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01(成都专用)(考试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冲刺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01(成都专用)(考试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成都通用)
黄金卷01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粗拙(zhuō) 翘首(qiáo) 诲人不倦(huì)
B.虐待(nüè) 棱角(lénɡ) 深恶痛绝(wù)
C.镌刻(juān) 灌溉(ɡài) 大发雷霆(tínɡ)
D.哺乳(bǔ) 勾当(ɡōu) 间不容发(jiā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冬天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B.《清明上河图》内容虽庞大,却烦而不乱,段落清晰,结构严谨,可以称得上经典。
C.精神的小屋也定须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雀巢,那屋内必不得安宁罢了。
D.索似有千军之力,扯住两岸,谁也动弹不得,仿佛有锱铢之力,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3.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春日融融,草长莺飞,锦城公园的樱花如期开放,不少喜出望外的市民来此踏青。进入园中,明丽的花草与潺潺的小溪相得益彰。一抬头,遥见蓝天白云映衬着远山黛青的影子,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
A.草长莺飞 B.喜出望外 C.相得益彰 D.心旷神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国庆期间,位于彭州市市区的“百里一·龙兴集”街区人山人海,满眼都是攒动的人影和嘈杂的人声。
B.成都某中学采取了各项预防措施,防止师生患秋季流感,确保了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
C.通过彭州市交通警察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让千家万户的出行更加便捷、安心。
D.当今社会,中小学生对手机的使用能否加强自我控制,是学生改掉手机成瘾的关键。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节选自《孙权劝学》)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脱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诚实地
C.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痛心、遗憾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能以径寸之木 B.臣之妾畏臣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蒙乃始就学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可计日而待也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A.我难道想要你整理经书,成为学官吗!但是(你)应当博览群书,知晓事情啊。
B.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担任学官吗!只是(你)应当博览群书,知晓事情啊。
C.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学官吗!只是(你)应当粗略阅读,了解历史啊。
D.我难道想要你整理经书,担任学官吗!但是(你)应当粗略阅读,了解历史啊。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三篇文段均表达劝说主旨。甲文孙权劝说部下吕蒙应涉猎“见往事”;乙文邹忌意在讽劝威王广纳良言;丙文诸葛亮规劝刘禅励精图治,恢复中原。
B.三篇文段均表现君臣相处智慧。甲文君主以现身说法劝服部下;乙文臣子借喻说理成功劝谏君主;丙文臣子言辞恳切,用心良苦,对君主循循善诱。
C.三篇文段均用语言表现人物。甲文孙权逻辑清晰,显其善劝;乙文邹忌以日常小事喻治国大道,显其忠君爱国;丙文诸葛亮追念先帝,显其鞠躬尽瘁。
D.三篇文段均用词精准有力。甲文“不可不学”表现孙权语带强硬;乙文一“甚”字突显威王受蒙蔽之重;丙文“叹息痛恨”表明诸葛亮极重历史教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3分)
①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倚东风, 。(秦观《行香子》)
(2)请在许浑《咸阳城东楼》的颔联、颈联和李商隐《无题》中的颈联、尾联中任选一题,在下面上先写出题目再默写诗歌。(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这句名诗,生动地描绘了春节时的热闹景象。
②春节,俗称“过年”,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最期待的时刻。上古时代,人们会在冬季农闲之时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庆祝新年的传统。
③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例如,大扫除、贴春联、挂年画等,这些都寓意着除旧迎新,祈求来年的幸福和安康。此外,团圆饭更是春节的重头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美食,感受亲情的温暖。
④当然,春节也少不了各种传统习俗。红包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关爱;舞龙舞狮则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而拜年则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好机会。
⑤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也在不断演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过年,体验不同地方的春节风情;同时,科技的进步也让春节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方式发送祝福、分享喜悦。
