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测试金卷(一)题号 一 二 三 四 成绩得分一、积累运用。(共37分)1.请用楷书抄写下面的句子,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3分)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奇迹,它们有造型、有节奏、有徐疾、有韵致。这些永恒的线条推进了中国文化的美学品格。2.汉宇中有很多拼音相同,但字形和意义完全不同的字,比如下面语段中的“yù”,请根据语境把汉字写正确、写美观。(4分)我的家乡,地 辽阔,风光旖旎,底蕴深厚。秋日的天桥沟,植被苍 ,层林尽染,漫山红叶似火,被 为“天然画廊”;境内的虎山长城,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昔日为防 敌人的进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承载着六百余年的历史风云,为丹东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享有“国门名城”美称的丹东,凭借独特的边境风情与抗美援朝历史闻名遐迩,鸭绿江断桥遗址见证了战火岁月,成为爱国主义教 的鲜活教材;而安东监 旧址,历经百年沧桑,诉说着近代风云,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走进丹东,美景、历史与人文交织,感受这座城市在新时代浪潮中,紧抓机 ,奋勇向前的蓬勃生命力,真是令人 罢不能,沉醉其中,流连忘返!3.选择题。(14分)(1)下列句子中,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句是( )。(2分)A.想到逝去的日子如流水,我不禁头涔(cén)涔而泪潸潸了。B.校园中避静的小道里,藤蔓(màn)爬满围墙,花开一大片,美如仙境。C.只要有锲(qì)而不舍的精神,终有一天能拨云见日,豁然开朗。D.既然立下鸿鹄(hào)之志,就要脚踏实地,否则只是好高骛远而已。(2)下列词语中,与“一往无前”意思相近的是( )。(2分)A.一往情深 B.勇往直前 C.一览无余 D.寸步难行(3)“象形”是我们祖先创造汉字的一种方法,“典”就是一个象形字。看下图注释,下列句子中“典”的意思为本义的一项是( )。(2分)A.旗袍,典雅端庄,展现东方女性之美。B.北京故宫是中国古建筑的典型代表。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D.六年级毕业典礼于6月30日在学校大礼堂举行。(4)下图是毛泽东书法作品《七律·长征》,笔力洒脱有气势,如果用两个成语来赞美这幅书法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B.妙笔生花 点睛之笔C.点睛之笔 行云流水 D.行云流水 笔走龙蛇(5)下列演讲词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们尽心设计教案,真可谓是费尽心机。B.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夸夸其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C.为了偷他的钱包,那个扒手竟一路尾随到他家门口,真是锲而不舍。D.这些小玩意儿做得真是巧夺天工,令人爱不释手。(6)有一个“唱经典古诗,做有志少年”的节目,根据这个主题,下列最适合选节目内容的一项是( )。(2分)A.《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B.《游园不值》《泊船瓜洲》《江上渔者》C.《马诗》《石灰吟》《竹石》 D.《游子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春》(7)同学们在阅读下面的名著后分享了自己的书评,以下评论内容和书籍内容不匹配的一项是( )。(2分)4.描写人物情绪时,可以选用不同的词语来精准表达。请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填序号)(2分)A.忧心忡忡 B.喜出望外 C.怒不可遏 D.垂头丧气(1)“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中获胜啦!”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 。(2)这次考试没考好,他 地走在回家的路上。(3)看到孩子这么不听话,爸爸 ,大声训斥起来。(4)奶奶生病住院了,爷爷 ,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1)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心爱的小猫走失了,我伤心得 。小狗失而复得,我高兴得 。(2)从下面的两个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走在小路上心情好:心情不好:6.请你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朱自清先生感叹时光飞逝:“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王安石思乡心切:“ ,明月何时照我还?”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 ”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王建望月怀远的情思。博古通今,理阅人间。古人重情:“ ,西出阳关无故人。”古人重义:“锺子期死,伯牙 ,终身不复鼓琴。”古人重创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二、口语交际。(3分)7.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发表自己的观点。2025年3月,某小学六(2)班的学生、家长,一起上了一节国学课。课堂上学生和家长都争相发言,从《孟子》中的一个小篇章发散到“管宁割席”“凿壁偷光”等故事,聊得兴致盎然。你认为上这样的国学课好不好?为什么?三、阅读鉴赏。(30分)(一)课内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10分)①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20世纪初的一天,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②更有趣的是一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③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题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④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做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的两个事例的主要内容。(2分)9.选文中的两个事例都是按怎样的思路叙事?(2分)10.选文第①自然段中“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说明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11.概括写出选文第③自然段中“见微知著”,与前文的什么内容相照应?(1分)12.选文第④自然段为什么不可以删掉?(2分)13.选文第③④自然段中都有“见微知著”,但后面的标点却不一样,为什么?(1分)(二)课外阅读:秋天的怀念(节选)(10分)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那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候就A.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B.又悄悄地过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们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她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好吧,就明天。”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C.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14.