,无论是课文中字词句段的考查,还是交流平台与语文园地中表达方法的考查,还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方面的考查,都与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对学生训练的程度相当,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有所体现。
前言
CONTENTS
目录
期末试卷分析
02
考试成绩分析
01
存在问题分析
03
今后教学建议
04
第一部分
考试成绩分析
考试成绩分析
考试成绩分析
全班共83名学生,参评学生81人,平均分为87.73分。优秀率为85.19%,及格率为98.77%,90分以上33人,80-90分以上35人,60-80之间14人,60分以下1人。
第二部分
期末试卷分析
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第一题轻松过关的第2小题“下列加点字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学生选错的较多,可见部分学生对最基础的生字词,尤其是拼音掌握不牢固。
(1)书写质量较差
考试成绩分析
但“轻松过关”部分第5小题传说乾隆皇帝在千叟宴上曾为一位老翁写了一幅对联: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根据这幅对联我们推测老翁的年龄是()。此题错误率很高,几乎没有作对的,可见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增强。
(2)对于课文理解不到位,做题不细心
考试成绩分析
考试成绩分析
(3)“勇闯难关”部分的得分率比基础知识部分要好,可见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在逐步增强。错误比较多的是第4题相约古典名著本次阅读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本书及读书的大概内容,学生在表达上不够清楚,导致失分。
(4)“乘上阅读快车”两篇课内外阅读,课内阅读从得分率上来看,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期,课外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做阅读题时没有耐心,读短文出于应付心理,有的答不完整,有的理解不到位。
考试成绩分析
(5)“习作天地展风采”《这个人真有意思 》此次作文并不难,但作文构思不够新颖,写作能力较薄弱。
学生普遍存在选材、立意不新颖,不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真实、鲜活的事例,思路不够开阔,没有突出有意思这个主题,习作内容空洞,个别学生还存在审题不清,错字、错句情况严重,语言表达太过单一,不够生动形象,从而反映出学生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这是值得好好思考和努力改进的一方面。
考试成绩分析
学生做题中的个性问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欠缺仍然是很严峻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为能理解但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所以阅读答案不通顺,作文干巴巴,语言不够简洁和准确。
考试成绩分析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分析
从试卷的得分情况来看,我觉得课堂上对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是忽略了基础字词的夯实,我一直觉得到了高年级,字词的学习可以在预习和复习时自主完成,课堂上时间富贵,不能花太多时间在基础知识上,所以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分率最低。
存在问题分析
学生的课外知识还不够丰富,学生平时上课时的态度不端正,听课不认真,还有部分学生不会听课,也没有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思维呆板,不会活学活用。
在复习时更是不知道怎么去复习。沉不下心做题,遇到稍有难度的问题不会动脑思考。还存在对于学生做题方法的指导不到位。
存在问题分析
第四部分
今后教学建议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班级内激发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01
今后教学建议
今后要做到精备课,备教材,备学生。课上给学生引导到位,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感知、理解、内化。
02
今后教学建议
重视字词教学。在讲授新课时仍然不能对字词完全放手,对文中对个别易读错、写错的字,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调与当堂教学,课后要加强字词等基础知识的默写训练。
03
今后教学建议
加强作文讲评,激发习作兴趣。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情,注重学生多练笔(如:写日记、积累好词好句、写读书感悟等随笔作业)。在作文讲评课上除了交给学生写作技巧,还要让学生多交流。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04
今后教学建议
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就交给学生来讲。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05
今后教学建议
注重语文实践。把语文学时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设计班级活动的相关海报与活动流程;提倡学生从有益的新闻或身边的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想办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分类梳理,集中识记并规范学生书写。
06
今后教学建议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