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四单元)(本试卷共14小题 满分5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3年哈工大发布了月球溶洞基地方案,对月球的探索,我国已经取得很多突破,目前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下列月球探索的研究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A.研究确定飞船的运行轨道B.研究运载火箭外层的耐高温涂料C.研究飞船上氧气的制取D.研究航天员穿的航天服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C)3.交警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常根据所用检测仪中的重铬酸钾(K2Cr2O7)与乙醇反应前后颜色变化来判断。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C)A.+3 B.+4 C.+6 D.+74.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A.单质:氧气、氮气 B.氧化物: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C.纯净物:干冰、石灰石 D.混合物:自来水、氯酸钾5.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B)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到O2——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没盖严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6.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B)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7.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D)A.过滤不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既含有化学变化又含有物理变化D.市场上出售的瓶装纯净水是纯净物8.(2025·沈阳期末)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主要成分是聚酯纤维,是由对苯二甲酸(C8H6O4)和乙二醇为原料制成的,对于其原料对苯二甲酸(C8H6O4),不正确的是(C)A.对苯二甲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每个对苯二甲酸分子由8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C.16.6 g对苯二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与4.5 g水中氢元素质量相同D.对苯二甲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3∶329.空间站中每滴水都弥足珍贵,空间站核心舱里的废水处理系统把航天员产生的废水收集起来,经特殊处理后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银离子消毒,此过程发生化学变化B.途径①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途径②水分子发生了变化C.催化改变了反应条件,能使反应生成更多的氧气D.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每滴水都弥足珍贵10.(2024·营口期中)使用智能手机APP采集环境中的压强数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使用激光笔引燃烧杯内的红磷,红磷燃烧前后测得压强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通过图2数据可分析出红磷燃烧不能耗尽瓶内氧气C.曲线a→b说明红磷燃烧放出气体D.装置内温度,c点和a点相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11.(12分·2024秋·阜新期中)O2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认识和获取O2具有重要意义。(一)实验室制氧。(1)仪器a的名称是 锥形瓶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AD (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3)若用B装置制取O2,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形成液封,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 (4)B、C装置均可用来制取气体,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5)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操作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②端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 (6)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或C) (填字母),若选用E装置收集硫化氢,则气体从导管 ① (填“①”或“②”)口通入。 (二)氧气性质的探究。(7)将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图1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A、B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A中燃烧比在B中燃烧更旺。从以上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的物理性质有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有助燃性。(三)制氧催化剂的探究。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 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图2),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2乙中曲线a、b所示。(8)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 猪肝块 。 (9)曲线a、b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12.(11分)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绿色能源的新星绿色低碳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发展目标,而太阳能电池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力军。在该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晶体硅电池备受关注之外,以碲化镉为原材料的薄膜电池同样受到业界聚焦。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与地面太阳光谱分布非常匹配,实际发电能力强。光学吸收率超过95%,对光能吸收都比较好,在清晨、傍晚、积灰、雾霾等弱光条件下发电效果明显。碲化镉(CdT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形状呈黑色晶体颗粒,熔点达1 092 ℃,相对分子量240。行业内的碲化镉制备方法较多,其中一种是由碲化氢和镉,高温下生成碲化镉和氢气。以碲化镉为原材料的薄膜电池夹在两块普通玻璃之间,使玻璃从绝缘体变成导体,并且具有发电功能。景区中,碲化镉发电玻璃成为绿色和科技的创新点。(1)写出一条碲化镉的物理性质形状呈黑色晶体颗粒(或熔点达1 092 ℃)。 (2)碲化镉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3)写出制备碲化镉的文字表达式 碲化氢+镉碲化镉+氢气 。 如图1是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4)碲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原子得失电子后,元素的种类是否改变 不变 (填“变”或“不变”),判断的依据是 质子数不变 。 (5)碲原子和图2中 D (填字母,下同)的化学性质相似,图2中的属于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有 BC 。 (6)A达到稳定结构时形成的微观粒子符号为 Mg2+ ,3Na+意义是 3个钠离子 。 (7)景区内树林中有着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某种负氧离子()的每个原子团是由一个氧分子俘获空气中的一个自由电子后形成的微观粒子,每个中含有 17 个电子。 13.(9分·2024秋·沈阳月考)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认识水、关爱水。(1)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了天然循环(如图1所示)。