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阶段素养过关(四、五单元)月考夺冠测试王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阶段素养过关(四、五单元)月考夺冠测试王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阶段素养过关(四、五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44分)
1.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7分)
科学是什么 是哥白尼被烈火fén shāo( )时嘴角轻蔑的微笑,是魏格纳从qiū
yǐn( )的分布中得到启发而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是波义耳由yán( )酸 jiàn
luò ( )到紫罗兰花瓣上发生的变化而研究制成酸碱试纸——shí ruǐ( )试纸,是我国的科学元勋们在yán jùn( )的国际形势下 zhí zhuó( )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2.选择题。(14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凿(záo) 啃食(kěn) 暂时(zàn) 蝎子(xiē)
B.吻合(wěn) 幼稚(zhì) 齿轮(chǐ) 衣钵(bō)
C.剥削(bō) 追悼(diào) 宪兵(xiàn) 蜇人(zhē)
D.僻静(pì) 厌恶(wù) 牺牲(xī) 棉袍(páo)
(2)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文房四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它们 有不同的发展轨迹, 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之美, 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A.因为……所以…… 不仅……而且…… B.因为…所以…… 只要……就……
C.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D.虽然……但是…… 只要……就……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弗若之矣 自愧弗如 B.故园无此声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C.一人虽听之 虽与之俱学 D.乃破琴绝弦 家祭无忘告乃翁
(4)填到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辩论时,发言者要认真倾听对方的陈述,并注意抓住对方观点的片面、证据不足之处,
,使自己的发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A.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 B.从而理清自己的思路
C.从而了解对方的情况 D.从而抓住对方的要害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病毒面前,同学们要注意防护,切忌勿恐慌。
B.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会让我们一生受用。
C.通过学习科学家屠呦呦的事迹,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D.同学们讨论并倾听了校长关于如何上好劳动课的报告。
(6)选出下面的描写所体现出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品质( )
①高洁坚韧 ②热爱祖国 ③关爱孩子 ④勤奋敬业
a.从一排蜡梅盆景中站起一个人来,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b.父亲到月台那边替我买橘子。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A. a.① b.④ B.a.① b.③ C. a.② b.③ D.a.② b.④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好的结尾,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好的开头,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人回味无穷。
B.《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对未来的上学方式进行了想象。
C.《表里的生物》中,“我”是一个有着强烈好奇心、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D.我们应该养成多读课外书,边读边思考和习作后多读多修改的学习习惯。
3.句子练习。(9分)
(1)根据下面的情境,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补充句子,以表现人物的心理。(2分)
这时,同桌碰了碰我,拉回了我的思绪,我一抬头,看见老师正盯着我。我
(2)照样子,结合图片,围绕“会捕虫的猪笼草”提出三个问题。
(3分)
例: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 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 别
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3)仿照句子,列举事例说明观点。(4分)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
只有努力学习,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4.日积月累展身手,快来“我爱诗词、名言俗语”群里聊一聊吧!(7分)
小龙:我们可以借诗表达心志。当我们陷入困境,面临严酷考验时,可以用《石灰吟》中的“千锤万凿出深山, ”和《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
”鼓励自己;当我们怀着远大抱负而得不到重用时,可以借《马诗》中的“ , ”吐露心声。
灵灵:是的,我们可以从名句中学道理。当面临发展瓶颈、需要变通图存时,我想到了《周易》中的“穷则变, , ”;当看到有人铺张浪费时,我用“ ,莫把无时当有时”来告诫他要勤俭节约。
5.观察海报,完成练习。(7分)
(1)根据右面海报的信息可知,这次公益活动的具体项目是 。(2分)
(2)下列说法与本次活动主题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B.为日常生活注入了更加丰富的休闲理念。
C.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D.提高骑行能力,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
(3)“骑乐无穷”化用了哪个成语 你怎么看待这种化用成语的做法 (3分)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目不窥园(11分)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①《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②讲诵,弟子传以久次③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④园,其精如此。 (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注]①治:研究。②帷:帷幕。③久次:年资长短,这里指参加学习的先后顺序。④窥: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这里是“看”的意思。