⑥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纽带。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与家人团聚,与朋友分享,感受那份浓浓的年味。
(摘自《我爱学知识》,有删改)

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如王安石在《元日》中所描绘的那般,春节承载着千年的传统与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②它是一场盛大的团圆,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人们都会想尽办法回到家中,与亲人共度佳节。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一年的喜怒哀乐,浓浓的亲情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③春节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拜年等传统习俗,无不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习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对祖先智慧的传承与敬意。
④此外,春节还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日。在新的一年里,人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着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春节的到来,仿佛给了人们一个重新出发的契机,让我们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⑤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国人心灵的寄托。它承载着我们的情感、记忆和希望,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
(摘自《江山文学网》,有删改)
(1)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具有什么价值?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条作答。(3分)
(2)甲文和乙文的第③段都提到了“贴春联、挂年画”,它们的作用相同吗?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析作答。(3分)
(3)“春节,中国人不可缺少的节日”更适合做哪篇文章的题目?请作出判断并根据文章简要分析。(4分)
五、作文(60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普遍的思想是不允许失败,我们很少有失败的教育。我们经常幻想自己战无不胜、一胜再胜,事实上,输了就可耻吗?输和赢是和别人比吗?和自己比不行吗?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就是一种问心无愧的赢。春节档热映电影《热辣滚烫》,乐莹这个角色通过展现自救,教会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怎样定义人生的输赢:一次自我实现是赢,一次对他人的拒绝是赢,告别过去的自己是赢,学会爱自己也是赢……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选好角度,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12.化用,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他人作品中的相关语句分解、重组到自己作品中的一种方法。本诗前两句运用了化用,意境优美,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分)
13.同是送别诗,本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作答。(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节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守一方,专以持重①安边为务,常曰:“太平之将,但当抚循②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军中日夜思战,忠嗣多遣谍人伺其间隙,见可胜,然后兴师,故出必有功。每互市,高估马价,诸胡闻之,争卖马于唐,忠嗣皆买之。由是胡马少,唐兵益壮。与吐蕃战,皆大捷。以部将哥舒翰为副使,李光弼为兵马使。
上③欲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非杀数万人不能克,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俟其有衅④,然后取之。”上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域,上命忠嗣助之。忠嗣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⑤延光所欲,延光怨之。李光弼曰:“大夫⑥虽迫于制⑦书,实夺其谋也。然此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忠嗣曰:“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吾志决矣,子勿复言。”光弼曰:“向者恐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遂趋出。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⑧挠军计。上怒,贬忠嗣汉阳太守。
上命哥舒翰帅兵,攻石堡城,获吐蕃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数万,果如王忠嗣之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改动)
【注释】①持重:谨慎,稳重。②抚循:安托慰问。③上:指唐玄宗。④衅:缝隙,间隙,破绽。⑤副:相称,符合。⑥大夫:中唐以前,称将帅为大夫。⑦制:帝王的命令。⑧沮:阻止。