①从微观角度分析,图1水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从而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和水资源的重新分配。②水蒸发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BCD (填字母)。 A.分子数目 B.分子能量 C.分子运动速率 D.分子间间隔(2)实验室用如图2装置进行净水,请完成下列问题。①请你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没有玻璃棒引流(或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合理即可) (写一处即可)。 ②过滤后得到的净水是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灰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D (填字母)。 (3)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生活中的直饮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流程如图所示:紫外灯管照射的步骤对应作用是杀菌消毒,该过程属于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图3是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反应前,注射器活塞均在0刻度处,反应一段时间后,若注射器A活塞移动至4 mL刻度处,则理论上注射器B活塞应移动至 8 mL刻度处。写出电解水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水氧气+氢气 。 (5)为了确定水的元素组成,下列可以选用的证据有 AC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B.水蒸气在瓶内壁冷凝成液滴C.水通电后只生成氢气和氧气(6)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是未来最理想能源。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改变C.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D.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分解反应14.(8分)小明在实验室制备氧气,误将氯化铁当成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他发现也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小明开展了相关的探究活动。【查阅资料】氯化铁是黑棕色粉末,能溶于水。它与水形成的黄色液体,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得到黑棕色粉末。【提出问题】氯化铁粉末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 【作出猜想】(1)猜想Ⅰ:氯化铁粉末对过氧化氢分解没有催化作用。猜想Ⅱ: 氯化铁粉末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 【实验探究一】(2)填空:序号 操作 现象 分析实验1 向试管A中加入10 mL 5%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 产生少量气泡,带火星的小木条不复燃 反应速度缓慢,放出少量氧气实验2 向试管B中加入10 mL 5%过氧化氢溶液和0.5 g氯化铁粉末,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反应速度快,放出大量氧气 【实验结论】猜想Ⅱ成立。【实验反思】(3)小红认为小明做的实验1、2并不能证明猜想Ⅱ成立,原因是 未证明氯化铁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不变 。 【实验探究二】(4)填空: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实验3 向实验2中的试管B中继续加入 少量5%过氧化氢溶液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 又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小木条又复燃 猜想Ⅱ成立实验4 将试管B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完全蒸发水分,得到固体,称量其质量 固体质量为0.5 g 【实验探究三】已知:氯化铜粉末也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5:小明想快速制得氧气,他分别取0.3 g二氧化锰、氯化铁、氯化铜粉末置于三个烧瓶中,各加入3 mL 5%过氧化氢溶液,利用氧气传感器测量不同的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5)结合数据分析,小明选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最佳催化剂是 MnO2 (填化学式)。他在制取氧气时,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选用的方案是 b (填字母)。 a.把催化剂缓缓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b.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适量催化剂的反应容器中(第一~四单元)(本试卷共14小题 满分5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3年哈工大发布了月球溶洞基地方案,对月球的探索,我国已经取得很多突破,目前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下列月球探索的研究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究确定飞船的运行轨道B.研究运载火箭外层的耐高温涂料C.研究飞船上氧气的制取D.研究航天员穿的航天服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交警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常根据所用检测仪中的重铬酸钾(K2Cr2O7)与乙醇反应前后颜色变化来判断。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6 D.+74.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氧气、氮气 B.氧化物: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C.纯净物:干冰、石灰石 D.混合物:自来水、氯酸钾5.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到O2——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没盖严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6.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7.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不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既含有化学变化又含有物理变化D.市场上出售的瓶装纯净水是纯净物8.(2025·沈阳期末)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主要成分是聚酯纤维,是由对苯二甲酸(C8H6O4)和乙二醇为原料制成的,对于其原料对苯二甲酸(C8H6O4),不正确的是( )A.对苯二甲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每个对苯二甲酸分子由8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C.16.6 g对苯二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与4.5 g水中氢元素质量相同D.对苯二甲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3∶329.空间站中每滴水都弥足珍贵,空间站核心舱里的废水处理系统把航天员产生的废水收集起来,经特殊处理后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离子消毒,此过程发生化学变化B.途径①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途径②水分子发生了变化C.催化改变了反应条件,能使反应生成更多的氧气D.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每滴水都弥足珍贵10.(2024·营口期中)使用智能手机APP采集环境中的压强数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使用激光笔引燃烧杯内的红磷,红磷燃烧前后测得压强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通过图2数据可分析出红磷燃烧不能耗尽瓶内氧气C.曲线a→b说明红磷燃烧放出气体D.装置内温度,c点和a点相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11.(12分·2024秋·阜新期中)O2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认识和获取O2具有重要意义。