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稳基础知识点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1分)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B.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化学方程式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D.反应中若有气体,都需标注“↑”号2(1分)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B)A.C+O2CO2 B.2Hg+O22HgOC.4P+O22P2O3 D.P+O2P2O53(1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D)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H2O2H2↑+O2↑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C.加热氧化汞:2HgOHg+O2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4(2分)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乙烯(C2H4)在氧气中燃烧: C2H4+3O22CO2+2H2O ; (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uSO4+2NaOH===Na2SO4+Cu(OH)2↓ 。 知识点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5(1分)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反应前后(D)A.各化学式前后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B.各种元素的种类是否相同C.各种物质的状态是否相同D.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同6(1分·教材习题变式)二氧化氮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酸雨:NO2+O2+H2O——HNO3,配平后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C)A.1、1、1、2 B.2、1、1、2 C.4、1、2、4 D.6、2、3、67(8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 1 C+ 2 CuO 2 Cu+ 1 CO2↑ (2) 1 C2H5OH+ 3 O2 2 CO2+ 3 H2O 巧提升8(1分·2024·凉山州中考)我国计划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CO2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参加反应的CO2、H2的分子个数比为1∶4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C.图中共涉及3种化合物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9(4分)叩问天穹,化学助力。(1)万户飞天:明代万户飞天时用黑火药(含有硫、木炭和硝酸钾)作火箭燃料。黑火药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卫星发射: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入轨。制造人造卫星常用到钛合金,工业制取钛(Ti)的一种方法:4Na+TiCl4Ti+xNaCl,式中x为 4 。 (3)载人航天:载人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N2H4)和液态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在高温高压下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液态肼和液态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H4+2H2O2N2↑+4H2O↑ 。 (4)探月探火:“祝融号”火星车发现火星低纬度地区存在液态水,为星际移民的能源供给提供了可能。利用太阳能电池电解水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K-39 Fe-56稳基础知识点1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1(1分)《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涉及的反应之一是CaCO3CaO+CO2↑,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A.生成物有两种 B.反应速率很慢C.反应物是CaO D.反应条件是加热2(1分·2024秋·朝阳期中)有关2H2+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A.2 g氢气和1 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 g水B.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3(3分)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CO2,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中属于单质的是 。 (2)从宏观上看: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生成的CO2的质量。 (3)从微观上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 生成物CO2中的氧原子总数。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4(1分)煤油是油炼制产品中的一种。煤油中含有噻吩(用R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R+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A.CH4 B.C4H4S C.C4H8S D.C4H6S5(1分)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观粒子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观粒子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A.H2O B.OH C.H2O2 D.H26(1分)下列关于3Fe+2O2Fe3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读作铁加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B.表示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铁C.如果把反应条件“点燃”去掉,这个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D.上述反应中10 g Fe和10 g O2反应,能生成20 g Fe3O4巧提升7(1分)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H4+2O2CO2+2H2OB.2CO+O22CO2C.2H2+O22H2OD.2Mg+O22MgO8(1分)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的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O2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生成KOH和O2的质量比为7∶2第3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P-31 S-32 Cl-35.5 K-39 Ca-40 Ti-48 Fe-56 Cu-64稳基础知识点1 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1(1分·教材习题变式)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该反应中,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D)A.18∶1∶16 B.9∶1∶16C.2∶1∶2 D.9∶1∶82(1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判断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B)A.镁的质量为5 g,氧气的质量为3 g,氧化镁的质量为8 gB.镁的质量为4.8 g,氧气的质量为3.2 g,氧化镁的质量为8 gC.镁的质量为3 g,氧气的质量为5 g,氧化镁的质量为8 gD.镁的质量为3.2 g,氧气的质量为4.8 g,氧化镁的质量为8 g3(1分)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是(D)A.镁带 B.硫粉C.铁丝 D.炭粉知识点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4(1分)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 g 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C)A.8∶11 B.2∶11C.16∶11 D.16∶95(4分)《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CaO+CO2↑。请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验室中10 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为x。CaCO3CaO+CO2↑100 5610 g x= x=5.6 g答: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5.6 g。6(4分·2024·北京中考)氢化钛(TiH2)作为储氢材料备受关注。用钛粉(Ti)生产TiH2的反应为Ti+H2TiH2。若制得100 kg TiH2,计算参加反应的H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解:设参加反应的H2的质量为x。Ti+H2TiH22 50x 100 kg= x=4 kg答:参加反应的H2的质量为4 kg。巧提升7(1分)31 g红磷与50 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是(B)A.一定等于81 g B.一定小于81 gC.一定大于81 g D.不能确定8(1分)已知:Cu(OH)2CuO+H2O。一定质量的Cu(OH)2加热一段时间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浓硫酸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增重1.8 g,已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7.8 g,剩余固体中Cu元素的质量为12.8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剩余固体为纯净物B.原混合物中Cu(OH)2的质量为20 gC.剩余固体中Cu(OH)2与CuO质量比为49∶40D.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9(5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 g。 (2)计算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解:设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为x。2H2O22H2O+O2↑36 32x 1.6 g= x=1.8 g答:生成水的质量为1.8 g。10(5分)小明用图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2)计算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01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06.28 g-106.23 g=0.05 g;解:设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为x。4P+5O22P2O5124 160x 0.05g= x≈0.04 g答: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为0.04 g。培素养11(6分)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氯酸钾也能制取氧气,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 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结果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剩余固体质量/g 5.1 4.5 4.2 4.08 4.08 4.08(1)氯酸钾中钾、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3∶16 (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92 g ; (3)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解:设生成氯化钾质量为x,2KClO32KCl+3O2↑149 96x 1.92 g= x=2.98 g答:生成氯化钾质量为2.98 g。