第1自然段写“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句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语段中最能表现“无常”的是哪两个词?(2分)15.选文中画“ ”的三个句子反复写母亲“悄悄地”“进去”“过来”,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16.选文中画“ ”的句子含义是什么?(2分)17.选文中写“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的这一行为?(2分)18.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二字去掉好吗?为什么?(2分)(三)文言文阅读:两小儿辩日(10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9.请你根据《两小儿辩日》一课,补全剧本的部分内容。(3分)20.你作为新时代少年也参演了《两小儿辩日》的话剧,请你结合资料,说出你的观点并为两小儿解释。(2分)资料一 早晨,太阳初升,人们以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因此早晨的太阳看起来大。中午太阳高高升起,人们以广阔的天空作为参照,太阳就显得小了。资料二 中午时,太阳光直射地面;早晨时,太阳光斜射地面。太阳光直射时,地面和空气接受太阳的辐射热较斜射时多,因而受热最强,所以中午较早晨热。观点:理由:21.观后感交流。请你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5分)君君:这个故事真有意思,我从中明白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安安:是啊,这让我想到了学过的诗句“ , 。”方方:从“孔子不能决也”,我想到了孔子的名言“ , ,是知也。”正正:这个故事也带给我不一样的启示:。四、习作表达。(30分)22.请按要求完成一篇习作。题目:最美的时光引言:时光尽管可以流逝,但是有些人、有些事却会永远留在我们最美的记忆里,让我们温暖地想起。要求:①结合你的联想选择一件典型的事例,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材料,内容真实具体,要有真情实感。②按照一定顺序来写,运用从书中学到的写法,抓住细节描写,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推敲。③文章不许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提示性的话语。字数450字以上。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测试金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运用1.按照楷书书写要求,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抄写即可得分2.域;郁;誉;御;育;狱;遇;欲3.(1)A(B项“避静”应为“僻静”,“蔓”应读“wàn”;C项“锲”应读“qiè”;D项“鹄”应读“hú” )(2)B(3)C(4)D(5)D(A项“费尽心机”含贬义,此处使用不当;B项“夸夸其谈”贬义,不符语境;C项“锲而不舍”褒义,不能形容扒手 )(6)C(《马诗》《石灰吟》《竹石》都表达诗人志向,契合“做有志少年”主题 )(7)D(《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索亚是和哈克去荒岛冒险,不是去城堡 )4.(1)B(2)D(3)C(4)A5.(1)示例:心都要碎了;一蹦三尺高(2)示例:心情好:走在小路上,微风轻柔地抚摸着我的脸庞,路边的花朵都在向我微笑,鸟儿欢快的歌声仿佛是在为我演奏美妙的乐曲。心情不好:走在小路上,风呼呼地刮着,像是在无情地嘲笑我,路边的花朵都无精打采地低着头,鸟儿的叫声也显得格外刺耳,让人心烦意乱。6.徘徊;薄雾;蒸融;春风又绿江南岸;不知秋思落谁家;劝君更尽一杯酒;破琴绝弦;不必循旧二、口语交际7.示例:我认为上这样的国学课很好。国学课能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像课堂上从《孟子》篇章延伸到“管宁割席”“凿壁偷光”等故事,能让大家从故事中明白道理,传承古人的优秀品质。而且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能增进彼此的交流与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促进家庭文化建设。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三、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8.①魏格纳偶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能吻合,经研究提出“大陆漂移说”。②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经实验得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时人最容易做梦的结论。9.按“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的思路叙事。10.这样从细微处发现问题并研究得出结论的事例在科学史上有很多;承上启下(过渡)11.与魏格纳发现海岸线吻合、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这些细微的现象相照应。12.第④自然段强调了发现真理所需的条件,是对前文的补充和深化,使文章论述更全面、更严谨,所以不能删掉。13.第③自然段中“见微知著”后的逗号,是句子间的停顿;第④自然段中“见微知著”后的顿号,是因为它和“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是并列关系,用来分隔并列词语。(二)课外阅读14.“无常”指时常变化、变化不定。“突然”“猛地”最能表现“无常”。15.A处:母亲不想刺激“我”,想让“我”尽情发泄情绪。B处:母亲心疼“我”,想安慰“我”又怕触碰到“我”的伤心处。C处:母亲怕自己的话刺激到“我”,也怕“我”看到她伤心的样子。16.母亲希望“我”和她都能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境,珍惜生命,好好活下去。17.母亲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景象而触景生情,更加消沉、绝望,她想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我”的视线,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细心呵护和关爱。18.不好。“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文中写母亲在秋天提议去看菊花,在秋天去世;同时“秋天”象征着“我”的人生处于低谷,而菊花在秋天绽放,代表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去掉“秋天”二字,文章的情感和韵味会大打折扣。(三)文言文阅读19.①而日中时远也;②而日中时近也;③及日中则如盘盂;④日初出沧沧凉凉;⑤近者大;⑥近者热20.观点: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理由:早晨太阳看起来大,是因为人们以地面物体为参照;中午太阳看起来小,是因为以广阔天空为参照。中午热、早晨凉,是因为中午太阳光直射地面,接受辐射热多,早晨太阳光斜射地面,接受辐射热少,这与太阳距离地球远近无关。2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敢于质疑,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多思考、多探究,不能不懂装懂。四、习作表达22.略(按照题目要求,围绕“最美的时光”选择典型事例,内容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结构清晰,细节描写到位,语言通顺即可)六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5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测试金卷(一).docx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测试金卷(一)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