1.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少治春秋(年轻时) B.下帷讲诵(挂上)
C.或莫见其面(或者) D.盖三年不窥园(园圃)
2.从董仲舒的做法中,我想到了本册书中学过的《 》中 的那个人。(2分)
3.从“下帷讲诵”“或莫见其面”等描述中,可以看出董仲舒( )(2分)
A.学识渊博,专心研究。 B.不爱传道授业。
C.居功自傲,我行我素。 D.自命清高,不愿同流合污。
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三处),并从意思和启示两方面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二)洒满汗水的“路口"(15分)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顶峰”的路上吗 不尽然。事实上。所有成功者无不在寻找“路口”的过程中洒下了大量汗水。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梯子上掉了下来,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向爱因斯坦,可谁想到,爱因斯坦已经完全忘记了身体上的疼痛,正思考着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 哦,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这个小小的事故给他研究“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启发。
也许你同时想起了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和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吧 这三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人能对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进行思考,从而有了重大发现和发明。这三个主人公都被后人称为“科学巨匠”。他们是否三生有幸、福星高照呢 请大家想一想,谁没有见过重物下落呢 谁没有见过从高处落下来的物体呢 谁没有见过沸腾的开水产生的蒸汽顶开壶盖呢 为什么真理没被我们发现呢
一个一心想当飞行员的男孩来找空军上将,问他怎样才能成为一名飞行员。上将没有回答他,而是带他一起去郊游,回来后他对男孩说:“我发现四件小事会妨碍你成为飞行员,一是你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二是你在车站忘记了车票搁在哪里;三是由你做记录时,你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四是你把我住所的门牌号记错了,你说,人们会把一架飞机交给一个这样的*细心人"吗 ”
事实证明,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1.短文题目中的“路口”指的是 ,第1自然段中的“顶峰”指的是 。(2分)
2.短文第1自然段引用了爱迪生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3.用“__”画出短文说明的观点,与这句话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C.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D.发现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重要。
4.文章为了说明观点,选用了四个事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一个正面事例、一个反面事例。(4分)
正面事例
反面事例
5.你还知道哪些人付出辛勤的汗水后,发现了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了成功之路呢 请举一例加以说明。(3分)
三、习作表达。(30分)
俗话说:"人无志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理想是人生路上的照明灯,理想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请以“长大后,我想成为 ”为题,写一篇习作。其中,实现理想的计划和行动部分要详写。不少于450字。
阶段素养过关(四、五单元)
一、1.焚烧 蚯蚓 盐 溅落 石蕊 严峻 执着
2.(1)C (2)C (3)A(4)D (5)B (6)B (7)A
3.示例:(1)立马站起来,脸瞬间红了,嘴张了张,可咋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样,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把头深深地低了下去。(2)为什么猪笼草会捐虫 它是怎样捕虫的 它能不能捕蚊子 (3)爱迪生废寝忘食地研究,锲而不舍,终于发明了电灯;匡衡凿壁借光,刻苦学习,最终成为西汉有名的经学家。
4.烈火焚烧若等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变则通 通则久 常将有日思无日
5.(1)骑行 (2)D(3)“骑乐无穷”化用了成语“其乐无穷”。 示例:我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该做法篡改了成语,改变了成语的原意,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二、(一)1.C
2.学弈 认真听弈秋教导
3.A
4.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意思:据说(董仲舒在钻研学问期间)三年没有看过(住宅后的)园圃,他治学心志专一到如此程度。启示:学习需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二)1.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成果
2.引用爱迪生的话,便于说理,也为文章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增强了短文的说服力。
3.画出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D
4.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掉下来的事故使他发现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男孩因为不细心而不能成为飞行员。
5.示例:居里夫妇历经千辛万苦发现了镭元素。
三、[习作指导]1.想一想自己的理想是什么,长大后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据此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一写自己为什么想要成为那样的人,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人,会遇到哪些困难,又该如何克服。习作中,可以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表达出真情实感。注意实现理想的计划和行动部分要详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