第3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P-31 S-32 Cl-35.5 K-39 Ca-40 Ti-48 Fe-56 Cu-64稳基础知识点1 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1(1分·教材习题变式)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该反应中,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 )A.18∶1∶16 B.9∶1∶16C.2∶1∶2 D.9∶1∶82(1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判断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A.镁的质量为5 g,氧气的质量为3 g,氧化镁的质量为8 gB.镁的质量为4.8 g,氧气的质量为3.2 g,氧化镁的质量为8 gC.镁的质量为3 g,氧气的质量为5 g,氧化镁的质量为8 gD.镁的质量为3.2 g,氧气的质量为4.8 g,氧化镁的质量为8 g3(1分)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是( )A.镁带 B.硫粉C.铁丝 D.炭粉知识点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4(1分)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 g 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A.8∶11 B.2∶11C.16∶11 D.16∶95(4分)《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CaO+CO2↑。请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验室中10 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6(4分·2024·北京中考)氢化钛(TiH2)作为储氢材料备受关注。用钛粉(Ti)生产TiH2的反应为Ti+H2TiH2。若制得100 kg TiH2,计算参加反应的H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巧提升7(1分)31 g红磷与50 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是( )A.一定等于81 g B.一定小于81 gC.一定大于81 g D.不能确定8(1分)已知:Cu(OH)2CuO+H2O。一定质量的Cu(OH)2加热一段时间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浓硫酸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增重1.8 g,已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7.8 g,剩余固体中Cu元素的质量为12.8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固体为纯净物B.原混合物中Cu(OH)2的质量为20 gC.剩余固体中Cu(OH)2与CuO质量比为49∶40D.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9(5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0(5分)小明用图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2)计算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01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06.28 g-106.23 g=0.05 g;培素养11(6分)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氯酸钾也能制取氧气,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 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结果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剩余固体质量/g 5.1 4.5 4.2 4.08 4.08 4.08(1)氯酸钾中钾、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3)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稳基础知识点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1分)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B.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化学方程式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D.反应中若有气体,都需标注“↑”号2(1分)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O2CO2 B.2Hg+O22HgOC.4P+O22P2O3 D.P+O2P2O53(1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H2O2H2↑+O2↑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C.加热氧化汞:2HgOHg+O2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4(2分)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乙烯(C2H4)在氧气中燃烧: ; (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知识点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5(1分)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反应前后( )A.各化学式前后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B.各种元素的种类是否相同C.各种物质的状态是否相同D.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同6(1分·教材习题变式)二氧化氮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酸雨:NO2+O2+H2O——HNO3,配平后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 )A.1、1、1、2 B.2、1、1、2 C.4、1、2、4 D.6、2、3、67(8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 C+ CuO Cu+ CO2↑ (2) C2H5OH+ O2 CO2+ H2O 巧提升8(1分·2024·凉山州中考)我国计划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CO2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CO2、H2的分子个数比为1∶4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C.图中共涉及3种化合物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9(4分)叩问天穹,化学助力。(1)万户飞天:明代万户飞天时用黑火药(含有硫、木炭和硝酸钾)作火箭燃料。黑火药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卫星发射: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入轨。制造人造卫星常用到钛合金,工业制取钛(Ti)的一种方法:4Na+TiCl4Ti+xNaCl,式中x为 。 (3)载人航天:载人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N2H4)和液态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在高温高压下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液态肼和液态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探月探火:“祝融号”火星车发现火星低纬度地区存在液态水,为星际移民的能源供给提供了可能。利用太阳能电池电解水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K-39 Fe-56稳基础知识点1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1(1分)《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涉及的反应之一是CaCO3CaO+CO2↑,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可获得的信息是(A)A.生成物有两种 B.反应速率很慢C.反应物是CaO D.反应条件是加热2(1分·2024秋·朝阳期中)有关2H2+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C)A.2 g氢气和1 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 g水B.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3(3分)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CO2,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中属于单质的是 I2 。 (2)从宏观上看: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生成的CO2的质量。 (3)从微观上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 等于 生成物CO2中的氧原子总数。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4(1分)煤油是油炼制产品中的一种。煤油中含有噻吩(用R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R+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B)A.CH4 B.C4H4S C.C4H8S D.C4H6S5(1分)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观粒子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观粒子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A)A.H2O B.OH C.H2O2 D.H26(1分)下列关于3Fe+2O2Fe3O4的叙述正确的是(C)A.可读作铁加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B.表示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铁C.如果把反应条件“点燃”去掉,这个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D.上述反应中10 g Fe和10 g O2反应,能生成20 g Fe3O4巧提升7(1分)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B)A.CH4+2O2CO2+2H2OB.2CO+O22CO2C.2H2+O22H2OD.2Mg+O22MgO8(1分)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的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X的化学式为H2O2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生成KOH和O2的质量比为7∶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 学生版.docx 第五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docx 第五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学生版.docx 第五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docx 第五单元 课题2 第3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 学生版.docx 第五单元 课题2 第3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docx