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唐兵益壮 益:更加 B.不如俟其有衅 俟:等候,等待
C.实夺其谋也 夺:夺取 D.向者恐为大夫之累 向:从前,往昔
1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太平之将,但当抚循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
(2)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挠军计。
16.文章多处使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王忠嗣这一人物形象,请举一例并说明表现了王忠嗣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17.阅读《水浒传》,完成下面的题目。
(1)《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下列人物、主要性格、主要事件中选出搭配不当的一项( )(2分)
A.武松——疾恶如仇——怒杀阎婆惜
B.李逵——直爽率真——元宵闹东京
C.林冲——循规蹈矩——雪夜上梁山
D.鲁智深——粗中有细——大闹五台山
(2)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晁盖因何事受重伤致死?后来“捉得射死我的”人是谁?简述此人没有做“梁山泊主”的两个原因。(2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热炕头
①记忆中,热炕头是母亲的,却又不是母亲的。
②最近,我在工作上屡屡受挫,便索性请假回家看看母亲。一进门,我便先坐在炕头上。坐在熟悉的炕头上,积攒的各种委屈涌上心头。
③母亲来回忙碌着为我端来各种吃食,我的胃里被塞得满满的,心里也是满满的。
④母亲终于坐上炕头,和我边聊边吃。我们总能畅所欲言,母亲更多回忆的是过去——她和我父亲走过的艰苦岁月以及我们弟兄四人的成长历程。
⑤小时候生活在村子里,我们刚开始住着简陋、矮小的旧房子,一家六口挤在一张炕上。母亲总是占着热炕头,但这是有原因的,那时候的冬天颇冷,没有暖气,母亲在热炕头奶孩子,孩子会少受些罪,暖和些。晚上,母亲要起来几次,给孩子喂奶、把尿。孩子尿了床,母亲便会把孩子尿过的湿褥子翻一下,放在热炕头,自己睡在上面,把干的褥子给孩子铺上。我小的时候跟母亲睡热炕头,然后是妹妹,然后是弟弟。那么多年,每到冬天,她就会一遍遍地说:“这热炕头可真是好地方啊,又暖和,又舒服。”可我知道,母亲很少真正地享受过热炕头。
⑥我上三年级时,父母省吃俭用终于盖起了新房子,我们搬进了高大宽敞的新家。平时炕头没人抢,一到冬季,天气严寒,尤其是晚上,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都抢着要睡在热炕头上。母亲哄好了这个,那个又哭了;这个不哭了,那个又嚷嚷。无奈之下,母亲便决定让我们几个每天晚上轮流睡热炕头。那时,热炕头也与母亲无缘。
⑦后来,我和二妹长大出外上学了,家里负担加重。为了生计,让三妹和小弟在姥姥村上学,由姥姥照顾,父母搬到沙路煤厂附近开了家饭店,主要供煤老板、拉煤司机、装卸工吃饭。当时饭店生意好,炕上,地下都是客人。尤其冬季来临,母亲把炕烧得热乎乎的,炕头自然成为客人必争之地,他们喜欢坐在热炕头上吃母亲拿手的羊杂米糕、鸡肉串粉、炖排骨。那些人吃饭与别人时间不同,他们不分早晚,不分冷暖,无固定时间。有时,父母刚躺下,随即传来敲门声,马上起来营业;有时刚洗涮完毕,一伙客人随之而来,立刻动手做饭。这样的生活特别熬人,导致母亲积劳成疾。
⑧时光荏苒,父母离开饭店,在城里又买上了新房子。本来该享受了,父亲却不幸患上重病。他本来就不耐冷,生病期间更不经冷。一到过冬,家里除了生暖气,还要开着电暖风,炕头自然非他莫属。白天,炕头上也铺着被褥,他可以随时躺下休息。当他撒手人寰时,炕头一下子空空如也。
⑨父亲走后,母亲孑然一身。慢慢地,热炕头也是母亲的专属了。她说,年纪大了,离不开热炕头了。坐久了,腰疼。晚上在热炕头一躺,一股热气从身下传来,那腰就舒服多了!
⑩和母亲聊了很多,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已经很久没有在家里过夜了,总是匆匆来,匆匆走。这回要在母亲家过夜,母亲高兴不已。晚饭过后,她一会儿找来新被褥,一会儿又去拿新床单,一会儿又说做了个花枕头还没用过,也拿出来给我枕。我看着母亲兴奋地做这一切,心里满满的幸福。她说:“你怕冷,今天你睡热炕头,睡这热炕头哇,就跟守着个小火炉似的,别提多好受了。”我笑着回答:“还是您睡吧,我睡哪儿都一样。”母亲却执意把属于我的那床被褥铺在了热炕头。
我脱衣钻进被窝,暖乎乎的,身下也是暖洋洋的。我问母亲是否觉得这辈子太辛苦,她说:“哪有一辈顺心的人啊,艰难的日子都会过去的,你们健健康康就好。”她还说,她已老了,儿女都长大了,她很知足,所以就什么也不怕了。我看着母亲的侧脸,那眼角的微笑像是从皱纹深处开出的一朵花……
那一刻,我决定第二天就回去工作。
那一夜,热炕头上的新被褥新枕头堆得满满的,心里也是满满的。
18.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为什么文章开篇说“热炕头不是母亲的”?(4分)
19.结合上下文,比较文章第③段和第 段两处“心里满满的”含义有什么不同。(4分)
20.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我看着母亲的侧脸,那眼角的微笑像是从皱纹深处开出的一朵花……
请结合文章内容,围绕“感恩”或“成长”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5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22.某班拟开展以“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设计】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请你参照已有的活动方案,再设计一个活动方案。(4分)
活动一:举行“一起走过”摄影比赛
活动二:
活动三:
(2)【国学运用】三载同窗,风雨与共,真挚情谊,着实难忘。毕业之际,你将以何诗句相赠同学?下列诗句不宜赠送的一句是 ( ) (只填序号) (4分)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语言表达】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选取了以下两段文字编入纪念册,请联系两段文字谈谈你将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未来? (4分)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