(一)实验室制氧。(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若用B装置制取O2,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 (4)B、C装置均可用来制取气体,C装置的优点是 。(5)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操作为 。 (6)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选用E装置收集硫化氢,则气体从导管 (填“①”或“②”)口通入。 (二)氧气性质的探究。(7)将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图1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A、B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A中燃烧比在B中燃烧更旺。从以上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三)制氧催化剂的探究。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 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图2),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2乙中曲线a、b所示。(8)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 。 (9)曲线a、b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 。12.(11分)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绿色能源的新星绿色低碳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发展目标,而太阳能电池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力军。在该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晶体硅电池备受关注之外,以碲化镉为原材料的薄膜电池同样受到业界聚焦。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与地面太阳光谱分布非常匹配,实际发电能力强。光学吸收率超过95%,对光能吸收都比较好,在清晨、傍晚、积灰、雾霾等弱光条件下发电效果明显。碲化镉(CdT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形状呈黑色晶体颗粒,熔点达1 092 ℃,相对分子量240。行业内的碲化镉制备方法较多,其中一种是由碲化氢和镉,高温下生成碲化镉和氢气。以碲化镉为原材料的薄膜电池夹在两块普通玻璃之间,使玻璃从绝缘体变成导体,并且具有发电功能。景区中,碲化镉发电玻璃成为绿色和科技的创新点。(1)写出一条碲化镉的物理性质 。 (2)碲化镉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 。 (3)写出制备碲化镉的文字表达式 。 如图1是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4)碲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原子得失电子后,元素的种类是否改变 (填“变”或“不变”),判断的依据是 。 (5)碲原子和图2中 (填字母,下同)的化学性质相似,图2中的属于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有 。 (6)A达到稳定结构时形成的微观粒子符号为 ,3Na+意义是 。 (7)景区内树林中有着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某种负氧离子()的每个原子团是由一个氧分子俘获空气中的一个自由电子后形成的微观粒子,每个中含有 个电子。 13.(9分·2024秋·沈阳月考)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认识水、关爱水。(1)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了天然循环(如图1所示)。①从微观角度分析,图1水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从而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和水资源的重新分配。②水蒸发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 A.分子数目 B.分子能量 C.分子运动速率 D.分子间间隔(2)实验室用如图2装置进行净水,请完成下列问题。①请你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写一处即可)。 ②过滤后得到的净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灰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填字母)。 (3)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生活中的直饮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流程如图所示:紫外灯管照射的步骤对应作用是杀菌消毒,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图3是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反应前,注射器活塞均在0刻度处,反应一段时间后,若注射器A活塞移动至4 mL刻度处,则理论上注射器B活塞应移动至mL刻度处。写出电解水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 (5)为了确定水的元素组成,下列可以选用的证据有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B.水蒸气在瓶内壁冷凝成液滴C.水通电后只生成氢气和氧气(6)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是未来最理想能源。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改变C.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D.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分解反应14.(8分)小明在实验室制备氧气,误将氯化铁当成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他发现也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小明开展了相关的探究活动。【查阅资料】氯化铁是黑棕色粉末,能溶于水。它与水形成的黄色液体,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得到黑棕色粉末。【提出问题】氯化铁粉末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 【作出猜想】(1)猜想Ⅰ:氯化铁粉末对过氧化氢分解没有催化作用。猜想Ⅱ: 。 【实验探究一】(2)填空:序号 操作 现象 分析实验1 向试管A中加入10 mL 5%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 产生少量气泡,带火星的小木条 反应速度缓慢,放出少量氧气实验2 向试管B中加入10 mL 5%过氧化氢溶液和0.5 g氯化铁粉末,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实验结论】猜想Ⅱ成立。【实验反思】(3)小红认为小明做的实验1、2并不能证明猜想Ⅱ成立,原因是 。 【实验探究二】(4)填空: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实验3 向实验2中的试管B中继续加入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 又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小木条又复燃 猜想Ⅱ成立实验4 将试管B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完全蒸发水分,得到固体,称量其质量【实验探究三】已知:氯化铜粉末也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5:小明想快速制得氧气,他分别取0.3 g二氧化锰、氯化铁、氯化铜粉末置于三个烧瓶中,各加入3 mL 5%过氧化氢溶液,利用氧气传感器测量不同的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5)结合数据分析,小明选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最佳催化剂是 (填化学式)。他在制取氧气时,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选用的方案是 (填字母)。 a.把催化剂缓缓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b.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适量催化剂的反应容器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四单元) - 学生版.docx (第一~四单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